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涨知识了!下面?这些古代文人的雅号,一定要记住,考试经常会考到,没有比这更贴心更专业的整理了!如“诗豪”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再如“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民,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六朝”时期杰出的书法大师之一,唐代、宋代将其尊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以气韵流畅、协调平衡而著称,他提倡“气韵的灵动而不是形制的刚劲”,注重书法的境界和灵魂,擅长运笔自由、神姿自然、写意富润,能够把复杂的笔画运用到繁体字中,却仍然洋溢着简洁明快的书写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多样性十分丰富,不光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传统主流书体,还包括了王羲之独立创造的“隶书”,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创新。王羲之的隶书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其创新性的贡献更成为了一代书坛巨匠。王羲之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篆刻家。他将雕版篆刻发挥到了,形成了富有气势、明快有力的风格。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书圣”,其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受到了无数后人的推崇和研究,对中国书法和篆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记住古代文人的雅号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记忆技巧。以下是几个建议:1. 学习文人的生平及其作品,了解他们的身世、文化背景、地位等信息。这对于理解并记忆他们的雅号来说很有帮助。2. 学会联系雅号和文人的真实姓名、时代、代表作品等,以便更好地记忆。例如,苏轼的字号为“子瞻”,出生于宋朝、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3. 把文人的雅号放在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环境中,以便更直观地记忆。例如,把岳飞的雅号“吾乃杭州之山麓人”与他的抗金事迹紧密联系在一起。4. 制作记忆卡片或手册,把文人的真实姓名、雅号、时代、代表作品等信息都记录在上面,定期查看和复习。5. 尝试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文人的雅号与形象生动、接近心理常规的符号或图像联系起来,能够使记忆更加深入。例如,把杜甫的“少陵野老”联想为一位年迈慈祥、独自在野外仙境中生活的老者。有孩子的家长建议收藏和保存!#微头条生活养成计划# #头条创作挑战赛#
2、关于苏轼的资料都有哪些苏东坡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词作也一直在人们口中传诵。《苏轼词》这本小书精选了东坡词作中的一百馀首,让读者再次体味这位“学际天人”的豪情、幽思,喜悦、恬淡,忧愁、感叹。书中选词部分选择全面周到,注释清楚易懂,文献丰富扎实,解读精妙得当;前言部分则简要精练地介绍了苏轼的基本生平和诗词创作的情况,可使读者简明地了解苏轼词作的面貌。
3、关于苏轼的资料简介20字【分享:一部只有2集的苏东坡纪录片,拿来给娃做必考诗词的背景讲解,真是太合适不过了】先直接上片名:《千古风范苏东坡》。这部片子,应该是讲苏东坡的纪录片里,算是新的吧,刚刚在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播出。这部片子,是四川省宣传部门牵头拍的(苏轼是四川眉山人),讲的是苏东坡的生平,及重要文艺作品,及重点的人物关系。从个人来说,为啥我觉得这部片子挺适合孩子们搭配着常学、常考的名篇来看呢?1】纪录片的述事顺序刚好是苏东坡的生平,稳妥的时间线安排,孩子容易接受。这部纪录片的开头,虽然是从扬州切入,从苏东坡感怀恩师欧阳修讲起。但片子主要的述事顺序,还是按苏东坡的生平为时间线,从洛阳到杭州,从密州到黄州,再到惠州、儋州,后到常州、河南。这种四平八稳的时间线推进,对于学生娃来说,友好。因为在文学常识的学习和考试中,重点诗人的生平经历,本来就是一项重点内容。现在好了,一部现成的片子,能把苏东坡的大致生平、几次起伏、重要阶段,轻松的捋一遍,这不就省去硬背了?2】每一个阶段都会重点介绍相关文艺作品。在片中,在苏东坡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会很自然的带出一首著名的诗词:讲贬到山东,有希望重新得到重用,便有了气势昂扬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讲贬到黄州,这是乌台诗案后由绝境走向豁达的开始,于是诞生了三国怀古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讲思念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才有了那首被誉为中秋之月的首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于学生娃来说,这不就是佳的背景介绍+作品介绍吗?整个看一遍,不就等于把背过的作品、作品背景,又轻松的给串了一遍?3】纪录片只有2集,集中而全面,孩子看起来不吃力。这个纪录片只有上下2集,虽然挖得不深,编排上也不走新奇的路子,但胜在重点突出,还比较全面,该说的、要考的,基本全在里面了。孩子们看起来一点不费力,也不花多少时间,不用两小时就能过一遍。尤其是已经把苏轼重点古诗词背过的娃,抽点时间串一下,我觉得,定能加深感受。
4、关于苏轼的资料有什么金山寺放生栏的小猪下了六只猪仔,其中一只不肯吃奶,还叫个不停,佛印禅师见状,提起猪仔往地上一摔,把它摔死了,然后大叫:“苏东坡,回家去吧!”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其文学造诣颇高,为世人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宋神宗时期,苏东坡曾在杭州、徐州等多地任职,到了元丰三年,苏东坡因获罪被贬官到黄州,在这里,他结识了佛印禅师,于是两人从此成为了良师益友。苏东坡很喜欢研究佛法,在和佛印禅师交往的时候,两人一同参禅悟佛,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典故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江南地区有一道名菜叫作“东坡肉”,就与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有着一丝渊源。相传苏东坡常与佛印禅师学习参禅打坐,一段时间过后,苏东坡在悟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日,他正在家中打坐,不知不觉中他感觉自己来到了热闹的街市,街市上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苏东坡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时,恰巧迎面有一辆阔气的马车缓缓驶来。马车上坐着一些长相标致的男女正有说有笑,其中有几个美女向苏东坡频频示意,邀请他一同上车前去游玩,妩媚的样子让苏东坡一时心情荡漾,他没有多想便上了这辆马车。马车上的男女和苏东坡热情的打着招呼,几人聊着聊着就到了目的地,马车停了下来。苏东坡探头一看居然不是郊外,而是来到了一户农家的院子里,马车就停靠在一个猪圈旁。苏东坡刚想询问,不料车夫将马车侧翻,一车人全部都掉进猪圈里了。原来,这户农家位于金山寺后身,家里养的小猪都是用于给寺里和尚和香客放生。苏东坡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再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身处猪圈里。他看向四周,哪里还有俊男美女,全都成了一群小乳猪,旁边还躺着一头母猪,几只小猪仔正围着母猪吃奶。苏东坡再低头看看自己全然一副猪仔的模样,这下他慌了神,张着嘴巴想说话,但却发出嗷嗷的猪叫声。这时候,这家主人听到声音走了过来,发现其他的小猪都在安静的吃奶,只有这只小猪仔在一旁嗷嗷的一直叫个不停。主人顺手捡起一根树枝敲在他的背上,试图让它停止叫声,没想到小猪叫的比之前更厉害了,其实是苏东坡想和这家人讲明事情,不过此时的猪叫声哪里有人能听懂呢?这边苏东坡还在家中打坐,到了晌午家人进房间找他吃饭,唤他就是没有反应,凑近一看,苏东坡已经面色苍白,再用手一试,连呼吸也没有了。这可吓坏了苏东坡的家人,连忙派人去请金山寺的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来到苏东坡家中,只一眼就看破了苏东坡打坐时出现的玄机,于是他笑着说道:“念不清净,投胎入旁生。”随后,佛印禅师找到了下生猪仔的这家主人,他对这家人说道:“请问施主家里可曾有一窝猪仔刚刚出生不久,是否有一只猪仔只是哭叫而不吃奶?”主人一听立马说道:“确有其事,刚刚家里的母猪产下六只猪仔,还有一只叫个不停也不吃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佛印禅师来到猪圈旁,发现了还在一旁嗷嗷哭叫的小猪仔,于是佛印禅师从衣兜里掏出了几两银子将这只小猪仔买了下来。他抱起小猪仔往地上使劲一摔,小猪仔当场被摔死了,佛印禅师接着说道:“苏东坡,回家去吧。”这边的小猪仔刚被摔死,家中的苏东坡立马就醒了过来。苏醒后的苏东坡对众人讲起刚刚自己做的一个梦,梦到自己搭乘了一辆马车,还稀里糊涂的投胎成了一只小猪仔。佛印禅师听到这里,不禁笑着说道:“幸亏我及时赶到,否则你就真的投了猪胎。打坐需要六根清净,一念之差,险些失去人身。”说罢,苏东坡长舒一口气。第二天,苏东坡在家神清气爽,突然金山寺的小和尚前来找他,原来是佛印禅师请苏东坡等几位好友一同吃饭。席间,大家聊起身边近发生的趣事,饭桌上也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佛印禅师指着一盘猪肉说道:“请大家都来品尝一下东坡肉,看看味道如何。”在座的几位好友不觉大笑起来,接着有人说道:“没想到,这东坡肉的味道还真不错。”苏东坡在听到好友打趣之后,不觉羞红了脸。这则典故流传至今,同时,“东坡肉”这道名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历史开讲#参考资料:《苏东坡传》
5、关于苏轼的有关资料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纪念馆4.20(苏轼生平展):展厅介绍了苏轼的生平和他在各地辗转为官的政绩,在坎坷的际遇中率真地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爱民亲民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的好官。
6、关于苏轼的介绍资料58岁的苏东坡,在读完两首李白诗后,提笔写下了这件旷古神作,堪称千古无两!在一些没有书法经历的朋友眼中,苏东坡不算一个书法家,因为其名气大、文采好,所以世人才关注他的书法,而当你真正走进书法领域当中,你会不难发现,苏东坡书法的气格至高,堪称中国文人书法的顶峰。如果能够进行不同类别的对比的话,苏东坡书第一,文第二,画第三。他一生当中花在书法上的时间也长,有史料记载他青年时期开始每天练字的时间就超过了八个小时,并且他对于书法的感知,是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全部包容进去,达到了一种“大道合乎自然”的境界,这就是苏东坡所说的:“我书造意本无法”。黄庭坚也这样评价苏东坡的字:“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晚年的苏东坡书法更是达到了一种入神坐照的高妙之境,这种境界也堪称千古无两。在苏东坡五十八岁的时候,他一次读到了李白的两首诗,于是提笔将这两首诗抄录了下来,并且将自己对于此诗的理解,和此诗表达的高妙境界与书法融合了一起,此作也堪称苏东坡一生当中书法的高峰。此作便是大名鼎鼎的《李白仙诗卷》。关于这件作品,施宜生有过一段名言,他说:“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李白的这两首诗当代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在明代成书《全唐诗》和《李太白全集》当中都没有收录这两首诗,施宜生的意思是说当你读到了李白的这两首诗,那么全天下所有的诗你就读不进去了,而当你见到了苏东坡这幅字之后,当你真正走进这件作品的境界当中去,其他人写的书法就无法入你的眼了。这件《李白仙诗卷》从书法的艺术角度来看,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还要更高一筹,作为苏东坡晚年的代表作,此作也完全可以说是与天地造化同工。李白诗中的情绪变化,与苏东坡此作字形的变化交融在一起,诗句当中情绪沉静的时候,苏东坡的笔调放缓,诗当中情绪宣泄的时候,苏东坡的字法与章法也随机发生了变化,这种将情绪与书法融合在一次,同时又不失书法规矩的作品,在晋唐以来的书法作品当中,也极少能够见到。苏东坡的书法是学王僧虔的,同时也受到了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其笔法之精,气格之高,也丝毫不逊于前人,再加之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极为深厚的学问基础,使得成为了宋代书坛的佼佼者。很多人印象中的苏东坡的字是“石压蛤蟆”,其实从整体水平而言,其境界也非“黄、米、蔡”诸人能及。这件《李白仙诗卷》更是苏东坡生平书法高境界的一个好的诠释。而今,我们将藏于日本的这件苏东坡《李白仙诗卷》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临摹和欣赏全卷,这种气质从字帖上,是永远不会看出来的。欲购此苏东坡《李白仙诗卷》,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7、苏轼资料卡片20字简介他是一位皇帝的秘书,却因为坚持己见,被贬到了岛上。他就是苏东坡,北宋时期的文豪。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才华和品格令人敬佩。他出生于富贵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十岁就能作诗,十九岁中进士。他在朝廷上任职多年,曾担任过皇帝的秘书、江宁知府、杭州知州等要职。他治理水利,造福百姓,受到民众的爱戴。他也是一位心肠慈悲的法官,曾经为了救一个冤死的妇女,不惜与权贵对抗。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诗文典雅自然,风格独特,被誉为“诗魁”。他的书法大胆创新,开创了“苏体”。他的画作别具一格,以竹子为主题,寄寓了他的高洁品格。他还是一位酿酒的实验者,自己发明了一种叫“东坡肉”的美味佳肴。他是一位乐天知命的哲人,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喜欢饮酒作诗,与友人共享快乐。他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修炼瑜伽术,达到了心旷神怡的境界。但是,他也是一位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他不畏强权,不随俗流,不拘泥于礼法。他曾经与王安石等变法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也曾经与司马光等反变法派产生过分歧。他因为得罪了奸臣曹太后等人,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后一次流放时,他被送到海南岛上的崖州(今三亚市),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多的艰难岁月。但是,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在岛上继续写诗作画,与当地百姓交流学习。他还建造了一座“海涯寺”,在那里修行养性。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逆境中创造了辉煌。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和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苏东坡的生平和作品,你可以阅读《苏东坡传》这本书,它是林语堂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绘了苏东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貌,让你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一生。#头条创作挑战赛##阅读的温度##读书##关于苏轼的资料简介#
8、苏轼简介及资料苏轼死后,没有葬在病逝的江苏常州,没有葬回家乡四川眉山,也没有和发妻王弗合葬,却落冢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结束贬谪生涯,从儋州返回中原。走到江苏常州时,他已身患重病,遂写信给弟弟苏辙:“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当年7月,64岁的苏轼病逝于常州,他的儿子苏过遵其遗愿,将其灵柩运到汝州郏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葬。许多人认为,苏轼和汝州郏城并没有什么交集,汝州又没有他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生性豪放又趣味十足的苏轼,为什么会选择长眠于这个小地方呢?当年,苏轼可是拒绝过汝州的!在苏轼离开贬谪地黄州后,被调去汝州,但他认为汝州离京城开封太近,不想再卷入官场的是是非非,就一路游览山水17个月,始终没有上任。没想到数年后,弟弟苏辙却出任汝州知州。期间,苏轼再次被贬,从定州(今河北省保定)调至英州(今广东省英德),途经河南境内,便绕道汝州与苏辙小聚。抵达汝州后,兄弟俩结伴来到郏城。郏城自古就有龙凤宝地的美称,还有著名的黄帝钧天台,是世传轩辕黄帝奏乐问道的地方,令很多文人学士向往。兄弟二人登上钧天台,居高远望,顿觉心旷神怡,仿佛听到钧天神乐飘然而至。在钧天台北面,有一座莲花山,山上奇峰叠翠,余脉绵延起伏,兄弟俩觉得和家乡的峨眉山相似,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当年,父亲苏洵死后,是他们俩一起护送灵柩回到四川,安葬在眉山苏家祖坟的。他们也想百年之后,追随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但此次苏轼被贬到英州,相距汝州数千里,而他已年近六旬,不知此生兄弟能否再相见,更别说回到眉山了。于是,兄弟俩就把莲花山唤作“小峨眉”,商定百年后,就把这片“土厚水深”之地,做为归宿地。苏轼葬于郏城10年后,苏辙也在颖昌(今河南省许昌)去世。他的儿子将他和苏轼葬在一起,人称“二苏坟”。200多年后,郏县县尹杨允感慨眉山和郏县虽相隔数千里,但他们父子三人情意相通,猜测老先生肯定经常神游于此,便在苏轼苏辙墓中间,修建了苏洵的衣冠冢,就有了现今的“三苏坟”。那么,除了苏轼、苏辙和苏洵外,大家也关心,苏轼的哪位妻子陪伴他长眠于郏县呢?苏轼一生共有3个女人,每个女人都对他情真意切,苏轼也为她们寄情诗赋。他的发妻王弗,从小饱读诗书,聪慧可人,“唤鱼姻缘”成就一段佳话。两人琴瑟相和、情趣相投,相伴相守11年,渡过了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可惜好景不长,王弗27岁时病逝,留下6岁的幼子苏迈。王弗离世后,葬在了四川眉山苏家祖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对王弗的思念。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王弗的表妹。她陪伴苏轼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将王弗的孩子苏迈视同几出,跟随苏轼起起伏伏,辗转多地,历尽生活的磨难。但王闰之也是苏轼的女人里,没有存在感的,她不懂诗词歌赋,只是一位擅长炊茶采桑的村姑。他们之间没有风花雪月,只是柴米油盐,在苏轼的诗词中很少看到她的影子。但正是王闰之,成就了“东坡居士”,陪伴他走过宦海沉浮的中年时期。她一生辛苦操劳,终究在46岁时先于苏轼离世。对于这位老妻,苏轼心中有太多亏欠,唯有死后同穴,才能表达他的感激和不舍。于是,苏辙应苏轼之托,将王闰之的灵柩运至郏城,与其合葬。而王朝云则是苏轼后的女人,这位钱塘江畔的歌伎,从小没了父母,也是可怜人。她12岁即气质脱俗,容貌惊人,苏轼一眼为之动容,把她买入苏府作侍女。聪慧的王朝云,喜欢跟着苏轼学习,深得苏轼喜欢,因而在她18岁时,终被苏轼纳为妾室。在苏轼落魄失意的晚年,身边只有朝云陪伴。在颠沛流离中,朝云不满周岁的孩子夭折,深受打击的她,再染瘟疫,熬到34岁时,她也离苏轼而去,成为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的一缕孤魂。“惟有朝云能识我”,有人说,朝云是懂苏轼的灵魂伴侣,王弗是苏轼的情感伴侣,而和他同穴合葬的王闰之,则是苏轼的生活伴侣。昔日种种,皆如云烟。而今,苏轼与父亲、弟弟、妻子王闰之,长眠于郏县。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苏轼父子都倍受敬重,他们的墓园也被一代代人精心呵护。而刻着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诗句的石柱,风雨无阻地守护着他们的坟冢。坟冢边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柏,默契地倾斜向西南方向,那里是苏轼故乡眉山的方向。自古以来,叶落归根,是很多人的期望,苏轼终老,没有安葬在魂牵梦绕的故乡,是迫于无奈?还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我们不得而知,但苏轼留给我们的,却不只有诗词。作者:源键编辑:红袖添香参考资料:1.2017年9月13日平顶山日报 《历史疑团之苏东坡拒绝“仕汝”》。1994年04期《中州统战》之《青山玉瘗眠三苏—苏东坡葬于郏县之谜》。#头条创作挑战赛##关于苏轼的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