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秘史丨民国初年,甘肃皋兰县出了一位秦腔奇人。为演唱心爱的秦腔戏曲,戏台上险遭其父亲持枪射杀。今天说的这位皋兰秦腔奇人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宋发良,生于一八八四年,这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晚清年间。宋发良家祖居皋兰县水阜村,祖上留传下来一些房舍田产牲畜,在当地也算一户体面的农耕富裕人家。宋发良的父亲略识文墨,粗通六艺,在水阜一带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头面人物。按照宋发良父亲为儿子设想的出人头地之路,当推学而优则仕,首先要致力于仕途官运。退而求次耕读传家,尽力让祖上留下来的这份家业发扬光大。至于儿子学唱戏混进下九流行列,辱没先人,这在宋发良的父亲看来,想都别想。偏偏老天爷给宋父开了一个玩笑。因为家境富裕的缘故,宋发良幼时便喜欢演唱流行于皋兰地面的“小曲子”,青少年时,便常去兰州城里出入戏园茶肆,秦腔戏曲听多了,也结识了一些秦腔艺人,宋发良一来二去便喜欢上秦腔那高亢豪迈的唱腔及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一九一零年,时已二十六岁的宋发良时常赶着运粮车往来于兰州、皋兰等地,他便把在兰州戏园里看到学到的秦腔戏曲默记在心里,回到水阜后给乡间的戏曲好家子们学唱。一九一五年,宋发良以兰州票友的身份,结识了晚清秦腔泰斗老十二红李夺山、福宝子耿忠义、进财子文汉臣、六指子李海亭、二娃子岳钟华等人,并经常出入李夺山所在的戏班,即“得胜秦腔社”习学秦剧唱腔表演。宋发良自从痴迷秦腔后,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每到兰州办事或拜访亲友,即便家中农活再忙碌,也要借机到戏园里过上几天秦腔戏瘾才回家。宋发良的这一举动,在宋父看来简直大逆不道,典型的败家子货色,父子俩为此经常爆发激烈冲突。但宋发良学戏迷途甚远,志坚如铁,同其父的想法恰恰相反。一九一七年冬闲时节,宋发良从兰州城里回来,便相邀秦腔好家肖克恭、刘锡裕、陈德儒、刘庆芳等人在其家中学唱秦腔,此举首开了秦腔戏在皋兰本土演唱的先河。当众多的秦腔好家让宋发良唱一段时,宋发良便唱起了在兰州戏班学来的《铡美案》中包公一段唱腔,真个是有板有眼,字正腔圆,一下子征服在场听众。从此,皋兰水阜一带便兴起秦腔热,宋发良也因此成为秦腔戏曲在皋兰县早的传播者和引入者之一。转眼到了民国十年(1921年),皋兰水阜一带筹备骡马交易大会,宋发良顿生奇想,邀请兰州的秦戏班子来水阜公演。这个主意得到当地众多秦腔好家子的赞同,大家纷纷捐粮捐钱筹划。有的人拿出来几个银圆,有的人端来一斗半升的粮食,宋发良为慷慨大方,一下子从家中拿出来五斗麦子,这使得宋父愈发的忌恨宋发良学唱秦腔戏剧。宋发良派人携粮食厚礼,前往兰州城聘请李夺山的德胜社来水阜唱戏,李夺山等著名角儿接到请柬后,欣然前往。骡马大会开始后,一时间商贩云集,水阜一带的老百姓纷纷前来观赏省城来的秦腔大戏班。老十二红李夺山首场亲自上场,主演了《金沙滩》中的杨继业。二娃子岳钟华主演了蜚声秦腔戏坛的代表剧目《狮子楼》及《铡美案》等戏剧。兰州城里的这些秦腔名角儿精湛的演出,让地处闭塞落后之地的皋兰戏迷眼界顿开。秦腔得胜社在水阜唱戏半月余,宋发良深有感触,于是提出拜老十二红李夺山为师的请求。旧时戏班子学戏谈何容易,要签相当于卖身契的契约,宋发良心思原本就不在三十亩地一头牛上,况且为学戏又破费不少家中钱财,于是宋父说什么也不同意宋发良跟上戏班子浪迹天涯。好在李夺山是个聪明人,看到这般情景,当即答应收宋发良为弟子,但可不入其门。不久,宋发良前往兰州得胜社学戏三载,到了一九二五年,他便离开得胜社返回水阜,自筹经费,购买戏箱并号召联络当地的秦腔戏迷,发起成立皋兰水阜秦腔班社,这也是皋兰县历史上第一个业余乡村戏班。宋发良善于饰演花脸戏,所主演秦腔剧目主要有《游西湖》、《火焰驹》、《访白袍》、《候上官折梅》等。后期宋发良又专攻须生戏,其塑造的代表性人物有《金沙滩》中的杨继业等。宋发良在皋兰传播秦腔过程中,有一次险些命丧其父之手。由于宋发良酷爱秦腔,这使其父盼望他出人头地的厚望化为泡影,于是便孤注一掷,企图采用极端手段逼迫儿子就范。有一年,宋发良扮装正准备在水阜大戏台上登台演戏时,其父也悄悄来到戏台不远处,端着一只早已装满火药的土枪等候。当宋发良饰演包公刚刚登台,其父便怀着满腔怨恨断然开了一枪,只见硝烟弥漫,枪声震耳,宋发良被击中躺倒在戏台上。只不过土枪威力不足,这一枪只把蟒袍盔甲射烂几个窟窿,宋发良侥幸保住一条性命。戏台下的父老乡亲再三好言相劝,宋父才忿忿不平离去。宋发良穷其一生痴情秦腔,在皋兰各地演出数十载,颇具盛名。一九四八年在他生命尽头之际,他淳淳告诫其子侄辈及众弟子说:我死后,你们千万不要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了。如果真心孝顺我的话,可请来我的戏班徒弟们,在院子里搭棚子唱上三天秦腔,我死而无憾,也能瞑目了。可见,皋兰秦腔奇人宋发良,乃至离世也异于常人,凭此足鉴其对秦腔爱至骨髓,视若生命。#李海亭个人简介#
2、李亭哲个人简介#规范字书写 #少儿硬笔书法庞中华,著名硬笔书法教育家,中国硬笔书法开拓者,八十年代初,受央视之邀主讲硬笔书法,被海内外舆论称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3、李海亭陕西1905年,张作霖看上美若天仙的戴宪玉,用尽手段,把她娶回了家,却不曾想,戴宪玉竟然还和前夫李海亭还有感情来往,东窗事发后,戴宪玉跑去尼姑庵要出家,师太赶紧禀报张作霖,他略一沉吟:“可以出家,不许落发!”戴宪玉其实也是“报复”张作霖,因为她的亲弟弟有一次醉酒闹事,被张作霖依照军法给枪毙了。所以,这次张作霖来质问她时,戴宪玉愤怒的喊:“我也是你从别人手里抢的,现在我也没弟弟了,我就是要绿了你。”张作霖后来也心软了,容她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4、李海亭楷书兰州秦腔的交流与贡献(二)民国初,虽有一些陕西演员,大举西进,组为“客伙班”与甘肃秦腔口中夺食,对甘肃秦腔造成很大冲击,但在民国十年前后,甘肃秦腔恢复元气,兰州秦腔依然作为甘肃秦腔舞台的主体,恢复往日的兴盛、活跃。不仅有唐华、耿忠义、岳中华、育、李海亭、史月卿等甘肃籍演员走红,还有文汉臣、葛正兴、朱怡堂、田德年、李夺山、郗德育等一批陕西籍演员在甘肃落户唱戏。但很快发现,他们不是在“喧宾夺主”,而是“水土不服”。特别是在兰州,一些有见识的陕西籍演员,不得不放下身段,投师于土生土长的甘肃流派名角,学习甘肃特别是兰州的演艺技艺。如李夺山,以“十二红”的名声来到兰州,发现兰州不宜立足后,就投师张福庆、后又投师岳得胜,得到真传后,才成兰州名角。再如郗德育民国初来兰州,在演出炮戏《辕门射戟》时黄场,先后三拜甘肃或者兰州流派主角为师学艺,潜心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终成为兰州秦腔流派之一。典型的是朱怡堂,初来兰州时,有股“初生的牛犊不怕虎”的架势,看不起土生土长的且以神道戏为主的兰州戏班。在和地方班社的较量中,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不得不放下“陕西名角”的身段,虚心向兰州班社学习,终还成了兰州人的女婿,成就了中国秦腔首位坤角。就是仿效易俗社而在兰州创办的新型社班和科班中学生、净的学生,诸如秦腔训练班的黄致中、彭安民、李益华、吴俊卿,化俗社的李化仁、郗化民、王化理、周正俗、任易俗以及新兴社的孔新晟等,仍然把兰州秦腔的戏路和风格特色当作学习的范本,后来都成为兰州秦腔的名角。还有陕西来兰的其它演员,无一例外地放下身段,结合自己的特长,虚心学习甘肃秦腔特别是兰州秦腔的做工,后来都成为兰州秦腔舞台的佼佼者。如象牛利民、穆九苓、刘金荣、肖正蕙、李正敏、靖正恭、王正端、朱训俗、楼英杰、付荣启、王定秦等。既是一些陕西来兰的名演员,如沈和中、何振中、刘易平、和家彦、程镜生、苏育民、耿善民等,在兰州演出一段时间后,才会在西安大红大紫。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戏剧艺人西迁来到兰州,为兰州秦腔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机会。这一时期,话剧、京剧、豫剧、越剧、晋剧、蒲剧、评剧以及曲艺等,先后落户兰州,或组班演出。还有国内知名的演员,如蒲剧的王夜才,晋剧的王根来,京剧的徐碧云,豫剧的常香玉,电影、话剧界的赵丹、白杨、叶露茜等,都在兰州演出拿手剧目。剧种与著名角色之间的交流,为兰州秦腔与时俱进,奠定基础。朱怡堂、耿忠义等兰州秦腔的名角,吸收晋剧椅子功等功夫,创新发展了兰州秦腔的踩翘功、三尻子以及鞭子功。兰州秦腔著名旦角李喜凤、杨金凤、王晓玲等,都得到常香玉、徐碧云的指点,演艺、唱功大进。图:梅兰芳收藏的甘肃、陕西秦腔脸谱。
5、李海亭是哪里人兰州秦腔对中国戏剧的贡献 (二)民国二年(1913年),秦腔女演员在兰州诞生,她就是当时的秦腔名旦朱怡堂的妻子李喜凤,她作为职业演员登台演唱,扮演剧中女性角色, 开创了秦腔女演员的先河。民国十五年(1926年),所官办多剧种培训机构,兰州进化剧社在兰州庄严寺成立。剧社分话剧、平剧(京剧)、秦腔(秦剧)、杂艺等五个训练班。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公办的戏曲学校——觉民学社诞生在兰州。在此之前,戏曲培养人才的机构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由戏曲名老艺人出资兴办的科班;二是由实力雄厚的班社出资办的科班;三是由地方热爱戏曲的豪绅富户出资开办的科班;四是由学识渊博富有政见的知识分子、军政要员合股出资办的科班。而兰州觉民学社则是由当时教育厅在接办原属刘郁芬国民军政管辖的“进化剧社”秦剧训练班的基础上,重新整编的一个戏曲训练班。清末民初,兰州街头食品摊盛用食品的器具(木盘、圈子、食盒、碗筷、调料碗等)上出现了秦腔脸谱,用以招徕客人。民国十年前后,秦腔戏剧人物绘画进入饭店、饭馆,成为当时时髦的装饰。至此以后,秦腔脸谱及秦腔剧目的人物用于工艺品从舞台走向社会,弘扬着中国戏曲文化的精神。清乾隆间,西北五省秦腔演员交流演出越来越频繁,清末民初,陕甘两省秦腔界演员交流频繁,并率先举办甘陕两省秦腔演员交流演出的是兰州。民国21年(1932年),由兰州商界联合出面邀请西安新生社来兰演出。新生社来兰就以陕西会馆中的戏楼为演出场地,并由陕西会馆出面组织兰州当地秦腔名流如郗祝音、文汉臣、李海亭和新生社的刘毓中、崔晓钟、姜旺秦等同台演出了《周文选女》《六部大审》等剧目。抗日战争时期,兰州城区一隅之地,聚集了近30多个戏剧演出团体。除秦腔外,有话剧、京剧、豫剧、越剧、晋剧、蒲剧、评剧以及曲艺等。当时在国内知名的演员,如蒲剧的王夜才,晋剧的王根来,京剧的徐碧云,豫剧常香玉,话剧界的赵丹、叶露茜等。他们所演出的剧目也让兰州人大开眼界,为之倾倒。当时众多的剧种,众多的名流,众多的名剧同城献艺,相互竞争,争取观众。而处于激烈竞争的秦腔毫不示弱,强化演出阵容排演了《二度梅》《铁弓缘》《富贵图》等剧目并将之推上舞台,参与竞争,剧场门前很快“车如流水,马如龙”。兰州的秦腔茶园自清末民初兴起以来,百年来未有衰落,至今方兴未艾。茶园不仅成为群众自娱自乐演唱秦腔的场所,并从清唱走向粉墨登台演唱完整的剧目,还邀请著名演员来茶园演唱,成为兰州人的佳话。在秦腔活动的省份、地区,唯有兰州如此,至今百里黄河风情线上仍随处可见。历史上,兰州率先将戏曲演员称为“杰”。清末秦腔三杰:三元官、福庆子、石娃子;民国三杰:郗德育、耿忠义、文汉臣。兰州观众特别器重秦腔演员,一些演艺高,德高望重的演员,以空前绝后来形容,民间常说“金城秦腔老三绝”:三元官、福庆子、石娃子;“金城四绝”其中两绝就指秦腔演员。“金城四绝”指:牙古子的包子、马保子的面、富保子(耿忠义)的净生、八娃子(史月卿)的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