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简介(藏文文字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3 12:26:47 浏览
1、藏文文字的简介

贡觉印象。贡觉县隶属昌都市,藏语意为“贡”活佛在“觉”地方定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唐古拉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西岸。因为地处西藏东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特别偏僻,所以游客很少能到,也难见到介绍贡觉的信息。贡觉是川藏中线上重要的一站,海拔3640米。整个县城干净整洁,汉藏文化有机结合,既有现代建筑,又有藏式风格;既有时尚的酒店,也有普通的藏餐、茶馆;既有销售高科技产品的商场,也有路边卖原始产品的小卖店……各种汽车在马路上穿梭,也有老牛在马路上悠闲地散步……

2、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

∥西藏·萨迦有座萨迦寺∥吉普车在起伏不平的搓板路上巅着蹦着晃动着,屁股后面冒起长长的一条“土龙”。我急不可耐地向窗外张望,南边是裸露的石山峦,北边是缓缓流淌的雅鲁藏布江。一大早,我们从拉孜县城启程前往萨迦。翻越加措拉山,再折往西南。司机白玛多吉对这地方很熟。他介绍说:萨迦,是藏语的音译,意为“灰白土”。因在灰白土地方建立寺院,便取名为“萨迦寺”。它是700多年前西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他还告诉我们这样一首民歌——从阿卓山鸟瞰,萨迦好似水晶。水晶瓶中达姆,颜容胜过仙女。莫要鄙视萨迦,佛阁为其增光……下午,北京吉普车吱呀着极不情愿地到了萨迦县城。我们钻出沉闷憋气的“帆布壳”,叩开了县委招待所的大门,好客的萨迦人捧上醇香的酥油茶,喝了几大碗,热呼呼的。因为惦念着萨迦寺,顾不上招待所服务员忙着收拾床铺让我们休息,便出了招待所大门。在县城的巷子里穿行了很长时间,明明看见萨迦寺就在眼前却找不到寺门。不过领略了萨迦民居的墙壁和门板上糊的密密匝匝的牛粪饼,以及到处可见到的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萨迦格言,也是意外的收获。终是一位戴着时尚表披着紫红袈裟的喇嘛为我们指点了道路。原来萨迦寺的大门很独特,并不是直接对着交通便利的大路,而是离门两米与院墙平行做了一堵长长的照壁如一个幽深的胡同。其实独特的岂止是大门。占地45000平方米的红色萨迦寺是西藏建在平地上的寺院,地下有7层楼高的地基,高大的释迦牟尼佛纯金塑像据说像“价值连城”这样的词都远远不能形容它的昂贵。萨迦派教义更是与众不同,世人称之为“花教”,活佛是世袭制,所以能娶妻生子。不过进了寺院,经过喇嘛的介绍,我们才真正知道了花教的含义。据说,建筑这座寺院时,请了许多汉族和蒙古族的匠师。环寺一周修了高大的胸墙,墙上间隔涂着红、白、黑三道颜色,红色象征文殊菩萨,白色象征观音菩萨,黑色象征金刚手菩萨。这三道颜色成了萨迦寺的标志。有人曲解其意,说三色成花故称“花教”。据住持喇嘛介绍,萨迦当地的望族是昆氏家族。远在吐蕃时期,昆氏家族中有人在王朝中当过大臣,还有人是西藏著名的佛学家。到了昆·贡觉杰布时,为弘扬佛教,他从师苦学,于1703年在仲曲河北岸修建了佛殿、经堂和颇章(宫殿),以其土质呈灰色取名“萨迦寺”。到了贡觉杰布的儿子贡噶宁布时,佛教得以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了萨迦派。萨迦寺初是作为萨迦派祖庭而著称于世,后萨迦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嘎坚赞任法王时期,成为政教势力的中心。当时,蒙古王室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写信邀请萨班到凉州会晤,萨班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从此,西藏归顺了元朝。以仲曲河为界,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南寺是由昆·八思巴修建的。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皇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令其统管全国佛教并主持西藏地方政权事务。1265年,八思巴返藏筹建西藏地方政权,扩建了北寺,建立了萨迦地方王朝,成为西藏当时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1268年,八思巴授意萨迦本钦(意为长官或大官)修建萨迦南寺。萨迦本钦·释迦桑布征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富丽宏伟的萨迦南寺,从而成为了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南寺是一座城堡式的宏大殿宇。它的主体建筑是“拉康钦莫”。这座经殿高约10米,面积达5500平方米,可容纳一万名僧人念经。殿内有40根大柱,显得古朴粗犷雄浑庄重。中间的4根支柱尤为粗壮,其直径为1.2米,圆周3.9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为忽必烈皇帝柱,叫“加纳赛钦嘎瓦”,意为“元朝皇帝送的柱子”。传说当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现北京)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4尺粗的大柱赐给他。但是,那柱子太大太长根本无法运回西藏,八思巴深为惋惜。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然飘浮在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为野牛柱,叫“冲布噶瓦”,意为“公野牦牛运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为猛虎柱,叫“达布噶瓦”,意为“老虎奉送来的柱子”;第四根支柱为滴血柱,叫“那布查杂噶瓦”,意为“海神供奉的柱子”,海龙王送来时,曾受伤流血于这根柱子上,现在还可见到柱子上的赤色斑斑犹如血迹……∥我是@读走西藏 谢谢∥

3、四川藏文学校简介

西藏县城生活――札达县旅游景点,美食特产。札达县(Zanda County),藏文རྩ་མདའ་རྫོང་། ,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隶属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阿里地区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为阿里地区边境县之一。面积2.460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54人,是全国人口少的县(常住人口)。1,皮央和东嘎遗址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阿里东嘎石窟遗址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北30余公里的东噶村,海拔为4100米左右。2,东嘎皮央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大的佛教古窟遗址。东嘎是扎达县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3,托林寺托林寺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象泉河旁边,是11世纪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4,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5,扎达土林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达县境内,是札达县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6,曲龙遗址位于朗钦藏布北岸、札达县达巴乡曲龙村,在吐蕃统一时期的7世纪中叶修建,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东岱的政治中心。遗址名称意为“大鹏栖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形状。7,麦龙沟遗址从西藏札达县出发,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在土林中盘旋而上;走完一条干沟,穿过一片荒原,眼前出现了数十座土林遗址和佛塔墙。8,象泉河老的象泉河是札达的母亲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札达的生命。象泉河发源于岗仁波齐神山脚下,由大小18条河流汇集而成,全长450公里。9,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10,阿里草原位于阿里地区东北部。旅客乘汽车行驶在措勤、改则、革吉、噶尔(狮泉河)、日土旅游线上,可以看到阿里东北一大片辽阔的牧区,这里有旷野、冰川、湖泊和群山,与蓝天、白云交融,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11,古格故都遗址干尸洞在古格故都遗址的北面约600米远,有一处神秘的“干尸洞”,洞口在离地面3米高处,入口仅可以容纳一人,里面据说有三室洞窟,层层散乱堆放着几十具尸体,骨骼、腐尸和破衣烂布都散发着阵阵恶臭。12,桑丹达吉寺在札达县境内,位于香孜乡江当村北约5公里处。系一窑洞式殿堂,面阔7.4米,洞高2米。洞内壁画完整,绘有冈底斯神山的守护神加巴米林、四臂0神、二臂0神、释迦牟尼佛传、金刚佛母、米拉日巴及传记。13,象泉河谷托林寺后门便是象泉河——阿里地区重要的河流。它一路向西,流入印度,千百年来先后孕育了强盛的象雄王国和古格王国。落日照着静静的河水,金黄灿烂,如梦似幻。14曲踏墓地曲踏墓地位于札达县,2014年发掘5座并列的带竖井墓道的洞式墓。墓道狭窄,两侧壁掏出成排的脚窝。

4、藏文翻译

聊聊历史上的吐蕃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蕃王室的发祥地)或“stod”(意为上部,即西部)的音转。“蕃”的具体含义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在远古时先民还不知晓农业为何物,而以狩猎为生。由于居住分散,先民们再遇到野兽、盗匪袭击或自然灾害时,为寻求伙伴帮助,经常在山顶或高处发出“噶耶”或“瓦耶”的求救信号,这种呼叫被称为“蕃巴”,久而久之,呼叫的“蕃”声,即成为其地名。二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状况,把高原从事畜牧业的区域叫做“牧区”,把低地经营林业的区域叫做“农区”,把介于二者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叫做“蕃”。历史上的吐蕃王朝前身悉补野王世系兴起于雅砻河谷地区,当时为高原农业的中心,故称为“蕃域”。悉补野赞普世系将地名当做称号,成为“吐蕃赞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才把赞普管辖的全部土地称为“吐蕃”。民族来源吐蕃民族的来源,据14世纪成书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出早的人类,其后子孙繁衍,分别在今西藏各地开垦平地,建筑城邑。直到聂赤赞普,即吐蕃王系第一代赞普(王)从天降临,才有了君臣之分。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地),传说即猕猴及其子女玩耍的场所;泽当附近的山上,还有“猴子洞”的古迹。这种“猕猴变人”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新唐书》援引《后汉书》以来诸史籍,认为“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 《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古羌人西迁而形成吐蕃之说,源于古汉文史籍。或谓吐蕃先民来自印度。自佛教传入吐蕃后,一些佛教徒为扩大佛教的影响,臆造出吐蕃王室的始祖聂赤赞普出身于印度王室的说法。自聂赤赞普下传31代,即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但是史实及人种、语言、考古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吐蕃族源“南来说”毫无科学根据,而且这一反科学的伪说还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我国领土西藏,制造了口实。青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居住,大量的考古发掘的材料,推翻了这里地高天寒、荒野千里,古代不会有人栖息繁衍的传统观念。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近20年来,在定日、申扎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自1958年起,西藏林芝陆续发现古代人类头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经过科学鉴定,“林芝人”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期的人类遗骸,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为现代A组西藏人的祖先。

5、藏文经文

【甘肃旅行小记】九5月27日早晨我们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出发,来到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这是一片海拔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的高原,四面环山,东边的岷山、南面的邛崃山、西边的果洛山、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北面是西秦岭等山岭,若尔盖草原湿地就处在这群山环抱之中,是一处实实在在的高原上的盆地。进入大草原湿地后沿途不允许停车,所以我们只能在旅行车上眺望草原湿地。在这片草原湿地上,藏民们养的牦牛、绵羊随处可见,一派生机盎然。谁能想象到,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过草地之一就是若尔盖大草原湿地!由于这里是盆地,排水不畅,处处沟壑纵横,给红军长征过草地带来了很多不便,据若尔盖县d史办主任张建荣介绍,当年红军长征牺牲的人员,如果用数字表述,每400米牺牲一人;而在过草地时,每30米便牺牲一人,过草地很惨烈!有很多红军战士牺牲,除了战斗外,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气候恶烈,战士长期奔波疲惫,高原反应,温差过大,草原沼泽地多,纹蝇蚂蝗蠡生,湿地无法睡觉,身体“失温”造成。不过,大草原的牦牛、青稞又救援了红军“三过草地”。当年如果没有大草原成熟的农作物,牛羊作保障,红军完全有可能象蒋介石断言的那样走向死亡。正因为若尔盖地区为共产d和红军战胜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危机提供了重要条件,又在此地召开了“巴西会议”(巴西是地名,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从而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道上的三大主力得以重振旗鼓、北上的起点。因此,若尔盖草原在长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藏文简介#

6、藏文心经

2023陕川藏行(125)——拉萨喜噶夏​喜噶夏是一栋与喜噶奴门对门的藏族老民宅。查度娘只给我了一个关于噶厦的内容介绍。噶厦,清代到新中国初期西藏地方官署名,即原西藏地方政府。达赖、摄政以下是政府行政机构,藏语称“噶厦”。“噶”是命令的意思,“厦”是房屋的意思,“噶厦”就是发号施令的地方。​但喜噶夏看上去就是一座普通民宅,想必不是西藏地方政府机构所在地。

7、藏文书法

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76x53cm)【主尊介绍】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湟中县,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为罗桑札巴,意为善慧。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青海的僧俗大众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法王。#唐卡 #愿众生平安吉祥 #愿刷到这条视频的人都能健康平安 #愿所求皆所愿 #宗喀巴大师#藏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