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简介(苏秦的一生经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15:48:32 浏览
1、苏秦的一生经历

【中国简史(32)—鸡鸣狗盗】上次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强大了起来,赵国因为内乱,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饿死。战国时期的一个大特点就是乱,不像一个大一统朝代,顺着皇位的脉络可以很清晰地往下说,众多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他强明天我弱,头绪很复杂。为了尽量全面的覆盖这段历史,今天咱们要讲一下战国时期一个名人的故事,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而田文是这四人中名头大的一位,其他三位以后穿插介绍。田文的父亲是齐国靖郭君田婴,田婴妻妾众多,儿子多的更是数不过来,田文是他一个小妾所生,出生日期是五月初五,那时候这是个不吉利的日子,田婴就叫他母亲把田文扔掉。不过田文的母亲不忍心,偷偷的把田文养了起来。田文长大后,田婴知道了他还没死,生气,但长这么大了,那就留着吧,不过一直很不喜欢田文。田文是个很聪明的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一身武艺,田文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那可是费尽了心思,处处看田婴的脸色行事,慢慢的得到了田婴的认可。田婴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时间长了大家都很认可他。田婴立世子时,大家都极力推荐田文,于是田文顺利成为了世子,田婴去世后,田文便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著名的孟尝君。田文善于招揽人才,招揽人才不拘一格,形形色色的人他都可以接受,不久门下便有了上千门客,而且名声传遍了各国,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齐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襄王听说这是个人才,又浩浩荡荡的带领了3000门客,就让他担任秦国的相国,孟尝君可能也是个官迷,真的就留下来做了秦国的国相,对齐国来说,这就是叛变吧。时间一长,秦昭襄王发现,这个孟尝君并不是大家传说的那么神奇,能力并不是那么出众,门下3000门客,也都是一些碌碌之辈,加之大臣们说这个孟尝君本就是齐国人,身在秦国心在齐,迟早要出问题,秦昭襄王分析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就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准备找机会杀掉他。为了逃生,孟尝君到处托人帮忙,后找到了秦昭襄王一个宠姬,宠姬答应帮忙,但是要孟尝君把他的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送给他。这个东西孟尝君早就送给秦王了,怎么办,就在危难之时,手下一位善于偷盗的门客夜里摸入秦宫,偷出狐白裘送给了宠姬,宠姬帮助孟尝君出了大狱。孟尝君怕秦王反悔,连夜逃走,到了函谷关时还是半夜,秦国规定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允许开关放人。正在犯愁时,一位会学鸡叫的门客学了几声鸡叫,引得关内外的鸡都开始叫起来,守关士兵听见鸡叫,就开门放人,孟尝君终于逃出了秦国,“鸡鸣狗盗”一词也随之流传了下来。在战国四公子里,孟尝君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这点比起四公子中那三位差了很多。回到齐国后他又做了齐国的国相,还专权,受到齐王猜忌后逃到了魏国,又做了魏国的国相,帮助魏国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这可以算作是大逆不道之事了吧。因为孟尝君做了太多不耻之事,等他死后,他的儿子们争夺爵位时,齐国和魏国联合出兵瓜分了他的封地。秦国统一六国前,战国的合纵连横始终在进行,以前讲过了张仪,下一次咱们讲一讲苏秦的事,咱们下一次继续。#历史##苏秦的简介#

2、历史上的苏秦简介

公元前284年,苏秦在齐国遭人刺杀,身受重伤。临终前,他拉着齐湣王的手提出了一个请求:一定要在闹市区将自己五马分尸。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可惜的是,六国本就各怀鬼胎,齐、魏两国在秦国的欺骗利诱下,竟然率先伐赵,破坏了“合纵”之约。六国联盟瓦解之后,苏秦先到了燕国,毕竟当初就是因为燕文侯的赏识,他才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完成“合纵”的大业。只不过这时候,燕文侯已经去世。燕国的大臣们在刚继位的燕易王面前不断地说苏秦的坏话,苏秦感觉自己在燕国呆不下去,于是“逃”到了齐国。齐宣王盛情地接待了苏秦,并尊他为客卿。在一次宴会上,齐宣王表示自己很快就会出兵讨伐燕国,这样也能替苏秦出口气。苏秦起身,笑着谢过齐宣王,坐下的时候却呐呐自语道:“其实燕国不过是个小国,成不了气候,与其伐燕,倒不如攻宋。”坐在他旁边的大臣一听这话,被刚喝下去的一口酒呛到连连咳嗽,指着苏秦大喝:“胡说八道!我们跟宋国无仇无怨,攻宋师出无名,你乱出什么馊主意!”苏秦看着那人,朗声说:“宋国是中原大国,攻宋就是为了扬我齐国之威。如能灭宋,齐国称霸之日就不远了。”齐宣王本就有争霸之心,这话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连连点头:“苏先生说得很有道理,稍后寡人再与先生详细讨论此事。”不过,齐宣王在攻宋之前就去世了,继位的是他儿子齐湣王。这位新齐王从前就是苏秦的小迷弟,对于苏秦提出要厚葬齐宣王的建议,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让苏秦全权负责。于是,苏秦开始着手修建齐宣王的陵墓,并为此大兴土木,此举为齐湣王赢得了“孝顺”的美名,苏秦也因此更加得到齐湣王的信任,并在齐国站稳脚跟。公元前286年,齐国以“平息宋国内乱”为由攻打宋国,并一举占领了宋国都城,宋王出逃,自此宋国灭亡。此役引发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为几年后五国合纵破齐埋下了祸根。但同时,这场战役也的确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苏秦也因此在齐国更加得势。苏秦越来越得到齐湣王的倚重,这让其他受到冷落的齐国贵族嫉妒和不满,想要除掉苏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终于,这些齐国贵族合伙用重金雇了一位杀手。公元前284年,苏秦参加完宫中举办的晚宴,正要乘车回家。没成想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时,马车突然停了,原来是路中间躺着一个人。苏秦觉得很奇怪,就下车同车夫一起上前查看。那是一个衣衫褴褛、身材瘦小的人,而且看起来已经没了气息。苏秦觉得心有不忍,于是吩咐车夫找个地方将此人好好安葬。车夫刚俯下身打算抬起那人,谁知,那人竟突然睁开眼睛,从怀中抽出一把短剑,扎进了车夫的心口。车夫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下去。苏秦见状,吓得转身就跑,嘴里还喊着:“来人啊!有刺客!”话音未落,苏秦就被那人掷出的短剑刺中了背心,扑倒在地。那人飞身追上,从苏秦身上拔出短剑,又连补几剑。这时,巡逻的士兵们终于循着声音赶到。那刺客连忙收起短剑,迅速消失在了夜色之中。齐湣王惊闻消息,连袜子都来不及穿,就匆匆赶到苏秦府上。看到浑身是血的苏秦,齐湣王又痛又怒:“传令下去,立刻缉拿凶手,寡人要将他碎尸万端!”听到这话,原本奄奄一息的苏秦不知哪来的力气,拉着齐湣王的手说道:“大王万万不可这么做!”苏秦用微弱的声音在齐湣王的耳边提出: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在闹市区将自己车裂,并悬赏奖励刺杀之人,只有这样才能抓到凶手。(“臣即死,车裂臣于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齐湣王自然不肯,可耐不住这是苏秦临终前的请求,还是流着泪答应了。几天后,在临淄城南的街市上,苏秦的尸身被公开施以车裂之刑。齐湣王还在各地张贴告示,痛斥苏秦叛国之罪,并悬赏千金和爵位来寻找“行刺”的有功之人。那刺客果然经不住重赏的诱惑,主动送上门来,终被处以极刑。@谷筱雨苏秦实在是个狠人,为了学习可以“锥刺股”,为了抓刺客更不惜让自己死无全尸,虽然死得很惨,可他也曾灿烂地活过。其实,苏秦一直忠于初赏识他的燕国。当初他“逃”去齐国是假,为燕国去当卧底是真。表面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齐国称霸,实际上却是在削弱齐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关系,为燕国除去身边大患。只可怜齐湣王是那么地相信他,不知道得知真相后,齐湣王会不会恨自己当初瞎了眼,错信了苏秦。对此,你怎么看?#头条创作挑战赛#

3、张仪苏秦历史简介和故事后结果

【从世界杯到中国古代足球】日前如火如荼的世界杯几乎霸占了全世界所有的电视荧屏,但鲜为人知的是1958年7月,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便是中国古代的足球,我国古代史籍上又叫蹴鞠。关于蹴鞠的起源,西汉学者刘向在其《别录》中写道:“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这一传说虽然是英雄崇拜的产物,但从中原一带史前遗址中不断出土的石球遗物看,当时的人类创造这种运动形式,反映这一运动形式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的体育活动了。据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所记,当时的政治家苏秦在向魏王介绍齐国的繁荣景象时说:齐国首都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人们都经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蹴鞠在当地是深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当时,不仅齐国、魏国这些北方地区,就是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也盛行蹴鞠活动。秦统一六国后,这种动似曾一度低落,但进入汉代,蹴鞠活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中,蹴鞠活动蔚成风气。当时.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常常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说明女子蹴鞠在这时已首开先河。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这种比赛多是在专门的球场——“蹴城”中进行,球场的两端各有6个球门,叫做“蹴室”。根据东汉李尤《蹴城铭》一诗的描述,比赛时双方各出6名守门员,并有正副裁判执法,还有一套竞赛的法则的惯例。由于这种比赛具有相当激烈的对抗性,因而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由三国延至隋唐,蹴鞠的军事意义逐渐地退居次要地位,而游戏娱乐作用则更为突出。与此向时,还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发明了充气的鞠;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球门,一是在场地两端各竖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竿上结网而成球门,适宜两队直接进行对抗比赛。一是场地中间立单球门,球门的网上有一个进球洞,比赛时队员分立球门两侧,用各种有难度的姿势将球踢进洞里。宋代的蹴鞠,继唐代之后进一步在民间开展起来。这时主要盛行在场地中央设一个球门的形式,与唐代的单球门形式基本一致。除了设有球门的形式外,宋代还盛行以表现个人技巧的踢法,称为“白打”。可以单人表演,亦可二三人以至十余人共同表演。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及大臣赵普等就以善“白打”蹴鞠而闻名。在民间还出现了蹴鞠艺人的组织—“齐云社”,在当时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它是实力雄厚的蹴鞠组织。这类组织大概是世界上早的单项运动协会了。元明以后,蹴鞠活动已逐渐走向纯娱乐的游戏形式。在明代杜堇绘制的《仕女图》中,就有一幅表现仕女蹴鞠的画面,图中,有几个仕女在作蹴鞠游戏,其中一人正腾身以足踢球,两边的伙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被踢起的皮球,画面生动有趣。至清代,蹴鞠活动已主要变为妇女、儿童的游乐内容,虽然爱好溜冰的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称为“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作为禁卫军的训练内容,但这也只不过是盛行于中国古代二千多年的传统蹴鞠活动的余韵而已。清代中叶以后,在社会因素的限制下,随着西方近代足球的渐次传人,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资料来源:中国文物报【蹴鞠篇】下图为日本92岁老奶奶制作的手鞠,*日本手鞠,其实源出自中国唐朝时的“蹴鞠”,盛唐时期,由日本派来的“谴唐使”带回日本,并自贵族运动普及至民间直至发扬光大。#苏秦的简介#

4、苏秦简介

公元前333年,燕文公去世,太子燕易王即位。一直为燕国出谋划策的谋士苏秦,与燕易王母亲发生地下情。燕易王听说后,一笑了之,并重赏了苏秦。苏秦十分害怕,然后将计就计逃到齐国,没想到却为燕国立下大功。燕易王之母,被称为燕文夫人,是秦国惠文王之长女孟嬴。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越来越强大。公元前354~前338年,秦国一雪前耻重创魏军,收复大片失地。惨的当属公元前341年,魏国上将军庞涓兵败自杀,太子被俘虏。3年后,秦惠文王继位,依旧秉持父亲收复河西失地的国策,东击魏国,终于如愿以偿。不可一世的霸主大魏国战败,引起了列国的警惕。本来,燕国制定的国策,一直是积极防御虎狼之秦国。待苏秦来到燕国,他分析了秦燕的地理位置,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太远,而赵国却相距百里,不如与赵一起合纵他国,共抗秦国,同时抵消赵国的威胁。公元前334年,秦惠文王采取联姻策略,将自己的长女孟嬴嫁于燕文公。燕文公去世后,苏秦与其夫人发生私/情,宫中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于是,燕易王叫来苏秦,开诚布公的地谈论这件事,并厚厚地赏赐于他。(《史记》记载:易王母,文侯夫人,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身为高级谋士的苏秦,仍旧做贼心虚,害怕燕王说一套做一套,秋后算账。于是诚恳地对燕王说:大王啊,我只是一个谋士,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变得强大,不如让我去齐国吧,我会想尽办法削弱齐国的力量。在燕王的配合下,二人演了一场双簧。假装被燕王迫害,逃离燕国来到齐国。为什么燕王会轻易地将“丑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我认为有3个原因。一是,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燕文公夫人背后的力量太过强大,燕王根本没有生气的资本。战国以来,除燕国外,列国一直施行霸道治国;而燕国贵胄自诩他们的血脉,出自纯正的周朝王族,故奉行的是王道治国。在当时,与时代是脱节的,也是为弱小的国家。第二个原因,就是苏秦强大的谋划能力。他不仅改变了燕国的国策,并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从齐国拿回了被齐国夺去的十个城池。当时,国中的公卿、士大夫嫉妒苏秦的才华,在苏秦到齐国游说的时候,害怕他再立新功,纷纷诋毁中伤他。把他为官之前的陈年烂事拿出来说。苏秦办完事,回到燕国,燕王一直晾着他,也不给他官职,还质问于他。“你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人不廉啊?”“我正是因为孝顺、忠诚、廉洁,才千里而来为大王孝忠,并因此获罪的呀!”“难道有人会因为忠信而获罪?”于是苏秦给燕王讲了一个妻子私通他人的故事。有一位官员外地为官,将妻子和侍妾都留在家中。妻子耐不住寂寞,与男子私通。当听说她丈夫要回来的消息后,男子害怕奸/情暴露,妻子望着这个懦弱的男人说:不要担心,我已经准备好毒酒伺候他。不久丈夫回到家,妻子让侍妾将毒酒端来。侍妾心中惶恐,想说又不敢,说了就会被主母赶出家门;不说,家主必死。于是,她“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酒也洒了。家主愤怒,命人打五十大板。“大王您看,侍妾为保护家主,也不暴露主母,自己却不可避免地被一顿毒打,谁说忠信不会获罪呢?”燕王听完,幡然醒悟,前嫌尽弃,重赏苏秦。(《史记》记载:燕王曰:“先生复就故官”。益厚遇之)正是因为苏秦突出的才能,让燕王投鼠忌器,更何况燕国还需要他扶持。想当年,燕文公千金市马骨,吸纳各国人才,至今成效显著。鸟尽弓藏,会寒了天下投奔的士子之心。后一个原因,燕文公夫人不是燕易王的亲生母亲。孟嬴嫁到燕国是公元前334年,而第二年燕文公离世,燕易王继位。所以,加上苏秦和孟嬴各自的优势,和燕易王自身的劣势,他不得不委屈求全,当王不易呀!好在,苏秦到齐国做间谍也是认真的,他一人戴6国相印,在齐国出了大量的馊主意。比如:破坏齐赵联盟,阻止齐湣王灭赵计划,怂恿齐湣王对富庶的宋国进行灭国之战,齐国成为天下公敌。公元前285年,五国伐齐,燕国大将军乐毅率军,攻入齐国都城临淄,齐国差一点灭国。此役后,齐国失去了争霸中原的资格;而遗憾的是,掠夺无数齐国财富的燕国仍旧没能强大。

5、苏秦的简介是什么

洛阳地处中原,人杰地灵、自古繁华,名人轶事层出不穷,我们随口说出的洛阳人贾谊、贾复、苏秦、刘禹锡、赵匡胤等。但是有一个人自问世以来人们耳熟能详、众说纷纭、时至今日都不知道她隐寓的是谁?她是哪里人?这个人就是红楼梦的主人公林黛玉。自红楼梦面世后就受到世人的青睐、更对宝黛之情津津乐道,那么林黛玉到底是谁?她究竟隐寓了什么?近三百年来确鲜有读懂她的。其实红楼梦隐寓了南明史,林黛玉隐寓的是在南京称帝的朱由崧,就是洛阳老福王的儿子历史上称之为傀儡皇帝的朱由崧。而林黛玉则自称是草木人罢了。在第三回回目:金陵城起复贾雨村一句作者写出地点金陵城就是南京。宁国府的宁字也是南京的别称,那么林黛玉、宁国府、荣国府、大观园就是在南京。脂砚斋也再三说明“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并提醒读者“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这话如果反看不就是以女儿之笔墨写朝廷吗。朝廷之上是什么?上就是皇上,况且“盖”字还有何不的意思。“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这里的非字当一定讲那就是: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就是本书的旨意耳,阅者切记之”。关于红楼梦要学会反着看,戚序本在第十二回就有一首回前诗提醒读者: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意为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其中心意思就是一个。而且直接用贾瑞正照风月宝鉴来提示读者要看反面(隐寓)才能看到残酷的历史画卷。而这个残酷的画卷正是南明史。如果读者看懂反面(真史隐),那么你就知道了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的本来面目。既然红楼梦隐喻的是南明史,那么我们就要有历史来印证。看他是不是合乎历史之情理。林黛玉的家世,其母贾敏(应该反看成其父。不仅仅是风月宝鉴要反着看红楼梦书里一些词语、人物等也要反看。笔者注 下同)位列贾赦、贾政之后,(林黛玉讳敏字皆念作密字,和甄士隐隐字相对,意为贾敏和甄士隐是一个人。脂砚斋曰秘写法一击两鸣、两山对峙。)排行第三。这里隐寓了明神宗第三子老福王朱常洵。朱常洵(1586年—1641年),明神宗(万历帝)朱诩钧第三子。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被封为福王,藩地在洛阳。(福王府遗址就在今洛阳老城青年宫广场一带,广场上一对大石狮子为福王府遗物,至今依然存在。)1641年被李自成起义军擒杀。在第三回原文:贾母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在这一段后面脂砚斋特意为林黛玉加了批语:[甲戌侧批:总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指明了黛玉不是别人就是朱由崧,就是洛阳福王府的朱由崧。“所疼者独有你母”句,作者透漏了历史上由于明神宗(万历帝)对郑贵妃的宠爱,二则由于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一般宫女,明神宗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立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为太子。明神宗这种不顾祖制的行径,遭到了多数正直大臣、孝定李太后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红楼梦是一部隐寓奇书。由于要讳知者,所以书中用荣宁二府、大观园、绛云轩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梦幻、诗谶、谜语、千皴万染、伏脉千里等秘写法一点一滴把历史真实事件按照事情情理透露出来。正因为是点点滴滴的透露,一般不熟悉南明史、不熟读红楼梦者难以理解红楼梦所隐喻的真事(史)。作者也知道人们不容易看明白甄士隐。所以在书的一开头就写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只有真正理解红楼梦的真史隐,才能有辛酸之泪、才能理解其中之味。看了红楼梦你没有哭、你没有泪你就没有看懂红楼梦。然而人们大多还是都误解了红楼梦。真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空穴来风、无本之木,更何况这部举世闻名的红楼梦。人们一时没看透不等于永远看不懂。红楼梦就是用大致言情,(这个情不是爱情、不是人情、更不是淫情。这个情是情理之情,合乎情理的情。)千皴万染等秘写法,用史家之笔、庄谐之语、以家寓国用宁国府、荣国府、大观园、林黛玉隐寓描述了南明的那段历史。(待续)参考资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南明史(顾城)、明季南略、南明绎史等。声明: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简介阮成林,网名,山村牧笛、门子,好书法、喜诗词、嗜京剧、爱读红楼梦、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老年诗词学会执行会长、《洛阳吟坛》微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