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广德元年,房琯奉旨进京。途经紫极宫时,他发现工匠们正在加工“龟兹板”,顿时汗毛倒立。当晚有人宴请房琯,面对丰盛的鱼宴,他长叹:邢先生真是神人,请用龟兹板为我做一副棺木吧。房琯是唐玄宗时期的官员,此人做县令时,总能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一旦升官后,就立刻表现得力不从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房琯竟然平步青云。那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连夜出逃,房琯等人得到消息后星夜追赶。才出城十几里,有人都不愿意追了:皇帝都不顾咱死活了,咱这是干嘛啊?我们得回去了,老婆孩子还需要照顾呢,别浪费感情了。于是房琯独自上路,一直追到梓潼关才追上唐玄宗。唐玄宗好激动:朕烂大街都烂到成都了,你还这么忠心?从今儿起你就是宰相了。就这样,房琯一飞冲天。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不久,李亨在灵武称帝,唐玄宗决定接受这个结果,于是便派房琯为使,去给唐肃宗李亨补办登基手续。房琯在李亨面前慷慨激扬,大谈兴兵讨逆。李亨好激动:我大唐都烂大街烂到犄角旮旯里来了,你还这么有信心?难道天降卫霍?升官!于是房琯又以“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的身份,踏上了讨伐安禄山的征程。短短十几天时间,唐军分南、北、中三路,如秋风扫落叶般狂飙至关中,前锋甚至到了渭河便桥。两军对垒,大战即将开始,叛军傻眼了:咦?见鬼了,难道穿越了吗?我们的对手怎么是春秋战法?原来,房琯派出了二千辆战车为前锋,两侧搭配马步军的阵法。房琯脑子锈透了,他根本不懂军事,用史书里的那点经验,企图靠“战术复古”打赢骑兵时代的战争。叛军镇定下来了,既然人家送大礼哪有不收的?于是叛军从中路放出一条火龙……瞬间,房琯的“装甲坦克”成了累赘,跑起来没速度,转身很困难,协调很费劲,烧起来倒是很容易。三天后,房琯带着几千残兵逃回,十几万大军死了四万多人,余者逃散。这就是房琯,一个夸夸其谈的书生,给他二两油就敢开油坊的家伙。后来房琯逐渐被唐肃宗所讨厌,被贬到地方任刺史。广德元年,新即位的唐代宗下旨征召房琯,准备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于是房琯马不停蹄从袁州赶往长安。大概是仕途长期不顺,房琯曾经向一个叫邢和璞的人请教,让他给自己点拨一二。邢和璞道术高超,他能从面相算出人的寿数,还能跟阎王爷讨价还价,帮人延寿,哪怕人死了他也有办法让人起死回生。《酉阳杂俎》等史料,记载了很多邢和璞的神奇故事。有一年,邢和璞去拜访一位朋友,谁知朋友在他到来前两天已经死了。邢和璞却说,他没死,我请他回来。说罢,他掀起被子,和死人躺在一起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朋友依然没呼吸。邢和璞很生气:咱俩约好了的见面,你咋能爽约呢?不行,你得回来。他赶走朋友的家人,再次关门睡觉。时间不长,门开了,人们惊喜地发现,那人真的活过来了:“我正在地府被拷打的时候,有人在门外喊,‘阎王爷要提这个人’,拷打我的衙役却不肯放我走。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喊,‘邢神仙亲自来要人了’,衙役被吓得立刻停住手,对邢和璞连连磕头行礼,并让我跟他回来了。”还有一年,长安有个人家刚娶的小妾突然暴死,于是便请邢和璞出手相救。邢和璞用墨写了一道符放在那女人身上,却不见任何效果。于是,他又用朱砂再画一道符,又烧了一道大符,不一会儿工夫,那女人真的醒过来了:“我被一群胡神掳走了,他们把我关在一所宫里,让我给他们唱歌跳舞、陪他们喝酒。后来门外有人报告说,有‘五道大使’让他们放了我,可他们却不肯。再后来,又报告说,‘罗大王’来要人了,胡神这才害怕了,却还是想拖延。这时突然降下数百骑兵,说奉天帝之命来拿人,他们把胡神打了一顿,并将我带回来了。”邢和璞的故事传得太神,所以他家门庭若市,人们也是将信将疑。邢和璞看了一眼房琯:“当某一天,您从东南来,止于西北,那一天就是您的寿终之日。您降魂之处‘非馆非寺,非途非署’,因为鱼宴生病,死后睡龟兹板做的棺材。”房琯差点大骂邢和璞是个大骗子。这不屁话么?从东南向西北走,这种情况多如牛毛,鱼宴这东西也不算珍贵,经常吃,碰巧哪天生病也太正常了,还用算吗?至于“非馆非寺,非途非署”是什么鬼地方,房琯实在想不出来。龟兹板更是天方夜谭,那玩意儿是西域的东西,罕见得很。所以房琯认为,邢和璞说的就是囫囵话,这家伙就是个故弄玄虚的大骗子,你要是信了,接下来他就用延寿的幌子骗你钱财。房琯没给他机会,扔下一个白眼走了。直到此时房琯才发现,眼下他的境遇跟邢和璞的预言一模一样:从袁州到长安,正是从东南往西北;紫极宫是道观。巧得很,几天前有商人给紫极宫捐了一批龟兹板修建房屋。更让房琯绝望的是,当地官员用了好的鱼宴来招待他。那晚,房琯很平静地吃了鱼宴,留下遗言,半夜死在了紫极宫,享年66岁。
2、紫极先生视频实录【送毛伯温】聪明且腹黑的天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大明世宗孝肃皇帝朱厚熜的好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背景:越南小国屡屡藐视朝廷,嘉靖十八年(1539年)闰七月,皇帝下诏命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毛伯温持尚方宝剑,可斩三品以下文武,便宜行事,召集总督张经,总兵官安远侯柳珣 ,征调两广、福建、湖广狼土官兵共十二万五千员出征安南。出发前嘉靖皇帝亲自在湖北钟祥老家为毛伯温送行,并写下此诗。首联叙述了毛伯温南征的豪迈,腰挂雁翎刀威风十足,给全诗定下了豪放基调。颔联虽未写一兵一卒,却通过山河震动,军旗飘扬,战鼓隆隆,侧面描写衬托了军威浩荡。颈联预示越南逆臣就在朝廷军队面前就如蝼蚁一般不堪一击。尾联点睛之笔,全诗的感情倾注于此!!虽然语句平淡,但其中包括着期盼大将胜利归来的殷切之情,表达了皇帝对南征胜利的信誓旦旦。同时朱厚熜身为天子九五之尊,却称呼毛伯温为先生,还要亲自为他“解”下战袍,这无疑是封建君臣的高荣誉,无形中抬高了毛伯温的地位。嘉靖皇帝的前半生虽不能称得上多厉害,但他对内整顿吏治,对外积极进取,重用名将良臣扫除弊政,也算是一位守成明君。#紫极先生简介#
3、紫极先生讲解道术奇人杨醇叟,只因一事错失机缘。浙江余杭的沈野,字醇仲,权智之士,喜欢收藏书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沈野在钱塘与道士杨希孟相遇。杨希孟,字醇叟。沈野喜欢这位道士性情爽朗,善于言谈,对道士十分敬仰,就请他到自己家中一起居住。沈野善于谈论人的伦常之理,却不知道杨道士精通道术。当时蔡京从翰林院被贬到杭州,就住在西湖边上,每天都要派人请杨醇叟过去。一天杨醇叟回来晚了,沈野对杨醇叟说:“我看蔡翰林的风骨气度不凡,将来一定能成为显贵,但是一定入不了相。”杨醇叟听了,不紧不慢地说:“你的眼力还不够啊,此人面如美玉,百体完就,没有一处不佳。他将来可以当二十年太平宰相,只不过他的结局还不能完全说。”杨醇叟善于吹奏笛子,他有一根铁笛,大小与平常的竹笛一样。每次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杨醇叟就会拿起铁笛尽兴吹奏助兴,笛声悠扬宛转,听到的人无不称赞。有一天,杨醇叟和沈野在一家歌妓楼喝酒。晚上,月色皎洁,酒也喝得畅快,却没有听到杨醇叟的笛声,有客人就举杯遗憾地说道:“今夕月色这么好,杯觞之乐也让人尽兴,遗憾的是未闻杨先生的笛声。”杨醇叟笑着说道:“那就稍等,我让人去取来。”可是他虽然嘴上这样说,但谁也没有见他派人去取铁笛。没想到又喝了两杯酒之后,杨醇叟抬手从衣袖中拿出他的铁笛,为众人吹奏起来,满座宾客都不知道他的铁笛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沈野问铁笛是怎么取来的,杨醇叟笑道:“这只是小术而已。我身边有几个供我驱使的鬼役,让他们去取物件,即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能立等可取。但不能让他们去做盗取。你想要学,我也可以教给你,但这又有性命之危。你不问问是怎么回事吗?”这时沈野才知道杨醇叟并非一般的人,心里对他更加敬佩,于是就挑了一个良辰吉日,郑重地焚香,跪拜杨醇叟为师,请他教授自己道术。杨醇叟告诫道:“学我的道术,首先要禁欲,你想要学,得先在天尊像前发誓,这样才可以教。”当时和沈野一同发了誓一起学习道术的还有一位姓阚的人。可是没过一百天,那位姓阚的就违背了誓言,犯了戒,当天夜里他梦见自己被人在天尊像前杖责,第二天早晨起来,后背长出一个大痈,没过几天就死了。没过多久,杨醇叟告诉沈野,他有事要远行。沈野问他要去哪里,因为杨醇叟知道沈野有河朔之游,杨醇叟就说:“我此行先去淮南,你如果要北去过楚,可以先去紫极宫找我。你记住以八月十五日为约,过了这个日期,只怕行止不定,你我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杨醇叟离开之后,沈野因为有事耽搁下来,等到了楚地已经九月初了。他直接去了紫极宫寻访,但没找到人。回转来看到殿角处有一道士在打瞌睡,沈野连忙询问老道士是否知道杨醇叟的存亡。老道士惊讶地看了看他,问道:“你与醇叟在哪里相见的?你们约定什么时候见面?”沈野把和杨醇叟约定见面的事情说了,老道士叹息着说道:“杨醇叟真的是奇人,你可惜来迟了十几天啊。杨醇叟来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一天,身体无病无疾,焚香打坐,和众道士说话。过了很长时间,他向众道士作揖说道:『希孟现在应当走了,然而此行学道未竟,还应当再来一次。』说完,就长叹一声瞑目而逝。那一天正是八月十五日。已经葬在东城了。”沈野于是在紫极宫中为杨醇叟设立了牌位,哭着拜祭后才离开。沈野跟随杨醇叟学习的道术,终没有学成,抱憾而终。参考文献:[北宋] 何䓕:《春渚记闻》卷三#头条创作挑战赛#
4、紫极先生讲解四圣心源爾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誦洞章,諸天帝君長吟步虛,綵女仙姝散花旋繞,復相引領,遊戲翠宮。群仙導前,先節後鉞,龍旂鸞轄,飄颻太空,並集於玉梵七寶層臺。時有雷師皓翁,於仙眾中越班而出,面天尊前,頫音府。顱音信。作禮,勃變長跪,上白天尊言:天尊大慈,天尊大聖,為羣生父,為萬靈師。今者諸天咸此良覿,音敵。適見天尊閱寶笈,考瓊書於中祕賾,不可縷計。唯有玉霄一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臺、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天尊至皇,心親庶政,此等小兆,以何因緣得以趨服,願告欲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5、紫极先生在哪里济南地理名称来历8.匡山“匡山”之“匡”,是指用枝条(王)编成的筐子(匚)。后出现专门表示盛器含义的“筐”字,是指用竹子()编成的容器(匡),与盛具有关。而“匡”字则从盛物的容器引申出了围住、帮助、扶正的虚指含义了,还由于用筐盛物时,筐子大小不一,凡小物皆可盛之,里面装的东西很难计数,故也含有粗略、大概地估计的意思。可见,“匡山”之“匡”是指本义筐子的含义。因此山之石皆如筐形,形色不一,比比皆是,因而有“山石方隅,皆如筐形”之说,此为“匡山”之名的来历。匡山位于济南西北之隅,是“齐烟九点”之西的一“点”。站在匡山,可眺望千佛山,远观鹊山与华山,近看药山及马鞍山,也是个读书、作诗、观景的好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成为“齐烟九点”之仙则为“诗仙”李白。据载,李白多次来济南,登山泛舟。第一次来济南,入道籍,在济南紫极宫参加入道仪式,并在匡山建“匡山禅林”。后游华山,在其《古风》中写下“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诗句。当李白再来济南携朋杜甫、李俑与高远,游历鹊山,为此,杜甫在一首《不见》诗中写道:“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李白又来济南,泛舟鹊山湖。当时鹊山湖,从鹊山脚下一直到大明湖北华山脚下,茫茫一片,无边,遂乘兴写下“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的壮丽诗句。此次泛舟鹊山湖,兴致大起,一玩数日,后,登临匡山山脚下一处亭台楼阁,览书小憩,观景赋诗。故此山至今还留“太白读书堂”。李白是否在此读书,流传甚广。金末文学家元好问,世称遗山先生,有诗曰,“匡山闻有读书堂,行过山前笑一场”。清代诗人王大堉也赋诗称,“世间风雅多好事,不妨附会以流传”。匡山的风雅,有满山的石韵与李白的书堂之传。足矣,可入“齐烟九点”之列!
6、紫极先生讲解汉唐方剂写诗的做官路——-干谒自荐(二)朱余庆《闺意献张水部》(又题《近试上张水部》)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代科举有一种“行卷”的风气,即应举者在考前把自己的诗文写成卷轴,投送给达官显贵或礼部掌管科举的要员,以便得到赏识和提携。朱余庆曾向时任水部郎中的著名诗人张籍行卷,张籍也欣赏他的文才,朱余庆写下这首诗,诗中自比新妇,以舅姑(公婆)比主考官,把张籍比作新郎。考试如同女儿终身大事,形象地表达了临考前的不安和对张水部的期待。有趣的是张籍还用诗回答了他张籍诗《酬朱余庆》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二句是回答“入时无?”的越地处美女所以张把他说成是越女。也告诉对方要有信心。后二句充分肯定他的才能,他一定会一鸣惊人的。再看严维的一个请求,《荆溪馆呈丘义兴》:“朱路荆溪上,依人忽暝投。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唐代的科举贻误了许多人才,一些不遇学子士人只好无奈到处投牒,以求发展。李咸用《投所知》:“平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桂檐晚雨思山阁,拂岸烟峦忆钓矶。公道甚平才自薄,丹霄好上力犹微。谁能借与抟扶势,飘飘试一飞。”杜荀鹤《下第出关投郑拾遗》“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杏园人醉日,关路独归时。更更深知意,将来拟荐谁? ”蔡宽夫《诗话》云:“卢龙图秉, 少豪逸。熙宁初,游京师,久不得调。尝作诗曰:‘青衫白发病参军,旋糶黄梁置酒樽。但得有钱留客醉,何须骑马傍人门。’荆公一见曰:‘此非碌碌者’,即荐用之。”宋章子厚与刘子先是至交,后来,子厚拜相,二人就不通音讯了,章子厚一次想起朋友,写信责备对方忘了老朋友,子先以诗谢曰:“故人天上有书来,责我疏愚唤不回。两处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尘泥自与云霄隔,驽马难追得骥才。莫谓无心向门下,也曾终夕望三台。”章子厚得书高兴,招子先为宰属,很快又迁升为户部侍郎。明徐文通有句:“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阊阖高悬谒帝难。”徐文通曾作山东按察副使,想要得到皇帝的提拔,也是一生的愿望,只好借“岱宗”来抒发一下此情。古诗人写自荐诗大都出于仕途不顺,也有的是出于无奈, 被生活所迫,才鼓足了勇气,送出这样的投名状,这也是一种自信。写自荐诗求官也是难为自己了, 多少需要一点思想斗争的,怎样把话说得得体, 是要费一番心思的。话说过了头,有自吹之嫌:太低调, 又觉得自卑, 而不能奏效。所以, 要旁征博引,漫山遍野地起兴,大话也要说出来,又得彬彬有礼, 当然也要摸透了大人物名流的脾气,迎合对方的口味,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