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学先来一波反思♦吾兄临池不辍,书艺大进既然开学了,就谈点正事。因为有人知道我曾经写过好几年领导的各种讲话稿、发言稿,所以不时会有人发来一篇稿子让帮忙看看。说真的,我写的也不咋地,多是官样文章,写的说的都是场面话,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说实在的,老师也好学生也罢,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听过无数的领导讲话、老师、学生发言了,你闭眼回忆一下,有哪次让你印象深刻、拍案叫绝的?没有吧。那我们语文老师能不能写好呢?当然能。比如我们上一届(2021)的高三年级一次会议中,年级主任王嫣然老师的讲话就深深打动了在座聆听的学生,我记得当时一讲完,就有学生问我:“老师,刚才王老师的讲话稿有电子版吗?我想再看一遍。”那是一篇打动人心的发言。是王嫣雪主任熬夜写就,临近高考,她真心实意地想给孩子们一些鼓励,言辞之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师爱”!以真情换真心,这才是发言稿的秘诀,发自肺腑的语言能不动人?学生毕业后对王主任的谆谆教诲也甚是怀念与感激。如果说我们的学生写不了真情实感东西,那是因为考场上的导向长期误导的结果。今天,一位朋友发来一篇发言稿,说明天开学要的,学生自己写的,让我帮看看。我一看,就是我深恶痛绝的类型,是无病呻吟、故作深沉、老气横秋,装模作样的那种文风(为保护隐私,不方便把文章贴出来,大家可以脑补,现实中俯拾即是)。这种风格有一个特征就是喜欢大量引用,机械做作,毫无灵气。写作不是不可以引用,而是过犹不及,隔不远时不时又来一句“某某说”,不是耍宝掉书袋是什么?平时谁那样讲话?酸死了。发言稿就是偏口语的文种,要说“人话”为妥。我在教发言稿写作时,都提到一点,强调要考虑听众这个群体,你的文字是写给他们的,要目中有人,才能笔下有意。否则,就是自说自话自嗨而已。这样是达不到目的。可是,我们的考场写作多年以来的积习实在难改,认为写作多多引用,显得读书多、见识广、有文采、有思想,但这些又靠投机取巧的方式去实现——比如特意积累名言警句,做文段摘抄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写作文拿高分,并不是真的内心有感触而记录下来,也并不是为了提高鉴赏能力。所以,作文(语文)高分未必语文有水平,直言不讳地讲,教学多年,对这个事实了解是很深的。相比之下,饥渴的考试就比较有信度和效度。它真的能筛选出智商的高下。记得程红兵老师说,要谨防中学语文教学应试化倾向。值得深思。
2、程红兵的书有幸跟松江区民乐教育集团领导一起到宝山区上海金瑞学校参观学习。这是金茂集团旗下的一所国际化学校,现代化、智能化、“教育家办学”(校长是全国特级校长、教育学博士程红兵),参观后深受震撼,心潮澎湃。开放:海纳百川的海派精神,“打开学校、打开教师、打开课程、打开课堂、打开学生”的理念,实践“对话世界、连接未来”的校训;自由:一步一景、一廊一画,孩子们在草坪上听风,小提琴声悠扬的铃声,释放心灵,回归教育本源;想象:文化浸润在每个空间,东西方教育精华融合,这里是教育家实现教育梦想的地方。
3、程红兵金句常小丽,长治市沁源县的一位小学校长,她对教育的执著与追求令我感动,一切都是源于近期的一件事。1.本能的推诿2月20日,星期一,上午11点03分,我收到了常校长的微信:“王主任您好,下周我们想去贵校观摩学习,这周可否?我们就去三四个人。”我回复:“下星期我可能去方山,随时联系吧。”当时的我,一是确实答应过吕梁方山县的帮扶学校,我尽量过去;二是我近期工作很忙,有种本能的推诿。本以为,常校长会把时间往后推,未曾想到,在下午15点11分,又收到了常校长的微信:“王主任,我想周三去忻州,我们周三晚上住忻州,周四去你那看看,您若有工作,您忙你的即可,我们自己看看也行。”我很无奈,但亦有几分感动,只能告知常校长:星期三下午4点教科局有工作安排;晚上7点到10点我还有一个线上的视频会议,我还是主持人,晚上也没办法见面;星期四上午是教科局的课改现场会,我必须参加,12点左右才能结束。当时的我,真的希望常校长能“知难而退”,但常校长还是坚持要过来,我只好被动答应。2.萌生的歉意星期四下午,我接待了常校长一行。常校长见我后,告诉我:你们学校的副校长们上午接待了我们,我们看了孩子们的讲解和展示,了解学校的课程建设情况,还听了徐燕老师的一节课,哪些学生是什么表现,哪些老师的什么行为和思想让他们敬佩,对副校长们的工作更是认可。常校长的话,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在我看来,这是“守着长人不说短话”嘛。接下来,我为常校长等人介绍了我校的“好问”课程体系,我本来是走走过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常校长却一遇到感兴趣的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就会提出疑问,一个个总要弄清楚,从常校长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中,我想到了曾经的我,她的身上有我太多的相似之处,我又何尝不是像她这样“一根筋”啊。此时的我,心里有一种内疚感,由于工作太忙,对常校长的到访存在一种消极与被动,但看到常校长那种执着的状态后,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消极与应付,认真为常校长做了讲解,而且从心底产生了对常校长的歉意。3.深深的敬意在常校长对自己做了介绍之后,我对常校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她说:“她是程红兵校长名校长工作室一、二期的核心成员。”这句话让我很有触动。程红兵校长是一位知名的校长,我曾经与程校长有过一面之交,那是我在西安的一次阅读分享活动上他给我做点评,程校长喜欢阅读,藏书很多,自称“书生校长”,能做他名校长工作室核心成员的校长一定是不简单的校长。常校长还说,她经常全国各地的跑,到处参加全国知名校长的活动,如刘希娅校长等等,还多次强调如果我有好的活动一定要通知她。常校长的这些话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她萌生敬意,这不就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那个“无我期”的表现啊。我的成长经历了三个时期:激情澎湃的自我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孜孜不倦的无我期,发现别人那里总有自己学不完的东西;实践探索的成熟期,把自己定位于一名教育实践者,教学做合一的践行者,在实践中成长。常校长现在的状态就像我曾经的“无我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相互欣赏的人也许就是真正“臭味相投”的人。目标是动力的方向,意义才是动力的源头。常校长不仅目标明确,心中更有追求美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辞辛苦,以苦为乐,勇于挑战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她就是既看到了教育的“意义高峰”,又看到了通往“高峰”路上的一座座“山头”的教育人。
4、程红兵教学【我想办一所这样的未来学校】年届60的我,决定再次披挂上阵,去创办一所全新的未来学校。首先我得问自己:未来学校从哪里来?我的理解应该是: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中来;从对当下教育的深度审视中来;从技术世界的颠覆性革命中来;从对未来学校的浪漫想象中来。一、未来学校: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中来近年来,中国科技界在反思“无根之痛”,我们在科技领域缺乏“根”的研发,Android系统是安卓手机行业里的“根”;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PC电脑的“根”……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研发创造的。再进而言之,中国科技界尚缺乏一种开创全新理论、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全新思想的能力,这是中国科技之痛。何以如此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科学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即使从现象出发进行反思,我们也能看出一些问题所在: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缺乏对原创的尊重,热衷于模仿、复制、粘贴;对思维逻辑毫不在意,对理性思考了无兴趣;对深度探究不屑一顾,对哲学思辨几无感觉;对科学内在兴趣淡薄,对外在名利兴趣浓厚;思维格式化现象严重,想象力创造力弱化……科技创新,固然依赖于资金、硬件投入,而更倚重于软实力,重要的软实力事关科技发展之根本。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提出的“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是未来学校教育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二、未来学校:从对当下教育的深度审视中来不妨先跳出教育界来看教育。我曾经看到,一家纪念馆与某家美术馆,仅从外表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二者之间存在极高的相似度。设计者的想象力贫乏!这与教育有关吗?这与基础教育有关吗?大量的事实案例证明这是有关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想象力,现在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过程中大量充斥着标准化思维,思维的格式化是想象力贫乏的关键所在。未来胜任力的关键在于创造力,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想象力,在于思维能力。学校目标不在于培育优秀的“记忆者”,而在于培育出色的“思考者与探究者”。弗里德曼在其所著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一书中提到:未来世界将不会简单地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划分,而分为高想象力(HIE)和低想象力(LIE)两种国家。“如果我有一个创意火花,我可以在香港找设计,通过杭州阿里巴巴找厂商来贴牌生产,由一个网站来设计企业LOGO,真正的增值恰在初的创意之上……”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判断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准是创新。学生学习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于理解力,而理解力包括:整体思考的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想象力、类比力;直觉力;解释力。很显然,未来学校要着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着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未来学校:从技术世界的颠覆性革命中来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让人们深信:强大的技术变革推动世界改变。以BAT为代表的传统的互联网,大特点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任意挑选,而抖音的大特点是“算法”,根据你的行为算出你的喜好,直接把你的爱呈现在你面前。当然,我们对科学技术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科学技术保持应有的批判,要警惕茧房现象。在算法时代,人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要防止人的数字化。我们并不排斥科技,但同时我们也对科技的走向保持高度警惕。我以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自选+推送。我们需要推送,但不需要作茧自缚;我们需要自选,但也需要适度推送;我们需要算法,但不能沦为算法奴隶。学生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精准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技术的使用不能扼杀学生的自主性,技术的使用也要符合人的伦理道德。四、未来学校:从对未来学校的浪漫想象中来悉尼大学前校长盖文·布朗说:“大学的发展源于很多浪漫的想象。”其实,所有优秀学校的发展都源于校长和教师的浪漫想象。首先我们要展开想象,我们将办成一所什么样的未来学校,如何定位学校,办学理念是什么,核心表达是什么,学校愿景是什么,学校使命是什么,校风校训是什么,发展规划是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一切都由我们整个办学团队去深入思考、去热烈碰撞、去积极探寻……未来学校的核心表达是什么?它其实寄寓了办学者的理想、对未来的憧憬,它也是办学者对社会的一种交代、一种宣示,既要含义丰富,又要简洁明了。未来学校的核心表达可以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关键是要体现办学者的未来理想和办学理念。详见原文:我想办一所这样的未来学校-中国教育新闻网(程红兵 作者系上海金茂学校总校长)《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10期#教育##教育微头条##教育资讯##学校#
5、程红兵讲座聚焦创新,引领卓越德阳市况余江生物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成果博览会日前,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聚焦创新,引领卓越”。为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德阳市况余江生物名师工作室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再一次开启了名师工作室的追梦之旅。本次博览会涉及一个主题峰会,七个专题论坛及多个成果观摩特色展示的现场会,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及工作室教师齐聚会场,分享展示,博览会内容涵盖校长管理、工作室卓越发展、课堂转型、德育创新教育、教师发展、精品课例等多种类型。第一天上午8:30,本次博览会在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开幕式后,由全国知名校长、教育学博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程红兵为大家带来了本次博览会别开生面的讲座《面向未来,教师何为》。程教授明确指出未来的教师大有可为,且任重道远。作为当前世界倡导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是未来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周宗兵教授的《跨学科大阅读》案例讲解,为大家做了示范。24日下午,教育教学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徐长青教授给所有参会者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他扛着呼啦圈给三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绝伦的数学课。第二天,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管理需求,选择7个分会场中的一个会场,参加培训学习。其中特级教师钟志农针对班级管理十大难题及其对策作了精彩的发言。就顶撞老师,严重违纪,打架斗殴,校园欺凌,厌学逃学,青春期问题,小拿小摸,迷恋手机,离家出走,自残及自我破坏十个问题进行分析,对每一个问题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参会学员认真聆听,积极笔记,内化反思,参与培训学习的老师受益匪浅。第三天,老师们参加了“基于教评一致的观课、议课”活动。各位专家和老师共同交流研讨。并指出听课评课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德阳市教育局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大力开展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建设,实现区域内名师、骨干教师的有效整合,发挥名师队伍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广区域教育教学成果。有人说:“给我一个舞台,我将撑起一片蓝天”。现在的我们已经拥有了这样的舞台,我们必须把握住机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好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在专家的引领下,认真研究,多读教育教学专著,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反思,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争取在三年研修期内获得一定的研修成果,成为师德高尚、勤学善思、教能高强、教艺精湛、教研高远、社会认同的“名师”。追求教育梦想,我们始终在路上!
6、程红兵作家从高考作文看语文教学高考已经结束,当考生谈起今年的作文时,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偏难,材料读不明白;一种是不难,选材与立意角度很灵活,易深入。其实,这两种情况无非是击中了语文教学的命脉:阅读。今天能让师生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教师也看书,看的多是教辅参考之类的“秘笈”,学生也读书,除了课本,大多看的是有关考试的“学霸笔记”。这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是和先贤对话,更不是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所以,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语文素养。曾听程红兵校长讲,他上语文课每学期都要让学生读上几本大部头,教学也常常围绕这些文学作品展开;曾在山东青岛一中任教的王泽钊上语文课,常常将学生带到湖边山涧吟诗作文。他们的教学效果都特别好。这里,我无意强调语文课非要“奇葩”才好,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去理解“丰富”与“深刻”,真正走进阅读,去体验“哲思”与“文彩”。作文难,难在忘了“教材只是个例子”,难在真正的阅读不仅要读教本,更要读社会、读自然、读人生。而读社会、读自然、读人生,才是写好作文的根本,才是语文人生的源头活水。读书吧,语文教学当从阅读始,刷题刷不出写作能力,阅读的人生才精彩!#程红兵简介#
7、程红兵近视频【学校干部如何做行动计划】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学校的稳步发展、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般学校都会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是学校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充分体现学校发展的理念,也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学校规划的基本特质是:为了发展、时间跨度、宏观愿景。以时间为标准分为:战略规划,一般考虑学校发展的长期远景问题,时限往往为5-10年;策略规划,一般考虑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属于中期规划,时限往往为3年;行动计划,一般考虑马上要做的项目,属于短期计划,时限往往为一学期或一学年。其中行动计划常常由学校内设部门负责制订并执行,因常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学期计划、学年计划。行动计划的作用是学校对部门的要求,也是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既是部门对教育教学所起的带领作用,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既对部门自身具有约束作用,约束部门工作行为不偏离方向,也能推动学校不断发展进步。计划是以目标为核心的,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对目标这一期望结果描述之后,我们就要对目标进行一系列追问:谁的目标——上级的,还是我们的?谁的意愿——部门主任个人的,还是大家的?科学吗——符合规律吗,正确吗?超前吗——是发展,是徘徊不前,还是倒退了?计划适切吗——计划过高,计划太低,可实现吗?计划的读者是谁?计划的要求是什么?计划制订之后如何听证?计划执行之后如何评估……学校各部门制订行动计划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校三年或五年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二是上学期末校长总结以及本学期开学校长的工作思路,三是学校和本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学校部门工作计划的读者首先是部门,其他读者还包括学校相关的领导、教师、员工。所以计划的构成就需要简洁明了、干脆直接,更像是一个纲要版的模式。行动计划应当符合“SMART”条件:Specific(具体)、Measurable(量化)、Agreed and Achievable(各方认同、可实现)、Realistic and Relevant(真实、联系学校及部门实际)、Timed(确定时限)。实际工作中可以项目的方式制订计划,要求是:项目名称——是什么;项目意义——为什么;项目执行——谁负责;项目时间——何时完成;项目评估——谁评价。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行动计划制订出来之后,应该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的意义在于让所分管部门的教职工了解行动计划,参与行动计划,进而认同行动计划。听证会参会人员就是所属部门教师,如果服务对象是全校教师,自然参会对象就是全体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部门领导重点解释计划做什么、意义价值何在、怎么做,听取教职工的建议意见,然后作出相应修改,把管理者的计划变成部门全体教师的计划。计划制订之后,关键在于执行。有计划没行动等于零,关键不是制订多么的方案,而是行动。执行中,细节是关键;有布置没监督等于零,工作要有布置、有落实,还要有监督,只有通过监督总结,才可能从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发现没处理等于零,对发现的每一个小问题进行处理、弥补,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进步没持续等于零。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面对服务对象做相应的总结,比如学期结束之际,面向教师宣讲,听取教师建议批评,以实现持续发展进步。(作者系上海市金茂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17日第12版作者:程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