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千秋简介(田千秋什么下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4 17:10:10 浏览
1、田千秋什么下场

上古史之谜:战败后炎帝去哪了?《路史》中的记载指出了方向。@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据史书记载,末代炎帝号参卢,名为榆罔,居住在空桑这个地方。@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炎帝榆罔似乎有些怠政,也就是对治理国家兴趣不大,于是重用了两个大臣:蚩尤和小昊(小昊就是后来的少昊),相当于左右丞相,管理百官和国家事务。慢慢的权力就转移到了蚩尤手上。这个蚩尤,据说是炎帝榆罔之子,这个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叛父,黄帝渡江。”说这个话的,是西汉武帝的臣子田千秋。不过,这个田千秋只是替刘邦守陵墓的小官,在汉武帝时才得到重用。蚩尤叛父,有人解释为他是黄帝之子,其实是不确的。黄帝在炎帝榆罔当政的时候,还是有熊氏之君。即有熊后(毓)。这是后话了,暂且略过。继续说榆罔和蚩尤。蚩尤掌握大权之后,变本加厉把父亲榆罔赶出了空桑。榆罔被迫迁移到了涿鹿。这事,其实一点都不蹊跷,唐朝有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逼宫,李渊被迫禅让皇位,自己当了太上皇。蚩尤驱逐榆罔,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头条历史@头条国风但这个炎帝榆罔,虽然自己怠政吧,却不甘心让儿子蚩尤好好继位。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有熊后。这时候有熊后还不是黄帝,当然,他是不是真的和炎帝榆罔同父异母,这个有待商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炎黄交替之际,中国古代社会极有可能是从妻居,也就是女儿不出嫁,男人走婚,婚后生活在女子部落里的。炎黄同父异母的传说,应该就是这种习俗的写照。榆罔于是找到了有熊后(后就是小王,即部落首领。有熊后是不是叫做轩辕?真知堂以为不是。因为轩辕二字都是车上的零件,炎黄之际应该是没有车的,更不可能有成熟的文字。传说黄帝臣仓颉造字,但奚仲造车则是虞舜时候的事情,黄帝叫什么,改天说。)有熊后(即后来的黄帝)于是率领力牧。神皇,风后,邓伯温等大将和蚩尤大战,终抓住了蚩尤并且诛杀了他。榆罔以为蚩尤一死自己就可以重新掌握大权,没想到四方部落首领因此转向有熊氏。榆罔没办法,或许又和有熊氏打了一仗(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不好说),败了。所谓前门驱狼,后门进虎,那也没办法,只好让位了。有熊后继位为帝之后,倒也没有为难榆罔。把他分封到路这个地方。“参卢大惧,设于熊,黄帝乃暨力,牧神皇风后,邓伯温之徒及蚩尤氏转战,执蚩尤而诛之。于是四方之侯争辩者宾祭于熊,爰代炎辉,是为黄帝,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帝之祀于陈。”《路史》山西有榆社,榆次的地名,据说都和炎帝榆罔有关。路,即潞水,古水名,即今浊漳河,在山西。“路,露也,潞,是后繁于河之北东,商周别为赤白之狄。狄历咎皋落九州之戎。有隗氏、狄氏、落氏、皋落氏、戎氏、戎子氏、袁胡氏、斛律氏、觧批氏、乌护氏、纥骨氏、壹利吐氏、异其斥氏。回纥高车十二族,其衍也。潞子婴儿甲氏,吁姜路之余,晋灭之,后有潞氏、路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伊列舟骆淳戏怡,向州、薄甘、隋纪,皆姜国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绍列山,是为默台。“《路史》后来的九州之戎,就是炎帝榆罔之后。这一篇,根据《路史》所写。或能破解炎帝战败后去哪了之谜。图为西阴文化彩陶器。西阴文化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有熊氏起源的文化。

2、田千秋是谁

测核酸把个人信息都泄露的一地鸡毛了现在还谈什么保守个人信息……

3、田千秋官职

昭帝九年(元凤三年,前78)的这次内外朝斗争,是田千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内朝的一次抗议,然而抗议的结果是外朝惨败。几个月之后,昭帝十年(元凤四年,前77)正月,田千秋也在羞辱中郁郁而终。从此之后,刘彻留下的所有辅政大臣,只剩下一个霍光,以霍光为首的内朝权势更盛,外朝几乎沦为摆设。——《被遗忘的传奇:汉宣大帝》

4、湖北田千秋

河洛春秋之———桑弘羊舌战群儒在鲁庄镇桑家沟村内,长眠着一位西汉的御史大夫,这就是汉武帝的重臣桑弘羊。桑弘羊(前152-前80),出身于士农工商底层的商人家庭,十三岁就进入宫廷,因为擅长算计,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在三十三岁(前120年)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先后推行了一些列有别于汉初的政策,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汉武帝弥留之际,任命霍光、桑弘羊等为顾命大臣,昭帝即位后,桑弘羊也因为进位御史大夫而位列三公。汉高祖到文景之治实行无为而治,不与民争利,诸侯和豪强豪强都可以铸钱、冶铁、贩盐等,以至于汉初屡有诸侯和豪强犯上作乱。桑弘羊力推盐铁专营等政策,虽然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得罪了诸侯和豪强。坐在卫青霍去病功劳簿上的霍光,为了大权在握而笼络权贵,为了打击桑弘羊,就发动了一场有预谋的盐铁会议。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六十多位贤良文学(明为贤良实则多为清谈误国的腐儒),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尤其是盐铁专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历时五个月朝野震惊。面对腐儒们的攻击,桑弘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桑弘羊的主张得以延续,与会的桓宽后来据会议写出了《盐铁论》。本欲借盐铁会议打击政敌的霍光,却被会议狠狠打脸,恼羞成怒的他与桑弘羊越发不合。不久,霍光借口参与燕王刘旦谋反,诛杀了桑弘羊等,之后更是权倾朝野,走上废立皇帝鸩杀皇后之路。而在权力之争中落败的桑弘羊,安葬在休水河畔。

5、田千秋活了多大

太子刘据死后,没人敢为他喊冤,一位叫田千秋的守墓人给汉武帝写了份奏折,道:“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错误杀了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些话,是一个白头老翁梦中对我说的。”当时刘据“起兵谋反”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汉武帝看了田千秋的奏折后,他不但没有生气治田千秋的罪反而将他召进宫来,原因却是觉得白头老翁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且容貌伟岸奕丽,汉武帝见了更高兴,道:“我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却唯独你能向朕阐明太子的心迹,这一定是高皇帝派你来教导朕的,你该做朕的辅政大臣。”于是,汉武帝立马升田千秋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大鸿胪是朝廷掌管诸侯及藩属国的外事大臣。几个月后,丞相刘屈氂因罪被斩,田千秋被拜为丞相,而丞相又规定是列侯才能担任,汉武帝又封他为富民侯。田千秋,是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后裔,其先祖被迁徙到刘邦的长陵附近,到了田千秋这一代,他已经是长陵的守陵小吏。其实,田千秋并没什么奇异超凡的才能,又没有什么战功,只因为一封为太子刘据喊冤的上书合了汉武帝的心意而已。公元前91年,江充诬陷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与巫蛊案有关,刘据得到皇后卫子夫的默许下,假传诏书将江充斩杀。汉武帝错误认为刘据是谋反,便令丞相刘屈氂平叛,结果,刘据兵败逃出长安。当时,汉武帝愤怒异常,群臣感到忧虑和恐惧,不知如何是好。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说:“太子是储君,受江充诬陷而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因而杀死江充,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受别人的诬陷罢了…”汉武帝看了奏章后受到感动而醒悟,但还是没有赦免刘据。终,刘据逃到湖县,无路可走的他自缢身亡,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搏斗中死了,刘据一家仅剩出生数月的孙子刘病已逃过一死。一年后,汉武帝对巫蛊案有所察觉,渐渐地了解太子刘据是因被江充所致,惶恐不安,才起兵诛杀江充,并无他意。正好看守长陵的田千秋上书为刘据鸣冤的奏折,汉武帝看了霍然醒悟,立马召见田千秋,并拜他为大鸿胪。于是,汉武帝令田千秋调查巫蛊案,终水落石出,汉武帝大怒恢复了自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将苏文烧死在桥上,因和太子战而封侯者的也一个不留。几个月后,丞相刘屈氂的夫人用巫蛊诅咒汉武帝,而刘屈氂和李广利密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帝事露,汉武帝一怒之下将二人满门抄斩,李广利降匈奴。田千秋因而出任丞相,封富民侯。不久,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匈奴,单于从使者口中得知田千秋因上书言事而拜为丞相,笑道:“原来你们选丞相并非要用什么贤能的人,随便一个人上书说几句话便可得到相位了。”使者回来后把单于的话上报,武帝差点就杀了使者。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田千秋仍任丞相,汉昭帝见他年老,朝见的时候允许他坐小车进宫殿,所以被称做“车丞相”,子孙便以车为姓,田千秋也被称做是“车千秋”。公元前77年,田千秋卒在任上,谥号定侯,子田顺袭爵富民侯,后来,田顺因事畏罪自尽,爵号被汉宣帝废除。

6、田千秋简历

“巫蛊之案”结束后的一天,田千秋拿出好的衣服穿戴整齐,表面看来很平静,内心却忐忑:此刻进宫不知是福?是祸?他沉思了片刻,后还是昂首挺胸的走出门,没想到这一去,人生的轨迹也改变了……田千秋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里,祖父辈曾经是战国齐国的国君,汉朝建立之后,田氏家族还是赫赫有名的“关东九族”之一。当传到田千秋这一代的时候,整个家族已经没落,他的官职只是“高寝郎”,是给汉高祖刘邦看守陵寝的小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和死人打交道的守墓人。田千秋作为一个为先帝守墓人来说,从正常的仕途升迁体系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在田千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大的优点就是性格宽和,但能力平庸,却有自知之明。当时汉朝宰相的权力中落,内朝当政,精明能干的人是当不了宰相的。因此,宰相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摆设罢了,而田千秋正生逢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了“花瓶”宰相,这也是命运之神对他的眷顾。公元前92年,晚年的汉武帝年老多病,生性多疑,受奸臣江充等人的唆使,认为自己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而造成,于是派江充作为使者,全力负责追查施巫者。江充并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一直与太子刘据有过节,总认为哪一天汉武帝不在了太子会杀他,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于是与胡巫檀何合谋,以预先准备好的偶人诬害太子。刘据也不是等闲之辈,知道来者不善,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用假圣旨调兵先把江充等人杀了。武帝知道后,以为太子要兵变,从而把太子给杀了。不久,随着案情调查的深入而逐渐明朗,武帝怎么也没想到江充会利用自己生病去达到他的目的,太子反而是无辜的,因此心生悔意,不知道这闹剧该如何收场。正当武帝为这事闷闷不乐的时候,田千秋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和对太子的同情心,冒着被杀头的风险给武帝写了一封上疏。上疏大概意思是说:儿子动用老爸的兵,多是打一顿板子的罪而已,更何况天子的儿子为了自卫而杀人,哪有什么大罪呀?皇上,以上这些话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臣晚上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家教我说的,还特别吩咐臣要转告皇上。当武帝看到田千秋的上疏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而且下旨召田千秋进宫。田千秋进宫后,没想到武帝对他一见如故,视他如知己说:“本来我们父子之间的事情不方便和别人说,就算说了外人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只有你敢对我说真话,为太子说句公道话,你如此忠心,朕要封你做朕的辅政大臣。”当即拜田千秋为大鸿胪。刚坐上大鸿胪的交椅几个月,田千秋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工作,就接到圣旨要升他为丞相,封为富民侯。好一个田千秋,仅仅因为说了一句“梦”话,便由守墓人变身为一品宰相,恐怕连他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过有这样的好运。史料《汉书》也这样评价:田千秋这个人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功劳,只因为一句话说巧妙就拜相封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其实,田千秋也真不是全靠运气坐上宰相的位置,在他给武帝上疏的时候,就体现出他有一定的政治头脑。首先,他把说话的责任推到梦中的使者,一个虚构的人物身上,帮自己撇清关系,留一条退路。其次,从巫蛊案中他看出武帝相信鬼神之说,为投其所好,因此以“托梦”的形式上疏比直谏更能让皇帝接受。后,他相信武帝会知道上疏里面说的托梦长者是先帝。由此可见,田千秋也并非一个毫无政治智慧的守墓人,懂得揣测皇帝心理,会说话皇帝喜欢听的话,这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宅在家里看历史# #我要上 头条#

7、田千秋晚年生活

西汉时,太子刘据在一个农舍中黯然自尽。汉武帝听说后,立即下了一道命令:将刘据的妻子、长子、女儿、儿媳,全部处决……武帝刘彻共有六个儿子。前122年,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刚开始,刘彻对太子的宠爱,二人相处的融洽。但刘据成年后,却显示出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性格与作风,而且颇得士众之心,引起了刘彻的不悦。朝中的奸佞之徒见有机可乘,不断煽风点火,终于使这对父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卫子夫有个姐姐,名叫卫君孺。此人嫁给了丞相公孙贺,生了一个叫公孙敬声的儿子。公孙敬声是个败家子,他仗着自己的姨妈是皇后,天天胡作非为。担任太仆期间,他竟连北军的军费都敢挪用。结果遭到告发,被逮捕下狱。眼见儿子身陷囹圄,公孙贺惊惶不已,但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正是阳陵大侠朱安世。刘彻对朱安世恨之入骨,却一直未能将其拿捕归案。公孙贺于是进宫面君,向刘彻一定会活捉朱安世,想以此为儿子赎罪。刘彻欣然应允。不久后,在公孙贺近乎疯狂的搜捕之下,朱安世终于落网,被押送到长安受审。但这位朱大侠手眼通天,他非但毫无惧意,反而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二人在皇宫的驰道下埋藏人偶、诅咒刘彻的阴谋。刘彻惊惧不已,立即派人彻查,结果人赃俱获。盛怒之下,刘彻不仅诛灭了公孙家族,还下令处死了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两个女儿,以及卫子夫的侄子卫伉。皇宫中出现诅咒事件不是没有原因的。由于刘彻痴迷于神仙,长安城聚集了大量的方士、巫师还有骗子。不少女巫经常往来于宫中,传授妃子们使用人偶诅咒情敌的法术。如此一来,后宫中几乎遍布做法器物,公孙父子一出事,妃子们立即开始相互告发,企图扳倒情敌。结果事情越闹越大,越传越玄,连朝中的大臣们也莫名其妙的中了枪。刘彻恼怒不已,命令宠臣江充彻查此案。江充本名江齐,是赵国太子刘丹的大舅子,跟赵王刘彭祖的关系也不错。但太子丹老是怀疑江齐向父亲打自己的小报告,竟派人抓了他的全家。江齐被迫逃亡,并改名为江充。逃到长安后,江充向刘彻告发了赵国王宫中的桩桩丑事,不仅获得了刘彻的信任,还让刘丹永远失去了太子之位。江充还曾自请出使匈奴,据说表现优异,又获得刘彻的嘉奖。之后,他便以“绣衣使者”的身份,负责监督公卿们的越礼行为。有一次,皇太子刘据的家人违禁,竟敢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行走,被江充逮了个现行。刘据十分恐惧,请求江充不要告诉父亲。但江充完全不为所动,毅然上报此事。刘彻大为激赏,很是把江充夸奖了一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江充开始威震京师。江充敢得罪刘据,主要还是因为皇后卫子夫日渐失宠。但他也害怕刘据即位后会报复自己,于是,趁着调查巫蛊之案的大好机会,他逐渐把矛头瞄准了太子东宫。当时刘彻旧病未愈,江充便声称宫中有蛊气。接着便从外围的后妃宫中开始挨个排查,再逐步收网,后终于在东宫中挖掘出大量事前埋好的木头人!刘据十分紧张,他自知不受父亲信任,恐无法辩白。情急之下,他竟矫诏发兵,把江充逮捕处死。接着又在母亲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并攻入相府,打跑了丞相刘屈氂。刘彻当时正在甘泉宫中,闻变后立即调集长安周边的部队,交给刘屈氂去围捕太子。太子释放了囚徒,武装了大量平民,与官军抵抗了好几天,却终败北。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两个儿子逃去河南西边一个农户家避难。躲了几天后,官兵们很快找到了太子的踪迹,并将团团其包围。刘据走投无路,只好自缢而亡,二子也未能幸免。在此之前,皇后卫子夫已经自尽。刘据去世后,他的妻子、长子、女儿、儿媳,也相继遇害。不久,郎官田千秋上书朝廷,为太子申冤。刘彻终于察觉到自己上了江充的当,又将陷害、逮捕太子的官吏一一处死,其中就包括受他命令与太子交战的丞相刘屈氂。刘彻剩下的五个儿子中,刘闳、刘髆早逝,刘旦、刘胥素不为父亲所喜爱,只有八岁的幺子刘弗陵没有过失,在刘彻弥留之际被立为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

8、汉朝田千秋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兵败自杀,没人敢为他喊冤,一位叫田千秋的守墓人给汉武帝写了份奏折,道:“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错误杀了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些话,是一个白头老翁梦中对我说的。”这样一句梦话,喊出了底层人民的心声,也击中了汉武帝的心事。更能体现了田千秋大智若愚的政治智慧,又足够让汉武帝相信田千秋所言的都是事实,因为这些都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因为田千秋上疏的时候,巫蛊之祸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巫蛊的案情也随着调查的深入而逐渐明朗化。汉武帝逐渐察觉到:太子可能是无辜的。汉武帝的内心浮现出一丝常人不易察觉到的悔意。事情闹大了,也该收场了。可是下出去的圣旨等于泼出去的水,究竟该如何收回?田千秋也想到上疏可能带来的后果仍然极具风险。风险越大,回报越大。田千秋上疏之后,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等待着命运的审判。实际上,田千秋的上疏果然言中了汉武帝的心事,击中了他内心中柔弱的一面。汉武帝下令:召田千秋进宫。田千秋不知道此行究竟是吉是凶?于是给家里交代了后事,郑重地向汉高祖的陵墓做了祷告,边毅然决然离开。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再也不会回到这里。田千秋穿上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以壮士就义的姿态,毅然走近了汉武帝的宫殿,汉武帝见田千秋身高八尺有余,容貌俊朗,风度便翩翩,心中高兴。观其为文,见其为人,汉武帝对田千秋有了的印象。汉武帝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唯独你能敞开心扉,向我说明太子的心迹,应该是高祖的神灵指引,朕要封你做朕的辅政大臣!”于是,田千秋被封为大鸿胪,掌管诸侯及藩国事务。几个月后,丞相刘屈氂因罪被杀,田千秋被封为富民侯,接替刘屈氂作了丞相。事实证明,汉武帝还是独具慧眼的。田千秋为人敦厚又有智谋,恪守职责,在丞相位置上很是称职,相比之前的几位都是优秀的。担任丞相之初,田千秋便劝阻皇上不要再将巫蛊之案的影响扩大了,如果继续追查,那百官和百姓都提心吊胆。而汉武帝也因为此事劳心劳力,听到田千秋及很多士大夫的劝解,逐渐释怀。汉武帝病重,让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田千秋辅佐刚立的太子刘弗陵。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因为年幼,没有听政,政事都由霍光决定。田千秋继续为丞相。本来丞相是掌管政务的,但是这时候,霍光主内,而田千秋却治外,霍光对田千秋颇为尊重,希望他能监督自己。但是田千秋还是有自保的意愿,他对霍光的专权没有发表过异议。较为中立的态度,也使得他没有因为辅政大臣的权力之争而落马。霍光知道田千秋的重要性,有机会的时候都会褒奖田千秋。而田千秋也受到了汉昭帝的优待。因为年老,汉昭帝准许田千秋在朝见的时候乘坐小车进入宫殿,所以田千秋也被称作“车千秋”。田千秋担任丞相长达十二年,虽然其权力相比以前的丞相有所削弱,但是也是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平定上官桀一d谋反的时候,田千秋全力部署追捕上官桀等人,了汉昭帝的帝位。田千秋在公元前77年,病死在了丞相之位上,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爵位。田千秋虽然只是因为一封上书获得青睐,然而其对汉武帝来说有醍醐灌顶之用。虽然其功绩微薄,但是其在位期间,能尽力辅佐幼主,让西汉王朝没有因为内部斗争而陷入麻烦,也算是功德无量,况且他也是那个时期能长期在位,还能保全身家的屈指可数的重臣之一。@花茶剪辑解说家田千秋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守墓人,跻身逆袭辅政丞相,除了当代背景之外,离不开田千秋身上的一些过人之处,看似不起眼的一些优点,或是官场的一些阿谀奉承却是发挥了恰到好处的作用。不插手他人的家事,是混迹官场的一大古训。譬如诸葛亮,当年受刘琦求计,死活不肯置一词。那么,田千秋为什么却偏偏反其道行之,还能取得如此成功呢?原因在于:不插手他人的家事,并非一条死规矩。拿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来讲,看到邻居父子吵架,怎么办?当然应该上去劝架,而且切记不能拉偏架。这是人之常情。以人之常情处理官场问题,当然不会出问题。所以,所谓“不要插手他人的家事”,乃是指的不能挑拨离间,不能拉偏架,如此而已。田千秋没有多大能力,竟然如此轻巧得到这样的高官厚爵,这势必会引起别人眼红,田千秋再次敏锐洞察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恢复了“文景之治”时期“不折腾”的无为之治。田千秋为人敦厚朴实,宽宏大量。他虽然没有实际的能力,却也从不“乱作为”。而这,正是一个受尽疮痍的国家所需要的可贵品质。#田千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