十三陵的简介(十三陵简介和历史)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11:43:42 浏览
1、十三陵简介和历史

明朝皇帝的陵墓为啥选在昌平县明十三陵,顾名思义就是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簏盆地中的一个黄土山上(后明成祖朱棣改名叫天寿山),总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在众多的帝王陵墓中,明十三陵算得上是保存的很好的一座陵墓。建筑雄伟,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为了保护这个文化古迹,特地把明十三陵设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三面环山,东有五云山,西有风凰山,北有天寿山,南面又有龙虎二山犄角而立,谓“左青龙,右白虎,犹如一座大门向北京敞开。源自西北地的锥石口沟、上下口沟、德胜口沟、老君堂沟,一到雨季便会在它的东部汇集成一泓碧波,这便是有名的十三陵水库。这么厉害的风水宝地,依然没有佑朱家子孙千秋万代。所以封建迷信不能信哟!当我们越过用汉白玉雕砌而成的石牌坊,站在大宫门北望:但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芳草如茵,百花盛开,十三座皇陵掩映于花木丛中,金碧交辉,宏伟而壮丽。而其间的数十个村落,又如点点繁星散布其间,庄稼油绿,果树花香、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村落或叫长陵村、泰陵村,或称长陵园、泰陵园,还有的叫燕子口、德胜口、锥石口的。显而易见,十三陵地区村落的出现与明十三陵有密切的关系。明十三陵的所在地,原是燕山山脉众多的山前盆地之一。据史书记载,这里在五代时曾有一个窦氏庄。“东山口内二里景陵果园之旁有古槐一株,其大数十围,中空可容十人坐。明以前又曾有过一个叫康家庄的村子……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决定将京都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称北京。永乐初年即筹划大兴土木,营造宫殿。与此同时,还派人四处寻觅陵地。“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翊和明地理学究廖均卿等前往北京周边择地,后得吉地于昌平县东黄土山。永乐七年(1409)朱棣亲临巡视黄土山,并看中了这块“背山面水,山峦起伏,形势险要,又可因山设卡,屯兵戍守”的良址吉地。他下令把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并征调山东、山西、河南、北京和浙江等布政司、直隶府州县民伕工匠来此营建,北京附近的卫所,也都调拨兵士助伇。永乐十一年(1413)陵地筑成。从此明代诸皇死后皆葬于长陵之左右而同为一域焉。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恩,形成了一个以长陵为中心的陵区,统称为“明十三陵。在明十三陵中,规模以长陵为大,思陵小。各陵都附设育祠祭署、朝房、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卫等,置于陵下,或左或右,司其职。如“永、昭、定、庆四陵的神宫监多至三百余间,设内守太监一人,神宫监掌印太监12人。当时的圣驾谒陵,其仪式是隆重的。其侈奢浩繁的程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仅以万历十六年(1588)上昭陵谒陵一次为例,仅轿夫就达1600名,随驾钱粮大骡车72辆,膳房甜水100辆,其它如吃的、用的等等真是不计其数,而“神官监”就是专司各陵监护、祀陵的,所以离其所监护的陵较近。而“果园”是专侍各陵时季供果的,离陵寝所在地稍远一些。与此同时,在陵域的四周还依山势设有10个隘口: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石口、德胜口、西山口、燕子口、榨子口等,这些隘口都筑有城垣,有的还设有水门,十分坚固。十三座陵寝除思陵而外,都设有“卫”,卫各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主率领军士防护陵寝。其公署皆在州城中,嘉靖二十九年(1550)四千人立永安营,三千人立巩华营,无事在州教场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而在陵域面不远处便是长城。黄花城镇在天寿山之后,为长陵玄武,为京师北门,当居庸、古北二关之中,而北连四海治(今延庆县境内)昔人所谓拥护山陵,势若肩背者也。而居庸关在战略上的地位,可谓史不绝书《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其一。”《金史》则言:“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至于明代,在陵园驻兵不仅是为了护卫陵寝,而且也有保卫京师的任务。1958年“大跃进”时期修筑的“十三陵水库”对明十三陵地区村落的分布带来了新的变化。毛主席题写水库名。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都曾参加过义务劳动的十三陵水库,不仅拦蓄了洪水,使原先砂砾遍地,卵石累累的河床变成了一湖碧波,平远浩荡,也使错落在湖光山色之间的明陵建筑更显得雄伟壮丽,但也因此而淹没了诸如东山口、瓜园(景陵园)、裕陵园、工部厂,龙母庄等村落。这五个村原有的390多户居民除迁往东山口外的朝风庵和西南的石牌坊等村处,还新建了两个村庄。这就是我们在以后所见的南星村和北新村,至于地图上所见到的胡庄,那原是“十三陵林场”的所在地。总之,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延续和发展之后,十三陵附近已经有40多个大小居民区。#十三陵的简介#

2、十三陵新消息

介绍了十个考古成果,有两个我去过。即随州擂鼓墩曾侯乙编钟墓。当年开挖时我就去看了。昨天也是在头条上看到,曾侯乙墓有19000多件宝贝,今天看介绍的154o4件宝贝,不知哪个报道的准确。再就是十三陵的定陵。我们旅游团由导游引导下万历皇帝地宫看了。看到了万历皇帝的头发,没见尸骨。看到有三口大棺材,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据说是仿制品,真的在博物馆。

3、十三陵石像生

去河南旅游听导游介绍才知道的历史知识,驴友应该知道,不然就太肤浅了一、墓葬中墓主的身份不同名称不一,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活着等级森严,人死了也不能逾越等级红线。1.皇帝埋葬的地方叫陵,如:北京十三陵(明朝十三位皇帝)、东陵西陵(清朝皇帝)、秦始皇陵等。2.王侯将相埋葬的地方叫冢,即有官职的人去世埋葬的地方。如埋葬王昭君的青冢。古代有比较多的衣冠冢,李白、杨贵妃、史可法、袁崇焕等人,都有衣冠冢。3.圣人埋葬的地方叫林,如山东曲阜埋葬孔子的孔林、河南洛阳埋葬关羽的关林。4.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名人、知识分子埋葬的地方叫墓,如白居易的墓叫白公墓。5.普通老百姓埋藏的地方叫坟。二、“理同出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儒佛道“三教”的高境界,实现修炼的高目标,为的是成佛成仙。1.佛教的高境界是立地成佛,皈依佛门,佛家追求开悟,就是觉知,佛是大智、大悲、大能的人。代表人物释迦摩尼。佛教三宝是佛、法、僧。2.道教的高境界是得道成仙,天人合一。道家追求顺其自然,无为而为,就是不妄为,顺应自然规律而为,就是道,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三宝是道、经、师。3.儒教的高境界是成仁。儒家追求做君子,追求人性的光辉,追求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后来儒学作为主流文化后来发展了很多新的理论观念,代表就是理学和心学,代表人物是朱熹和王阳明。儒家三宝是智、仁、勇。#十三陵的简介#

4、十三陵全景图

一早本来打算带着孩子坐高铁去秦皇岛海边玩,结果临出发才发现核酸超了三天,看来是没法出京了,那只能在北京玩了。去怀柔雁栖湖吧,看看地图,导航一看太堵车。走近一点的吧,就选择了十三陵。结果导航导到神道景区,即长陵神道。明朝皇帝下葬经过的路,皇帝陵道皆从此道分出,也称总神道。神道两边分别伫立狮子、骆驼、大象、麒麟、马、人物等石像栩栩如生,可以想象几百年前古人的石刻技术已经成熟。从景区介绍的图纸上看,这个十三陵的选址好,有山有水,站在神道往南看,左右手都有山探出,如同守护墓地的龙、虎。背后有山,东边是十三陵水库。连自己不懂风水的人也能看出来这简直是的墓地。走着神道上,不免想象,千年帝王,身后也不过是一堆白骨。放眼寰宇,渺小如蚁的我辈,只不过是历史中一个过客而已,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还有什么绕不过去的家长理短?

5、南京明十三陵

北京昌平华夏陵园占地开阔,温砂地旺。山清水秀,气宇非凡。其陵两侧,柿树成行,松柏成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华夏陵园之元宝山介绍:十三陵天寿山之东秦城元宝山下。其地依山傍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面阔吉壤。元宝山、北枕九峰翠华山,左环密云龙泉之水,右临天寿山耸起之龙脉。元宝山名曰:“元宝”,喝形为富贵之山实乃之上风上水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