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简介(孔融的简介资料大全)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4 15:31:56 浏览
1、孔融的简介资料大全

208年,曹操下令处死孔融,孔家顿时哭声一片,但孔融的两个孩子却在墙角旁若无人地下棋。士兵看了好奇:“你们爹都要被砍了,你们不害怕吗?”。孔融9岁的女儿说了8个字,不仅成了千古名句,也让他们命丧黄泉。说起孔融,大家肯定先想起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幼年时,不仅孝顺听话,聪慧过人外,更是口才了得。换句话来说,就是才华横溢,口若悬河,不屈不挠。这与孔融的出身有关,也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孔融是孔子后裔,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孔宙任太山都尉时,常带孔融到太山府拜会。有一次,“少有异才”的孔融随父亲到洛阳拜访著名的学者李膺,得到了李膺的赏识,李膺告诉大家,他是一个天才。只是当时在座的太医陈韪,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淡淡说道:“孩童时聪慧,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大了往往就变笨了。”孔融闻言大怒道:“照你这么说,那你从小就很聪明了。”陈韪无言以对。孔融的说话方式,从来都是一成不变,这才埋下了将来的祸根。孔融长大成人后,先后任北海太守,并在朝中任职。那是东汉末年,曹操一人独掌大权的时候。204年,曹操围困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一心想拿下邺城,娶袁绍的儿媳甄宓为妻。没想到,曹丕竟然抢在他前面,看中了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曹操也没办法,他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就跟自己的儿子抢。这个饱经风霜的老头子,正伤心着呢,孔融又来添油加醋,刺激他。孔融说:"哎哟,姬昌打败了纣王,抢走了苏妲己,把她送给了周公。"曹操不解,问孔融这是什么意思?孔融答道:“相爷,你仔细想想,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脸色铁青,这是在羞辱人吗?这笔账,我会记在小本本上,孔融,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曹操曾建议实行“禁酒令”,目的就是要把所有的粮食都用来充饥,而不用来酿酒。曹操的本意是好心,但孔融却坚决反对,不但不支持禁酒,还阴阳怪气,说“老百姓不能喝酒了,那可都是拜曹丞相所赐噢”。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踩着曹操的雷区跳,这让曹操很是恼火,只是碍于孔融的影响力才忍了下来,可终究还是有忍耐不住的时候。建安13年,曹操的野心与日俱增,孔融忠于汉室。曹操早就看出了孔融的心思,两人本就有仇,现在更是担心孔融会影响到自己的统一大业,便决定杀了他。因为孔融的嚣张跋扈,在朝堂上树敌无数,曹操就利用这一点,在朝堂上挑拨离间,给孔融扣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公元208年,曹操下令把孔融处死。执行任务的将士来到孔家的后,孔家已经一片狼藉,哭喊声此起彼伏。而孔融的两个儿女,则是悠然自得,好似事不关己一般。,孔融就对曹操的手下说:“罪责都是我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孩子,放过它们吧。”没想到孔融之女只说了一句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的意思是,巢都塌了,里面的卵还能幸存下来吗?士兵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不敢相信,9岁的小女孩能说出这样的话。曹操知道后,很是纠结。他本来没有要为难孔融后人的意思,只想杀了孔融。如今来看,这两个小家伙将来必然会有一番作为,说不定会成为曹家的祸根。曹操无奈地说道:“只能斩草除根。”于是,孔融、他的妻子,还有他的一双儿女,被斩首示众。

2、孔融的基本信息

公元208年,曹操下令将孔融处死。当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的一对儿女正在下棋,看到父亲被抓却毫无反应,依旧淡定地下棋。官兵不解,问道:“你们父亲都死到临头了,你们还有心思下棋?”说到孔融,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然而似乎很少有人会关注到长大后的孔融。坊间更有传闻,长大后的孔融因为弑母被曹操下令处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孔融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他十三岁时就没有了父亲,孔融悲伤得需要别人搀扶才能勉强站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孝子,又怎么会被以“弑母”的罪名被曹操处死呢?事情发生在孔融十六岁的时候。那年,孔融兄长的好友张俭在任上检举揭发了当时汉桓帝十分宠信的大太监侯览的许多罪行。谁知,这封检举信终被侯览扣下了,并没有送到皇帝的手里。因此,张俭自此就遭到了侯览的忌恨和报复。侯览反过来告发张俭,他沦为官府的通缉犯。张俭听到风声后提前逃跑了,为躲避官府,他来到了好友孔褒家中。但当时孔褒出门在外,孔融虽和张俭并无私交,却因为敬佩张俭的作为,做主将他收留在家中。但当时戒备森严,终纸包不住火,很快事情就败露了。张俭又开始了逃亡,然而孔融与哥哥孔褒却逃不了,双双被抓。兄弟二人被抓后,二人争相认罪。孔褒说:“这是我的好友,这件事和我弟弟没有什么干系,请责罚我,放过我的弟弟吧!”然而孔融又说:“收留张俭时,兄长并不在家。此事是我一人的主张,与其他人都无关。”后,是孔融的母亲站了出来:“子孙有罪,是长辈教导之过。臣妇甘愿受罚。”“一门求死”的境况令世人伤怀。终,孔融的哥哥孔褒被赐死,而孔融本人也因此被扣上了“杀兄弑母”的罪名。当然,这只是曹操杀孔融的借口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因素。曹操多次颁布《求贤令》。其收揽的人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投奔汉献帝,或说对东汉王朝怀有感情的人。如孔融、杨彪、赵温、荀彧等。二是投奔曹操来的。如夏侯家与曹家的诸位将军等人。此两者, 我们可称之为保皇派和保曹派。三国人才,唯魏盛,当然汉献帝的号召作用不可忽视。孔融是保皇派中的代表, 换句话说孔融是维护东汉政权的一面旗帜。他是东汉政府在舆论上的坚决捍卫者,这种捍卫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孔融极力维护皇权的尊严上。二是表现在孔融对保皇派人员进行保护和推荐。如此一来,孔融不仅是清流派的首领,影响着社会舆论, 同时也是忠于汉室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成为拥护汉廷, 抵制曹氏专权的一面旗帜。也正是因此,曹操会想杀死孔融。建安十三年,曹操毫不手软地将其杀害。孔融被杀前,对曹操说;“我不曾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但是请丞相看在我们多年的交情上,放过我的孩子们。”曹操答应了他,然而当他派兵去孔融府上抓捕其他被判刑的人时,听到孔融的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改变了主意。那两个孩子对孔融说:“父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曹操听此言,深知孔融的两个孩子心性成熟聪慧,必然不是池中之物。今日他杀了孔融,依这两个孩子的见地,他们长大后会复仇也未可知。于是曹操终也下令处死了孔融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却的确有一股名士之风。行刑现场,二人不仅没有害怕、哭闹,甚至大义凛然地说:“若死后还能见到父亲,死又有何惧!”于是引颈受戮,观者无不为之伤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也成为了一个千古名句,它不仅反映出了汉末清流派与浊流派斗争的终结局,还深刻地说出了封建皇朝中权力争夺的黑暗。关于孔融之死,不光是他“杀兄弑母”的名声,也不仅是他和曹操不合作、和曹操有私怨而, 是政治思想不同造成的政治利益冲突导致的。孔融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又一次体现。#历史开讲#笔名:三摩地参考资料:《后汉书》

3、真实的孔融

公元208年,曹操盛怒之下,下令将名士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当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的一对不满十岁的儿女正在下棋,官兵好奇地问:“你们的父亲被抓,为何你们却无动于衷呢?”孔融九岁的儿子听后,当即说出八个字,令在场的官兵为之动容!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后不久,便征召东汉名士孔融出任将作大匠一职,后续,又再一次将孔融提拔为太中大夫,为此重用。当时,执掌汉庭军政大权的曹操在邺城一战上搞的邺城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还将袁绍家的妇人女子掳走,据为己有,获悉这个情况后的孔融十分愤慨,当即写下一份书信给曹操,抨击曹操在邺城一战上的所作所为,而曹操看过书信后,十分不满,便对孔融产生了敌意。公元207年,曹操统领大军北征乌桓,曹操在临行之际,孔融与一众大臣同去送行,一脸不屑的对曹操说道:曹丞相远征乌桓,威震四方,下官在这里就请曹丞相将先前肃慎人不纳贡和丁零人偷苏武的羊这两件遗留大案,一并了结了吧!孔融的这番话语可谓是“杀人诛心”,他的这番话语嘲讽曹操北征乌桓之举是大动干戈,劳民伤财之举,令曹操的脸面有点挂不住,越发的嫉恨于孔融。后续,连年的天灾和战事,使得当时的粮食减产,作为汉庭丞相的曹操为了节约粮食,便颁布诏令实行禁酒,孔融获悉这个情况后,觉得曹操颁布禁酒令的这个举动作用不大,便多次下行给曹操,直言不讳的反对曹操颁布的“禁酒令”,令曹操对多次出言冒犯自己的孔融起了杀心。公元208年,作为汉庭丞相的曹操废除了三公,还将自己的心腹幕僚和下属安排在汉庭的重要位置,当时担任少府的孔融见曹操奸雄诡诈,越来越显著,便忿忿不平地对曹操专权揽政的行为进行了言语抨击,而曹操对孔融则是十分怨恨,欲除之而后快,但考虑到孔融老臣的身份,在加上孔融颇负盛名,自己如果轻易对孔融下手,必将招致天下的骂名,因此,曹操再一次选择了隐忍。与此同时,曹操新提拔的御史大夫郗虑见曹操十分忌恨孔融,为了示好曹操,便上奏汉献帝刘协上告孔融蔑视国法,将孔融贬了官。被贬官之后的孔融回到府中虽心中十分愤闷,只能够每日与宾客饮酒作乐,谈论当今天下大事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而曹操获悉这个情况后,便写信给孔融,表面上对孔融进行言语安抚,实际上则是正告孔融,不要在府中招徕宾客,抨击朝政,而孔融看了曹操写来的书信后,不仅针锋相对的进行了书信回击,还继续饮酒作乐,与众位宾客好友抨击汉庭朝政。曹操见孔融铁了心要和自己过不去,便不再留任何情面,曹操暗自指示自己的下属对孔融进行上告,告发孔融私结朋d,图谋不轨,会晤孙权使者,诽谤朝廷,随后派官兵抓捕孔融,并将其打入死牢之中,而在死牢之中的孔融本想为自己声辩,但曹操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没几天,就将孔融就地处死了。孔融被曹操就地处死以后,他的家人和族人也因为这个事情受到牵连,当时,曹操命官兵来到孔融的府中,见到孔融九岁的幼子和七岁的幼女正在下棋,便十分好奇地问道:“你们的父亲被抓,为何你们却无动于衷呢?”孔融九岁的幼子听后,十分镇定地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场地官兵和众人一听此话,十分地惊愕和动容,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孔融的幼子竟然有如此见识和学问。而曹操听闻这个事情后,十分的后怕,便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孔融这一对儿女斩草除根,于是乎,便派遣官兵将孔融这对儿女绑缚刑场,就地处死。随后,在行刑时,孔融七岁的女儿对哥哥说道:哥哥,如果我们二人死后来到地府黄泉,能够见到父母双亲,也是一件幸事,说罢,孔融七岁的女儿延颈就刑,从容赴死,而在场围观之人皆为之扼腕叹息伤感!孔融作为东汉末年一代名儒,虽然知识渊博,是当时文人公认的“佼佼者”,但是他恃才负气,没有太高的情商,所出言论皆是抨击汉庭丞相曹操的言语,令曹操忍无可忍,盛怒之下,不仅将孔融处死,还一并将孔融的家人和族人一并处死,令人为之唏嘘啊!#历史真知棒#

4、孔融与祢衡

208年,曹操斩杀孔融。行刑之后,慑于曹操的权势,只有孔融的好友脂习不顾生死,前往刑场为孔融收尸。昔日的好友已变成一具尸体,脂习抚尸大哭,仰天长叹:“文举(孔融字文举)舍我而死,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旁人见此情景,莫不悲伤。孔融是孔子后人,从小就聪明伶俐,天分极高。当时,名士李膺很少接见客人,他对管家说:“即日起,我只接见有名气的人或者与我家有渊源的人!别的人就请回吧!”管家听从李膺的安排,拒绝了许多登门拜访的人。孔融十岁时听说李膺大名,专程前去拜访。管家看孔融是一孩童,便问孔融的来历。孔融说:“我的祖上和李君是好朋友!”管家通报说一名孩童求见,并将孔融的原话告诉李膺,李膺觉得很好奇。等见到孔融,李膺问孔融:“孩子,你爷爷和我是朋友吗?”孔融拱手回答:“我的先人孔子和您的先人老子亦师亦友,以此推断我和您也是故交。”李膺听完这话,哈哈大笑,断定孔融将来必成大器。十三岁那年,孔融的父亲去世。孔融伤心过度,身体受损,需要人搀扶着才能站起来,州里的人都赞叹孔融的孝心。其实,孔融除了对长辈孝顺以外,对朋友对兄弟也很有情义。山阳郡人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朋友。孔融十六岁时,张俭得罪朝廷权贵被通缉。张俭登门找孔褒寻求庇护,可孔褒不在家。孔融见张俭面露难色,问张俭:“哥哥虽然不在家,难道我就不能为君解忧吗?”张俭这才将来意告知孔融,孔融当即留下张俭。后来,孔家窝藏张俭的事被朝廷知道,朝廷责令地方官府抓捕一人治罪。孔融说:“人是我留下的,应该抓我!”孔褒说:“孔融是替我做的决定,直接责任在我,应该抓我!”可孔融的母亲却站出来说:“我是一家之主,家里出了事,责任在我,你们抓我吧!”一家人争着领罪,办案的人不知如何是好,请示皇帝,终只抓了孔褒。经过这件事,孔融名声大噪。孔融做官时,为官正直,对于贪官污吏从不留情,孔融因此得罪了很多权臣。董卓把持朝政之时,孔融由于太过正直,很不受董卓待见。但孔融名气太大,董卓不好直接处死,便暗示三公府将孔融推荐到北海国担任国相。北海国是黄巾军活动猖獗的区域,董卓的险恶用心可想而知。在这里,孔融想方设法恢复秩序、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但孔融志大才疏,并没有让他治理下的北海国取得实质性的改变。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多亏了太史慈向刘备求救,才逃过一劫。担任北海国相六年之后,孔融被刘备举荐为青州刺史。196年,袁绍长子袁谭猛攻青州,孔融山穷水尽,抛妻舍子,逃往山东。同年,曹操迎奉献帝迁都许昌。孔融再次被征召入朝,拜为将作大匠,转任少府。献帝在许昌日久,曹操的势力也日益坐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谦虚侍奉天子的曹操变成了把持朝政、威胁天子的权臣。曹操的野心一步步膨胀,让那些忠心效忠汉朝的人大失所望,孔融便是其中一位。孔融不满曹操的所作所为,言语之中对曹操常有讥讽之词。204年,曹操攻破邺城,袁绍的势力彻底瓦解。城破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见色起意,私自纳娶袁绍二子袁煕美丽的妻子甄宓。孔融对这种行径不耻,写信告诉曹操:“当年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将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看完此信,大惑不解,翻阅各种典籍都没找到此类记载。某天,曹操遇到孔融,便问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孔融笑笑说道:“由今天曹氏娶袁绍儿媳妇推断,大概如此……”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讥讽自己,脸都气红了。再后来,曹操率军征伐乌桓,孔融又借机嘲讽曹操劳师远征。曹操因数年粮食欠收、百姓饥困为由,上表实行“禁酒令”,孔融对禁酒一事颇为不满,多次写信与曹操争辩,信中多有侮慢之词。这些事情虽然让曹操很生气,但还没有直接阻挡曹操的路,曹操并未深究。当孔融上书建议在许昌周围划出京畿之地,京畿千里之内不再封侯,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清除掉孔融这个政治障碍。但孔融毕竟是天下名士,不能说杀就杀,得找个充分可靠的理由才能将其处死。曹操有了这样的想法,便马上有人心领神会。御史大夫郗虑和丞相府祭酒路粹相互配合,以两大主要理由弹劾孔融。第一,孔融在北海国相任上,口出狂言,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三个字合起来是“劉”(刘的繁体字),由此推断,孔融有造反之意。第二,孔融对祢衡说过:“父母对于子女根本没有恩情。父亲只是为了图一时欢乐,母亲也只是一个储物罐……”汉朝以孝治国,孔融如果说过这种话,那就在劫难逃。有了这两个巨大的罪名,孔融很快被捕下狱,终公开处死,享年五十六岁。孔融的死是必然的,不论这两个罪名是真是假,他都必须死。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骂骂曹操,曹操也许不会杀人,比如陈琳。但如果有人阻挡了曹操的政治路线,那就必然会上曹操的死亡名单,例如荀彧,而孔融也是这类人。像孔融这样的人,如果生在和平年代,或许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乱世,他的言论很难立足。

5、孔融的一生

公元208年,曹操下令将孔融处死,当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的一对不满十岁的儿女正在下棋。官兵好奇地问:“你们的父亲都被抓走了,你们怎么还有心思下棋呢?”孔融九岁的儿子随后说出八个字成千古名句。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孔融让梨”之美谈。他是东汉末年鲁国人,也是孔子第19世孙。少年时期便有大才,本身勤奋好学,孝顺长辈,十分得周围人喜爱。小时候,名声便逐渐传开。汉献帝在位后,孔融被赏识,曾做过北军中侯和虎贲中郎将。但后来因得罪袁绍,被其送至北海为官,时人戏称其为“孔北海”。孔融在北海任上六年时间,修缮城邑,设立学校,举荐贤才,推崇儒术,把当地治理得很好,百姓都很爱戴他。刘备赏识孔融,便写表举荐孔融兼任青州刺史。公元196年,袁谭攻打北海,孔融与其缠斗了数月,但终是失败而逃。但由于其能力出众、才华横溢,不久便又被征为将作大匠任太中大夫。孔融自幼学习孔孟之道,重孝悌,拥护汉室江山。同朝为官时,就不喜曹操。后来袁绍和曹操势力强大,与自己终不是同一道上之人。不愿意投靠两人,幕僚为其谋划,他反而将幕僚责罚。直到后来孔融被曹操所杀,而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杀孔融的,这期间有三件事不得不提。其一,国遇天灾,曹操军粮不足。曹操上书奏请全国上下戒酒,节约粮食,这样可以给兵将多留一些存粮。这方法听来也十分不错,对于当前状况,不酿酒确实可以节约许多粮食。毕竟酿造一壶酒,着实要费很多粮食。孔融本就与曹操不睦,况其一介文人雅士,酒不可缺。他不同意,立即上书给曹操,拿“尧饮酒见太平,孔子百斛方成为圣人。酒由来已久,怎么能断呢”大大讽刺了曹操一番。曹操看到他的上表后也十分生气,认为与孔融说不通,但这怒火已积攒下来。其二,曹操攻打邺城,爱子曹丕随行。邺城兵败,搜查官邸之时,曹丕撞见了袁熙之妻甄氏。甄氏貌美,曹丕对其一见钟情,不顾手下劝阻,便将其纳做姬妾,带回了都城。孔融知道此事后,对曹氏父子更加不满,如此荒唐行为,君子实不可忍。史书也曾记载“孔融性好宾客,喜欢抨议时政,言辞甚为激烈”。孔融拿此事做筏子对着曹操一顿狂喷,指责其父子荒唐,又大呼:“就好像武王伐纣时期,把妲己送给周公”。不遗余力嘲讽父子俩违背古制。这两件事都为曹操之后对孔融痛下杀手埋下伏笔,但直接造成孔融死亡的却是御史大夫郗虑。孔融性格刚毅、直率,不会为谁留情面,因话不投机得罪过御史大夫郗虑。郗虑又是个小心眼,自然一直暗暗怀恨在心,伺机找机会报复。他观察到上官曹操十分讨厌孔融,于是想出了一个妙计。先是请丞相一叙,说了很多孔融的坏话,又拿出伪造好的证据派人呈递给丞相。让丞相以为孔融确是如此行事,突然而至的众多罪名,令孔融毫无辩解之处,终被杀死。在临死的那刻,他可能也无法想到竟是御史大夫郗虑这狗贼因言语不和便构陷于他。孔融一死,时间便来到开头一幕。郗虑立即派人来到孔家,他要斩草除根。而早已得到消息的孔家人,哪怕是孩子也不畏死。眼看着官兵包围了整个府宅,府宅内仆人东奔西跑,官兵们还会将一些金银财物之类,收为己有。院内一棵大树之下,却有两个孩子依然坐在石凳之上淡定地下棋。任院内如何慌乱,两个小孩只专注在眼前这盘棋上,他们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忠君、忠于义、忠于孝,君子要临危不惧。官兵们看着这两个孩子也不再催促,只是十分好奇,两者的父亲已死,家也要散了,还为何如此淡定呢。棋牌之上,棋子渐渐走至后一步。这时其中一个孩子开口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虽是孩子,却也明白这个道理。即明白,早晚要死,何必惊慌。”说完,慨然赴死。官兵感叹孩子早慧有大才,但又不得不听从命令,举起刀将两人杀死。这句临死之前的八字名句却没有消逝,流传至今。参考资料:《后汉书·孔融传》 《史记》#历史开讲##孔融的简介#

6、孔融简介

曹操为何要杀了孔融?曹操为何下令猝死孔融?在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9岁的儿子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令在场的官兵为之动容。他说了什么?孔融就是那位4岁能让梨的孩子,是孔子的第20世孙,从小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然而长大后的孔融却是个惹事精,害的全家老小被曹操斩尽杀绝。27岁那年孔融被汉献帝相中招至朝中为官,任职后孔融和曹操并肩奋斗,两人配合默契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然而随着曹操势力的不断扩大,孔融开始对曹操不服气,还多次公然挑衅曹操的。有一次曹操征战胜利归来,走到半路休息时诗兴大发,豪情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观沧海》。在场的官员们都赞不绝口,称赞曹操的才华。而孔融却开始唱反调,还口出狂言说曹操劳民伤财,不值得夸赞。曹操顿时觉得威严扫地。但是看在孔融是老朋友的份上,只是一笑了之,204年曹操率兵攻打邺城,儿子曹丕趁乱闯入了袁府,糟蹋了袁熙的老婆甄氏。曹操知道后,不仅没有指责曹丕,还主动迎娶甄氏嫁入了曹府。没想到这事被孔融知道后,他唯恐天下人不知,经常当众说曹操家的丑事。曹操有苦难言,对孔融心生厌恶,到了207年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曹操那为了节约粮食,就颁布了禁酒令。没想到孔融却大胆反对此令,并写信给曹操,酒是人间的必备品。如果没有酒尧就建立不了大同社会,孔圣人不喝酒就无法被称为圣人。樊哙不喝酒就无法救下刘邦。汉高祖不喝酒就开辟不了千秋伟业。除了这些孔融还有更狠的,他竟然到处散布。曹操颁布禁酒令,其实不是为了救济灾民,而是因为缺军粮了。曹操听说后立马火冒三丈,要知道自古以来,军中的粮草储备情况都属于绝密消息。而孔融却毫无顾忌的一语道破,将曹军置于危险的境地,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次曹操给他记上了一罪,泄露军机。后来曹操表面上对孔融依然忍让,可内心也对他厌恶至极。208年有人诬告孔融意图不轨,有谋反之心,曹操就将错就错,利用别人对孔融的诬告,趁机给他定了5条对状,决定将孔融除掉。孔融意识到危机,慌忙向曹操求情。谁知道曹操根本不给他见面的机会。孔融托人带话给曹操,看在俩人相处多年的份上,请放过我的孩子。曹操也不想落下个滥杀无辜的罪名,便同意了。没想到孔融被官兵带走那一天,他的一对儿女正在院子里专心下棋,头也不抬一下,就像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官兵不解大声的问,小朋友你的父亲要去赴死了,你们怎么还有心思下棋呢?此时孔融9岁的儿子淡定的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官兵听后若有所思,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淡定,不过这话很快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万万没有想到,孔融的后代竟然如此的优秀,小小年纪便能处事不惊识破大局,照这样下去长大了那还得了。曹操犹豫再三,决定将孔融的一对,儿女杀掉以绝后患。孔融被公开处决时年仅55岁,可悲可叹。孔融和曹操原本是一对并肩作战的密友,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但是随着曹操的地位的不断上升,孔融开始心理失衡。孔融为了凸显自己,总是对曹操出言不逊,他想通过贬低曹操的方式,让大家觉得他很牛,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孔融的悲惨命运,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面对心性复杂,猜忌多疑的曹操,他不应该站在曹操的对立面,更不应该多次公开冒犯曹操。孔融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只是可怜了两个年幼的孩子。

7、三国演义孔融简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谁也没不到,这句千古名言竟然来自于一个7岁小女孩的临终遗言。东汉末年,孔融因触犯曹操,被满门抄斩,享年56岁。孔融被杀之时,有一双儿女,儿子9岁,女儿7岁,在别人家玩耍,幸免于难。当时,两个孩子正在下棋,听到全家被杀的消息,并没有大哭大叫。有人问他们:“你们父母死了,为什么一点也不悲伤?”女孩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家都没了,我们离死也就不远了。”这家主人看两个孩子可怜,给了他们两碗肉汤,男孩口渴,端起来就喝了。女孩没喝,她说:“已经离死不远了,还能尝出肉是什么滋味吗?”两个孩子没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派人捉拿。当捉拿的人见到这两个孩子,小女孩依然是从容不迫,说了一句:“如果人死了以后还能有知觉,那我就可以见到爹娘,这是多么好的事啊!”说完,引颈自杀。如果这双儿女不死,日后必成大器。曹操赶尽杀绝,孩童也不放过,实在有些太过残忍。#历史冷知识#关注@春秋三十六计 ,每天学点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