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的简介(济慈和芬尼)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17:18:56 浏览
1、济慈和芬尼

读书就像吃饭,你不可能记住你吃过的每一顿饭,但它们都化成了你的血与肉。一个人的读书史,也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十九世纪是音乐和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英国十九世纪文学之星璀璨夺目,除了诗台上“拿破仑”的拜伦,还有以下这些人:1.拜伦的朋友,一样的诗人:雪莱像云雀,济慈像夜莺。雪莱《西风颂》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济慈的墓志铭:“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姓名写在水上的人。”木心先生说,他更喜欢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厉害得不得了,又谦虚又傲慢,十足阳刚。2.木心先生说,时代有点像个人:人的心情,明一阵,暗一阵,时代也是如此。3.木心先生借用托尔斯泰评价狄更斯: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4.木心先生评价萨克雷的小说很是形象:他的小说如一种皮鞋,好皮,好功夫,穿在脚上有点夹脚,不舒服。#我在岛屿读书#5.关于爱情,木心先生很是深刻:西方有这样健康的爱情教科书(《简爱》《少年维特》《茶花女》等);中国要么道德教训,要么帝王将相画,要么春宫图。6.关于做学问与做人,木心先生如此说:知识学问是伪装的,品性伪装不了的。讲文学史,三年下来,不是解决知识贫困,而是品性的贫困。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木心#7.木心先生评价哈代:一个天才是在他一无所有时,就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方面。起点,就要有这份自信。福楼拜、托尔斯泰,是耶稣衣服的一部分,重外在;哈代、陀氏、是耶稣的心灵的一部分,重内在。哈代的小说,里面有耶稣的心,无疑可以救济品性的贫困。8.跟木心先生一样,我也喜欢以下两句名言:一是兰姆的名言:童年的朋友,像童年的衣服,长大就穿不上了。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人是会变的,不要刻舟求剑,更不要为打翻的奶酪而哭泣。#读书#二是卡莱尔的名言: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我用书中木心先生的另一处原文解释这句话:“凡永恒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木心先生说:读书,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每天早晨5点至6点,我阅读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晚上睡觉前,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先生读出来的世界文学史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评论交流,一起读书打卡。

2、济慈简介视频

“湖上的芦苇已经枯萎,也没有鸟儿歌唱。”这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扉页中引用英国诗人济慈一句诗。《寂静的春天》是本关于环境保护的书,近在热播剧《三体》里被频频提到,在那个火热年代只是内部传阅的禁书。剧中年轻时候的叶文洁在雷达峰下的林场无意中读到,也因此被人诬陷差点成为那个年代的牺牲品,这本书因此改变了她的人生,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地球的走向。#读书#

3、济慈夜莺颂

《希腊古瓮颂》—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0.31-1821.2.23,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你仍然是纯洁文静的新娘,养育了让时间缓慢流逝的沉默之子,乡村的历史学者,能写出比我们的诗更华丽的故事传说:在古神庙或是阿卡迪亚山谷,作为神或世间凡人,或半人半神,你身上缠绕着何种镶嵌树叶流苏的传说?他们是什么人或神?什么使少女不情愿?一场疯狂的求爱?少女们挣扎着要逃离?什么样的风笛和手鼓?何等狂野的陶醉?已听到的歌曲美妙,那些没听到的更妙;因此,你们这些软笛,继续演奏;不为感性的耳朵,而为更有价值的——为灵魂演奏出无音色的民间小调。树冠之下,漂亮的年轻人一直哼着歌,那些树也不会永远光秃秃;鲁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亲吻不到,虽然接近了目标——然而,不要伤心;她永不凋谢,尽管得不到想要的幸福,即便你对她的爱消散,她也将永远漂亮!啊,快乐的,令人惬意的大树枝!不会抖落你的叶子,也不会辞别春天;欢快的乐手们,不知疲倦地,一直演奏着永远新鲜的歌曲;更多幸福的爱!更幸福,更惬意的爱!永远温暖人心,一直等待享用,永远如诗如画,永远年轻朝气;一直呼吸着人类的激情,这使我们的心远离极度悲伤和腻烦,远离灼热的前额和干燥火辣的舌头。赶来献祭的这些人都是谁?神秘牧师牵着那朝天哞哞的小母牛,它柔软的腰肢上披着带花环的衣饰,要到什么样的绿色祭坛上去?某个沿河或靠海的小镇,或某个背靠山脉而建的和平城堡,在这个虔诚的早晨,人已被清空?呵,小城,你的街道将永远沉寂;再也不会有某个灵魂来告诉你,为什么你成了荒凉之地,无法挽回。哦,阁楼的形状!公平公正的态度!用森林的树枝和踩过的杂草装扮,刺绣的大理石男子和少女像太过紧张;你,沉默的形体雕塑,以永恒姿态,用嘲弄的方式使我们逃离思想牢笼。冰冷的田园牧歌!当老人将时代荒废,你仍要坚持住;在某次更大的灾难中,对人类的某个朋友,你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此为你们在世上所知,也是你们应当知道的。译后记:本以为本诗仅有3节×10行=30行,译作接近尾声时,发现还有2节×10=20行。汗!鉴于中途放弃不是本人风格,起码要交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才行,于是,硬着头皮,继续译下去。对比查良铮老前辈的译文版本,差别还挺大的。想到人不相同,各有风格,倒也不必一定要相同或是相似。我倾向于追求可读性和诗本身应有的节奏。济慈的这首《希腊古瓮颂》跟雪莱的《西风颂》,都已经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了。雪莱那首《西风颂》据说写于1819年,欧洲各地变革和革命运动轰轰烈烈之时。济慈的这首《希腊古瓮颂》,也写于1819年。济慈英年早逝,源于身体的疾患(肺痨?)。使用致幻剂(鸦片)并不是济慈的本意,而是用来止疼的(痨病引发的身体疼痛)。不想,这致幻剂反倒催生了浪漫派诗歌,就像酒催生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济慈为止疼用致幻剂(鸦片),有诗为证(济慈《夜莺颂》开篇第一节):我的心脏持续疼地痛着,接着一阵令人昏睡的麻木,刺入感官,仿若误饮了毒芹的汁液,又好似将使人迟钝的鸦片一饮而尽,一分钟后,已在遗忘之河中沉没;

4、三愿济慈法师简介

1820年的秋天,24岁的英国诗人济慈,因患肺结核病,离开未婚妻芬妮去意大利养病。思念他的芬妮在冬天结束时,等来了济慈去世的消息。悲痛的芬妮穿上黑衣,为济慈守丧七年,一生戴着他留下的订婚戒指。“我甚至希望,我们是蝴蝶,只能在夏日活上三天。有你陪伴的三天,也好过庸庸碌碌五十年。” “我吻遍了你的来信。” “相伴白头,或痴迷而终。”这些济慈写给芬妮书信中的情话,无不透着情意绵绵,深情款款。可他们相爱之初则是阻力重重。那时的济慈人生一片灰暗,他出版的诗集销量不好,生活拮据。他的一个弟弟因肺结核病刚去世不久,他尚沉浸在忧伤之中。身为富家女的芬妮没有嫌弃他,爱上他的才华,他的忧郁和他的诗人气质。而济慈也对这个善良真诚的女孩心生爱意,双向奔赴的两人就这样坠入爱河。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诗人,同雪莱、拜伦齐名,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他1795年10月31日出生伦敦,9岁那年父亲去世,15岁时母亲又病世,作为家中长子,他担负起照顾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的责任。1810年,监护人安排15岁的济慈做了药剂师的学徒。但从小热爱读书的济慈没有放弃求学,于1815年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医学。一年后,济慈结识了雪莱等一些诗人,受到他们的影响,济慈不顾监护人的反对,放弃医学专业,专心从事诗歌创作。1817年3月,济慈在雪莱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诗歌》。该诗集在受到许多好评,引起业内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不同声音的人身攻击。但济慈没有气馁,第二年的春天,再次出版了新诗集《恩狄芒》。他自信地向友人说:“我想在离去之时,一定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的。”年轻的济慈在诗坛上有了名气,生活的悲苦又向他袭来。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旅行的途中,得知他的弟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后,赶回家去照顾他。可惜的是,那时的肺结核等同于绝症,这一年的年底,汤姆离开了人世。弟弟死去之后,伤心的济慈搬到一个朋友的房子居住,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此生挚爱芬妮·布劳恩,那一年,芬妮18岁,济慈23岁。芬妮是济慈的邻居,她的妈妈虽说是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着一儿两女,可她们家境优渥。芬妮是家中长女,她漂亮优雅,身边从不缺少追求她的男孩子。但她却把自己的爱情给了穷小子济慈。向来在女孩子面前木讷的济慈,甘愿对芬妮甘愿敞开心扉,将所有爱恋化作美妙的诗句,毫无保留倾诉给自己的心上人。有了芬妮的陪伴,济慈逐渐走出了生活赋予他的阴霾,创作灵感不断涌出。然而,由于两个人的生活背景差距太大,芬妮的母亲坚决反对女儿和济慈交往。为了不让自己的爱人为难,济慈忍痛离开了芬妮。芬妮由此一病不起,精神有些抑郁。芬妮的痴情感化了母亲,也感动了济慈。此时在外搞事业的济慈,已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但他还是回到了芬妮身边,于1819年底正式向她求婚。这一次,芬妮的母亲没有阻拦,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就在两个热恋的有情人准备迎接幸福生活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到济慈身上,他患上了肺结核病。那是1820年的冬末,济慈在公共马车的露天座位上受了风寒,待他回到住处后,脸色绯红,发起了高烧。3月,济慈出现了咳血,有过学医经验的济慈对朋友说:“我知道,这红色的血是动脉血……那一滴滴鲜血是我的死刑判决书,我要死了。”此后他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秋天来了,医生建议济慈必须要住到比较温暖的地方过冬。于是,济慈不得不告别未婚妻芬妮,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意大利的罗马。被分隔两地的济慈和芬妮,把所有的思念寄托于书信之中。济慈无不悲观地写道:“没有你我无法存活。我忘却了一切,只想着要与你再见。我的生命似乎就此终止,没有更远的未来。你占据了我的一切。”芬妮不相信济慈再也不会回来了,怎奈生命无常。1821年2月23日,济慈病逝罗马,年仅25岁。得到消息的芬妮痛不欲生,虽说他们没有结婚,但她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济慈的妻子。为此,芬妮脱下华服,剪去长发,为济慈服丧长达7年之久,而后才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一段有爱有泪的爱情,济慈写给芬妮的书信,芬妮一直珍藏着。济慈下葬那天,他的胸口上还放着一封写给芬妮的信。济慈与芬妮订婚时送给她的戒指,芬妮始终戴着,一生没有摘下过。济慈生前给自己写好的墓志铭如诗如幻: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济慈的一生短暂,却用尽气力的爱过活过,并留下了璀璨的诗歌作品。他写的《伊莎贝拉》《圣艾格尼丝之夜》《海壁朗》《夜莺颂》《秋颂》等作品,尽显着爱与美的艺术氛围。济慈的挚友雪莱在他死后,为他写下了著名的长诗《阿多尼》以示哀悼。2009年,电影《明亮的星》上映,再次回溯了济慈与芬妮这段铭心刻骨的爱情,不免令人心生感怀。济慈在病中写给芬妮的一封情书,拍出了9.6万英镑的高价。济慈曾对芬妮说:“世间万物,我无所畏惧,只畏惧与你分离。”然有爱才无憾。

5、济慈的个人简介

永远热烈,永远尽享欢愉永远心跳,永远年少青春——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