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2月12日午夜,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独自一人拖着行李等在大树下,准备和恋人彼得私奔,可彼得没有来。绝望的海伦·凯勒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约会是不同意两人恋情的母亲策划的,而同样不知情的彼得终身未娶。海伦·凯勒是极富传奇性的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她19个月大时,一场猩红热残忍地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一生都处在黑暗和寂静之中。幸运的是,在海伦·凯勒6岁的时候,与她有着相似经历的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她的身旁,不仅陪伴了她一生,还改变了她静寂的生命。莎莉文老师教导海伦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识别语言发音。使得海伦从黑暗无声的世界中走了出来,知道了关爱,体会到四季,明白了时间。通过莎莉文的辅助,18岁的海伦考入剑桥女子学院,而后又考取了哈佛大学。她的散文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成了全世界励志者的精神楷模。她本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终身致力为残疾人谋福利、建立慈善机构等社会事业。然而,逆风翻盘的海伦却独独缺少爱情,她觉得世界上没有男人会抛开同情心,能够真心爱上她的,故而她从不期许自己拥有爱情。但爱情却在海伦·凯勒36岁那年,穿过缝隙,悄然敲开了她的心门。那是1916年的夏天,由于海伦的秘书请假,莎莉文老师又因身体状况不好,所以,海伦不得不另外再请一位临时秘书,帮助她完成日常工作。这天傍晚,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海伦的家,他叫彼得·摩根,29岁,是从波士顿前来应聘的。莎莉文老师拿起海伦的手,在掌心中写道:“他来了,他的头发颜色很深,手指很长,一只手拿着棕色笔记本,另一只手夹着烟,正在四处张望。”海伦虽然看不到彼得,却能够感受到他的气息在慢慢靠近。莎莉文老师继续用手在海伦的掌心中写道:“他穿着白色衬衣,将夹克随意地搭在肩上,天啊,他的眼睛是棕色的……”海伦的脑海中也随之浮现出了彼得的轮廓。海伦礼貌地站起身来,把手指放到彼得的喉咙上,感受到他说话时喉咙发出的震动,以辨别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凯勒小姐,很高兴见到你。”彼得轻声说道。海伦回答道:“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为了使海伦能更好地感受到自己所说的话,彼得故意放慢语速。彼得的细心和稳重,让海伦和莎莉文把这个年轻的帅哥留下了。不久,莎莉文老师得了肺结核,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这让海伦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从6岁起,海伦就没有离开过莎莉文老师,没有莎莉文在她的身边,海伦倍感失落和孤寂。看到海伦伤心难过,彼得就想办法让她开心。他会陪着海伦去林中散步,也会带着她去湖上泛舟,偶尔还骑着单车,载着海伦穿行在大街小巷,并用手语为她体贴地说出经过的每一个场景,发生的所有事情。海伦对彼得的陪伴有了依赖,爱情的火苗也在升腾。这天,彼得来到海伦身旁,在她的手中认真地写下了“海伦,我爱你,嫁给我吧”时,海伦才发现,自己喜欢彼得这份表白。看见海伦没有回应自己,彼得再次在她手中解释道:“我是真的爱你,爱你的善良、温柔、智慧和坚强,你是我见过的美的女孩……”这一刻,海伦懂得了什么叫做爱情,那是期盼,是兴奋,是心动。她握住彼得的手,依偎在他的怀里。海伦和彼得相爱了,两人没有告诉任何人,秘密向政府递交了他们的结婚申请。当海伦的母亲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异常愤怒,冲进海伦的房间质问:“你结婚的事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以擅自作决定?”被吓坏的海伦急忙否认这件事。母亲看着茫然的海伦,坚决地说:“你不可以结婚,更不可以和他结婚。你的盛名,你的荣誉,都会被他利用,他不可能真正爱上你。你看,求婚结婚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告知我和莎莉文老师,他这是欺骗你!”为了让海伦死心,母亲辞退了彼得·摩根,并将海伦秘密送到她的妹妹家中。大家都不相信,一个年轻健康的帅气男子,会真心爱上一个又盲又聋的中年女人?包括海伦的妹妹和海伦挚爱的老师莎莉文。彼得被辞退后杳无音信,海伦也日渐消沉。正当她心灰意冷时,彼得来信了,他告诉海伦,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她的地址,并约定好时间地点,准备带她私奔,然后再秘密领取结婚证。激动又紧张的海伦,立刻收拾好行李,在夜晚时分来到了彼得约定的地点,等待着彼得。然而四周一片寂静,彼得没有像信中所写的那样出现。当妹妹找到她时,海伦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而彼得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从那以后,海伦·凯勒不再对爱情有任何渴望。直到她逝世后,海伦的妹妹才向媒体披露,那封信件出自海伦妈妈之手,她虚拟的这个约定,让海伦对彼得彻底失望。更让人意难平的是,彼得·摩根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不堪,他终身未娶,一直生活在离海伦不远的小镇上,守着誓言孤独终老。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大伟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只是这个优秀的女人错过了爱情。
2、海伦凯勒故事简介美国聋哑人作家:海伦凯勒,其励志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幼年即失明,但这并不妨碍她在一个对残疾人严重偏见的时代里,却通过自己努力读完了大学,还是哈佛这样的名校,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成年后,一生致力于为女性、残疾人等争取权力,而奔走世界各地。比较少人知道的是:她也是笃诚的社会主义者,崇拜列宁,在“反赤”严重的美国明确公开自己的政治立场。有趣的是,二战后美国总统仍赐予她“亲善大使”荣誉,让她代表美国去日本、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去慰问受战争伤害的当地人民,也的确赢得了当地人民对她的喜爱。大概海伦这样的个案,也只可能存在于美国。
3、海伦凯勒英文版简介简短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疾病导致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在黑暗的世界里变得脾气暴躁,直至遇到了她家教老师安妮·莎莉文,在老师的帮助下,藉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从哈佛大学毕业。并且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子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海伦对光明十分渴望,她设想自己在三天的光明时间里该做什么:第一天,她想看看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把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面貌牢记在心。第二天,她希望在电影院或剧院度过,感受视觉所带来的快乐。第三天,也就是后一天,她希望能游览城市,感受人们一天所忙碌的生活。短短的三天,她是如此的珍惜,没有一天是浪费的。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光明并没有什么特别。而对于海伦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三天的时间里,她安排的每一件事,都是井井有条,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而在海伦的眼中,却是一种奢求。也许海伦不曾拥有过光明,所以才格外珍惜。人没有什么就想要什么,有了还没够,又不知道珍惜,这就是人。一个人喜欢看坏事发生,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这样人的眼睛失去了眼睛的意义和价值,虽然没有失明,好似于失明。眼睛是用来看美好的事物的。米粒吉妮#我家那些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海伦凯勒的简介50字#
4、海伦凯勒的一生50字海伦·凯勒——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5、海伦凯勒传简介百位超级女性No67:海伦凯勒出生地:美国标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成就: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她是一个被写进中国小学课本里的奇迹,两岁时因猩红热病丧失了视觉与听力,又聋又瞎,导致其注定成为哑巴。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法与人交流之人,长大后竟能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不但学会了说话,还四处演讲,鼓舞了更多的人。她便是人间奇迹海伦凯勒。她那一本世界闻名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了全世界无数人的斗志,也唤醒了无数人对现有生活的珍惜。她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在她7岁时遇到了一生的老师和好友沙利文安妮·莎莉文于1887年3月3日来到海伦·凯勒身边,正式开始教学,用独特的方法传授给海伦·凯勒知识。助力她在24岁的时候顺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大学毕业,成为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哑人。莎莉文陪伴了她33年直到离世,分析莎莉文的教育成功案例,不是因为什么高明的技术和技巧,而是因为爱。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一个奇迹,而沙莉文就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看电影《海伦凯勒》时被沙莉文非凡人能做到的爰与耐心深深感动。同样海伦用爱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1959年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并且于1964年被授于“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6、海伦凯勒简介简短1880年6月27日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出生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7、海伦凯勒的一生简介比失明更糟的是,看得见、却无远见—海伦凯勒
8、海伦凯勒事迹50字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无意中发现海伦·凯勒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合影,所以说,世界很小,历史很奇妙。喜剧大师和身残志坚的女作家,代表了人类的坚韧和乐观精神,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