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期,由于条件异常艰苦,绝少有照片留存。毛主席这张1935年5月摄于贵州会理一家农户的照片,据说是整个长征路上留下的照片,所以弥足珍贵。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当时的中央临时博古,对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唯命是从,全然不顾我国的革命实际情况,一味地照搬苏联红军的作战经验,使得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d军苦战五昼夜,艰难地取得了湘江战役的胜利。这一战,中央红军付出了5万人的惨烈牺牲,从8.6万人,锐减到3万人,这才换取了暂时的喘息。湘江战役的巨大牺牲,使得我d不得不深切地反思,自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在军事斗争路线上的错误。直接促使了后来“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错误军事路线。在会议中,博古先是做了反“围剿”报告,妄图推卸责任,只承认指挥失误以及强调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认为是红军在“反蒋”运动中没有进步,在对于敌人的瓦解工作上做得不到位不彻底导致的。博古的发言直接否定了中央苏区在过去几年中的工作成绩,引起了当时与会人员的强烈不满。终还是主动站出来,指出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而后毛主席发言对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进行了批评,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应该采取的战术问题,以及今后红军斗争的路线与方针。自从遵义会议结束之后,终于确定了以毛主席在红军以及d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才有了后来的否极泰来。尽管在经过四渡赤水等几次战役之后,毛主席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指挥才能。但是d内依旧有着一些嘀咕的声音。毛主席在重新获得指挥权之后,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采用了大范围机动作战的战术。上万人的部队在赤水河两岸来回穿渡,与敌人打起了游击战。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但是在当时却是让不少红军指战员都犯迷糊了。真正的战略家的眼光不就是这样吗?不光敌人不能理解,就连自己人都不能理解。有些人也因为连日的行军疲惫不堪,产生怨气。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就抱怨说:红军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不然就会造成疲劳,拖垮部队等等。还提出了对于毛主席军事指挥能力的质疑,向中央建议“换帅”。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不一致的声音,所以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5月12日在四川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批评所谓“走了弓背”和要求撤换军事指挥的错误意见,继续支持的指挥。同时还确立了,即渡过大渡河北上,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会理会议”是对“遵义会议”以来成果的巩固,对确定我d在下一阶段的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议结束以后,毛主席在会理城郊的一户彝族老乡家中拍摄了这张照片。由于红军在长征期间条件极为艰难,因此很少有关于伟人在长征时期的照片留存,这张会理会议时期的毛主席照片因此显得十分的珍贵。照片中的毛主席正在奋笔疾书,整理刚结束的“会理会议”的资料。这一年毛主席已经42岁了。从照片中不难看出,毛主席在经历了长征初期的颠沛流离之后已经显得十分憔悴,面容黝黑,衣服破烂。但是在满脸的憔悴之下依旧挡不住毛主席那胸中夹兵百万的气度与信心。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央红军很有可能会在长征中被敌人所消灭。没有毛主席指挥红军进行长征,那么我d后来的一切成就都无从谈起。长征时期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就是这样一支衣衫褴褛的部队却击溃了国民d军大约150个团的围剿力量,愣是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找到一线生机。#历史开讲#
2、长征的历史资料简介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离奇消失,揭秘事情真相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红军战士历经了两年的时间,跨过了千难万险,终终于到达了长征目的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精神,从那以后,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后一份力量。1934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度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的关卡。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闯过草地,后,红军各方部队终于胜利会师了。在整个的长征过程中,如果让战士们评价难忘的一场战役,也许很多人都会回答泸定桥那一战。那一战,惊天地泣鬼神,战士们硬生生地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用身体趟出了一条路,为大部队的前进开创了条件。而真实的历史过程,哪儿有趟出一条路这五个字描述得那么简单。当时的红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丧生,轻伤不下火线,重伤还想要咬着牙支撑,只有牺牲,才能让战士们告别残酷的战场。当时,红军面临了泸定桥这一道天堑,长长的钢索桥上,木板早已被国民d部队提前抽空,剩下的就只是空荡荡的没有办法行走的铁索。前面无法行进,后面却还有国民d军队虎视眈眈,随时都会给他们袭击。国民d部队以为,这样的困境,足可以困死红军大部队,让他们成为瓮中之鳖,被活捉,被扫射。可是,国民d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低估了红军必胜的决心,也低估了战士们不怕牺牲一心为国的坚定情怀。面对着敌人制造的困境,红军方面的领导率先提出敢死队战术。所谓敢死队,就是十几个人组成一支小队,冒着前方的危险,把木板放在铁索上,铺成一条路。同时,这支敢死队后面的战士,会用火力掩护敢死队队员的行动。当时,红军中的领导干部首先站了出来,而后战士们也陆陆续续响应,谁都想身先士卒,率先为大部队来路。其实,战士们都知道,敢死队是凶多吉少,他们拼命地站出来,也是为了能够保护自己的战友和兄弟。后,领导从战士们当中挑选了二十二个人,由这22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他们带着木板,匍匐前进,尽可能多地把木板铺在铁索上。在他们的前面,国民d路队已经架好了机枪,就等着他们来送死。与此同时,敢死队身后的战友们,也架起了武器,用火力来掩护战友们的行动。这二十二名战士出发之前,将自己身上珍贵的家人合影,或者是亲人们写来的家信,通通交给了自己信得过的人。敢死队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就开始行动了。他们俯下身子,一点一点艰难地将木板往前面送着,前方的子弹一丛一丛地飞过来,很多战士的胳膊、腿、腹部都受了伤。但他们一直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退缩。前方的敌人见子弹打不退这些战士,就开始采用汽油火攻的方式。他们往桥上泼了许多汽油,而后把火扔到汽油当中。熊熊大火很快燃烧起来,桥上铁索的温度高到吓人,火势也渐渐逼近。可敌人没有想到,都这种情况了,红军战士还是没有退缩。后,这群敢死队中,有四个冲在前面的人不幸牺牲,其余十八个人也受了重伤。但是,他们的行动成功了,他们成功为红军大部队铺出了一条路,保留了大部队的战斗力,也保留了革命的火种。飞夺泸定桥之后,红军战士们又继续向前,迈过一道又一道坎坷,他们终于成功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战士们的意志,战胜了所有的恶劣环境。而革命成功之后,共产d领导干部就想找出当初泸定桥时期的敢死队队员。目前只知道,四个人是不幸牺牲了,剩下的十八个人,从那以后又投入了之后的战斗当中。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革命老英雄却已经不知所踪了。共产d干部王永模,立志要找出这些老英雄,他重走了泸定桥,又找了不少的资料。终于,他发现了线索,成功找到了当初的敢死队成员刘梓华。经过确认,刘梓华就是身先士卒的那个人,可是很遗憾,老英雄已经在这之前因病去世了。另外,王永模还发现了当初的另一个战士的线索,他没有明确的名字,周围的人都叫他云贵川。云贵川当年还是个小战士,他从小就在高山大川之中长大,见惯了险要的地势,为战友们探索了许多不好走的路。除此之外,王永模还陆陆续续地找出了其他敢死队英雄的线索,但是遗憾的是,还有人的名字还尘封在历史当中。还有将近十个人,他们还没有被找到,他们的英雄事迹,还等着人们去发现。英雄的光辉是不会被时光掩藏的,当年泸定桥的英雄们,他们如今虽然没有被全部找到,但是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被发现的。到那个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被英雄的事迹折服,英雄的英勇故事,也会激励着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鼓舞着我们为祖国奉献力量。
3、长征有关的资料【一个走完长征全程的陕西人,大家知道是谁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十万红军从南方出发,1年后到陕北,中央红军只剩下七八千人。这个过程中,目前统计只有一个陕西人全程参加。大家知道是谁吗?他就是贾拓夫。中央红军决定落脚陕北,是在长征中后一个月才决定的事情。在这之前,由于长征是被迫的一次战略转移,路上存在很多变数,大的方向明确是往北,但是很多时候计划的路线都被国民d封死了,因此一次次调整前进方向。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央红军决定来陕北,是红军到达哈达铺以后的事情。在这里,毛主席看到了一些国民d报纸。报纸告诉中央一个重要的信息:陕北有红军,并且红25军也到了陕北!当时红军队伍里面大部分是南方人,对陕北并不熟悉。此时在长征队伍里有一个陕北同志,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就是贾拓夫。贾拓夫是陕北神木人,他早年担任陕西省委委员,1933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遭敌人破坏,贾拓夫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后代表陕西省委去上海向中央汇报情况,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红军长征后他随队出发,成为一个走完长征全程的陕北人。在哈达铺,毛主席找他了解情况,他说:我们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群众生活很苦,迫切需要革命,加上穷乡僻壤,可以和反革命势力周旋。于是中央终决定到陕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贾拓夫先后担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市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7年逝世,时年55岁。#陕西文化##榆林头条#
4、长征资料简介400字开国将帅简介之上将杨成武:长征开路先锋,一战击毙小本子名将抖徒正能量的视频#长征资料简介#
5、长征资料详细内容当年泸定桥的铺板到底全部拆了没有?著名军史专家刘统教授,在一次红军长征讲座中,说为搞清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史实,他在当地做过采访,了解到事实真相。概括一下,基本上是这样的:1、川西军阀刘文辉为什么没有炸桥?因为泸定桥是他的财路,是四川汉区通往藏区的必经之路,他和藏区的往来都靠这座桥。2、刘文辉命令守桥的川军拆桥板,但是并没有完全拆完。因为桥面铺板被绳索缠绕固定,板拆起来很不容易;而且作业时,桥面只能站三四个人。一百多米长的桥面,一块块拆要拆多少天?他举例说:“今天的泸定桥大概是每两三年换一次桥板,拆除的时间就得一个月”。因此,接到命令的守军“拆了半宿,拆了20米,大烟瘾犯了,说红军起码还有两天才能过来,就收工了”。没想到奇迹就在这一昼夜发生了——红军先遣团在海螺沟接到命令,一昼夜,靠两条腿,冒雨飞奔240里山道,在敌人根本不敢想象的时间里出现在泸定桥边,真如神兵天降。刘统教授是红军史研究方面的,上述情况又是实地调查得到,当然有一定的说服力。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接触到的文献资料都说桥板全部拆掉了呢?包括许多原始资料(如:当年长征抵达延安时红军将士写的回忆文章),都说桥面铺板全部被拆除了,并不是只拆了20来米、五分之一都不到。后来,我猜想,之所以有认为铺板只拆了一段、甚至只有20米,可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桥板全部拆了,只有铁索在,红军战士到底能不能夺取泸定桥?这个问题,在刘统教授本节的讲座中,开始就提出来了:“泸定桥100米长,人晃晃悠悠地走铁索桥也得走几分钟才能过来,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把泸定桥的桥板拆光,爬铁链得爬多长时间?没有15分钟不行吧。在对岸桥头堡上,川军拿着一杆步枪慢慢地一个个瞄准,也把红军都打到河里去,是不是这个道理?”可惜我们都没有实战经验。但是如果分析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或许能得出结论:1、守桥的川军只是“收税兵”,根本没有作战经验,还抽鸦片,而他们面对的是红军先遣团,是红军的精锐部队,装备好,“有20多挺捷克轻机枪”。因此,当红军把机枪沿岸排开、架起,这些从来没有打过仗的鸦片兵痞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战术素养,沉着冷静,“拿着一杆步枪慢慢地一个个瞄准,也把红军都打到河里去”?2、河面只有100米宽,红军的轻机枪、步枪都能打到对岸,集中火力压住对面桥头堡守军是不容置疑的。红军突击队员边往前爬,后面战士紧跟铺上木板,慢慢往前推进,终占领桥头堡完全是可能的。再说,置身那个枪炮齐鸣、杀声震天的战场,这些没有战斗力可言的川军不胆寒、腿肚子不打颤才怪,怎么挡得住一昼夜冒雨都能跑240里山路的威武之师?其实,刘统教授在讲座中也说到了:“这个先遣团是红一方面军装备好的团,有20多挺捷克轻机枪,当时下了命令,把轻机枪沿岸排开,一声令下就集中火力打桥头堡。泸定的川军都是收税的部队,从来没有打过仗,哪儿见过这个阵势,20多挺轻机枪吓得他们,放火点着了门楼子就朝后山跑。”(川军)“在森林里眼看着中央红军在泸定桥上过了三天三夜,红军走完了,他们才又回到了泸定镇上。”就不知道他前面怎么又说这些川军能“拿着一杆步枪慢慢地一个个瞄准”,他们有这样的胆略、勇气吗?红军长征的先遣团,可不是一般的战斗部队,挑选出来的22名突击队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是身手不凡的战士,绝非等闲之辈。如果以常人视之,难免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刘统教授说,没有桥板、晃晃悠悠的铁索桥,爬过去可能要15分钟,我想这是以现在缺乏锻炼的一般人做参照,如是当年红军突击队员,我敢两、三分钟就可以顺着铁索攀援到对岸,甚至要不了一分钟。因为这个难度,对眼下许多喜欢户外挑战的业余爱好者都不是问题,更别说对训练有素的军人了。所以,我对当时受访者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是持怀疑态度的。他怎么确定只有20米?当年他在现场吗?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因接触资料少,难得其详;但是疑问在心,不吐不快。请各位指教。
6、长征资料革命时期毛主席长征路上和红军战士一起转战南北,历史资料,欢迎喜欢老照片和收藏红色题材照片的朋友交流。
7、长征资料重点归纳【长征回忆:从毛儿盖到班佑】(1886—1975),湖北黄安人,长征中,任中央纵队干部休养连总支部书记。从毛儿盖到班佑,是所谓小草地,我们一共走了六天,每天大约走七八十里路。出毛儿盖向北行,路在半山腰渐走渐平坦,到七里桥约二十余里。路的左边,有矮小草房,约莫百十间,远望矮的好像不能容人进出的样子,到了跟前一看,人不昂头亦可以进去。这些矮小草房,听说是游牧人屯牛的所在,所以叫作牛房。墙壁是用小木杠支持,隔成许多格子,格内涂上一些牛粪,不很坚厚,色是黝黑的。在壁旁烧火,壁很容易被火引燃,内面除牛粪外一无所有,不知牧牛的人怎样居住。过这里以后,连牛房也看不见了,经分水岭,系沿着一列的小山头,转过了一个小山头,又是一个山头,数目说不清,大约二十余个,下来才是草地边。我们初听这个草地名字,以为不过是人烟很少,草木郁密的地方。谁知草地真是草地,在地上看不见泥土,只看见草和水,不但没有人烟,简直没有人迹,所以也没有路,没有树木。山上的树木也少,间或在绿茸茸的丛草间看得见这里一堆、那里一堆的黝黝黑的牛类,草在水中,确是长得茂盛。我们所经过的只是草地边,有时走一段地方,两边都是不很高的童山,有时或只一边倚山没有路。草是一丛一丛地长在水中,这一丛与一丛中间,就是很深的水,丛草在水中枯了死了腐了,就在这腐草上面生长起新的草丛来。茂密的青草下面,是重重叠叠的腐草,浸在水里,不知经过了若干年月。所以走在丛草上,脚底下是软软的,但也有点滑,走时若不小心,一踏虚了脚,即没有踏在丛草上面陷入丛草间隙中,要很费力才爬得起来,马竟有爬不起来的呢!山边也看不见泥土,也是重重叠叠腐草上生出的青草,走在上面活活动动,脚板觉得舒服。山上偶然有几片树林,我们宿营能找得着一片树林,那已是喜之不尽了。离开毛儿盖,第一天,直到晚才走到草地边,我们在一处很好的树林里宿营,第二天也找着一处树林。以后几天,便是在灌木下搭棚子过夜,直到班佑,才在牛房里宿了一晚。有一晚在灌木下搭棚子,到夜晚找不着柴火,竟没有举火,只吃了一点干粮,就睡觉。过草地边的那几天,天天都遇着雨,雨不小,脚在水草丛里走,不待说是湿的。有雨具的人身上稍好一点,可是带有雨具的人不多,没有雨具的人全身都湿透了。不下雨时天气总是阴沉沉的,风刮得厉害,气候冷,须着棉衣。我没有遇着一个熟悉此地气候的人,不能一问,每年夏季,是否像我们经过的那几天一样每天都要刮风下雨呢?在草丛上走虽有点滑,比走泥泞路还好得多。色既坝是一条河水流过的地方,河两岸稀疏地长了些树木,两边草地宽广的约一二十里,据说坝有一百里长,我们走过的约四十余里,觉得这块地方很肥沃,为什么没有一家人户?将来人口繁殖,这个坝子怕不能听其自然了。草地大约高出海面在五千公尺以上,所谓雪线地带,气候是很冷的。我们夏天走这上通过,尚非着棉衣不可,一入秋冬自然更要冷些。那里气候虽很寒冷,但草却能那样的茂盛,别种于人类有用的植物,一定在这个地方有能够生长出来的可能。不过我不是研究植物土壤学的人,不能详细来考究,行军中时仓卒一瞥,也无暇考察。革命胜利后,有专门人才来这地方考察一次,一定有许多适用于人类的东西发现出来。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写下此文,收录在《红军长征记》一书中,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红军长征记忆##长征资料简介#
8、长征影像资料1935年,我军长征刚出草地,就喜获40万斤粮食2000斤盐,谁给的?中国共农红军迈出草地的那一刻,并不代表着战争已经结束,等在草地外面的是胡宗南和杨积庆两股势力虎视眈眈的埋伏,还有如何解决大部队的日常生活需求等严肃的问题。在过草地的途中,红军战士们节衣缩食、能省则省,但大家身边所带的粮食毕竟是有限的,后期为了活命,大家挖草根,吃树皮,甚至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将身上的皮带都拆下来,切成一节一节的煮了吃。埋伏在草地外边的国民d部队早已清楚了我军现在的情况,他们为了能够一举歼灭我军,不惜花大价钱在周边百姓家中收购粮食来断掉我军的后备补给。在踏出草地之前,毛主席就已经决定了不能让大部和胡宗南手下的军队对上,在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军直接和胡宗南交战,很有可能以卵击石。终毛主席定下从腊子口突围的下一步作战计划,蒋介石得知红军的下一步计划以后大喜过望,立即派人联系到了杨积庆。杨积庆是当地势力庞大的藏族土司,手下势力在腊子口盘踞,借助着当地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优势积攒了雄厚的实力。蒋介石想借刀杀人,让杨积庆派人给我军迎头痛击,让我军再也没有实力和他对抗。杨积庆收到蒋介石那边传来的消息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合作”,还收下了对方送过来的金银财宝,蒋介石彻底放下心来,好好的等待着对方的消息。可是杨积庆并没有打算帮助蒋介石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他在蒋介石找来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打听过国民d和共产d分别是怎样的队伍。“从不拿百姓一分一毫的红军怎么可能是坏人?”说完这句话之后的他立即找来了自己的手下,命令手下帮助红军过草地。同时他还严格的颁布下来命令,不允许自己手下的武装部队伤害任何一名红军战士,为了能够帮助红军接下来的发展和斗争,杨积庆还特地将自己手下空余的粮食都放在了粮仓里。“那些红军刚从草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缺的可是武器和粮食,把这个粮仓给我装满!”杨积庆并没有派人留在粮仓外边给红军战士讲述情况,只是假模假样的派人将粮仓外边放了一个根本没有上锁的锁头,他相信自己暗示得如此明显,红军们一定会知道这批粮食是给他们的。毛主席带领红军大部队从草地里出来经过腊子口的时候,本来以为会遭到国民d部队的狙击,可谁知腊子口当地不仅没有一人把手,还有整整三十多万斤的粮食等待着大家。主席瞬间就明白了杨积庆的好意,他立即下令让手下的将士们竟然有序的从从粮仓中取粮,每人身上携带三十斤的粮食,这些粮食对于刚从草地里出来的大家无疑是雪中送炭。红军战士在取粮食的时候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大家小心度过了腊子口,取完粮之后,后一名红军战士还好好的关上了仓库的大门。大家手里有粮以后立刻吃了一顿饱饭,重新振作了精神之后继续向前进发。蒋介石联系的不止是杨积庆,还有鲁大昌,鲁大昌则是“尽职尽责”的在腊子口上安排了重兵埋伏,准备接手杨积庆给我军第二次重创。可他并没有想到杨积庆根本不屑于和蒋介石同流合污,不过战火响起之时,鲁大昌就已经知道他根本不是红军的对手,为了不做俘虏,他只能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一路后退。我军一鼓作气一直打到了鲁大昌的“大本营”,大家很快就发现了,鲁大昌在带领自己手下部队撤退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收拾自己的存粮。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大家高高兴兴的清点了鲁大昌仓库中所存储的粮食,除了10万多斤粮食以外,还发现了2000多斤盐!粮食和盐在战争年间对于作战部队来说,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珍贵物资,再加上之前杨积庆主动送给我军的三十万粮食,刚出草地我军就得到了整整40万斤粮和2000多斤盐的补给。这笔补给对于我军来说,无论是重整旗鼓还是继续前进都是珍贵的。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二年,周总理亲自给杨积庆先生的儿子写信表达了我d对当年30万斤粮食的感恩。1994年10月,杨积庆被我d追认为革命烈士,享受后代百姓的敬仰,至于当年在腊子口埋伏我军的鲁大昌则在1949年被抓以后,一直接受劳动改造,1962年10月1日病逝。参考资料:《杨积庆烈士》甘肃省人民政府作者:小白排版:一一#头条创作挑战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