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简介(目连戏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3 03:42:06 浏览
1、目连戏的简介

徽州游学第二天,特意请村里原班人马的老艺人给大家包场表演了目连戏,可以近距离观看欣赏。古徽州地区的祁门县历溪村,每年都会举行目连戏,这一民俗活动从明代流传至今已近400年。目连戏表演内容通俗易懂,借助戏曲故事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风气。目连戏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但通常化妆奇异。演员们通过各种出神入化的表演,引起观众的兴奋、刺激、恐惧和激动,让观众全身心投入剧情中。我们提前邀请村里民俗表演的老艺术家们,原班人马专门为我们表演这流传百年的古老民俗,让大家欣赏和记录,参加此次游学的朋友们也可以参与体验,当一回演员。

2、目连戏的表演内容

通道县:1.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2.侗锦织造技艺 3.侗戏 4.芦笙音乐(侗族芦笙)靖州县:1.靖州苗族歌鼟 2.果脯蜜饯制作技艺(雕花蜜饯制作技艺)辰溪县:1.茶山号子 2.高腔(辰河高腔)芷江县:1.龙舞(芷江孽龙)2.石雕(沅洲石雕)溆浦县:1.目连戏(辰河目连戏)2.挑花(花瑶挑花)新晃县:傩戏(侗族傩戏)沅陵县:1.傩戏(沅陵辰州傩戏)2.赛龙舟鹤城:阳戏(上河阳戏)#目连戏简介#

3、目连戏有哪些流派

【元杂剧之“杂”的审美本质论考】元杂剧为何称“杂”?所谓杂着,即杂乱、旁杂之谓,意不正。而元杂剧,可是中国古典戏剧的高峰,王国维说:自元剧始,而后我国之真戏曲出焉。如此重要的戏剧阶段,怎么能说是杂呢?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杂剧和唐诗、宋词并举。那么元杂剧的这个杂,到底该作何解释呢?一:从教坊院本到元杂剧教坊院本变而为杂剧,北曲唱的戏剧,称为元杂剧。关于杂剧的记载,钟嗣成《录鬼簿》说关汉卿是“捻杂剧班头”,王实甫是“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元杂剧,情节连贯,结构完整,一点都不杂。董每勘曾提出:两宋杂剧和元杂剧都称杂剧,前者名副其实,后者让人费解。两宋杂剧,其并非成熟戏剧,而是夹杂很多类型的小型演出,包括笑话、说唱、歌舞等等,确实比较杂。有人说,元杂剧是承袭了两宋杂剧的名称。然而,宋金杂剧,又称为院本,陶宗仪说: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如果要承袭,叫院本,不是更合适吗?为什么元剧偏以“杂剧” 名于世呢?有人说了,这是因为元杂剧的题材广泛,可谓之杂。题材广泛包括神仙道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有贩夫走卒、伶人乞丐,可谓杂。如果这么说,明传奇也题材广泛,为何不称杂剧呢?明初朱权从审美角度指出,说元分院本、杂剧。也就是说两宋,包括金部分的院本、杂剧,到了元代,做了区分。杂剧者,杂戏也。更突出舞台表演性质。而这个元杂剧,源于宋代的杂戏。所谓杂戏,宋代《东京梦华录 》有载,其性质一如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的正杂剧。所谓正杂剧,就是谐谑讽刺的短剧。与不带情节的歌舞、杂耍相区分。朱权的解释也对,也不对,因为如果单从舞台表现性来说,杂剧就是杂戏,但对两宋杂戏和元杂剧一对比,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也不存在艺术上的继承性。元杂剧固然有插科打诨,但主体是曲牌联套的北曲和一人主唱的体制。说杂剧即是杂戏,无法自洽。二:杂剧之杂或为脚色、角色之杂杂剧脚色颇杂,有末、旦、净、装孤等等;角色亦多。所谓一人主唱,即末唱、或旦唱,称之为末本,或旦本。事实上,一人主唱,并不是源于艺术的要求,而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一个戏班,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可以胜任大段大段的曲牌演唱。于是,剧中所有需要唱的段落和角色,都只能由此人来完成。所以这个末和旦既表示脚色,即末搬演成年男性,旦扮演女性。但同时也更指代具体的人,由此人搬演的角色,都称末或旦,哪怕与脚色不符。比如有的本子,末和旦可能老头子或来太太。而之所以这样的角色要用末和旦来扮,于脚色不符,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需要唱,别人无法胜任。关于这一点,洛地先生有不少文章可以佐证。上面所言,估计对元杂剧不甚了解的朋友已经觉得杂乱不解了,而这杂乱不解,或许才是元杂剧名称的由来。三:其它原因除了脚色、角色之杂,元杂剧穿关、化妆等都比以前的舞台演出要复杂地多,因此自然可以谓之杂。元杂剧为四折一楔子,由于一人主唱,因此主唱往往要频繁转换角色。在这转换过程中,如何不冷场?在折与折之间,如果暖场?在开场之前,如何垫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大胆的假设是,元杂剧有充分的理由吸收两宋杂剧的艳段。即穿插观众感兴趣的小节目。这一点,今天的地方目连戏演出,依然频繁使用,穿插的小节目、小剧目谓之花目连。这里的所谓花,其实就是杂。此外,在在元剧中,穿插于套曲之间的宾白科泛、插科打诨,也是杂。此外元杂剧的杂还包括和剧情无关杂人的介入,比如开场的副末、捡场人等等。这些杂的介入后来成了中国戏曲史审美很重要的陌生化的间离效果。比如南戏《张协状元》,人可以做道具,角色可以当众袒露内心思想。元杂剧的“杂”,自此算是有了一些眉目了。#好腔调戏曲季#

4、目连戏演出时间有多长

河南濮阳振兴曲艺说唱团受疫情影响减少线下表演,组织团内成员在抖音平台开展线上戏曲表演,收获无数好评与称赞,一个名叫《说唱濮阳》直播间由此应运而生。与线下表演相比,线上直播间的戏曲表演质量并不含糊,表演团能上演目连戏、大弦戏、大平调等21种戏曲,表演者各自都曾在戏曲界摘取荣耀之光,按潮流说法就是“含曲量”不容小觑。如果没有直播间的话,戏曲的传承是否传承顺利呢?参与直播间账号创建的非遗传承人张相彬便表示,近些年来他见证过线下演出时兴时衰,戏曲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过去曾经一场庙会数百人从十里八乡赶来听戏,但如今看戏的人正在慢慢变少。疫情期间,县里的剧团更是停止线下全部演出。可见,线下直播为濮阳戏曲提供了一丝生机,传承人勇敢抓住机会,机智地转化过去直播带货销售的刻板功能,让直播成为传承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有效形式,如今“说唱濮阳”收获的粉丝和观看量正是一份见证效果的成绩单。未来希望更多的民间文化能够通过直播加以传播。虽然温饱总是当下难题,但文化传承是不朽的历史使命,愿未来抖音平台能够重视多样化传承文化的入驻,为他们的发展和传承加以流量引入,推动他们继承与创新。#县剧团直播唱戏每天10万人围观##河南#

5、目连戏有哪些特征

目连戏这个东西,不少人应该都听说过。它是从唐朝一个名叫“目连救母”的讲经故事演变过来的,大致上讲的就是有个叫目连的人,他母亲犯了错,被打入阴司地狱,这个人如何进入阴司地狱,经历种种考验,后把他母亲给救出来的事。——《阴戏》

6、目连戏故事原型

【川目连的演出习俗与巴蜀文化价值管窥】四川天府之国,盛开着一朵美丽的奇葩——川剧。而川剧中,令人神往,又流失为严重的是川目连,即巴蜀文化场域下的目连戏。清代著名的大学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曾经描述过四川人民对目连戏的如痴如醉:蜀中好演目连戏,往往连演半个月,甚至更久。川目连是人民的狂欢,是巴蜀文化艺术具表现力的场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连戏由于言说人间、佛国、地狱,带有不少宿命论的思想。因此,建国后,对于川目连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去除了,但精华也渐渐流失,以至于今天已经很难再看到目连戏的演出,即便是片段也极难传承下来。为了让青年朋友了解川目连这一瑰丽的艺术形式,有必要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其演出规制和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做一点介绍。一,目连戏的总导演:掌教师搬演目连戏不是普通的演出活动,而是一项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来完成的大型文化工程。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经说过:为了寻找合适的演员,甚至需要全民总动员。而一旦演员确定下来,又要筹集资金,搭建舞台。除此之外,目连戏又是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因此伴随大量仪式。川目连作为民间狂欢,少不了吃,川目连搬演过程中,要大摆筵席,不仅演员要吃,观众也要吃,从台上吃到台下,是完全意义上的沉浸式演出。观众能够参加剧中人的婚宴,剧中新娘子刘氏可以给观众敬酒,向观众索要礼金。这时候,观众化身为剧中人的亲人,现实和艺术奇妙地交融起来,令人迷醉和神往。以上所述的目连搬演之复杂程序,必须有一个人来领导。这个人,就是掌管阴阳二教的掌教师。除了一般性的事务外,掌教师主要负责阴阳事务。阴就是鬼事,包括请神、捉鬼、做道场、祭叉等等。川目连精彩部分如游地府和打叉,都是舞台演鬼,艺术上可观,仪式上严肃,不能出半点差错。否则演员性命都可能有风险。阳就是人事,就是负责统筹演出,经营,管人、管钱、管事,一把抓。通常情况下,阴阳掌教师,由不同人担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掌教师不仅是总导演,还是总老板,还是精通佛法、道法、巫术等的大师。目连戏的难以为继,掌教师的断层,是重要原因。二:祭祀与道场目连的本质除了是戏剧演出,更是祭祀的道场。演出筹集的资金足够的话,甚至可以连演一年之久。白天演出正目连,晚上搬演花目连。所谓花目连,就是游离于目连救母故事以外的一些小的戏剧段落,一般具有仪式性和闹热性、可观性等特点,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段落。值得一提的是,如接灵官、放五猖、抓寒林、接刘氏等,都是老百姓能够参与其中的闹热性暖场演出。这些段落一般上午演出招揽观众。而与鬼相关的花目连,则晚上演出,游叉、叫叉、摆焰口、放河灯等。祭祀的道场,同时又是人间的生意场。因此,种种有趣的操作贯穿目连演出的始终。目连戏的内容也不断丰富,以至于终成为一个剧目数量令人咋舌的丰富剧目体系。除了目连救母本事,还有大量其他剧目。一般而言,正目连关目不可少,此外就是多姿多彩的花目连。总之,川目连就像一个大袋子,把关乎老百姓兴趣、生死观念、情感态度价值的一切装在其中。每个人都能够在目连戏中,找到与自己生命体验相契合,可以慰藉自我人心。目连戏的文化艺术价值有相当部分,是仪式性审美带来的。仪式性审美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仪式的严肃性和观演的默契。因此,目连戏演出,有诸多崇奉和禁忌。比如,鬼魂角色使用过的道具,演出完毕后必须烧掉。对于孤魂野鬼,必须焚化纸钱祭奠,否则会带来不祥。此外,目连还与中元节盂兰盆会息息相关。目连为救母亲,设下盂兰盆,供奉四方饿鬼。

7、目连戏是哪里人

6月2-4日的徽州民俗+美食专题游学~ 此次安排了两场徽州特色的民俗活动,我们邀请村里的老艺人为大家包场、完整地演出目连戏和傩舞,部分民俗还可以参与其中,深度体验。同时还安排了5次不一样的徽州特色美食,后在祁门老红茶厂,体验制茶,三天都是沉浸式地体验徽州民俗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