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福建 | 龙岩长汀:长窠头的“林森屋”秘密兵工厂(巍巍松毛岭)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集镇东南6公里有长窠头村,含长窠头、巫屋岗、杨屋3个自然村。清代中叶,杨姓先祖从连城新泉乐联村搬迁于此定居,以铸造铁锅为生,世代相传,加上这里地形狭长,取地名为“长锅头”村,后写成“长窠头”村。今年9月19日,72岁的杨邦基偕同两个侄儿杨明冲、杨明海,回到长窠头村修缮祖屋。据他们介绍,杨氏先祖第9代从连城新泉乐联村搬迁到此,现延续到第21代。杨邦基的父亲杨林森(又名杨家勋)于1910年出生在长窠头村,1981年去世。他们家族世代以铸锅、打铁为生,1952年杨林森迁回连城。现在还有杨氏“林森祖屋”在长窠头村,已修葺一新。图为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重新修葺的秘密兵工厂旧址长窠头村杨家铸锅厂在长窠头村杨家铸锅厂,杨林森铸制铁锅的技术为精湛。在苏区政府成立前,杨林森承受不起当地的繁重租税,再加上当地团匪时常骚扰,铸造厂一年只能生产三个月,而剩下的时间只能到永安小陶铸锅厂进行生产。长汀南山钟(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相继把长窠头村和东山村两个村合并成立红长乡苏维埃政府。在苏区政府的领导下,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1931年,杨林森的铸造厂生产了大量的铁锅、铁钟、犁、铁耙、秤砣、铁砂等农具和铁器产品,支援农业生产。图为标注“南山辖区长窠头杨屋二十二号”门牌。铸锅厂转为地下兵工厂1930年6月,红四军在汀州整编,成立红一军团。闽西苏区参加红军的人越来越多,但武器装备远远跟不上。1930年底,红军开始反“围剿”作战,国民d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军需物资难以运入。之后,中央苏区又开展“扩红”运动,增加了兵力。在这种情况下,枪支弹药更加奇缺。要解决缺枪少弹难题,中央苏区号召自力更生,扩大兵工厂数量和规模,鼓励创新。1931年夏,闽西苏区重要罗化成,在长窠头接头户、第一任红屋区苏主席钟士科陪同下,来到长窠头,探望亲自培育的长窠头接头户钟士科、钟士拔、钟大汉、钟大煌、钟大波等人。罗化成传达有关指示,要求把铸锅厂改为秘密兵工厂。罗化成说,他会向南阳茶树下红军兵工厂要几个师傅来,办个秘密兵工厂,表面上是铸锅厂,暗地里可制造手榴弹、地雷等,支援红军部队作战。当时,罗化成找到杨林森,向他传达筹办秘密兵工厂的决定。此时的杨林森还不知道该厂和钟屋村老街五金日用杂货店是隐蔽交通联络点,更不知道他的堂兄杨家森在战斗中牺牲,还有个叫玉香的交通员。杨林森心想,兵工厂和联络点一样,都有严格的纪律,便欣然答应同意建立秘密兵工厂。杨林森说:“红军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定大力支持。”没过几天,部队派来了几名师傅,把兵工厂分为铸造组、木工组、打铁组、装配组四个组,主要生产大刀、长矛、刺刀、手榴弹、地雷等。而生产的原材料以及部分生产人员来自苏区选派。杨林森负责组织铸造、木炭金属回收、兵器运出等。经过一个来月的筹备,兵工厂正式投产。开始几个月,手榴弹、地雷生产较少,因为铸弹模具用单个高岭土模工艺,每次仅铸造单弹壳,铸造效率低。1932年2月,福建军区兵工厂又派了10来个师傅到长窠头秘密兵工厂。随着人数增多,兵工厂使用面积太窄,杨林森主动提出,把自家约800平方米的房屋供给使用,生产手榴弹、地雷,其余作为工作人员的生活区。杨姓祖祠“三栋屋”占地约700多平方米作为兵工厂仓库。这时兵工厂总面积达到近2000平方米。罗化成派部下一名骨干阙河头任厂长,副厂长由技术骨干杨林森和钟大煌担任。火药人员由蔡屋村派选,木匠人员由塘背村选派,铁匠由钟屋村选派,铸造工由长窠头村选派,铁砂由河田区运进,旧铜废铁由各乡收集。兵工厂投产后,造出手榴弹、地雷、西瓜炸弹(挂在树上用麻绳一拉马上爆炸,杀伤力强)、鸟铳、天铳(放哨用)、长龙、九节子(古代土炮)、三刃刀、小尖刀、半斩刀、梭镖、军用餐具等。红长乡苏区继续选派生产人员,铸造厂所有铸造模具都由杨林森负责。铸弹模具每次能铸造4个或6个弹壳,铸弹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弹药支援松毛岭战役1934年9月,松毛岭战役打响,长窠头兵工厂每天运送数千枚手榴弹、地雷、西瓜炸弹,提供给前线的红军战士打击敌人。9月底,红九军团离开南山中复村开始长征后,兵工厂工作人员把铸弹模具销毁,其他工具丢进高炉熔化,人员离开,杨林森锅头铸造厂、林森屋等晚间繁忙景象从此恢复平静。长窠头兵工厂将库存的5000多枚手榴弹交给福建军区。。红军主力长征后,杨林森于1934年10月中旬离开长窠头村回到永安小陶锅厂,继续从事铸造手艺。1937年春节期间,杨林森回到长窠头村探亲,了解到老家的局势平稳,加上他的父亲年纪大了,希望能回到老家生活,于是在同年春天便回到长窠头村重新开铸锅厂。来 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2、村简介模板图片当年我在澧县五中经历的一件神奇事人文澧州 2023-06-05 08:37 发表于湖南以下文章来源于大尾巴狗 ,作者段家庆作者简介:段家庆,笔名大尾巴狗,澧县雷公塔镇三星村(现梦溪镇涔河村)人。中学语文教师。狗眼看世界,尽览众生相。偶尔记之,娱己娱人。忆40多年前那件太过神奇的事文/段家庆有一天,我在网上闲逛,发现有人在聊球状闪电。他们说,这个地球上亲眼见过球状闪电的人极少极少,用手指头就可以数过来;人们甚至根本就不相信球状闪电的存在。看到这里,我心头一震,天哪,难道我就是那目睹过球状闪电的极少数人中的那一个吗?我默默回想着多年前发生的那件事,轻轻地点了两下头:没错,我就是极少数人中的那一个!鉴于球状闪电太过稀奇神秘,我还是先给各位科普一下球状闪电。百度说,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通常在雷暴时发生,是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它十分亮,近圆球形,直径约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仅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至2分钟的记录。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正是因为球状闪电极度稀缺的特性,它吸引了世界上各路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有不少科学家投入了毕生的精力研究它,迄今为止似乎尚无具说服力的结论。我目睹球状闪电这件事,发生在1980年的春季。那一天,我正坐在澧县五中高一年级39班的教室里上课,大约是上午第二节。当时我们学校以平房为主,青瓦灰砖,我的教室位于后一排平房中间。我坐在前排前门靠走廊的位置。给我们授课的是周泽炎老师,瘦高个儿,高颧骨,讲课很有激情。教室的前门大开着,雨越下越大,到后来,急骤的雨点就如同万马奔腾,地面溅起一片白烟。周老师讲课的声音越听越小,后淹没在风雨声中。教室里的光线愈来愈黯淡,宛如黑夜降临,讲台上的周老师模糊成一团影子。除了风声雨声外,教室里听不到一丁点声音,人人都屏住呼吸,既恐惧又兴奋,仿佛等候着什么,又仿佛回避着什么。空气中飘来大量水分子,散落到皮肤上,冰凉冰凉,我不禁打了一个冷噤。就在这时,我感觉门外滚来了一个很亮的东西,定睛一看,是一个红色的火球!它如篮球般大小,在我的脚尖前滚过,向讲台方向滑过去,跳上高出地面的讲台台基后,又急急原路返回,飘出门外,腾跃而上,接下来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大量的瓦片和断木头哗哗地掉了一地。这都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我根本来不及惊骇和惧怕,一切就已经结束了,就像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件事当然发生了,有室外地上满地的碎瓦、石灰渣和断木头为证。下课之后,师生们纷纷站在39班教室的走廊上和走廊外边的空坪上,仰头呆呆地打量崩坏了的屋檐,嘴里发出各种表达震惊心情的声音。隔得较远的教室也有学生闻讯赶来看热闹,问这问那。可惜那时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否则全世界的人瞬间就会知晓这个新闻。天晴之后,被损毁的房檐修复如初,只是颜色新一些,一看就是新补上去的。叙述这个40年前发生的事,用不了两分钟。但其中有些事,却让我困惑了好多年。当年,下课之后看热闹的人当中,是否有周老师呢?球状闪电在周老师身边停留过,说周老师命悬一线也不为过。周老师受到惊吓了么?有人曾说周老师当时被吓得不轻。我后来在周老师还身边侍坐过两年,但从未听他提及此事。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任何一个人谈起这件事?或者有人说起过,只是我不知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满教室的人,真正看清球状闪电的,只有我一个!看到这里,有人会笑了:教室里那么多人,好运气只眷顾你一人?你就吹吧。好吧,我承认我吹牛了,可是你不要忘了,我所处的位置得天独厚。坐在我左边的同桌靠墙,球状闪电从室外到门口的过程他看不见,坐在我右边的同学和我隔走廊相望,和老师相距很近,不便于长时间面朝门外。亮晃晃的球状闪电刚刚现身,就立即被我捕捉并锁定,无所遁形,而其他同学,即使有幸看到一鳞半爪,也来不及作出反应,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判断。当然,其他正在面向老师听课的同学和我相比,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于周老师遭遇偷袭的本能反应,当尽落眼中,一定比我更有发言权。不像我,注意力全集中于球状闪电上,以至于到下课时我的脑子都仍是一片空白。我有时想,假如,当年那个球状闪电从我的足尖处经过之时,我将脚往前一伸,哪怕几个厘米,会发生什么呢?#村简介图片#
3、村简介查询田口村,我热恋的故乡原创 和谐 田口平台 2019-05-10 00:00欢迎您到田口来图片田口村牌坊田口简介田口村地处冀中平原东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地区。津保公路南侧,津保高速北侧。东临杨各庄,西接赵各庄,南邻王庄子,北连杨青口,隶属于河北省霸州市煎茶铺镇管辖。东距天津50公里,西距霸州20公里,南距保定110公里,北距廊坊60公里,北京100公里。津保公路,津保、廊沧高速,津石高铁从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能够实现一小时"上天入海"。有650多户人家,近3000人口,占地面积约4000亩。有农贸交易市场(当地俗称为"集",每逢农历一、六,这里热闹非凡)。图片蓝天白云该村民风淳朴,乐善好施,豁达自信,人杰地灵。有扶危济贫,医术高超,远近闻名的晚清郡庠生"老刘先生"刘汝梅;有枪法神准,威震匪患的侠胆英雄李?;有曾任北京市公安厅副厅长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烈;有冒着硝烟炮火、枪林弹雨,不顾个人安危,在战场上救死扶伤的某部军医刘嘉宾;有参加过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屡立战功,享受国家特殊待遇的某部机枪连排长刘永春(二等甲级伤残);有冲锋陷阵,袭扰敌军的某部骑兵连连长刘自田;有跟随刘邓大军,解放后担任坦赞铁路修筑任务的主要负责任人刘玲,归国后受到总理的亲切接见;有抗日战争时期,在部队任营长的张万起,在卓子山战斗中英勇牺牲,为国捐躯,年仅二十二岁;有先后服役于、部队的李祖庄、杨兰婷夫妇,参加了华北、华东战役,解放天津等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一对革命伉俪;有359旅旗下的秘书田希三,指导员刘学林(二等乙级伤残),司务长张百田,班长马增喜;有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同美帝国主义作生死斗争的张国田、张居德;有1937年随部队入疆,直至新疆解放,任自治区体委主任的刘自峰;有全国首批义务兵刘友林(转业北京工作)、张洪亮、李恩玉⋯⋯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英雄壮举激励着一代代田口儿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此外,这里还有张氏自家独创烫伤膏药,方圆数十里患者求之若渴;有爱心人士自发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每天坚持夜巡,使人民过上了夜不闭户的安稳生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胜芳、霸州、廊坊等地工作的田口籍人员近百人。村内以张姓居多,共分为东西南北四门,与刘、赵、李、高等家族和谐相处,有的还联姻通婚,关系更近。有汉回两族,以汉族为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图片旭日东升这里曾经是宋朝名将杨延昭镇守之地,与辽国在此交战十六年之久;也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所经之地(留下一些人口在此繁衍,当时以田姓居多,故名"田家口");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军民以地道战的形式同日军作斗争的根据地,至今村内地下仍留有地道。村北有日军修筑的炮楼(现已拆除),当地称"大楼",公路北面的深沟就是当年的战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田口村以发展农业为主,西红柿批发巿场就建在这里,当时的大白菜、大蒜名气很大,直接销往全国各地,部队的军车也经常光顾田口村。著名快板表演艺术家常志在数来宝巜河北颂》中专门提到了"田家口的大白菜"。为发展经济,建成了绣花厂、胶木厂等副业工厂。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的巾帼英雄,有的十几岁就从事缝纫加工,为家庭分忧解难,直到现在"杂活"(服装加工的俗称)依然是中年妇女们的主要工作。图片救火英雄集体八九十年代,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田口村成立了戏班子,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进行演出,十里八乡的村民纷纷赶来看大戏。露天电影也是当时人们夜生活的一项娱乐大餐。如今的广场舞蹈队,动作整齐,编排有序,参加了霸州市举办的比赛。这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锻练了人们身体。这里还有很多美妙的故事,如:南北田口传说,教育人们要生活节俭、善待老人、乐善好施。有北头庙(奶奶庙)、青蛇白蛇、参天大杨树倒映至杨柳青石家大院荷花缸等美丽传说⋯⋯据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朝。近期随着一座古墓浮出水面,专家鉴定为北宋时期,证明我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阅读 1221
4、村简介图“磐安”位于浙江省中部,所属浙江金华市,从上海出发需要4个小时的车程,那里有个很古朴的历史文化名村“乌石村”,整个村落都是用乌石铺成的路,乌石砌成的墙,别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据介绍用该石头砌的墙?冬暖夏凉,外表墙体整齐,房内用泥抹平,密封性很好,至今还有老人居住,乌石村的四周郁郁葱葱,翠竹亭亭,层层梯田绿油油,素有“空中乡村”的美誉,距离乌石村十分钟车程的付费景点有三个,分别是“舞龙峡”十八涡和水下孔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很清澈。尤其是“十八涡”景区多部影视剧作品在这里拍摄,区内有国内大的冰臼群,远古造山运动強烈地形切割和流水长期冲刷造就了“浙中大峡谷”的奇观,随着大峡谷的迂回盘曲,酷似一条纽带,在大地上蜿蜓飘舞……磐安这么美,你该来看看!友情提示:除了自驾,各大旅行社都有磐安三日游的旅游项目,价格不贵,住乌石村农家乐。后附上一张在十八涡景区拍摄的照片?
5、村照片高清作者把梅洋村介绍的清楚明白,一边听一边看,大饱眼福,不是旅游胜似旅游。谢友友分享佳作![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