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近来试题的考查形式同比喻,这里不重复。下同。
2、从概念看,分析对偶的构成应该包括三个方向: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相近或相反)。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哪个词与哪个词对(拆分以短词为主),为什么能对(词性或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意义上有何关联(相反或相同)?
3、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5、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6、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果。
7、(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如用比喻来抒情并取得出色成功的例子,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如愁”;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双燕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
9、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10、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11、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2019全国II卷)(借代)
12、(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13、《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14、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17、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缅怀英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1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既然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那就说明有比喻。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排比的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21、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写久客异乡,思归未归的苦况。后两句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烘托思归不得之“念”。“山山黄叶飞”以景结情,用风木摇落秋景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耐人寻味。
22、【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3、将下列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24、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25、(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7、(5)路口的红绿灯正在交替闪烁着。
28、而拟人手法是直接把事物当人来写,使事物具有了鲜明的人格化。再比如“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就运用了拟人手法,因为作者直接把白杨树当人来写了,具体写出了白杨树所具有的人的品质。而“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一语,仅仅是表达了白杨树像伟丈夫这个意思,仅仅是把树比作了人,便戛然而止,缺乏鲜明的人格化特点,所以只能是比喻句。
29、山和水能不能比喻陋室呢?老穆认为,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可以比喻有吾之陋室。
30、☞诗词格律与写作(24集珍藏版)名家教你写诗词
31、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32、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33、他甚至为每一个物品,都写了一段故事。比如文中关于“洗衣机”的故事,你会很佩服作者对微观世界中的深度思考。
34、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果。
35、参考答案:运用排比,分别列举了构树的形体、气味和身姿,借此强化了它少有人知道、冷清寂寥、平凡不起眼的特点。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构树的特殊的感情。
36、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37、(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38、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庾信)“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愁”可以量;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可以载;李后主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可以剪。以上均是将对物的感觉用来比喻心中对愁的感觉,从而将“愁”物化、具体化、形象化。也有以自然之物直接喻“愁”而将其形象化的,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40、被判处终生实习的文案键盘侠
4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2、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3、(3)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一杯酒”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桃李”“春风”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江湖”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而“十年灯”与“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想象独对孤灯、互相思念的情景。
44、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45、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46、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2020全国I卷)(用典)
47、(2)顽皮的雨滴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48、(3)借喻,用春日的阳光沐浴小草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
49、(2)被借代的事物(本体)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读者已了解相关背景。
50、总之,诗歌主要的特征是抒情言理,无论是情趣,或者是理趣,都是诗歌不可或缺内在因素。而这些情趣和理趣,在诗歌中往往不会直接说出,而是借助比喻手法来加以表现。这样,不但使诗歌更具形象性,而且提高了诗歌含蓄蕴藉的审美果。
51、(6)下句是明喻,钱塘潮是本体。
52、【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此题是赏析抒情手法试题,这两句分别运用了用典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手法,“起舞闻鸡”即祖逖的“闻鸡起舞”故事,“潮落秋江冷”是借景抒情。所以答案应包含两个要点。按照“指→析→点”三步法做答,答案拟为:(1)用典(指),化用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析),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点)。(2)寓情于景(指),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析),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点)
53、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有: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贺知章《咏柳》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唐代李白《蜀道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4、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55、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56、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果。(5分)
57、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反问)
58、文案界有几句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文案。
59、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60、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6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62、(诗词微塾)格律诗中起承转合须注意的事项
63、(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64、暗喻的几种形式:(1)本体和喻体并列。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就像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一样);(2)本体和喻体修饰。如:这里是花的海洋;(3)本体和喻体注释。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4)本体和喻体复指。如: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适当掌握暗喻的这几种形式,有助于大家准确判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的题型。
65、(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6、(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67、服装,是有形的;政治,是无形的。服装是具象的,政治是抽象的。这句就是很典型的“有无互通”的比喻句。它核心的洞察是“服装能赋予主人力量”,能让他人主动臣服,在这里,服装就是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沟通语言,是一种政治手段。并且,句式上这句文案还运用了“回环”的手法,就更加高明了。
6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佚名
69、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暗用就是间接援用,又称化用,如欧阳修的《宿云梦馆》:“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70、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71、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72、(1)构成(三个内容):本体、喻体与比喻词
73、(9)明喻,本体是“死”,喻体是“归(回家)”
74、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75、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为奸邪之人蒙蔽,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难以受到君王重用的愁绪。
76、高考古诗表达技巧讲析比喻修辞
77、本体:红星二锅头(静态)
78、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9、(2)比喻句必须有本体、喻词(不出现,但要有)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所写的事物必须有人的特点,不出现喻词,也不出现表示人的词语。
80、(2)只问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须回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81、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①257017198②14648143(①群若满员可加②不必重复加)
82、思乡念亲厌倦漂泊痛苦忧伤孤独寂寞思念友人
83、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8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85、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86、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技巧等):比兴(包含比喻和起兴,故不单独写)、类比、对偶、虚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
87、(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果。
88、(6)春天,柳枝发芽了,小草绿了,小花也开了。
8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0、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9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2、古诗词运用比喻方式分类
93、反问:无疑而问,答案在疑问中。
94、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陆游)(用典)
95、作者用“山、水”类比陋室,“仙、龙”类比“吾”,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类比“室有吾而不陋。
9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97、那么,到底有没有比喻呢?其它的手法又是什么呢?
98、参考答案:①句中用“烽烟”代指战争、战乱,用“庙堂”代指朝廷。(2分)②“烽烟不断”是指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意为本是宫廷贡品的狮子逐渐被民间大众所熟知。借代的使用让句子表达更形象具体、更简洁生动。(3分)
9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0、(3)设问套用比喻、列锦。连用三个比喻,将本来无情的风、雨、草、絮做为喻体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