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专场】“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专场于8月30日15点召开,由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草局、市抚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d的十八大以来玉溪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网页链接
2、成都市水务局简介【保定市节水“成绩单”:再生水利用率达到87.1%】5月6日,保定市召开“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属于资源型极度缺水城市,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36立方米,远低于联合国认定的年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节水”已经成为保定市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保定市水利局d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秀军介绍,在全市市民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6月保定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22.6立方米每万元,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94%,再生水利用率达到87.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7.3%,城市人均用水量降至115.6升/天(每人),顺利获得河北省节水型城市称号。张秀军表示:“同时,2021年、2022年保定市连续两年在全省节水信息报送工作中实现‘数量’‘采编’双第一。”保定市水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申朝辉介绍,下一步,保定市将坚持以实现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以主要用水行业为重点,以节水改造升级为动力,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3、水务局工作信息【海东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调度保民生】今年以来,海东市水利部门立足行业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形势,抓实抓紧抓牢防汛抗旱工作,多措并举做好应急保供水工作,“硬核”抗旱为群众送水上门。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全市部分县区出现旱情,人饮和灌溉受到影响。全市水利系统积极应对,有效处置。期间,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统筹解决防汛安全与人饮灌溉供水之间的矛盾,结合水库蓄水实际,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为有农村人饮和农田灌溉任务的水库积极蓄水,4月份至7月份,全市70座水库共调蓄水量达1600多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地区旱情。同时,科学合理制定供水计划,采取保障防汛安全和分时段调剂供水,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平安区在旱情严重时,积极协调水车10余辆,送水达2000余吨。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组织人员400多人次、机械10台,实施应急人饮水源8处,新建蓄水池5座,维修改造电灌站2处,修复渠道4000米。通过工程措施和水库调蓄水等措施,保障农田灌溉面积12.8万亩。为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工作,今年以来,市水务局领导班子分县区包片组成6个检查组,对全市水库、淤地坝、在建水利工程、河道行洪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的督查检查4次,共检查发现问题215项,及时督促各县区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做到立行立改,消除隐患。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改各类隐患问题350余项。全市水利部门争取专项资金5588万元,维修养护水库47座、病险水库1座、除险加固淤地坝11座,采取工程措施,及时消除水库淤地坝病险隐患,各项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各县区组织防汛应急队伍6支,人员达240余人,开展各类应急演练6场次,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提前谋划安排汛期值班值守工作,全市水利部门从4月份开始结合疫情防控进入了值班值守状态,从6月1日起正式进入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及巡视检查制度,24小时通信畅通。充实物资储备,目前,市水利部门共储备草袋、麻袋、编织袋15万条,救生衣460余件,水泵、发电机、排涝设备280多台(套),铅丝21吨,挖掘机7台、装载机5台、车辆11辆,保障了防汛抗旱抢险的应急需求。据介绍,全市水利系统将持续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并结合水库蓄水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蓄水供水计划,有效保障辖区群众正常用水;积极利用就近水源补充供水,启用抗旱应急备用机井水源进行补充供水,缓解供水形势;针对水源来水不足的情况,采取分时段调剂供水的方式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针对临时饮水困难群众,积极联系协调运水车辆,送水上门,解决群众困难。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河库安澜、人民安全,以水利工作优异成绩迎接d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水务局简介#
4、水务局单位概况#哈尔滨头条#哈市道外区守护母亲河在行动视野新观察 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道外区水务局开展了“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宣传活动。此次宣传周活动紧紧围绕“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这一主题,以“线上广宣传,线下总动员”的方式开展。道外区水务局在道台府广场设立主会场,在4个镇设立分会场。活动中,工作人员利用播放音频、发布节水倡议书、悬挂标语、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了节水社会创建情况、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河湖长制等工作情况,科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黑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细致解答了群众关于用水节水等方面的疑惑。同时制作宣传视频,利用微信群、抖音、朋友圈等线上渠道广为转发,提升辖区居民的知晓率。此次活动,宣传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增强了辖区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为我区创建节水型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5、水务局局长【“土办法”#治理河湖排口“死水”#,水体像“太极鱼”一样流动起来】“水环境质量”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约束性指标,而一些河湖的排口处,容易出现“死水”、臭水的状况。用什么方法进行根治,一直是一道棘手难题。“经过一年的试验,我们武昌区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死水’之症,相关技术和实施方法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日,在武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大会上,武昌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消息。记者随后来到外沙湖实地探看。在长江隧道的雨水入湖排口处,建有一处略高于湖面的溢流坝;相邻约10米处,装有一台功率为3千瓦的水循环泵;两者之间,建有一道柔性生态围隔,将水面进行区隔。“我们的治理灵感,来自古人的智慧——流水不腐。”武昌区水务局水环境治理科科长陶建平介绍,外沙湖是一个具有调蓄功能的湖泊,每当下雨时,会有初雨通过排口入湖。去年5月,武昌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会同各相关科室,联合湖泊管理维护单位,反复试验、不断优化,确定了4个简化步骤:在雨水排口末端,修建溢流坝;雨水超出坝体时,水循环泵将“脏水”抽排至湖泊湿地区,利用挺水植物进行净化;生态围隔将入湖雨水与湖中净水分隔为2条水道;“脏水”抽排后,干净的湖水自动填充,形成良性水循环,增加了水体的流动性,减少乃至避免水污染。这个“土办法”简单地说就是:“脏水”送进湿地,净水自动填充,宛如一条流动的“太极鱼”,让水体形成自净。据观察,通过这套系统,入湖雨水基本在一天时间内即可完成净化。该区湖泊维护站站长王聪告诉记者,以前雨水入湖排口处容易出现“死水”现象,在夏季还往往出现零星蓝藻生长迹象。采取这种“生态补水+内水循环”的方式让水体流动起来后,外沙湖在去年干旱、水位下降0.5米的情况下,水质不降反升,由IV类提升至Ⅲ类,且在排口处未见蓝藻的踪迹。除了这种“机械治污”以外,记者在沙湖水岸星城排口看到,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在水下繁盛生长,睡莲、再力花在水面上充满绿意盎然。这里种有4000平方米“水下森林”,通过生物来达到进一步净化水体的效果。武昌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运维管理项目负责人陈嘉亮说,这种装置,在沙湖安装了5套,巡司河和水果湖各安装了2套。水果湖的雨水排口处,还增加了一个悬挂在支架上的桶体,并装有驱动桶体升降浸入水中的升降组件,在抽排时可以同步收集水面漂浮垃圾,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这个“土办法”,在今年4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李梦晗 摄影:通讯员陈嘉亮)#水务局简介#
6、水务局简历据西安市水务局河长处处长惠强介绍,为实现治水成果全民共享,展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成果的发展廊道,西安以浐灞河、渭河、沣河已建成的堤顶路和S107环山旅游路为基础,规划建设了一条集骑行、步行、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慢行系统——“三河一山”绿道,沿途串联103个生态节点和42个人文历史遗址,规划建设109个休憩驿站,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本次贯通开放的“三河一山”绿道主游径293公里,其中74公里核心段实现了无障碍通行,共有39个驿站,以满足运动、观景、休闲、就餐、购物、停车等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