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末的一天,天津。当地人刘光启看见一辆装满旧书画的三轮车,他无意间瞅了一眼,发现三轮车上的一卷纸贴着标签,上面写着:《雪景寒林图》。骑着三轮车的人不紧不慢地往前赶着,他来的方向,正是张叔诚的家。刘光启顿时明白了,那一车的旧书画,大约都是张叔诚家的东西。张叔诚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父亲张翼是前清工部右侍郎,总办路矿大臣。张翼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平时喜欢收集字画和古陶瓷器。张叔诚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对文物很感兴趣。可以说,张叔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物迷,他一辈子致力于收藏文物,鉴别文物真伪,也发掘真品,如果看中了一件文物,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将其弄到手,用现在的话说,张叔诚算的上是一位“文物发烧友”啊!与其他收藏家不同,张叔诚到处搜寻文物,有意而为之,可见他对文物是真心热爱的,他家中的藏品也很多,都是珍贵。刘光启在三轮车上看到的那幅《雪景寒林图》,更是珍品中的珍品。《雪景寒林图》是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中国山水画可谓举世闻名,在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的山水画更是达到了十分高超的水准,不仅画法精湛,而且意境悠长,妙不可言。这幅《雪景寒林图》,内容是北方冬日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图中的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中有萧瑟的寺庙,也有寒泉与竹桥,流水从远方悠然而至,峰峦沟壑间有云气,氤氲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整幅图画面昏黄,结构严整,笔墨质朴而厚重,画面浑厚典雅,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雪景寒林图》中,有深山,古寺,小桥,流水,幽居,隐士,这是隐居山水的题材。古人总是希望寄情山水,隐居山川,远离喧嚣,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这些都在《雪景寒林图》中有所体现。这幅《雪景寒林图》在宋代时收藏于皇宫中,明朝时不知所踪,到了明末清初,被天津收藏家,安岐父子得到。后来安家将《雪景寒林图》送给直隶总督,直隶总督又献给了乾隆皇帝。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原本珍藏于紫禁城的《雪景寒林图》被一个英国士兵抢走。那个英国士兵在街上卖古画的时候,被张叔诚的父亲张翼看到,随即买了下来。张翼知道这《雪景寒林图》珍贵,所以从不轻易示人,他死后,他的儿子张叔诚也将这幅《雪景寒林图》好好珍藏着。刘光启从事书法鉴定行业,他知道这《雪景寒林图》的价值,瞧见这国 宝级别的文物出现在三轮车上,十分揪心。之后刘光启多番打听,得知《雪景寒林图》存放在天津财政局的仓库里,他便趁着清理文物图书的机会,找到了这幅珍贵的《雪景寒林图》,并悄悄将其保护起来。1981年,天津市政 府决定,将《雪景寒林图》还给张叔诚。可是张叔诚却没有接受,他决定将这幅珍贵的水墨画捐赠给天津市博物馆。如今,这幅宋范宽创作的《雪景寒林图》珍藏于天津市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2、刘光启新视频1968年,天津一男子路过废品站,见一捆旧黄纸,将被丢进熔炉打成纸浆,突然,他惊喜地发现,黄纸上写满毛笔字,落款竟是“王羲之”!这一天,天津文物站文物专家、36岁的刘光启前往天津河西区转悠。他并非走马观花乱转,而是一个个废品收购站“巡视”。为什么要“巡视”废品收购站呢?因为那个年代,许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家里的旧书旧纸或破铜烂铁,就会送到废品收购处变卖,再加之当时社会环境特殊,废品收购站的老旧物件一度很多。为了避免工人不识货,把一些珍贵的古书画被丢进化纸炉打成纸浆。于是文物站会定期派人到这些废品收购站进行严格检查和筛选,确认没有珍贵古书画才能放行。刘光启路过太湖路,想到那里有个大型的废品收购站,还有化纸的炉子,河西区的废旧纸张都会拉到这里打成纸浆,于是拐了弯,来到了废品站门口。远远的,刘光启就瞧见了工人们正把地上,乱七八糟堆砌的废纸往机器里塞,嗡嗡作响的机器瞬间就将废纸打得稀碎。刘光启向干得热火朝天的几名工人打了声招呼,就在这些废纸堆里,自顾自地翻看了起来。工人们也不惊讶,因为刘光启是这里的常客,常在垃圾纸堆里刨东西。刘光启翻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一般来说,如果废品站发现疑似古书画的东西,也会收集起来,通知文物站来鉴定。突然,刘光启被化纸炉旁边一小捆黄纸所吸引,他立马觉得这东西不同寻常!这里要说一下刘光启,他是一位传奇的书画鉴定专家,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北京琉璃厂当学徒。刘光启博闻强记,天赋过人,只要看过一眼的书画,就能迅速记住里面的题款、内容甚至印章,多年以后仍记忆如新。由于过目不忘、见多识广,刘光启练就了一双“神眼”,业界送他“刘半尺”的外号,意思是说一幅画他只要打开半张,就能立即判断真伪和价值!他见这旧黄纸颜色古旧赭黄,应该是幅古字画,于是上前捡了起来。随后又发现这捆黄纸似乎很脆,于是小心翼翼将它展开,赫然发现纸上写着几行毛笔字!虽然黄纸上的墨迹已经有些模糊,但字却写得劲爽圆健,气韵非凡!刘光启越看越激动,后一看落款,竟是“羲之”两个字,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再一看画纸续接的拖尾,上面密密麻麻盖满十几个印章,均是不同朝代收藏大家或书画名家,卷尾还有明代书画名家董其昌和娄坚的题记!刘光启很快断定,眼前这件黄纸就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神作——传说中的《寒切帖》!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稀世国宝竟在化纸炉旁边,差点成为纸浆!《寒切帖》又被称作又称《谢司马帖》、《廿七帖》,它实际上是王羲之写给好友谢安(东晋政治家)的书信。信中他称谢安为“谢司马”,谢安于升平四年(360年)升任司马,而王羲之在次年去世,因此《寒切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寒切帖》大意是,王羲之在信表示近天气异常寒冷,他很挂念谢安,随后又说自己近吃得很少,身体状况很不好,后落款“羲之”。短短几十字,将一位风烛残年的垂暮老人,在寒冬里的压抑和对挚友的思念表现地淋漓尽致。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书法之大成者,草书讲究韵味,作为他晚年书法臻熟的作品,《寒切帖》多了一份沉静和散淡,神采超逸,底蕴悠然,令人回味无穷。我们知道,经过数千年的战乱和世间沧桑,王羲之作品已没有真迹留存世间。现流传于世的要么是临摹本,要么是钩摹本。钩摹的意思是将纸覆盖在原作上,勾勒出字迹轮廓,再在轮廓里填上墨。这种方式接近于原作,这件《寒切帖》就是唐代的钩摹本,极其珍贵,业内人士一般将它视为王羲之真迹!刘光启喜不自胜,连忙将这件《寒切帖》带回了文物站。经过对比王羲之其他字帖,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王羲之作品,又经书画专家张珩鉴定,确定其为唐代钩摹本。一般来说,古代书画文物讲究传承有序,清晰的流传过程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书画作品经济价值的体现。《寒切帖》传承脉络清晰,均为历朝名家收藏。它先是被收入南宋的绍兴府,明代时一度流落民间,相继被韩世能、王锡爵、王时敏等数代名人层层递藏,董其昌还在上面留下赞美的题跋。清朝顺治年间,进士李霨将这件稀世珍宝收藏,随后送入了皇宫大内。至于为何又会落入民间,成为废品收购站的废纸,多数人认为,是溥仪从宫中带出来的。上世纪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曾到天津的静园住过一段时间,许多他从宫里带出的古玩字画在这里流落民间。王羲之的作品唐代钩摹本目前存世9件(中国大陆有7件),每件都是稀世珍宝。2010年,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有人认为是宋摹本,有人则认为是唐摹本),拍卖出3.08亿天价,平均每个字价值700万!《寒切帖》与《初月帖》、《丧乱帖》可并称为王羲之传世宝翰中的“三驾马车”,其价值不逊于《平安帖》。幸好刘光启大师慧眼识珠,这件稀世国宝才逃过一劫,目前它珍藏在天津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3、刘光启什么病去世的一九六九年冬天的一天,刘光启来到天津市河西区太湖路一家废品站时,无意中看到一堆废纸中放着一卷黄脆的纸片,于是抽了出来,缓缓地翻开,那张纸片翻开了半张,吓得目瞪口呆。刘光启鉴书画有个雅号叫“刘半张”。当他辨认书画之时,画卷铺开了半幅,就辨认出了作者何许人也,书画之时代与真假。鉴定时间不超过1~2分钟。这次刘光启找到了东晋王羲之书法“干呕帖”。数十年前流失故宫的国宝——文物界苦寻数年的宝物,不料却被刘光启从废品站废纸堆中捡到。此草书《干呕帖》纵长26.4 cm,横长14.1 cm,共有四行三十六字。此帖为王羲之给友人的短信,该帖记王羲之生病服药后药性大起,痰滞胸甚,咽痛咽干、呕而不燥之痛状。帖子行笔轻灵、书风沉稳苍劲,为传承有序之瑰宝。王羲之墨迹一直为书法界所称道,相传为其真迹久佚,此《干呕帖》为后人临摹本。不过,正是临摹本流传至今,亦为稀世之宝。那王羲之《干呕帖》是如何跑进废品站废纸堆?原《干呕帖》为溥义由故宫秘密携出,伪满洲国垮台后,此名帖流落民间。刘光启曾经说过:“找到这个名帖很幸运,也很兴奋。”因为,差那么一点点这件珍品便与那一堆废纸一起化为纸浆。"
4、刘光启的画多少钱上世纪60年代,天津市中心花园,一个干瘦的小伙子正在附近溜达,这时,一辆三轮车过来了,小伙子顿时眼睛放光,死死盯着车上一个蓝布画套,并悄悄骑车跟在三轮车后边。跟了好几里地以后,看着车驶入财政局仓库,小伙子放了心!到底什么东西让这个小伙魂牵梦绕?这个小伙又是谁?小伙子倒不是坏人,他叫刘光启,12岁就在北京琉璃厂学徒,后来在文物商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字画经验。这次看到三轮车上的蓝布画套,上边写着“雪景寒林图”他就断定这是被查抄的张家的东西,是个宝贝。为啥他能这么断定?因为过去大收藏家的包装都是很讲究的,都是“私人订制”。所以刘光启一看那个画套就知道是张家的宝贝。张家就是张叔诚家,他的老爸叫张翼,是清朝时一个有名的人物。张翼是直隶通州人,原是醇亲王侍从,后历任清江苏候补道、直隶矿务督办、热河矿务督办等职。在甲午海战中,张翼只给北洋水师提供糟糕的八槽煤。北洋水师各舰航速大都只有设计航速的一半。而质量上品的五槽煤则被张翼留着卖到外国赚钱,所获数万两白银都被他“捐”给太后修颐和园。慈禧因此很高兴地说“此人很会办事”。张家财力雄厚,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收藏。其中就包括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雪景寒林图》早出现在宋徽宗主持编撰的《宣和画谱》里。清朝时,被收藏家安岐获得。安岐这个人不得了,他原本是朝鲜人,父亲安尚义在康熙年间随高丽贡使到北京,后来入了旗人籍,留在朝廷重臣明珠家中做起了家臣。借助明珠的势力,安家在天津、扬州两地经营食盐,数年之间便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安岐靠经营食盐做经济后盾,以收藏之富、鉴赏之精闻名。他收藏过很多宝贝,比如董源的《潇湘图》、展子虔的《游春图》等。再后来,画又到了张叔成手中。画被查抄后送到了财政局的仓库。刘光启看到这里就放心了,觉得画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就这样,又过了五六年,刘光启因为懂文物被调到清理小组,在那里,他看到了一直心心念念的《雪景寒林图》。《雪景寒林图》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画上群山壁立,气势苍茫,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整幅作品用圆钝无细尖的笔画成,有一种古拙敦厚的风貌。作者范宽是宋代绘画大师,因为性情宽厚豁达,时人称之为“宽”,就以范宽自名。范宽、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他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大陆收藏的他一件作品就是这幅《雪景寒林图》。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元朝汤垕星评价“范宽得山之骨法”。2004年,范宽在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上一千年对人类有影响的百大人物”居第59位。《雪景寒林图》自宋代入《宣和画谱》以来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到了张家后四五十年就被查抄走了,张家也不知道画的下落,四处打听后,听说刘光启是文物清理小组的组长,就托人找到了他。刘光启说:“这画好好的在那儿呢,放心吧。”后来到了 1981 年,张叔诚已经83 岁高龄,他始终惦记着这幅画,就决定把它捐献给天津博物馆,这才让它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感谢这些传宝、护宝人,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中华历史的瑰丽文化。如果你去天津市博物馆,一定要好好看看这幅画,感受它背后的悠远故事。#历史开讲#
5、鉴定刘光启的传奇经历60多年前,天津太湖路一家废品收购站,几大摞废旧纸张,正准备扔进搅拌炉化浆。突然,冲进来个男人,高声大喊:"等一下!"只见他快速摊开废纸,抽出一张发黄起皱的书法作品。拿在手里,不停地说:“好悬,万幸!”他叫刘光启,当年,是天津文物商店的员工。因为家贫,刘光启10岁起,就在琉璃厂的字画店做学徒。此后,他日日与书画为伴,从未间断。加之,勤奋聪颖,品鉴水平提高很快。那天,刘光启不经意间看到处理的废纸中有一捆发黄发脆。职业的敏感,促使他及时拦了下来。没想到,打开一看,让他着实吓了一跳。原来,他抢回的那张纸,落款竟然为“羲之”。经过鉴定,此物为唐代勾填摹本,确属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寒切贴》。此作品,纵26厘米,横21.5厘米,纸本墨迹,草书,共5行,50字。事实上,因为年代久远,王羲之的真品基本已经绝迹。但这张“勾填”之作,也属绝品。勾填,是古代复制真本的方法。就是把原作通过拷贝,用细线双钩外轮廓,然后填上颜色或墨。虽说是摹本,但精、气、神都要靠近原作,需要功力精湛的匠人完成。据说,唐太宗极爱王羲之书法。于是,将民间收藏都引入宫中,由书法家双钩描摹成品。唐朝的摹本数量稀少,都属珍品。这幅《寒切图》,是王羲之晚年之作。它的勾摹精细,先勾再填以淡墨。墨色斑斓,笔法简淡,意境高远。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被称为章草神作图中内容,是一封回信。意为平日里的寻常问候与思念。其中的许多字,笔画并无过多的转折、顿挫。虽简化却是高度概括,做到了点画处意韵十足。同时,虽有一些字显残破,但气势仍然丰满。且润中含朴,耐人寻味。王羲之原本擅长隶书,但他是一位知旧能新的书法家,随兴所至时,极爱尝试与探索。从而使新体不失古意。晚年时,他把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属于他的佳体势《寒切帖》,真实体现了王羲之在新草体书写上的娴熟技艺。可以说,刘光启“抢救”下确属国宝无疑。其实,这幅珍品之所以能流落至废品站。还得从末代皇帝溥仪说起。当年,清朝灭亡,溥仪仓皇出逃,从故宫带出的很多宝物,都散落民间。这幅画,就是溥仪在天津静园避难是遗失的。所幸,遇到了刘光启。试想,《寒切图》若被化为纸浆,该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憾事。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总有难么一群人,默默守候着中华文化与历史。字画类鉴定,在行内称为"软片"。是难度大,考验水平的一项技能。刘光启被称为“神眼”,他看过的字画,真伪立判。多年来,他跑遍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为国家抢救、挖掘了数以亿计的文物珍品。可以说,王羲之与刘光启实现了跨越1000年时空的握手。前人的沉浸与狂热,将稀世墨宝留在人间;后人的汲取与守候,将国之珍品代代传承。这种承接,是历史的描白,是文化的叠加,更是中华脉络的清晰展现。#文物##刘光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