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简介150字(邓稼先简介150字左右)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3 03:22:16 浏览
1、邓稼先简介150字左右

在电磁炮技术方面,中国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却突然被美国超越。在调查之后发现,原来是有人仅仅为了5000美元和让女儿出国留学而卖了国家的核心机密。这个人就是张建革。他从小就很聪明,在16岁的时候,就去了中国科技大学读书,因为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在专业技能上也很突出。毕业后,他被推荐到某军工科研院所,成为了一名科研人员,从事电磁炮的研究方向。电磁炮跟传统火炮不同,无需火药,受电子干扰小,有杀伤力强、成本低、隐蔽性好等缺点,而一枚电磁炮弹的造价仅仅是普通炮弹的1%。美国也看到了电磁炮的发展前景,研究了十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都没有解决电磁炮电源小型化难题和电磁炮连续发射难题,迟迟无法测试。在初期的时候,张建革的表现还是很好的,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让我国在短短几年内就在电磁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电磁炮还装上936坦克登陆舰进行海上测试,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电磁炮电源小型化技术远远领先美国。为此,张建革还写下了研究论文,介绍电磁炮研究的难度和经验,。此外,他还写了一篇专门研究美国舰载电磁炮的论文《美国的舰载电磁炮研究》,对美国电磁炮的研究做了详尽的分析。正是因为张建革在电磁炮技术上的敏锐,他也成为研究所的核心技术人员。同时,这篇论文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注意,将张建革列入了他们的名单,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在2011年,研究所也为张建革提供了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一次报告会上,几个月后,张建革在参加一次学术研讨的时候,认识了一名自称为杰克的美国人员。 杰克和张建革是一见如故,不仅聊得来,而且还照顾张建革。节课经常开着豪车带他去兜风,去各种高大上的餐厅,还购买各种新的电子产品,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张建革也渐渐沉迷其中,倒在杰克的糖衣炮弹之下。在发现张建革上钩之后,杰克终于摊牌了。杰克属于美国情报部门,如果张建革能够提供一个有用的情报,可以获得5000美元的报酬,此外还可以帮助女儿到美国读书,获得居住权。财帛动人心,虽然在国内接受过保密教育,张建革还是选择为国外提供绝密资料。在回国之后,张建革就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我国武器研制的机密信息。根据侦查人员介绍,我国很多还没有投入使用的武器被他泄露出去,甚至一些武器的研究方向、研究情况,都被间谍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代价仅仅是一份文件五千美元,获取的是我国价值千万甚至上亿的信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建革的反常举动,终还是引起了国家安全局的注意。在2014年,张建革即将再次出国的时候,被当场抓获,在行李箱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涉密文件。终,张建革因间谍罪获刑15年,本能成为人人尊敬的科研人员,却成为了被人唾弃的阶下囚。选择决定命运。金钱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只看钱,成为那些“精致的利益主义者”。钱学森、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计个人得失,回国隐姓埋名研发原子弹;荣获八一勋章的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捐款上千万元,捐助584名贫困生。尽管我们做不到他们这么高尚、这么伟大,但是也绝不能出卖国家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一己私利,成为人人唾弃的卖国贼。#职业道德#

2、邓稼先的作者简介

邓稼先结婚5年后,某天小声地对妻子说:“我要走了。”妻子不解地问:“你要去哪里?” 邓稼先回道:不能说。 妻子沉默良久,泪眼汪汪地说:“那你给我个信箱地址,到时候我给你写信。”谁想邓稼先还是摇了摇头:这也不行。 妻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丈夫这一走就去了28年。1924年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邓以蛰曾是清华、北大哲学教授,邓稼先5岁就开始上小学,可见父亲对他的教育有多么重视。1935年邓稼先考入崇德中学,与他的邻居杨振宁成为好的朋友, 两人兴趣相投,志向远大。他们的这段友谊伴随彼此的一生,成了科学界的一段佳话。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22天后,北平沦陷了。年仅13岁的邓稼先看到日本侵略者居然还召开了“庆功会”,愤怒的他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得知此事,劝说:“你还是尽快让孩子离开北平吧,这件事早晚传到日本人的耳朵里,到时孩子可就麻烦了。”次日邓以蛰就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去了昆明,当时清华和北大很多教授都聚集在那里,邓稼先临走明,父亲叮嘱道:“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父亲的这番话邓稼先牢记在心。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选择去国外深造学习。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面对国外给出的优厚条件,他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当时有人打趣地问他你从国外带回来什么?邓稼先笑着说:“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1953年,29岁的邓稼先与青梅竹马的女友许鹿希结婚,婚后两人也曾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快乐生日,邓稼先虽是一个理科男,但其实也是一个生活很有情趣的人,下班后他经常会和妻子手牵着手一起散步,周末还带妻子四处去游玩。然而这样的日子好景不长,结婚5年后的某一天,邓稼先突然对妻子说:“我要调走了。”妻子愣了一下,你要调到哪里去?邓稼先回道:“不能说。” 后妻子提出以后写信给他,可邓稼先还是拒绝了。妻子知道,丈夫不说肯定有他的理由,便没有再多问。临别前,两人彻夜长谈了一个晚上,这一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次日一大早,邓稼先就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来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1958年,邓稼先34岁,妻子30岁,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临走时,邓稼先含泪拉着妻子的手说:“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孩子。”妻子宽慰道:“你放心地去吧,我支持你。”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别竟是28年,多少个漫漫长夜不知道两人是如何熬过的。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华协议,撤走了全部科研专家和关键技术,邓稼先带领大家投入到自力更生的科研当中,一切得从零开始,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但是邓稼先却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奇迹。1964年10月,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终于到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紧接着1967年又有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但这还远远不够,相对其他国家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邓稼先继续忘我地投身在科研事业中。在1979年,在一次做空投氢弹测试时,因操作失误,整体被摔碎了,要想弄清楚原因,就必须找到那些碎片回来研究,而这些碎片辐射强度很大,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邓稼先却拦下别人自己挺身而出。1985年,邓稼先终于回来了,妻子见到他的那一刻忍不住失声痛哭,年仅61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骨瘦如柴。因为长期受到辐射,身体垮了,被诊断为直肠癌。住院期间,妻子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他们相处的每分每秒都显得弥足珍贵。1986年7月29日,62岁的邓稼先在妻子的怀里病逝。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邓稼先是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是我们值得尊敬,学习的人。老一辈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他们的事迹都让人为之动容。现在的孩子,可能对于这些科学家的名字感到很陌生,但是我相信只要孩子肯耐心地看完,一定会深受启发。他们身上那种不惧艰难,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好好学习。只需一顿洋快餐的钱,送给孩子一套《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如果你想让孩子德才兼备,成为国之栋梁,就给孩子读一读“中国榜样故事”丛书!这套丛书介绍了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童第周、苏步青、华罗庚、陈景润、钱伟长、钱三强等科学先驱的事迹。让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形象,远比追星要有意义得多。春节到了,如果你还没想好给孩子送什么礼物,不如送一套这样有意义的书给孩子,相信这是有意义的礼物。

3、邓稼先的父母资料简介

杨振宁100岁生日,《国家记忆》专门策划出他的纪录片,主题是关于他的爱国情愫,但在世人眼中,恰恰这一点至今还存在很大争议。其中大家争论较大的是:在祖国缺人才的时候,邓稼先等人纷纷回国,而他却依然待在美国,还加入美国国籍。其实,杨振宁没有回来是有原因的。这个问题,钱学森曾告诉过他的警卫员:“是祖国要他留在国外的,他在美国的作用远比回国大。”因为当时回国主要是研发原子弹、导弹等工程,邓稼先他们的专业较为对口。杨振宁是研究物理的,这些在当时中国各方面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是没什么用武之处的。而他又是这方面的天才。放在现在没有作用,放在以后作用巨大。杨振宁在1964年的时候加入美国国籍,是因为它有“通行证”的作用,方便他出国与学术交流。到2003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他说:“我身体里仍然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在加入美国国籍的那些年,他依然心系祖国。每当在美国、欧洲讲学的时候,他都会不遗余力地介绍自己祖国的情况,促进祖国与世界各国的认识与沟通。聂华桐说:“我跟他相处多年,我深切感受他是一个牢记根本的人,他关心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科技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确实,杨振宁多次凭借自己的声望筹集资金,目的就是帮忙中国学者到美国深造。例如,亿达青少年发明奖、陈省身数学奖。有人说他到了暮暮之年才回国,不就是回来中国养老的吗?可是,杨振宁在归国之后参与建设了60多物理实验,还发表SCI论文30多篇。不仅如此,他在回国时,还把美国的房子卖掉捐给清华大学。姚期智、林家翘这些科学家,也是杨振宁在邀请下回国的。《国家记忆》栏目组在杨振宁百年之际,推出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巨大无比,可以起宣传作用。今年9月22日,在祝贺杨先生百岁华诞时,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夸赞道:“杨先生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先生、大师。”#头条故事挑战赛#

4、邓稼先简介和儿子

如何化解初次会见时的尴尬,毛主席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回忆起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时的场景。由于是初次会见,邓老与当时在场的很多科学家们一样,都有点紧张。但当毛主席出来与大家一一握手时,这种紧张却荡然无存了。原来,毛主席独特的亲和力与幽默感打动了大家。比如,当介绍到一位著名数学家时,毛主席停住了,目不转睛看他半天,说我知道你啊,你是数学家,我看到你有点害怕啊。听闻毛主席此言,这位数学家一脸茫然,幸会毛主席接着说,我上学时候的数学学得不好啊,好的时候能得六十分。所以我看到你害怕。原来是这样,这位数学家与在场大家都笑了,紧张的氛围一时间消失了不少。可是,幽默感十足的毛主席似乎还意犹未尽,拉着这位老数学家接着说,我有个问题要请教你这个大数学家啊。“我的数学不好,老师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能数学不好呢?给我出了很多题目让我做。我就是不肯做。他发了脾气,于是我说,你的题目我不明白,你要是能给我解释明白了,我就做。他说你哪里不明白呢?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他也解释不清,于是我不做他的数学题,他也没办法了。”毛主席似乎在故意卖个关子,一下子勾住了在场的数学家与科学家们。大家都很好奇地问:是个怎样的一个题目呢?这时,毛主席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直接了当地对大家说,“这个题目叫鸡兔同笼,你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养在一个笼子里呢?我在乡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养兔子的,你不怕它们打架吗?”“哈哈哈哈哈”,果然,结果一说出,大家哄堂大笑,当初的紧张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这场会见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如期的效果。#邓稼先# #两弹元勋# #怀念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思想学习# #怀念伟人主席#

5、邓稼先的主要事迹简介

邓稼先院士有一张照片,可能有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又有谁会注意到他嘴角的血迹,虽然他面带微笑,看起来十分慈祥,但其实他全身都在流血,止都止不住,甚至每隔一会就要打一针镇痛剂!大家都知道,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院院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进人物,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思想,对于他后来的教育都是优越的条件。1945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专业,他对于物理方面异常感兴趣,很快在学校以及当时国家形式中,脱颖而出,属于一个天才。1948年他赴美留学,他对于国家需要人才以及对知识的向往也证明了他的能力,1950年就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也是同年他毅然决然回到中国。他放弃了美国提供的一切优益条件,逃过了美国的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中国,他的回归对于那时刚刚成立初期的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回来发展,正是人才紧缺的时候。那时候中国什么都没有,百废待兴,科技落后,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都比较差,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他们许多人的努力之下中国科技得到了大的进步。他回国后,工作正常事业有成,1953年跟妻子许鹿希结婚,两人孕育了两个孩子,原本一切平常,家庭幸福。但是好景不长,1958年国家为了研究出中国自己的核武器,进行了秘密研究,几乎把国内所有的科学家都被调到一起,召集起来一起共事,研究原子弹的发展,其中就有邓稼先和于敏。由于这件事情的特殊根本不让对外说,即便是家里人也不让,邓稼先对妻子只是说有事,以后需要她一个人照顾家庭,他会很少回来,但是不能说。许鹿希也知道自己丈夫的能力与工作特殊,她并没有细问太多细节,只是照顾家里,等丈夫回来团聚,二人在大学认识,家庭也都是书香门第,年轻时相互了解邓稼先又算的上许鹿希的半个老师。之后两人在大学期间互生情愫,后来慢慢走近,她相信丈夫的能力也相信国家的领导,在背后默默支持,无私奉献,小到孩子、家庭,上到父母、工作她勤勤恳恳,默默付出,支持着丈夫的工作。那时候基本干这行的许多人的家庭都是这样过来的,甚至有不少人被不理解,家里人也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就如功勋(电视剧)里关于于敏的那篇一样,妻子默默无闻,一个人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还要好好工作补贴家用,甚至孩子不认识父亲。在那段时间里邓稼先渺无音讯,当然也会偶尔回家,但是每次都着急的回去,在一次他回家的时候,妻子发现他身体好像出了毛病,她坚持要带丈夫去医院,但是邓稼先因为工作太忙不愿意去,坚持回去工作。但是他日以继日的工作,生怕停歇身体还是遭不住,终于有一天出现了问题,他依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还要坚持回去研究,可是上级知道了这件事,命令他必须去检查身体,要求看好身体再回来工作。就让人把他送去了医院,后来经过详细的检查,得到的结果竟然是直肠癌,还是晚期,这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晴天霹雳的,甚至所有认识邓稼先的人也难过。他生病以后不久,国家的原子弹事业也进步突出,国家方面将这件事报道了出来,还向人民介绍了那些为这件事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民英雄,其中就有邓稼先。一时间好多人认识了邓稼先,也明白了他的伟大付出,许多人都来看望他,希望能见见这个伟人,同时他的好友杨友振,听说了他的事情以及他的身体情况立马回国看望他,还一起拍了照。但是那时候他病情严重,拍出的照片上嘴角还有血迹,妻子拿到照片的时候痛不欲生,难过的哭了,自从那以后他就身体逐渐削薄,慢慢的越来越不好。在弥留之际他问妻子许鹿希:“你说30年以后会有人记得我吗?”妻子坚定的说:“会!”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直肠癌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62岁,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妻子许鹿希也是中国早的医学博士指导老师之一,也一直为了国家医学教育默默付出。无论过了多久,我们依然没有遗忘这些为国家奉献,为国家科技发展默默付出的先辈们,无论是核武器还是医学,或者其他方向都离不开国家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的默默坚持才拥有了现在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国家强大,世界强国。对于邓稼先先生的故事,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欢迎下方留言哦~

6、物理学家邓稼先简介

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问妻子,30年后还有人记得我?妻子把62岁的邓稼先抱在怀里,像哄着婴儿一样,用摇动来缓解邓稼先的苦痛,她多么想把他抱得更紧,甚至恨不得把他融化进自己身体的血液里,补偿夫妻二人28年来的分离之痛。偶尔,她也会想,如果在造出原子弹之后,哪怕在造出氢弹之后,邓稼先能够回家,能够脱离这一干就足足干了10年的要命的活计,他也不至于走得那么早!短短两个月后,邓稼先便撒手人寰,临终之前,他曾对妻子许鹿希说:“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1924年,邓稼先在安徽出生了,那是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当时社会上的大家,其中他的父亲曾是清华、北大的教授。在这样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家庭中成长,邓稼先从小就有了很好的文化积淀。在邓稼先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带他去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5岁开始上学,在他父亲的影响下,对中西方文化有了较好的认知,这为他后来的科研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稼先在他11岁的时候进入崇德中学学习,10年后就从大学毕业,那一年他才21岁,就成为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毕业生。1948年邓稼先到美国去的时候,袁永厚说很快天就要亮了,你先别走。彼时的邓稼先明白老领导的意思,他只坚定地讲了一句:“将来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以后一定回来。”就在归国3年之后,邓稼先终于和恋爱许久的许鹿希成婚。那时,他是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她是医学院的教员。家世相当、青梅竹马、彼此爱慕,旁人都说,这是佳偶天成。婚后,两人琴瑟和鸣,有了一双儿女,远在邓稼先还没有接受国家“机密任务”之前,两人的日子过得是甜蜜幸福。可惜幸福总是很短暂,一次调动工作竟然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结婚三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d,成为了一名共产d员。而在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极弱的,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原子弹。在当时,没有原子弹就意味着没有发言权,中国就决定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来发展原子弹。1958年国家相关负责人找邓稼先商量此事,但当时邓稼先并不知道是什么科研计划,他就义无反顾地就同意了,因为他知道国家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但参加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就意味着要离开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就无法照顾家庭了。回到家后,邓稼先草草吃过饭,沉默许久后跟妻子许鹿希说他要调动工作。许鹿希问:调去哪?做什么工作?怎么和家里联系?一连三个问题,邓稼先只回了一句:不能说。听邓稼先这样回答,许鹿希忍不住哭了,她想不通到底是什么让丈夫如此坚决。这一晚,许鹿希一夜无眠。邓稼先从许鹿希身边消失的时候,邓稼先34岁,许鹿希只有30岁,幼小的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在许鹿希的记忆中,邓稼先几乎从未休过探亲假。他的工作保密性太强了,而且当时纪律十分苛刻、严格,他不能多说,许鹿希也不能多问,甚至同事都不能来家里,免得出事。至于他突然回来和突然走,以及什么时候回来许鹿希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的时候,一个电话,汽车马上就在楼底下等着,警卫员一来就马上走了。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介绍了邓稼先为了研制我国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与妻子许鹿希分离28年,隐姓埋名,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从报纸上,许鹿希终于知道,原来丈夫做了这样伟大的工作。这回许鹿希终于可以和丈夫见面了。许鹿希满怀希望一家人可以团圆时,噩耗传来了,邓稼先在体检中被检查出了直肠癌晚期。邓稼先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三次小手术,即便是当时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束手无策。许鹿希悉心照顾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她拉着邓稼先的手一刻也不想分离,可是天不遂人愿。在生命的后时光,邓稼先要求再去看一眼天安门。望着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他问:“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许鹿希答道:“会的,你的功绩可以载入史册,怎么会没有人记住你”邓稼先笑了。说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我们只是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躺在妻子怀里逝世,享年62岁。在生命的后时刻,邓稼先口述留下遗嘱: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后得太远!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向世界先进。同时也为妻子留下一句话:“要是有来生的话,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邓稼先人生故事收录在《写给中国孩子的榜样故事》10册书中,这里有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等10位科学家的人生励志故事,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解读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的孩子,可能对于这些科学家的名字感到很陌生,但是我相信只要孩子肯耐心地看完,一定会深受启发。他们身上那种不惧艰难,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好好学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入手。

7、邓稼先的颁奖词和简介

“没有我们的援助,中国20年也造不出来!”这样挑衅的话,让他远离家人,隐姓埋名28年,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人们才知道他的人生经历,是位真正的幕后英雄。他就是被誉为两弹元勋——邓稼先。1950年,邓稼先放弃海外高薪,毅然地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将所学的知识,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几年间,他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很多论文。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核物理学专家钱三强见到论文后,急忙找到他:“我们要放一个大火炮,但需要做好保密工作,就连家人也不能吐露半个字,你愿意加入吗?”邓稼先一听,立即激动得手舞足蹈,这一天,他已经期盼很长时间了。于是,邓稼先积极组建团队,建设一座用于模型弹展示的大厅。为了赶工期,他们不分昼夜,挖地基、打桩子,甚至自己动手搬运沙子和水泥。可出乎意料的是,大厅盖好后,却迟迟不见模型的踪迹。按照苏联与我国签订的协议,他们应该提供给我们一个教学模型弹。幸好,专家组肯来中国授课,模型的事情不是要紧的,当务之急是把技能掌握到手。但是,课程内容却是简略且含糊,甚至不允许记笔记。邓稼先是越挫越勇,每一次课程结束,他都竭力回忆课上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常常熬夜到天明。让众人都惊讶的是,邓稼先竟然整理出一个数字模型。谁知,就在这关键时刻,专家组却突然被召回国。邓稼先苦苦等了一整个寒冬,也没有见到教学模型弹。等到春暖花开时,苏联又提出撕毁协议,还大放厥词:“没有我们的援助,中国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邓稼先心中充满愤怒:“没有苏联,我们照样干,任何困难也动摇不了决心!”随即,他争分夺秒地全身心研究,投入到原子弹的制造中,夜以继日地啃着外文原版理论书籍。一旦吃透原理,艰难的就是实现裂变装置,获得质量达到临界点的数据,这些都是核国家的高机密。为此,邓稼先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验,来得出准确数据。然而,这些试验都是十分危险的,但他早已将生死置身事外。在一次山洞轰爆试验中,邓稼先亲自指挥着工程师完成焊接电缆。然而,天气异常恶劣,刺骨的冷风,呼呼地向洞口扑来,工程师们冻得直打哆嗦。老院长见状,立马走过去,拉着邓稼先就往外走:“小邓呀,接下来是插雷管,太危险了!你的岗位不在这里。”“没事!我给工程师壮胆!”邓稼先说着,就解开军大衣的纽扣,两手撑开衣襟,为工程师挡风,可是冷风却吹得他,整夜睡不着觉。每次试验中,他总是亲自到现场指挥工作。只要一有突发情况,他会毫不顾忌冲上前,立刻安排人员撤离,他则是后一个离开。然而,有志者事竟成!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起爆倒计时的声音响起:“5、4、3、2、1”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上空一颗猩红色的太阳,在天空中升起,几秒后,上空出现了无数束强光。紧接着,地面开始震颤,随着一阵如同盖世巨雷般的巨响,天空中,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眨眼间形成。看着蘑菇云升起,邓稼先激动不已,6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这一刻终于得偿所愿了!之后,邓稼先仅用两年零八个月,制造出我国第一颗氢弹。这一成就,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研制时间。但是很不幸,邓稼先也遭受了极为严重的辐射伤害,而被确诊为直肠癌。尽管生命危在旦夕,但他仍然拒绝调节,继续为新课题分秒必争。因为邓稼先很清楚,美苏两个核大国,想彻底封杀其他追赶的国家。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已有了两弹,但因起步太晚,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数据和经验,相对美苏来说,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在禁试条约出台获准前,加快完成核武器爆炸试验,来获得全面的实践数据。然而,要做到这些,邓稼先无疑是要与死神赛跑。1985年7月,邓稼先被送进了医院,身体虚弱,只能靠人造肛门排便。他每天遭受着钻心刺骨的疼痛,不得不依靠强烈的镇痛剂来缓解。令人心痛的是,他的出血点遍布整个身体,他的衣服和被褥上,经常血迹斑斑。尽管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他仍然对探望的朋友报以微笑,并坚持讨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但可惜的是,邓稼先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抗病斗争后,终于1986年7月29日去世。然而,去世前一个月,中央电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后,人们才知道这位幕后英雄的28年经历。在他死后的十年,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必要的试验,可他却没有看到这些。我国在没有原子弹的时候,遭受了许多嘲笑和质疑。但是,邓稼先凭借不服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使得我国成为拥有这一技术的强国之一。而这扬眉吐气的一天,要感谢邓稼先先生,深入研究核物理学和核工程。他披荆斩棘、不顾安危,为中国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国人士。向邓稼先院士致敬!参考资料:《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简介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