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龄简介(张武龄哪里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3 17:28:51 浏览
1、张武龄哪里人

1921年,36岁的陆英在生产完第14个孩子后虚弱不堪,大夫判定她活不了多久,她把所有保姆都叫到身边,给每人发了一个相当于8年工资的红包,说:“拜托大家在我走后,照顾好我的孩子们!”陆英出生在清朝后期,家庭背景雄厚,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陆英在家中排行老二,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栽培,她跟着私塾里的先生念书,精通琴棋书画。由于长相清秀,陆英在当地十分出名,到了适婚的年龄,有不少名门望族的子弟都纷纷到家中来提亲。在父母的安排下,21岁的陆英嫁给了张武龄,张武龄的家庭背景与陆英旗鼓相当,他的爷爷是洋务派代表人,张武龄从小也饱读诗书,并无富家公子的不良嗜好。他们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结婚当天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轰动了整个城市。结婚之后,二人的夫妻生活十分和谐,因为二人都喜爱读书,家中特地设有一个大书房,二人一个在左,一个右,中间用玻璃窗隔开,读书累了还可以隔着玻璃窗谈话。结婚后没有多久,陆英就感受到了来自婆婆的压力,婆婆总是旁敲侧击的责怪她还没有怀孕,每当说起这个问题,陆英都十分羞愧,甚至怀疑自己身体有问题。又过了一段时间,陆英终于怀孕,她生下来的第一胎是个女儿,受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婆婆并不满意这个孙女。陆英刚生产完不久,婆婆又催她赶紧生第二胎,随后陆英又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婆婆见此,对陆英的态度越来越差,一天到晚都挑陆英的错误,婆媳关系十分恶劣。为了缓和与婆婆的关系,陆英只能四处寻求偏方,不久后怀上了第四胎,经过大夫的诊断,陆英怀的这一胎很可能是男孩。陆英十分开心,每天都小心翼翼的护着自己的肚子,希望孩子赶快出生,没有想到孩子出生后竟然是一个死胎,医生认为是陆英怀孕的频率过快,身体还没有调理好。期盼已久的男胎没了,婆婆十分生气,根本不顾陆英还在病床上,就对着陆英破口大骂,还说是陆英害死了自己的孙子。接连生产本就给陆英带来痛苦,婆婆的不理解更让她雪上加霜,心灰意冷的陆英和丈夫离开了老家,到外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受到新思想的熏陶,陆英决定开展女子学校,帮助女性群体得到教育。幸好丈夫与自己志气相同,二人一同开创女子学校。二人的学校越开越好,招收到了很多新学生,虽然新思想的浪潮越刮越大,但是陆英免不了被旧思想束缚,她始终觉得自己要生育,要多生男胎。在结婚到去世的15年间,陆英一共生了14个孩子,终有九个孩子活了下来,长大成人。因为家境殷实,每个孩子都由保姆看管,在闲暇之余,陆英教授保姆和孩子学习认知。陆英36岁时患上了败血症,本就身体虚弱的她却又再度怀孕,在生产时一病不起,终离世。

2、张武龄人物简介

1906年,扬州一20岁名媛出嫁,嫁妆铺满10条街。揭开盖头,所有人震惊!而一个老人却摇头叹惜:“美则美矣,岂不知水满则溢,唉...”。不料,数年后,真成了薄命红颜。出嫁的人叫陆英,她的父亲是两淮盐运司,母亲是李鸿章的侄女。陆英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虽不是独女,父母的宠爱却是分毫不少,早早为她定下了同为名 门的张家。陆英从扬州出嫁到合肥,她的嫁妆沿长江而下两百多公里,送嫁的队伍足足排了10条街。这样的气势,饶是底蕴深厚的张家也为之震撼。新房里,张武龄挑开盖头,所有人都震住了!凤冠下一张近乎完 美的脸和一双光芒四射的凤眼,太美了!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美则美矣,岂不知水满则溢,唉...”“胡说什么呢!走走走!”一个族中大嫂赶忙把人领走。新房里又恢复了热闹,大家都没有把老人的话放在心上。第 二天,陆英早早起来,和张武龄去主院拜见公婆。张母看见陆英过来,笑得合不拢嘴,一番见礼过后她把陆英拉到身旁坐下,握着陆英的手,把自己戴了多年的祖 传玉镯戴在陆英手上。笑着道:“英子,往后这张家可就交到你手上了,希望你能秉承祖训,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早日为张家添丁。”陆英大方起身回礼:“多谢母亲,儿媳定当时刻谨记,不负母亲所望。”张武龄看着这一幕,嘴角含笑,抑 制不住的幸福。婚后陆英勤俭持家,把诺大的张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下人们也纷纷信服这位少夫人。陆英和张武龄琴瑟和鸣,恩爱有加,没多久,陆英便怀了孩子。一日,陆英整理完账目刚起身,突然肚子一痛,随即她感觉有东西顺着大腿流下。她惊呼出声,正好休息在家的张武龄赶忙过来搀扶她,她吃力的说:“武龄,快,我可能是要生了,快让人请产婆过来!”张武龄小心抱起陆英放到床上,便吩咐下人把产婆带过来,张武龄便被产婆推出门外。产房外,张武龄搓手来回走动,很激动又很紧张。这时,张母也闻讯赶来,刚进门便听到“啊!”一声大叫,伴随着小孩“哇....”的哭声,便听产婆说:“生了,生了!是个千金!”张武龄立刻跑进房,到床边拉着陆英的手激动着说:“老婆,你辛苦了!谢谢你!”张母也过来安慰几句,得知生的是女儿,眼里闪过一抹失望,脸上却带着笑:“没事,女儿也是我张家的宝贝。好好调养,来年生个大胖小子。”便吩咐下人好生照看。张母眼里的一丝失落被陆英捕捉到了,留在她心里。后来几年,陆英连续生了几个孩子,但都是女儿。这时张母的态度就大不如前了,断定了陆英生不出儿子,要给张武龄纳妾,但都被张武龄拒绝了。5年后,陆英再次生产,生下个男婴。但因为难产,在母体内待的时间长,才落地便没了呼吸。这次张母却直接冲着床上的陆英大吼:“你这个克星,害死了我孙子...你个扫把星...”。床上的陆英眼角流泪,眼神空洞,没有任何声音。这一刻,其实她比任何人都难过,死的是她怀胎十月,拼尽全力生下的孩子。可,好像没人理解她,而张武龄一直忙着事业,没在家。没多久,张武龄便觉察了陆英的情况。他看陆英整天郁郁寡欢,决定带陆英离开张家。他带着陆英去了苏州,开办了很多女子学校。还接纳贫苦人家的女儿,不收她们的学费,夫妻俩备受外人赞誉。离开了张家那个大家庭,陆英的心境恢复过来。张武龄整天的陪伴,陆英很快又生了个女儿,女儿刚满4个月,陆英又怀孕了。十个月后,陆英再次生产。这次生产因为胎位不正,陆英吃了很多苦。但还好有惊无险,在医生的帮助下顺利生下一个儿子。陆英看着儿子,心里一颗大石落下,总算有交代了。产房里,张武龄看着劫后余生的陆英,满是心疼:“老婆,我们现在有儿子了,以后你也不用再为这个事烦恼,以后我们不生了,你好好养好身子。”这时,医生也开口:“夫人这次生产伤了根本,以后一定要好好调养,近几年可不能再怀孩子了。”张武龄满口应是。可是陆英的脑子里,却是婆婆曾经对她说的话“张家现在人丁单薄,你要多生几个儿子!”出院后,陆英还是偷偷找了老中医,调养身子,半年后,又怀上了孩子。之后几年,每年都在生。1922年,36岁的陆英生完第 14胎,又因拔 牙大出血,危在旦夕。生命垂危之际,她将孩子托付给了保姆,又把剩余嫁妆都送回娘家。便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人世,留下了4个女儿,5个儿子。陆英和张武龄原本门当户对的婚姻,可是陆英却成了张家的“生育机器”。结婚16年生了14个孩子,终是油尽灯枯早早离世,真是让人唏嘘!让人不得不叹一声“红颜薄命!”真庆幸我们生在男女平等的时代!不用背负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张武龄简介#

3、张武龄子女

27岁的沈从文当教师时,一眼爱上了18岁的学生张兆和。他开始天天写情书,传得学校里沸沸扬扬,张兆和受不了,跑去找校长胡适告状。谁料,胡适说:“他顽固地爱着你。”张兆和却说:“我顽固地不爱他。”张兆和出身名门,清新脱俗,父亲张武龄是位富商,家中有四个女儿,张兆和排行第三。当时,18岁的张兆和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是学校公认的校花,因为皮肤黑,所以男生们都喊她黑牡丹。那时,追求她的男生有很多,她还特意把这些男生编了号,如“青蛙一号”,“青蛙二号”...张兆和和沈从文,一个是名门之后,家境优越但也孤傲;一个是来自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城,行伍出身,有才华却又有些自卑。在遇见之前,两人在两个世界中,过着不同的生活。可没想到的是,奇妙的缘分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1929年,27岁的沈从文被校长胡适聘请,来校任教。沈从文没有任何背景,只有小学学历,胡适看中的只有他的才华。不曾想,在学校里,沈从文一见到张兆和,便爱得一发不可收拾,他立刻把爱慕之情,化作每日的情书。只不过,他在张兆和那里的排名也仅是“青蛙十三号”,张兆和收到沈从文写的情书后,也是视而不见。然而,沈从文对她的追求,却又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张兆和实在受不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胡适虽说调侃式的应付了张兆和,却也私下给沈从文写了封信,提醒他切莫一时冲动。不过,此时沈从文正陶醉于爱恋中,怎能听进去逆耳忠言?他的情书依旧是照写不误。直到1930年,沈从文要离开中国公学,他特意给张兆和,写了一封长达6页的情书。在信中,他情真意切地表达着爱恋,甚至还不忘嘱咐张兆和也不要荒废学业。张兆和的心理防线,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打开了,而后默许了彼此间的关系。1932年,张兆和毕业,回到苏州。沈从文当时在青岛大学当教授,便从青岛来到苏州张家探访。在这期间,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沈从文也得到了张家人一致的认可。直到1933年,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举办婚礼。婚后,两人一起去了青岛。此时,沈从文沉浸在新婚幸福中,创作力爆发,那本《边城》正是在此期间定稿的,小说里的翠翠,便是以张兆和为原型的。不过,当憧憬的美妙成了柴米油盐,一切都让人感到失落。婚后,张兆和发现,两人在生活习惯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几乎无法契合。不久,在这段缺乏理解和契合的婚姻中,出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高青子。1935年,沈从文因事拜访他的同乡熊希龄,偶然认识了高青子,她是沈从文的忠实读者。两人初见,聊得十分开心,高青子也不免流露出倾慕之情,男女之间情愫暗流涌动,这让沈从文陷了进去。终,沈从文便向张兆和坦白了,他爱上了高青子。张兆和并不理解丈夫为何变了心,于是她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也让沈从文焦虑无比。1937年,抗战爆发,沈从文要去西南联合大学教书,张兆和便留在了北平,照顾年幼的孩子。谁料,1938年,沈从文在昆明第二次遇到了高青子,他还把高青子介绍到了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工作,两人间的流言蜚语,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心已动,情已移,这段恋情终究会散去。后来,高青子嫁给了一个工程师,沈从文发乎情止乎礼,回到了张兆和的身边。张兆和面对此时的沈从文,内心自然会有一道隔阂,沈从文同样心知肚明。后来,沈从文一度患上了忧郁症。之后,他回到了北平,在清华园疗养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张兆和并没有去照顾和陪伴他,甚至没有去看望过他。彼此的不理解,让他们在婚姻的路上走得很艰辛。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受到了文化界的批判,境遇更加悲惨。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下,沈从文想到了自己结束生命。不过,幸好被张兆和的堂弟发现,他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1966年,张兆和被下放到湖北咸宁,而沈从文也作为“反 动文人”要被下放改造。晚年间,沈从文越发像个孩子,他对张兆和的不舍,如同孩子依赖母亲一样。直到1988年,沈从文病逝。临终前,他还一直祈求着妻子的原谅,只可惜,到后也没能达成所愿。或许对于张兆和来说,她对沈从文的爱是真的,可终的不可原谅也是真的。@惊鸿历史苑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种种迷惑与磨难,也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但是,在爱情这个命题上,理解和包容真的很重要。倘若当初沈从文和张兆和两人互相理解,多给彼此一些温暖,想必也能相互依偎地走过一生,日后回忆往事,也会得到更多慰藉吧。不懂得相互理解的夫妻,终究是无法保持婚姻的恩爱。到后只会落得,既叹息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又庆幸彼此也做了一世夫妻。缘起缘灭,遇到不容易,相见了,请珍惜!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我是@惊鸿历史苑 喜欢的话,就请多多关照吧!#故事##历史人物#

4、张武龄张宁

民国大家闺秀陆英,21岁嫁入豪门,没想到却甘当“生育工具”。16年连生14胎,之后因拔牙引发败血症,不治身亡。1885年,陆英出生在盐商之家,家境优渥。她虽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孩,但父母并非重男轻女之人,对她的教育十分上心。在礼仪诗书方面,父母专门请了老师;在管家和理财方面,母亲亲身示范。陆英天资聪颖,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事情处理得也很有章法,常常被大家当成贤良淑德的典范。陆家祖籍本在合肥,后来陆英的父亲去扬州任职,他们举家搬到了扬州。世交张家给他们提供了住处。到了陆英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将她许配给了张家大公子张武龄。张氏家族是官宦世家,祖上曾跟随李鸿章办事。因平叛有功,获得上司信任,官越做越大,一度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也就是现在的省长。等家族发展到张武龄这一代,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光良田就有万亩。张武龄原是张家五房的儿子,因大房长子年近四十还没有孩子,五房将张武龄过继给了大房。于是,张武龄作为长房长孙,被全家寄予厚望。1906年,陆英带着父亲置办一年的嫁妆,从扬州出发,到合肥拜堂成亲。她的嫁妆装了整整十艘船,其中不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船靠岸后,嫁妆绵延十条街,所到之处人声鼎沸,城里的百姓都沉浸在嫁娶的喜庆氛围之中。结婚当天,17岁的张武龄,头一次见到妻子。看到陆英秀丽端庄的面庞,这位名门公子一见钟情。婚后,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举案齐眉。陆英一个人操持着张家上下百口人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理财管家无不周到妥帖。张家家大业大,陆英定期核对账目,听取下面管事的汇报。另外,张家还有不少迎来送往的事,需要她这个长媳出面。她履行妻子应尽的一切义务,从未出错。张武龄的母亲、婶婶,还有他父亲生前的妾室,都对这个媳妇赞不绝口。后来,张武龄要创办女子学校,陆英就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教育事业,在家中推行识字运动。在张家,家中的女子都要读书,包括仆人。陆英让孩子们指导贴身保姆读书、识字。据陆英的女儿,也就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回忆,每天清晨她的保姆都会为她梳头,这时她就会拿出字表,教保姆识字。在陆英的推动下,家中热爱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陆英待人亲切温和,从不以地位高低区别对待他人。在家中,她要求孩子们不管吃什么,都要分一半给自己的贴身保姆。所以,孩子们与自己的保姆间感情很深。在大家眼中,陆英就是个的妻子、媳妇,从来不用长辈们操心。但唯有一件事,婆婆们不得不亲自过问,这件事就是为张家传宗接代。婚后第二年起,陆英接连生下四个女儿,期间还夭折了两个男孩。婆婆们盼男孩盼了7年,一直没能如愿。不久,陆英又怀孕了。她的生育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到了日夜啼哭的地步。幸运的是,这一胎,陆英生下了男孩,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可以说,陆英自结婚起,就一直为张家开枝散叶,但这与家人们人丁兴旺的期盼仍有差距。1921年,刚生完第14胎的陆英牙疼难忍,寻医生救治,没想到因此引发败血症。她自知时日无多,先将自己未花完的嫁妆返还给陆家,又将孩子的保姆们叫到床榻前,恳请保姆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到18岁,并为每名保姆准备了200元酬劳。保姆们感念陆英的恩德,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她的嘱托。10月16日,安排完一切的陆英缓缓闭上了双眼。她的一生虽短暂,却得到长辈、同辈的赞誉,为子女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看了陆英的故事,很多人感慨:如果没有接连生育,或许她不会这么早就离世。不过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随意评判历史人物的对与错。好在现在,随着制度的完善,许多家庭不再执着于生男孩,女性相比从前也有了更多选择权。#历史#

5、陆英张武龄

20岁的她,和印度王后一样,16年生14个孩子,后油尽灯枯死在产床上:“刚出月子就怀孕,一个接一个生,真是可怜。”说到14个娃,很多人会想到泰姬陵女主,这回要说却是民国时期。两人的共同就是都生10余个娃,后用短暂一生在历史长河中留痕。我们的女主角是谁呢?她就是大文豪沈从文的岳母陆英,能培养出优秀女儿的母亲肯定不简单。当年陆家在扬州是盐商,家财万贯,陆英的母亲是李鸿章侄女。陆英还是豆蔻年华,他们为女儿精心挑选夫婿,张武龄这时就入了眼。张武龄祖父当年深得李鸿章的器重。张家又是合肥远近闻名的大户。张武龄没有狐朋狗友的不良嗜好,人又博学多才。在两家商定好后,陆家就开始早早为女儿准备嫁妆。1906年,陆家人雇了十艘船才把嫁妆运到合肥,光送亲的队伍十里长。紫檀木家具,珠宝首饰、古董字画更是数不过来,据说连扫帚、簸箕这样的小物品都挂着银链条。这场豪华的婚礼让无数人在经年后,提起还是会津津乐道。就这样21岁的陆英嫁给了17岁的张武龄。婚后,身为长媳的陆英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虽说聪明能干也深受张家上下的喜爱。却仍要面对千古不变的话题——催生。一年后,陆英生下第一个女孩,张家长辈虽有些失望,但给人丁单薄的张家添口他们也高兴。直到1910年,陆英连生了三个女儿后,婆家开始埋怨怎么不生儿子呢? 他们不知道其实决定权在父亲啊!又过一年,陆英终给张家生下了第一个男孩,孩子却没活下来。张家只痛惜金孙,却没人关心陆英刚经历丧子之痛,让她准备继续生。陆英的精神压力很大,张武龄疼爱陆英决定搬家。1912年,夫妻两带着孩子搬到上海,人还没完全安顿好,陆英怀孕了。所有人都紧张兮兮,婆婆更是早就开始祈福,就连丈夫也盼着。然而,这一胎仍是千金,陆英难以摆脱张家要孙子,张武龄更是默认了。就这样陆英连续生了3个男孩,她高兴的跑到照相馆留下这一美好时刻,身穿西式的长裙,带着配有美丽装饰的帽子,很是闪眼。这就是陆英留下来的珍贵照片。到1917年,陆英全家搬到苏州后,大着肚子的陆英仍亲自挑选大院供家人居住,给每人布置房间。又在家中设多个书房,她的书房跟丈夫的书房相对,平时碰到有趣处两人好隔着窗户交谈。还在屋里各处摆放着书籍,所以孩子们很小就能读《红楼梦》。同时,陆英支持家里老少皆读书,就连仆人都要跟着一起识文断字。有机会她还会带着孩子们去听昆曲,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的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看陆英给女儿们取的名字,专门选了“带腿儿”的元、允、兆、充,暗示女儿们终归要离开家,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也许是带着对陆英的期待,四个女儿长大后是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四姐妹”。女儿张允和回忆:母亲是家里的主心骨,那时候家里一片的祥和、很是温暖。父亲张武龄自是不甘落后,深受蔡元培教育理念影响的他,在陆英的支持下,于苏州创立了一所新式的女子学校,学校减免贫苦出身孩子的学费,夫妻二人亲自担任老师。陆英每天茫茫碌碌很多事要做,就这也没阻止她继续生孩子,可以说是一年生一个了,不是在怀孕就是在生产做月子,那个时代又没有,肯定是硬生,有多疼啊!妈妈们有感触吧!结婚16年,陆英至少怀孕14次,总共为张家留下四女五男9个孩子,就算张家有保姆佣人的服侍,丈夫还算疼人,也架不住如此频繁的生产啊?这是人,不是机器。1921年,陆英终于撑不住倒下了,病床上的陆英的虚弱,才三十六岁的她一下老了很多,放心不下的就是九个孩子。毕竟丈夫肯定会新娶的,到时孩子……她想起对保姆的了解:她们带孩子如亲生骨肉一般,但又不溺爱孩子,更是对女儿情分深厚。可不可以把孩子托付给她们呢?于是,陆英发给每位保姆200大洋,这些钱相当保姆们在陆家八年的工资,只是请求她们能够留在陆家照顾孩子们长大。之后有些保姆知恩图报的照顾了张家三代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带着对孩子的无限眷念陆英走了,那时大的14岁,小的刚2岁。在陆英坟前的小树还没长大时。张武龄就将小12岁的韦均一迎娶进门了。韦均一算是新时代的女性,只比大女儿长7岁,据说是被父母逼迫的,不过谁让张家有钱呢?男人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韦均一和孩子们矛盾不断。张武龄为了让新妻高兴,不但收起陆英所有的相关,更不允许孩子们在家里提起陆英,还无限偏袒她。这助长了韦均一的脾气,当时她差点中断了女儿的学业,更过分的是她当着孩子们的面,烧掉了陆英的所有相片,只有一张遗漏下来。那可是为自己连生9子,陪伴了15年的妻子啊!幸好,孩子们还有真心疼爱的保姆们在,这真的是时代的悲哀!新时代,别人不够爱护,就爱自己多一点,女人啊!不只是谁的谁,更是我们自己!#故事# #人物# #爱情#作者:紫木儿编辑:薄荷

6、张武龄去世

1906年,豪门名媛陆英十里红妆,风光大嫁,嫁妆装了整整10艘船。结婚16年她生了14个孩子。结果,油灯耗尽,去世不到一年,丈夫另娶新欢。幸好她生前做了一件事,挽救了自己的孩子们。陆英出生名 门,家境殷实。父亲陆静溪是扬州的盐务官,母亲是李鸿章的四弟李蕴章的女儿,是位品德端正的大家闺秀。陆英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被培养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相貌出众,落落大方,因此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时,求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陆家精挑细选,终于选了门当户对的张家的儿子张武龄,其祖父是封疆大吏张树声。张武龄长的一表人才,虽然家底丰厚,但他却不是纨绔子弟,而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此陆家十分满意,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嫁妆。成亲那天,送嫁妆的队伍大概有十条街那么长,路上都是围观的百姓,皆感叹如此丰厚的嫁妆,甚是少见。陆英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嫁进了张家。婚后二人也是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婆婆也把管家的钥匙交到了陆英的手里,而陆英也有这个能力,将张家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过,婆婆更关心的是,陆英什么时候能生出儿子,因为张家子嗣单薄,将传宗接代的希望都放在了陆英身上。陆英也不负众望,接下来的时光里,不停的为张家生下孩子。16年的时间里一共生下了14个孩子。虽然子女众多,她从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就连照顾孩子们的保姆她也让他们读书认字。因为她觉得,保姆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较多,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们,所以要通过学习来提高他们是德行 。正是因为陆英亲力亲为的教育,使得张家的孩子从小都通情达理。陆英多么希望她亲眼看着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长大,成家立业。然而,就在她36岁的那年,陆英牙痛的受不了,牙齿拔掉后却引发败血症,卧床不起了,当时,陆英肚子里还怀着第十六个孩子。不久,陆英在儿女们的哭泣声中,满怀遗憾和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实,拔掉牙齿只是一个诱因,究其原因还是她过度生育,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临终前,陆英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她把孩子们的保姆叫到床前,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了每人一大笔钱,相当于他们8年的工资。她说: “拜托大家在我走后,把我的孩子们抚养到18岁!”这些保姆平时都受到了陆英的恩惠,他们都敬重这位女主人,于是遵守承诺,对孩子们不离不弃,把他们抚养长大,甚至还给张家带外孙、孙子。陆英虽然早早过世,但她的孩子们却被照顾得很好。孩子们长大后,也都很有成就,尤其出名的是“张家四姐妹”:张充和、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个个都是享誉民 国的才女。而就在陆英去世一年后,张武龄便续娶了比自己小12岁的韦均一。然而在1938年,张武龄去世时,临终之前,他留下遗嘱: “与发妻陆英合葬。”陆英一生虽然短暂,却一生都在付出,尽全力的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女儿时,她恪守孝道;做妻子时,她温柔贤淑;做母亲时,她和蔼可亲。陆英一生没有辜负任何人,唯独辜负的只有自己,如果不过度生育,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女长大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