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共国际师简介(少共国际师长究竟是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3 13:46:06 浏览
1、少共国际师长究竟是谁

1979年,在兰州军区的大门前,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人指名道姓要见萧华。警卫员听到这个话,也不敢大意,连忙请示了萧华将军。当萧华将军听到这位老人的名字时,十分震惊,亲自到大门口迎接,刚一见面,萧华就对着老人说道:“原来你还活着!”这老人是谁?和萧华将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原来,这位老人名叫卢子美,他的经历,可谓传奇。卢子美出生于1898年,在参加革命之前,先后加入了西北军和国民d的部队。在国民d26路军当兵时,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并且加入了共产d。1931年,26路军发动起义,主动投靠了红军,卢子美由此成为了红五军团的一名营长。1933年,上级任命卢子美为“少共国际师”45团团长,而该师政委正是萧华。长征开始以后,卢子美的部队奉命掩护中央转移,一路上卢子美带领部队奋勇作战,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追击。在到达遵义后,中央对剩余的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之后,卢子美的部队得到了补充,他继续担任团长,而与他搭档的政委则是大名鼎鼎的杨成武将军。在夺取泸定桥以后,红军因为减员,再次对部队进行了整编。这次整编,卢子美再次被任命为团长兼参谋长。如果就这样一路走下去,卢子美也许也会成为一位世人皆知的开国元勋,然而在长征路上,有太多的意外,卢子美的遭遇也是如此。在经过四川雅安时,为了行军路线的安全和准确,卢子美决定亲自去找向导,原本还一切顺利,没想到在返回时却遭遇了敌人的伏击,卢子美不幸被敌人俘虏。让人意外的是,敌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把他当成普通士兵关押起来,这也给了卢子美机会,他在押解途中趁着敌人疏忽逃了出去。脱险之后,卢子美立即回去找部队,然而红军却早已经转移了,卢子美无奈之下只能先回到家乡,在这之后他一直四处打探消息。在听到红军已经到了陕北后,卢子美立即决定动身前往,然而在渡过黄河时遭遇了日军的封锁,卢子美眼见飞鸟难渡只好作罢。后来,卢子美又多次寻找部队,但是都因为战事延绵而错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卢子美并没有放弃信仰,而是回到了家乡进行抗日斗争。他积极在群众中宣传d的政策,组织青年学习d的章程,为革命培养了许多人才。1947年,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群众参加了剿匪反霸运动,镇压当地的国民d反动派。一年后,d组织在当地建立起了乡政权,卢子美被选举为第一任乡长。经过他的努力,他再次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在解放全国的战斗中,卢子美亲自带着数千人支前劳军,为部队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此可见,卢子美虽然与老部队失散了,但是却始终坚持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建国以后,卢子美多次找组织恢复自己的身份和d籍,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达成,他也就放下了这件事情。一直到1979年,也许是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卢子美在女儿卢湘云的陪同下,找到了萧华将军,希望他能为自己证明恢复d籍。萧华将军一见到卢子美,就激动地说道:原来你还活着,你怎么不早点来找我。之后在萧华将军的帮助下,卢子美终也达成了心愿,成功恢复了d籍。六年之后,卢子美在老家去世,他带着对d和人民无限的热爱过完了一生,向卢子美致敬。

2、少共国际师

“用刀砍死我,这样你可以省下一颗子弹,去打鬼子!”当土匪的枪顶在了脑门上,他目光坚毅的说出了这番话,他只有12岁,便已成为了一名红军,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杀人如麻的土匪也为之动容。那时的土匪是什么样的角色?洗劫村庄,强取豪夺是基本的,狠一点的都是杀人不眨眼,这些土匪也是当时红军战士需要面对的敌人,而他们也对于红军战士不屑一顾。在国家危难之际,这些土匪选择刀刃向内,可恶程度不用多说,铁血心肠没有丝毫怜悯之心,他们怎么会被打动?这个张金龙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当土匪又一次洗劫村庄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农户家中多了一个陌生面孔,此人面容稚嫩,却目光如炬,身上穿着的是红军的衣服!平日里,这些土匪可没少受红军的打击,更是没来由的瞧不起红军的所作所为,看见一个小屁孩竟然是红军,土匪头子当即冲到了张金龙的面前,咬着牙切着齿。“小子,今天落到爷爷的手里,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土匪头头拿出皮鞭,挥舞着将要朝着张金龙的身上打去。旁边的农户看见了,想要帮忙,可刚上去就被土匪的鞭子打倒在地,哀嚎连连,凶残程度让周围的百姓关窗闭户,生怕遭受牵连。张金龙见到后未有丝毫惧色,反倒而昂起了头颅,“俯视”着面前的土匪头头,“我可是打鬼子的,你们听过红军的名号吗?”。满是骄傲的话语让土匪头头愣住了,然后看向身后的手下们,随后哄堂大笑声此起彼伏。“红军?老子打的就是红军,你们算什么东西!”说罢,土匪头头扔掉了皮鞭,从腰间掏出歪把子枪,顶在张金龙的脑袋上,得意道:“我现在打死你,你的红军会来救你吗?”张金龙感受到冰冷的枪口,只要一瞬间他便会失去生命,可他依旧是未露半点惧色,反倒是语出惊人的说道:“用刀砍死我,这样你可以省下一颗子弹,去打鬼子!”土匪头头愣住了,嗓子像是被突然卡住,全场也寂静无声,他看了看手中的枪,又看着表情一如既往坚定的张金龙,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样东西,似乎被触动了。“哼!”土匪头头收起枪转身离去,临走之前让手下放下了抢来的东西,还留下了几块大洋,后离开了。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农户连忙扶助了发着高烧,摇摇欲坠的张金龙,带着惊讶和疑惑问道:“难道你一点都不怕吗?”张金龙摇摇头:“身为红军,我从来没怕过!”稚嫩的语气却让农户感受到震撼内心的决绝。张金龙从来没怕过,在应当村口玩泥巴的年纪,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红军,为抗战事业奋斗终生。身为娃娃军,他本可以从事一些不危险的工作,但他却不惧生死的进入第一线,和敌人展开激烈的交火。当他被子弹击中掉下山坡,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大部队,只有这时他感到害怕,害怕再也遇不到大部队,和战友们一起打鬼子。终张金龙的伤势得以恢复,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他得以重新回到了大部队,继续参加战斗。后来张金龙的故事家喻户晓,被军旅作家得知后,他将张金龙的经历写成一篇故事,在军中传播,这个故事激励着无数的战士们,也让很多人投入到了抗战事业中。在中国这片辽阔大地上,有无数和张金龙一样的孩子,成为了战士,比如长征时期,著名的第二十五军,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很年轻,小的还未成年,大的也不过才三十出头。还有少共国际师,这支部队平均年龄也不过才18岁,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考验,这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这些人也不负嘱托的成为了国之栋梁。这些娃娃军面对的是武器装备乃至战斗经验,都数倍于他们的敌人,但他们仍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活着为人民而战,他们逝后,仍然精神永存。如今中国盛世繁华,离不开这些战士们的奉献,我们应当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传递给年轻人,传递给孩子,即便如今是和平年代,这种精神仍然难能可贵,唯有这样,中国才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3、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时间

《地铁匆阅》开国上将萧华,1916年生于江西兴国1930年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d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23岁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64年创作《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4、国际少共师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是一支由“红小鬼”组成的部队,1933年8月成立,1935年2月撤编,虽仅存一年半时间,但经受了残酷战争的考验,既为中国工农红军书写了辉煌篇章,同时也为d和人民军队培养锻造了一批栋梁之材。1933年8月5日,在江西宁都县,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由亲自授旗。全师共一万余人,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小的才十四、五岁。1935年2月,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后,整编改为红第十五师。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曾经的少共国际师的将士们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生了15位开国将军,其中上将两人,中将两人,少将十一人。今天早上,中国共产d优秀d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杨思禄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103岁。杨思禄1917年10月出生在江西于都,1933年还不满十六岁就参加了红军,加入少共国际师,参加了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1961年晋升为少将。图二是杨思禄将军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庆典。图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旅大的少共国际师走出的四位将军,从左至右:杨思禄(空三军军长)、吴岱(旅大警备区政委)、江拥辉(旅大警备区司令员)、宋景华(海军旅顺基地政委)。图四是2016年10月杨思禄百岁寿辰上与小女儿杨英迈。杨思禄将军千古!#历史##人物#

5、少共国际简介

1955年,我军年轻的上将萧华将军的戎装照,当时授衔时他年纪才只有39岁,但别看他年纪小,但履历却是妥妥的“老资历”。萧华少时就便因为天资聪颖被人称为“神童”,17岁时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成为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被人称为“娃娃司令”,此后他从国内革命战争起,一直到解放战争都担任着重要职务,战功赫赫。但很多人不知道是,萧华上将不只是会打仗,而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不但在很长时间内政委司令一人担当,由他作词的《长征组歌》40年来演出千场不衰,被称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6、少共国际师存在的意义

肖克十七岁干少共国际师的师长了[呲牙]和平年代很难有军功,只能拼后台拼资历#少共国际师简介#

7、少共国际师免费观看

他是和的共同敌人,二人曾扬言:你的仇我报,我的仇你报。萧华自少年起就加入革命,接受过许多前辈的指引和教导,参加过多起战役,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负伤无数。为何会在新中国成立十余年后,会成为和的共同敌人呢?萧华读书时就很有志气,每次考试他都得第一,但是萧华的家境并不好,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弟兄姐妹又多,经常食不果腹,所以没法一直供他读书。萧华十几岁时加入了我d创办得革命培训班,在这里他结识很多对他影响一生的革命前辈。除了毛主席外,萧华与也是在培训班认识的,很喜欢他身上那股机灵劲儿,因而经常会找他谈话,跟他交流革命故事,还会问他的看法,这些都让后来的他受益匪浅。萧华17岁时,中央任命他为少共国际师政委,这份调令充分的展示了首长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在少共国际师的这段日子也成了萧华成长快的时期。与他工作接洽多的就是周总理,每次他给周总理汇报工作总理都很高兴,有时会拉着他的手鼓励到:“萧华,好好干,后生可畏啊。周总理对萧华的重视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在实践中,刚接触新职务时,萧华年纪尚轻,很多事情难免生疏,总理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传授工作方法给他。萧华主持会议时,总理都是逢场必到,台上的萧华经常会看到周总理在台下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有一次大家正在开会,外面的天空突然盘旋着好几架敌军的飞机,而且高度在逐渐下降,好似在寻找目标,总理刚想疏散大家撤离,敌人就扔下了一颗炸弹,总理立刻大喊:“卧倒!”这时,萧华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住了,总理见状一把拉过他,将他护在自己身下。后炸弹在稍远处爆炸,把另一名与会同志王稼祥的腰炸伤了。少共国际师被编入其他部队后,萧华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由于自小便被革命前辈带在身边教导,所以他在部队里擅长做动员工作,他又年轻,在战士们中间也很有号召力。我军与敌人交战时,萧华总是喜欢带着战士们冲锋,有时他还会亲自吹起冲锋号,团里的同志都很喜欢他,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也会第一个找他问。萧华在部队里也很爱护战士们,行军打仗时,上峰给他配了马,但大多数他都会把马让给受伤的同志骑,他认为自己身强力壮就不要再占用组织的资源了,而是应该将马给需要的人骑。这种爱护部下的精神受到了首长们的一致赞扬。新中国成立后,萧华曾经的战友为感念他当年的体恤特地送了一匹给他,但是被他婉拒了。1935年5月红军来到了大渡河,为抢在敌人前面过河,和的部队奉军委指令率先出发,军团组织部长萧华随同。若要过河,那么陡峭的梁山就是我军的必经之路。这里的彝族人民那时还生活在奴隶制的辖制之下,当地的军阀刘文辉为谋私利时常对他们的财产进行粗鲁的掠夺,以至于他们对过往的汉人十分敌视。就在大部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时,萧华向首长提出可以请一名通司帮助他们用d的积极政策与彝族人民谈判,不能硬闯,一定要对他们表现出友好。他的方法十分有效,在通司努力的做了工作,向他们传达了我军只是路过,不会伤害他们后,彝族的首领大方的放行了我方的部队。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1955年在我d的授勋仪式上,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的四人帮为夺权,将魔爪伸向了中央军委的干部,他们妄图打垮毛主席信任的所有同志,待到主席身边空无一人之时,就是四人帮一手遮天之日。那时候,一直想到总政治部来兼职,并且找过萧华,萧华并没有同意,并表示:她在电影局工作的,总想着来总政干什么?这事也一直被惦记,加上那段时间,萧华每周都会去参加召开的会议,但有一回也召开了会议,两个会议碰到了一起,萧华便去了会议,结果怒言:你不要以为周的会议比我的重要!此后,萧华和的矛盾也越来越大。那边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当年有人向萧华揭发,说她有男女关系问题,这事被萧华主动压了下去,可始终认为有把柄在萧华手中,所以耿耿于怀。就这样,在对待萧华的问题上,二人有了共同语言,曾对说:你的仇我报,我的仇你报。之后,萧华又一直不服从和的拉拢,在开d组会议时,他也总是对和的决议提出反对的声音,此举招来了她们的愤恨。不久,萧华就受冤入狱,直至1974年才平反出狱。经此之后再次见到萧华的那一刻,年近九旬的老泪纵横,替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