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的资料简介(青藏铁路与川藏铁路)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4 05:16:48 浏览
1、青藏铁路与川藏铁路

我与退耕还林1—1解读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是指在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粮食生产,从事植树或种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但是中国立国之本,也是中国强大之本。近年来,我们d和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根本,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兴农、惠农政策。在中国的历史上,退耕还林工程注定要留下浓墨重抹的一笔。因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结束了延续中国几千年的毁林开荒的历史,开启了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生态文明新篇章。我们都知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国的生态状况却不容乐观。据资料统计,截止2005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多次敲响了警钟。严重的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林地也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民以食为天”,在生存压力与粮食危机下,长期以来,山区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民开垦陡坡地种粮、毁林开垦情况严重,这些举措虽不得已,却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因此,在1998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8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与之相呼应,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截止目前,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已覆盖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00多个县(团、场),受益农户3200万户、农民1.24亿人。在世纪之交,退耕还林工程上马,书写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奇迹,其投资之巨让世人瞠目。按照《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生态林补助期限为8年,经济林补助期限为5年。按照退耕区域的不同,长江流域每亩补助粮食300斤,现金补助20元;黄河流域每亩补助粮食200斤,现金补助20元。根据以上标准,1999年~2008年,中央需投入资金1961亿元,按照目前的建设规模,中央还得投入2300多亿元,总投入将达430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相当于2.4个三峡工程或13条青藏铁路的投资。成为我国投资大、政策性强、造林数量多、涉及范围广、群众参与程度高、管理规范、效果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偌大的投资深含着中央政府改造生态环境、福泽千秋的决心,是中国政府实践科学发展的生动例证

2、青藏铁路的资料30字

历史上的今天潘田2002年12月27日,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原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总工程师潘田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铁路人生潘田一生心系铁路,在革命战争年代就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40年代,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在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工作后,他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紧急抢修铁路,支援前线作战,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通向哪里。抗美援朝时期,为粉碎敌人的“绞杀战”,他和战友们创造出预设计、预测量、预施工、预计划的“四预工作法”,成倍缩短了抢修时间,使铁路通车里程十几倍地增加,创造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不朽战功。解放初,全国铁路极不发达,能勉强维持通车的不过1万多公里。在新中国铁路建设高潮中,身为铁道兵总工程师、副参谋长的潘田组织指挥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成昆、襄渝、青藏、南疆、京通、通霍、嫩林等铁路线上都洒下他的汗水。在东北林区勘察嫩林铁路线路时,他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林海雪原奔波一个多月。70年代修南疆铁路,黄水沟至滋泥泉一段出现东、西线两种方案,其中东线要长距离穿过盐碱地,施工难度很大。潘田带领技术人员顶着沙尘暴,认真调查,科学比较,果断敲定东线方案。铁路通车后,盐渍土地区铁路稳定可靠。实践证明,他主持确定的方案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成功的,为我国在更大范围的盐渍土地区修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潘田一生修过的铁路很多,但心里惦念的还是青藏铁路。为考察进藏路线,他曾几上青藏高原,跋山涉水,实地勘察,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76年,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勘察青藏线,潘田主持和参与了这次勘察。从不冻泉至雁石坪,有东、西两个方案待选。潘田一行不顾海拔4500米地区高寒缺氧,踏雪沿东、西两线考察,终确定走西线。和潘田一起勘察青藏铁路的老战友赵懋哉回忆说:“1976年9月9日,我们勘察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的线址。夜里风大、雪深,汽车深陷其中。55岁的潘田和大家一起推车。由于高原缺氧,许多人都要吸氧,但氧少、人多,潘老坚持不吸氧,在他的感召下,我也坚持不吸氧。这一天我终身难忘,潘老的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一直激励着我……”

3、青藏铁路修建的困难

“中国在想什么!我们花上千万买他们的铁棒子,他们竟还不乐意卖!”美国斥巨资购买我国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却遭到了拒绝,于是诋毁我国。那么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青藏铁路两旁的铁棒,根据统计,数量高达1.5万根,而一根铁棒的造价就高达20万,它们的具体作用,其另一个名字就已经解释了大半——“热泵”(热棒)。青藏铁路除了要面对海拔高、气温低,还要面对一个名为“冻土”的技术性难题。当土壤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土壤便会含有大量的冰,体积也会发生膨胀,让道路变得十分坚硬。反观到了夏天,温度上升,便会让土壤变得松软,给铁路路基造成破坏,还会给来往的车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坐过前往青藏火车的人,或者驾车前往西藏的时候,都会出现车辆颠簸的情况,这就是冻土忽冷忽热带来的影响。据统计,青藏铁路的路程有80%都是冻土,如果不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很容易对铁路上的乘客造成生命威胁,更别说修建铁路了。好在我国在科研上,一向秉承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经过40多年的研究,终于解决了难题——铁路两旁的“热棒”。或许有人会产生怀疑,从外边看去,不就是一根铁棍子上缠着铁片,怎么就能解决“冻土”带来的安全隐患?殊不知“热棒”的内部其实是封闭中空的,将其埋在地底5米处,底部的液氮,便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将周围的热量通过外部的铁片散播到空中。反之,随着温度的下降,热棒内的液氮会吸收周围的冷气,通过铁片转换为液氮,以此形成循环利用的效果。并且,我国科研专家还考虑到了腐蚀的问题,对“热棒”进行了特殊处理,让它们的寿命增加到了30年以上。其实对于热棒作用的解释,可以用“冬暖夏凉”来形容,相当于一个空调,说着简单,将其研究出来却很难,这也是超级大国美国要买的原因。美国有不少地段都是高纬度地区,气候情况就像青藏高原一样,其中美国拉斯维加斯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而美国想要在上面建造铁路,无可避免地就迎接了中国曾遭遇过的难题。起初,我国在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就引来了美国的关注,并且他们认为中国不具备在有“冻土”路段的条件下,建造铁路,更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但中国却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仅成功在青藏高原铺设了铁路,还发明出了解决“冻土”的“热棒”。美国想要“坐享其成”,买我国辛苦研究出来的热棒造福自己,并且只花千万美元,妄想换取我国耗时几十年、众多科学家的心血,以及工程队呕心沥血的付出,自然是痴人说梦!据资料显示,青藏铁路的建造投资金额达到了330亿。虽然热棒不是国家机密,但它里面包含的情感,却不是金钱就能衡量的。再加上青藏铁路为西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会让美国吃上我们的红利,在短时间内用热棒创造价值。其实在青藏铁路上,除了热棒还有通风路基、隔热层等等设施,目的就是为了乘客的安全,让远地之人走出去和回家方便。当你再次坐上前往青藏铁路的火车,看着道路旁的建设,相信你的内心会由衷地感叹和敬佩中国人的智慧!向中国科研家、中国建设队伍致敬,有了你们,我国基建实力才能强大无比,同时我也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

4、青藏铁路的军事意义

“我们花上千万买中国的铁棒子,他们居然还不乐意卖!”美国愿斥巨资购买中国制造的一种铁棒,却惨遭中国拒绝。当时美国高寒地区的铁路建设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严重阻碍了当地和其它地区,甚至是国外的交流。尤其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境内,这里资源丰富,如果能经这里的资源运到国外,就让美国和邻国实现优势互补。但美国却苦于没有先进的铁路建设技术,只能暂时将这项计划放下来,直到后来,美国注意到,中国的青藏铁路所在地,和他们的阿拉斯加等地情况相似。于是美国人主动找到中国,希望花上千万美元,从中国购买中国解决青藏铁路冻土的核心技术,就是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子。可中国花费上亿,才完成铁棒子的研发,而美国只出几千万,就想买走中国的重要技术,于是中国人果断拒绝了美国的请求。而美国被中国拒绝后恼羞成怒,开始诋毁中国:“我们花上千万买中国的铁棒子,他们居然还不乐意卖!”要知道,中国发明出来的铁棒子,虽然只是被用在修建铁路上,但铁路的作用,对各地之间的沟通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美国,美国相当一部分地区,都是处在冻土地区,而这些地区,又恰恰是美国距离邻国近的地方。这样一来,一旦美国掌握了中国的铁棒子核心技术,就能在美国境内广修铁路,而美国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中国造成威胁。于是中国的铁棒子,至今都没有卖给美国,把美国急得团团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在冻土区域修铁路,而他们的冻土区域,交通发展基本处于停止状态。这时美国人便只能自己动手,通过中国的相关资料,开始研究铁棒子技术,美国却迟迟没能研究出结果。原来,中国工程师在修青藏铁路过程中,发现青藏铁路的冻土问题,不同于大兴安岭的冻土问题。要知道,大兴安岭的冻土,是永久性冻土,这种土壤的状态十分稳定,可青藏铁路所在地的冻土,会随着气候和温度的变化,而出现不稳定性。当时中国研究人员发现,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天气冷的时候还好,可一旦天气转暖,就会让土壤中的冰开始解冻,导致土质变得松软。这样一来,在青藏高原地区修建的地基,会随着冻土变软而变得不稳定,不仅影响铁路建设的效率,还会影响到铁路后期的安全性。于是中国研究人员便开始研究,准备彻底解决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问题之后,再修建青藏铁路。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才研究出一种铁棒子,这种铁棒子有7米长,被专门打造成中空的。与此同时,铁棒子下端用来吸热,中间和土壤接触的部分用来传导热量,而铁棒子露出土壤外面的2米,则用来散热。而这种铁棒子的原理也比较简单,就是在气温升高的时候,让铁棒子及时散热,在温度降低的时候,通过铁棒子地下的部分,保持铁棒子处于低温状态。但铁棒子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制作工艺,导致一根铁棒子,就价值20万,而青藏铁路每隔一段距离插上一根,让铁路每公里安插铁棒子的代价,就要花费2亿。这时研究人员也意识到,铁棒子的代价比较高,于是他们通过不懈研究,终通过改良技术,将铁棒子的寿命延长到30年,从而帮助中国节省下一批更换费用。就这样,中国青藏铁路建设完成后,不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让铁路出现不稳定情况,而这条铁路,也让当地和外界完成了互通有无。在这之后,中国研制出的铁棒子,便作为中国修建高寒铁路的宝贵经验之一,被中国严格地保存起来,以便中国遇到类似的问题,还能再次拿出来参考。可当美国找上门来时,中国拒绝向美国出售铁棒子,这让很多人感到不理解,毕竟美国开出的上千万美元,足够中国完成更多的研发任务。只是中国研究出的铁棒子,是中国无数研究人员付出心血的结果,而他们为研究事业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中国坚持保留铁棒子,不出售给美国,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仍在不懈努力,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中国的研究事业。中国研究人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正是他们永不放弃,才让中国基建有了如今的地位,向中国研究人员致敬!#青藏铁路的资料简介#

5、青藏铁路视频完整版

刚在大学的师友群中看到消息,有“熊猫教父”美誉的胡锦矗先生逝世了!胡锦矗先生,是我的老师,虽专业不同,但曾多次聆听他的科普讲座,也曾登门拜访,聆听教诲,可惜当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胡锦矗先生1955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后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毕业后响应周总理“到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回到四川,编写了四川动物志,并从事长江水产资源研究。1974年开始研究大熊猫,创造性提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并直接促成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扩容,促成了唐家河、小寨子、蜂桶寨、马边等5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至此,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大熊猫得到了初步拯救。可以说,人们今天还能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胡锦矗先生居功至伟!由于在大熊猫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胡锦矗先生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被誉为我国的“熊猫教父”、“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胡锦矗的学生也是人才辈出,培养出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为青藏铁路设计藏羚羊通道的杨奇森,我国海洋兽类研究专家杨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轻的熊猫专家张泽钧,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熊猫专家雍严格等。惊闻胡锦矗先生逝世之后,作挽联一副以敬之:心系熊猫,致力生态七十载身归青山,先生风范照世人在校读书期间,有幸见过胡老先生几面,聆听先生教诲,倏忽已经数年。今先生羽化而登仙,必定是“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先生千古!#四川##四川头条#

6、青藏铁路哪年开建的

公司全称: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简介:成立于2007年1月,总部驻地四川省成都市,隶属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属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的中央企业和中国铁建第一批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单位,是经原铁道部批准的国内一家从事铁路专业养护维修的单位。目前在册各类职工1500余人,主要业务涵盖铁路养护、城市轨道交通维保、高速公路维护等板块,工程业务分布于西藏、苏州、上海、成都、德阳、杭州、常州、西安、天津、兰州、青岛、新疆等省市。公司秉承“诚、信、精、实”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遵循讲程序、守规矩的养护工作铁律,树立“养护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的意识,磨砺缺氧不缺精神的品格。多年来,全体员工以线路创精品,设备争为目标,发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成为工务系统的标杆单位。公司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央企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西藏工匠等荣誉称号。一、招聘岗位铁路工务养护技术岗位(线路工、桥隧工、探伤工等)。二、工作地点西藏(青藏铁路格拉线、拉日铁路沿线)三、招聘要求1.学历:2023年应届大专(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实习生),往届毕业生2.铁道工程、铁道机车(机车车辆)、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铁道施工与养护、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工程技术以及土木类、机械类等各相关专业优先,其他专业择优录取。3.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呼吸道疾病、无传染病、心脏病等,能够适应施工企业维保项目的工作环境及工作特点。4.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品行端正,认同企业文化并快速融入,服从安排。5.确定录用后由学生携带就业(实习)协议按规定时间到单位报到,实习生毕业后签订劳动合同。四、招聘数量西藏地区铁路工务维保实习生或毕业生50名(限男生)五、薪资待遇1.由单位提供入职及相关培训,缴纳社会保险(5险),带薪休假,公司统一安排住宿,提供福利性质食堂,执业资格证书补贴、高原补贴、健康体检、员工培训、文娱活动等。2.因铁路沿线工作地所处地域海拔不同,高原补助标准不同,入职后相关薪资待遇为:实习期:5000元/月以上毕业签订劳动合同:7-10万元/年3.后续随个人岗位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提高实现薪资增长。4.其他福利待遇:入职满12个月后每年享受2-3个月的带薪休假和探亲假期(报销探亲往返交通费);单位免费提供食宿,配发床上用品、被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及工作服,每年组织一次全员体检。5.公司提供的培训及职业晋升通道。六、入职资料(入职时提供)1.体检报告原件(公立医院出具的正规体检报告单)。2.毕业证书(扫描件),未毕业的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提供实习协议。3.身份证(正反扫描件)4.彩色免冠照片(蓝底1寸4张及电子版)七、报名方式1.由学校组织报名,用人单位进校招聘。

7、青藏铁路简介和资料

1982年,尤太忠将军视察部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副团长,越看越觉得对方眼熟。离开部队后他突然跟吴克华将军打去了一通电话,上来就说道:“这事儿你不该瞒着我呀!”尤太忠将军和吴克华将军都是很优秀的革命者,他们虽然不时常见面,但是却彼此惺惺相惜。尤太忠将军在抗战时期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淮河战役,渡江战役,挺进大西南,在抗美援朝的时候,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指挥所部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吴克华将军则曾任红10军1团连长、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8军团21师63团参谋长,参加了赣东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吴克华将军为配合华北我军“百团大战”,进行了反“蚕食”战,在这场战役当中,吴克华将军和尤太忠将军打了不少配合战,两人也逐渐熟识,彼此欣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吴克华将军曾经主导青藏铁路。当时63岁的吴克华沿着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青藏线走了一趟昆仑山。吴克华将军的家人都很担心他的身体,询问是不是让其他人帮忙代劳,但是吴克华将军却很坚持。吴克华将军亲自率工作组到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严重缺氧、气候恶劣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视察工作,的认真。部队的士兵从来没见过像吴克华将军这样的大官,在吴克华将军第一次来的时候,他们提前讨论了三天——当地没有好吃的东西招待吴克华将军,会不会惹得吴克华将军不高兴。没想到吴克华将军来了之后,马上就让警务员和部队联系:在接待的过程中,吃饭不准上酒,不准超过“四菜一汤”,也不准变相加菜。部队的人一开始觉得吴克华将军只是故意要树立一个清廉的形象,所以见到老首长后,不管怎么说,吃饭时非上酒不可。上饭桌前,吴克华向全连指战员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之后,他说:“中央军委有明文规定,我们不能违反。”师长说:“首长,你今天第一次到我们师里来,就是撤了我的职,也得喝一点。”吴克华幽默地说:“我不撤你的职,也不喝你的酒,咱们还是一起吃饭吧。”无奈之下,师长只能将酒给撤了下去,将“四菜一汤”给端了上来。这件事情也传到了尤太忠将军的耳朵里,尤太忠将军赞赏吴克华的行为,不止一次夸赞他,说:“中国共产d的将军就应该是这样。”吴克华将军如此,他的儿子吴晓伟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在参军之后,吴晓伟从来不搞特权,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吴克华的儿子。为了能够让儿子在部队里快速成长,吴克华将军动用了一次的“特权”,将儿子放在了尤太忠将军的部队里。在部队里的吴晓伟也确实一直秉承着父亲的教导,刻苦努力,所以在尤太忠视察时看见的那位个头高大且十分眼熟的士兵,其实就是吴晓伟。尤太忠将军在视察结束后,马上打了个电话给了吴晓伟将军:“老吴,你实在是太不地道啦!”吴晓伟将军对于儿子身份“泄露”的事情很不好意思,不断地和尤太忠将军道歉,觉得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1986年吴克华已到晚年,他在退居后便一直住在广州了,但当时的吴克华身体情况不好。尤太忠将军知道以后的焦急,他专门跨省来到了吴克华将军的病床前,当得知吴克华将军病的很严重后,他甚至还趴在医院的病床上失声痛哭。元帅曾对吴克华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吴,你五任司令员,堪称人民解放军之啊。”吴克华将军不仅拥有超强的作战能力,而且还具有很高尚的情操。什么是不忘初心,老一辈革命家做了示范标准。吴将军光明磊落,心怀坦荡,事情做的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