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姚启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来康熙一定会杀了他,但没想到,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并没有下手,这是为何?姚启圣,浙江绍兴人,清朝汉人官员。顺治初年,他游历通州,遭土豪侮辱,愤慨之下投效清军,做了通州知府,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土豪抓起来杖毙。这样快意恩仇的侠客性格注定他的仕途将不平凡。6年后,他因违反海禁之令被朝廷撤职罢官,发配到关外看马,而且将“永不叙用”。见仕途无望,他后来转为经商,谁知,他竟有异于常人的经商头脑,眼看着要成为广东大富豪时,吴三桂造反了。时局急剧变化,姚启圣闻讯急忙赶回浙江,捐资招募数百名勇士,并和儿子一起投效于康亲王杰书。1662年,郑成功病逝,儿子郑经继承郑氏集团,趁三藩战乱,郑经出兵,福建动荡不安。这时,姚启圣站出来,给康熙递了一份奏折。康熙眼前一亮,连连赞善:“闽督今得人矣,贼定可平!”康熙很少夸人,可见像姚启圣这样的确实不多见。于是,姚启圣被升为福建总督,主要对付郑氏集团,安定福建百姓。事实上,姚启圣确实没让康熙失望。他上任后,发布了“禁讼安民”的告示,不许好讼之人诬陷良民,非但如此,他还将官兵占住的房屋清出来还给百姓,大大改良了民生。他当官不为钱,他除了自己做表率,不收礼外,还劝文武百官别再害苦百姓,看到百官不听时,他还会破口大骂。也正是他这张嘴从不饶人,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有的甚至在背后给他小鞋穿。1678年,郑军进兵漳州,姚启圣出兵镇压,陆续收复漳、泉两地,郑经不像他父亲那样刚毅果决,于是兵心涣散。由于剿灭南明政权费时耗力,于是清军准备招抚郑经,但姚启圣犯难了,连年战争,清廷财力相当困难,军需供应上都缺钱,哪来的钱去招抚啊?这时,姚启圣便把自己经商赚得钱都拿了出来,几乎可以说倾家荡产,即便这样,还不够,没办法,他不得不挪用司库银。然而,京城官员不知内情,提出弹 劾,康熙一直对贪 污查得严,但这次,他并未追查下去,而是将此事敷衍过去。并且直到姚启圣死后,已确证“亏帑金以百万计”,康熙仍“概予放免”。可以说,姚启圣是官场中难得的一股清流,但他的官职却越做越小。康熙虽然认可姚启圣的才能,但内心其实是不喜欢他的,姚启圣不仅对大臣不屑一顾,对他这个皇帝也并不是敬重。姚启圣作为清朝年间有名的知识分子,对康熙的满族统治却很不屑,康熙曾为折服他,将他关进大牢,不让人和他说话。姚启圣被关怕了,他虽然对大清官场不满意,但他还想为百姓多做点事,于是,出来后立刻向康熙认错。康熙深知他的为人,虽然他跪地认错,但他心里对自己这个皇帝还是看不起。可是,与郑氏和谈失败后,朝廷太缺收 复台湾的官员了。不过,但凡有别的人选,他不会选择姚启圣。在姚启圣追随杰书带兵作战时,兵士们到处烧杀抢掠,竟把二万多良家妇女掳入军中。姚启圣当时是总兵,他带本部人马斩了二百多名乱兵,还跑去杰书大帐中为民请命,逼杰书下令禁止抢掠。不仅如此,他又逼当地富绅掏腰包,捐款20万安置难民,因此,福建百姓都称他为“姚青天”。这让康熙不得不忌惮,毕竟身为皇帝,谁都不希望臣子功高盖主。如果此次姚启圣成功收复,百姓们的呼声只会更高。对此,姚启圣自己也心知肚明,但自从他出任福建总督起,便将收 复台湾为已任,他不能后退。1680年,姚启圣授兵部尚书,2年后,他和水师提督施琅收 复台湾。康熙听到大捷的消息,松了一口气,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封赏姚启圣。“我们这次回朝,皇上应该会好好嘉奖吧?”回京的路上,姚启圣手下的士兵开心地问道。姚启圣没有那么开心,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一直不受皇上待见,这一次回去还不知道等我的是什么呢?”康熙看着殿上跪着的姚启圣,笑着问道:“爱卿立下如此大功,朕都不知道该赏你什么了,不如爱卿自己说说,想要个什么奖赏?”姚启圣心里“哐当”一声,果然,皇帝开始忌惮他了。这时,他哪里还想要什么奖赏啊,保命要紧!于是,他连连叩头,哭着说道:“回皇上的话,臣这次出海作战,伤了身体,加上年迈,这次能回来见皇上已是隆恩保佑,现在只求皇上能让老臣回乡养老。”康熙听后很诧异,但这对他来说是好的结果,于是,他马上答应了。姚启圣交了兵权之后回了福州,可惜的是,他不久就因病去世了,终年60岁。姚启圣可谓一代名将,一代名臣,纵观他的一生,可用“骄傲”两字概括,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以及他的桀骜不驯让康熙对他又爱又恨。后,他审时度势,看出康熙的猜忌,成功化解杀身之祸,让人佩服!参考资料:《康熙王朝》#头条创作挑战赛##清朝姚启圣简介#
2、姚启圣简介资料康熙在位期间,收复了台湾,这是康熙的功劳。但在这当中还有一个人不容忽略,那就是姚启圣。姚启圣初走上官场是担任广东香山县知县,在任上他干了六年,期间官声还不错,偿还了前任知县留下的亏空。但因行事不慎,擅开海禁,被革职去经商了。从这些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好官,也是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好官。三藩之乱中,有了钱的姚启圣招募兵勇,前往康亲王杰书军中效力,他也跟着康亲王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再次进入康熙皇帝的视野,还晋升福建总督。对于如何收复台湾的问题上,在经筵日讲上,姚启圣向康熙谏言“三必剿”和“三必抚”。不仅如此,在福建的向康熙奏请自己的战略部署,提出以“剿抚并用”的方式,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不坚定的盟军将领。他还制订平台方略,多次击退击退台湾的进攻,同时从郑氏集团内部分化瓦解,逐渐削弱敌方势力的方式智取郑军。他还和大学士李光地共同保举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为平台选将做出关键性决策。
3、清朝姚启圣怎么死的清朝名臣姚启圣才华横溢,为什么却得不到康熙的喜爱清朝名臣姚启圣才华横溢,为官期间执法严明,做出了不少成绩。那么康熙为什么会不喜欢这样有能力的臣子呢?是因为他汉人的身份才讨厌他的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密下。姚启圣从小为人就刚正不阿,骨子里有一股倔强。他鄙视官场上的不良作风,也不爱金银珠宝,所以学不会官场上趋炎附势的那一套。再加上一张毒嘴,官越做越小,一步步被贬。后被贬到三里河马场做了看马官。那么后来他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原来姚启圣被康熙重用,得益于周培公的推荐。虽然很多人说姚启圣讲话经常过于刻薄,并且身为汉人,很难真心实意的为满人效力。但是康熙一见姚启圣,就明白其他人都是在诋毁他。姚启圣这个人诚实、干净、杰出。他不拉帮结派,不卑不亢,只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所以康熙认为,只要自己是个好皇帝,对百姓好,姚启圣就可以为自己所用。果然如康熙所说,由于康熙本身也是个极有才华的人,也爱护百姓,所以得到了姚启圣的敬佩,姚启圣也开始实实在在为康熙出谋划策。他执法严明,为平定三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实际上,姚启圣这样的人并没有被康熙完全接受,甚至康熙对姚启圣这样的人还恨之入骨,在心里已经杀了他一千遍了。因为姚启圣只是听从于自己,却从不臣服于朝廷,姚启圣虽然仰慕康熙,但还是看不起满族皇权。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姚启圣的心态,其实他代表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清醒,但是满清皇权要的是奴才,不是知识分子。他对满清皇权的蔑视和对官场陋习的厌恶,这种清介之气让康熙浑身上下都不舒服。而且姚启圣过于伶牙俐齿,对朝廷官员嗤之以鼻,冷嘲热讽,多次挑战康熙的极限。并且姚启圣经常直接上奏,指出满清皇权的陋习,一个汉人,在满人的集团里,多次指出满人身上的陋习,并要求改进,康熙再明君,也是很难忍受的。所以康熙为了打压姚启圣这个“当代奇才”的傲气,曾经试过把他单独关进监狱,禁止任何人和他说话。这可把姚启圣憋死了,长达3个月的幽禁,没人说话,这对一个伶牙俐齿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难受啊!终姚启圣被逼的没办法,只好问康熙要书看。所以康熙把他放出来之后对他说“朕平生两样东西不送人,一是读过的书,二是有过的女人。这本《仕林佚语》朕还没读过,你拿去读吧!”这就是在敲打他了。虽然康熙并无杀他的意思,但是他的结局也不算太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一月,姚启圣还兵福州之后不久就背部旧疾复发,终年60岁。
4、清朝姚启圣个人资料看了《康熙王朝》,康熙重用姚启圣在福建迁界禁海。当时的技术绝不可能封锁台湾岛,郑氏海军甚至比清朝的还强,但是很多物资必须依赖从大陆沿海贸易,抢掠,禁海就是为了让郑氏物疲民乏。没出两年,台湾各种物资就紧缺了。如今,解放军海空军完全可以切断岛上对外联络,哪个敢冒天下大不韪来支援,东风快递送到位。封它几个月,不要说其他,就是煤炭石油这一块,岛内缺电缺油那是必然的,其他的还不算。乌克兰被俄罗斯炸了石油设施还可以通过罐车从欧洲运进来,我们能一滴油一块煤都不行。本次军演,六个点,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围困都能让岛内陷入困境,何况成千上万的远程火箭弹,“海马斯”打几发都能说准,这些就是类导弹了,“海马斯”它大哥级别的卫士火箭弹,岛内那点军用设施算什么?d和国家还是想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震慑台独分裂分子,国外敌对势力。中国人民和解放军不怕打,要打办法多着呢。康熙大帝用姚启圣的迁界禁海一策,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姚启圣当年迁界禁海,沿海地区百姓损失很大,那是考虑到郑氏海军太强大才如此,我们目前是不需要这么做的,只需要在岛附近围困就行。
5、姚启圣收台攻略1682年,姚启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去必死无疑,但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姚启圣生于1624年的浙江,自小就梦想做一名侠客,惩恶扬善。因此他努力学习武功,还熟读兵法,渴望以后有用武之地。顺治初年,姚启圣父母双亡。他郁郁寡欢,搬离家乡,去往了通州。在通州这个背井离乡之地,姚启圣刚一来就被欺负了。那日,他在街上不小心撞到了两个男子,俩男子身穿锦缎,脚踩锦鞋,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他们被姚启圣撞到十分不悦,见其点头哈腰地道歉,顿时生起了兴趣,吩咐下人将姚启圣胖揍了一顿。姚启圣敢怒不敢言,心里一直憋着一团火。恰逢通州下发清军招募,他立即前去投效。从无名小卒一路攀升到了通州知县,姚启圣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他能坚持到这里,完全靠着当初的仇恨。因此,他上任通州知县的第一天就下令将原来侮辱他的两个富家公子仗杀了。公报私仇,他这官自然很难坐下去,于是复仇成功后他立刻辞官,离开了通州。四处游荡之际,姚启圣又在路上遇见了两名士兵调戏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他顿时升起正义之心,上前理论。两名士兵不以为然,推搡他。不巧的是此刻姚启圣正在气头上,他一把夺过士兵的佩刀,对着他们的脖颈一刀砍死了他们,救下了女子。女子感激涕零,势要以身相许。姚启圣摆手不愿,只护送女子回家为止。而后,他又一次踏上了流浪的行侠仗义之路。1663年,姚启圣决定入仕做官,为百姓服务,于是他参加了科举,获得了乡试第一名,任职于广东香山的知县。他上任初期便听说原来的知县贪污百姓钱财,把县里钱库的钱不仅是都花光了,甚至还亏欠许多。他心里不忍,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偿还了欠百姓的钱,还补上了钱库的亏空。1674年,靖南王举兵叛乱,攻打温州、台州。战乱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康熙则下派康亲王平反,姚启圣听说后立即捐赠银两,还将手下的壮兵一并赠予了康亲王,自己也来到康亲王麾下做事。平反成功后,姚启圣被康亲王举荐入朝。康熙见他性格豪爽,又有一身的反逆之心,便将他提拔为浙江佥事,专门负责判案断案。后来,姚启圣数次前往前线攻打叛军,收复江山,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仕途一路畅通无阻。在抓捕逆贼郑锦之时,姚启圣养军购马,先后花费了自己五万银钱购置了军用备姿,并在战场上一马当先。康熙大喜,下诏嘉奖姚启圣,晋升他为总都督,官至正二品。1682年,康熙将大陆的叛军整治得差不多了,开始着手于台湾地区。彼时台湾是由郑克塽掌管,郑克塽与他的父亲郑经不同,没有那么多狼子野心,也没想过子随父愿,继续和大陆王朝作对。他愿意与大陆和平相处,每年也可以为其上贡,表示忠诚。正常这种情况来说,康熙只需要派遣一位使者,和台湾郑克塽签订一份协议,台湾老老实实地听从中央统治就可以了,没必要动用武力去解决两岸关系。但是康熙却不想这样,他坚持用武力战争解决问题,并把这项任务派给了姚启圣。姚启圣也认为不必用武力,应当和睦解决,于是他向康熙说道:“陛下,如今郑克塽愿意对我朝俯首称臣,我认为可以直接向其提出要求,他们会同意的。不动武力的话百姓可以免受战争之难。”康熙瞬间勃然大怒,骂道:“我是皇帝你是皇帝?我让你带兵前往收复台湾,你只要听我的就好了,其余的不必多说!”姚启圣一口气堵在了胸里。皇上的话他又不能不听,终只得带了一大群兵马前往台湾。到了台湾之后,郑克塽以礼相待,并用臣子之礼向远方的康熙帝跪拜,这让姚启圣心软了下来,不肯以武力收复台湾,只和郑克塽签订了君臣协定。他此番违抗圣明,定要被杀头的。然而面圣之时,康熙只问他:“你知道你这样的做法会惹怒我吗?”姚启圣答曰:“陛下,臣有罪。可是臣不忍再看到百姓因为战争流离失所,臣知道您乃明君,也不愿意让百姓痛苦的。”康熙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也是为了百姓。你可知我坚持武力镇压也是为了百姓,我只是不想留下祸端,避免以后再出事。也罢,你也是好心,退下吧!”言罢,姚启圣离开,也松了一口气。笔名:蒋硕参考资料:王建平.姚启圣[J].剧本,2023,No.695(04):64-86.#清朝姚启圣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