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把两位嫂子请来”。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时,特意对负责交接事务的叮嘱道。这两位嫂子是谁?为什么能够得到毛主席的特殊接见呢?这两位嫂子一个叫谢梅香,是袁文才的妻子;另一个叫兰喜莲,是王佐的妻子。袁文才和王佐都是江西人,二人不仅同岁,都出生于1898年,还都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农民在土豪劣绅的压迫下抬不起头来,日子过得艰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地农民成立了刀马队与恶势力斗争,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袁文才也加入了队伍中,担任参谋长。1926年9月,刀马队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了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袁文才担任总指挥。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带领的队伍在d的指挥下,与王佐带领的农民自卫队合并,他们俩一文一武,合作起来营救了大批共产d员和群众,并且成功地顶住了国民d的“围剿”。同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袁文才和王佐所在的宁冈茅坪。被毛主席的革命思想和理念所打动,袁文才和王佐心甘情愿地带领农民武装部队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伟大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谁也没想到,一封文件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袁文才和王佐的命运。1929年1月,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柏路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特意趁袁文才和王佐不在场的时候,从包里抖出一封文件《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文件中白纸黑字地将袁文才和王佐所带领的的农民队伍称为“土匪”,并下指示要彻底将他们歼灭。会上的一些同志立刻表态,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绝不留情。而、、等同志却表示反对:袁文才和王佐与共产d齐心合作,早就是一起革命的兄弟,我们不能过河拆桥。毛主席提出,不能将二人与土匪划等号,要在革命中考察他们,同时也要向中央汇报。众人都表示同意后,毛主席为了保全袁文才,将其调离井冈山,跟随自己一起前往赣南。王佐则继续留在井冈山。二人虽然不清楚其中原委,但是基于对毛主席的信任,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一日,袁文才在好友刘辉霄的住处意外发现了那封文件,上面用笔重重标出的“与土匪的关系”吸引了他的目光。仔细读完,袁文才不禁后背发凉:中央原来是想除掉自己和王佐。这份文件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袁文才头上,让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一天,他决心脱离红四军,留下一张“告假条”后便连夜赶回了井冈山,王佐一起商量对策。脱离毛主席庇佑的二人一回来,便成了特委书记朱昌偕的眼中钉。原来袁、王二人不仅因为中央文件而遭到针对,还因为当地土籍、客籍的争端引来仇恨。在朱昌偕的掌控下,毛主席留下的优秀干部宛希先被杀害,袁文才和王佐也被诬陷为反革命死在了自己同志的枪下。远在赣南的毛主席听两位投身革命的绿林好汉就这样冤死,十分震惊和心痛。而辛苦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因此遭到了重大损失。解放后,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特地将两位烈士的妻子谢梅香、兰喜莲接到井冈山宾馆,向她们表示了亲切地慰问。两位嫂子见到毛主席后,泪水顿时盈满眼眶,上前握住主席伸出的双手,“毛主席,我们可把您给盼来了!”这两位烈士的遗孀在丈夫去世后,带着孩子艰难度日,生活得十分辛苦。好在她们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盼来了全国解放。毛主席没有忘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袁文才和王佐。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指派中央工作人员盛邀袁文才和王佐参加,以告慰两位烈士的在天之灵。到了1965年,又特意接见两位嫂子,对她们表示关心。斯人已逝,但袁、王二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2、谢梅香与谢池香的关系与贺子珍的结合,袁文才和王佐的极力促合有很大关系。率秋收起义的部队进驻井冈山之后,袁文才安排住进了茅坪袁家附近的谢氏慎公祠后面的八角楼。就是在这里,慢慢和贺子珍熟悉了,当时,贺子珍也因患疟疾留在茅坪养病。贺子珍与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相处甚好,常去袁家串门。出出进进,与贺子珍见面多了起来,有空的时候,还坐下来和她聊聊天。贺子珍,原名桂圆,又名自珍。190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大革命前后入d并投身游击战争,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为“永新三贺”,而贺子珍更因才貌出众被誉为“永新一枝花”。1927年秋,18岁的贺子珍参与组织“永新暴动”,不久与兄长贺敏学随部队上了井冈山。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部队进驻茅坪时,威震湘赣边界的“山大王”袁文才前来迎接,贺子珍也来了。袁文才向介绍了贺子珍,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身材匀称、秀美清丽、热情活泼、落落大方的年轻姑娘。贺子珍对也早有耳闻,她读过他主编的《湘江评论》、《政治周报》和不少文章,听说过他在湖南领导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她早就对敬仰不已。如今,见到了本人,她的心里兴奋不已。现在,俩人见面的机会多了,从贺子珍的口中,不仅了解到边界各县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也了解到当地d团活动和群众工作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很快发现贺子珍这个女孩与众不同,她善于鼓动人心,发动群众的能力很强,还写得一手娟秀端正的好字。工作时风风火火,泼辣干练;闲暇时谈吐优雅,温柔贤淑。这种刚柔相济的女性气质,正是所看重和喜欢的。时间长了,贺子珍也逐步了解的抱负和性情,被他广博的知识、深邃的目光、超凡的胆略和刚毅的性格所吸引。有一次,外出,临行前,他特地来到她的住处,告诉她说,我要出去一趟。贺子珍当时还云里雾里的,心想,你要出发了,来告诉我做什么。后来,每次出远门,临走时都来敲敲她的窗,贺子珍以女性特有的敏锐,隐隐感觉到喜欢上她了。1928年2月下旬,为了整理宁冈、永新两县所作的社会调查,偕贺子珍来到茅坪东去约7里的一座明代古庵——象山庵。他们一个整理,一个誊写,忙乎了好几天,整理出了一本足有一寸厚毛边纸的调查报告,这就是平生为珍惜、称之为“比丢掉任何东西都痛心”的《井冈山调查》。在象山庵整理文稿的日子里,他们毫无拘束地交流,谈革命,谈斗争,也谈身世,谈家庭。对贺子珍讲了杨开慧和他的几个孩子的事,讲了对她们的思念和牵挂。贺子珍被他的至真至诚所感动,她觉得这样的男人,才是自己心中的爱。袁文才和王佐看到他俩相互爱慕,就想极力促成他俩。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佐疑心很重,自从率部进驻茅坪以王佐一直不相信工农革命军能长久地待在井冈山,对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在随后几个月的工作中,袁、王二人发现的确是一个“中央才”,很想将他长久地留在井冈山,就商量出一个联姻的妙法。他们认为,要是娶了她,就成了井冈山的女婿,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于是,他们联手向提出了这桩婚事。英明睿智的,当然知道团结袁、王对开展边界武装割据的重要性。上山伊始,他就采取各种办法,比如给他们一些武器、帮助他们训练部队等措施,就是想取得袁、王的信任,便于红军在井冈山开展工作。袁、王瞅了个机会,向挑明了这件事,明白他们的意思,知道自己如果拒绝这桩婚事,那么,自己以前的付出很可能都付之东流,袁、王对自己从此以后就会再也不信任,那样的话,如果想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坚持长期斗争将会更加困难。和贺子珍虽然彼此都有意,但俩人谁也没有挑明,现在,既然有人说媒,自己也正好借顺水推舟,继给了袁、王面子,自己又收获了爱情,何乐而不为呢?同意了这桩婚事。1928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袁文才的张罗下,和贺子珍在象山庵举行了婚礼。当时,35岁,贺子珍19岁。因为条件艰苦,婚礼办得很简单。袁文才让人简单弄了几道菜,带来两壶老冬酒,桌子上放一些花生、糖果之类的点心,、、宛希先、龙超清等一起热闹一下,俩人就算结了婚。井冈山的岁月是艰苦的,但却是和贺子珍一生中浪漫的时刻,尤其是贺子珍,后来经常会回忆这段生活。贺子珍晚年曾这样说道:“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富有的。博览群书。夜深人静,他写累了,就给我讲他读过的故事,讲他的诗文。他的话,把我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常常是一个讲着,一个听着,不知不觉迎来新的一天。”#人物# #历史#
3、谢香梅简介孔东梅:井冈山下小村茅坪的两层木楼,是与两家合住的地方。楼旁是谢氏慎公祠,楼下住的是、伍若兰夫妇。我扶着木梯,上到外公外婆住的的二楼。木楼依地形而建,窗下是块菜地,窗外则是古树、青山。井冈山的是夏天,难捱的是冬天。1929年1月外婆随朱毛红军下山时就是冬天,外公外婆一生中度过的两个山顶之冬也是在这里。上山队伍没有过冬衣被,袁文才让妻子谢梅香设法给毛贺夫妇各做一套棉衣。外公不肯要,袁文才硬是把棉衣留了下来,后外公还是把棉衣送给山上一位冻得难熬的老人。外公在夜里挥毫写作,冻得连笔都拿不住,不得不靠搓手、呵气取暖。幸好那位老人送来了一娄木炭,外婆把炭盆生着,放到外公脚旁,又把惟一的御寒装备灰毛毯披在外公身上。外公写累了,又冻得睡不着,干脆和外婆说起话来,让奇寒的冬夜不知不觉过去。#谢梅香简介#
4、谢梅香电视剧“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己经72岁高龄的毛主席再次来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井冈山,毛主席特别怀念袁文才和王佐两位革命烈士,肯定袁、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并特意抽出时间专门接见袁、王二位烈士的遗属。当他跟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见面时,未待有关人员介绍,他就认出来了,叫了一声“袁嫂子”,谢梅香老人眼泪“哗”地流出来了。他见谢梅香哭,自己也很难过。当年听说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神总不安宁,今虽30多年过去了,千言万语难以诉说。
5、谢梅香怎么生活的不忘初心:袁文才(1898年10月—1930年2月23日),江西宁冈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d,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29年1月,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随军出征。不久独自返回井冈山,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务委员。1930年2月23日,袁文才被龙超清等人于永新县诬陷杀害,被杀害时,袁文才年仅32岁。全国解放后,袁文才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上井冈山时,特地将袁文才烈士的妻子谢梅香接到井冈山宾馆,亲切地称她“袁文嫂子”,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一起照了相。袁文才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