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上海收藏界名人张伯驹被绑架。绑匪要张伯驹妻子潘素准备200万赎金,否则撕票。潘素四处凑钱未果。绑匪知道张伯驹收藏的《平复帖》价值连城,要用来抵赎金。可张伯驹却“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张伯驹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越,有“民国四公子” 之称。虽然家业庞大,张伯驹生活却节俭。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他饮食简单,能吃上大葱炒鸡蛋就很满足。他对汽车的要求就是代步,不讲档次。张伯驹一生酷爱收藏,为了收藏愿意倾家荡产,更不惧丧命。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曾称赞他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张伯驹初涉足收藏,单纯出于喜爱,沉迷于对字画名迹的研究。后来,他一心保护古文物不外流,不惜耗尽家财。《平复帖》是晋代陆机的书法作品,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1936年,张伯驹得知,《平复帖》的收藏者溥儒将韩干名画《照夜白图》卖于他人,流落国外,觉得遗憾。为了不让《平复帖》重蹈覆辙,张伯驹通过朋友与溥儒商量,表示自己愿意出钱收藏《平复帖》。溥儒开出20万大洋的价码,张伯驹无力承担。但他一直规劝溥儒,不要让藏品流落海外,不可成为罪人。1937年,张伯驹请张大千从中斡旋,表示愿以6万大洋收藏《平复帖》。但溥儒咬定20万不松口,张伯驹只能再次放弃。没多久溥儒母亲去世,需要筹钱办丧事。张伯驹又请来傅增湘斡旋,双方终以4万大洋成交。几经波折,张伯驹终于把《平复帖》收入自己手中。《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是古老的传世卷轴画,被历代鉴赏家所看重。后来,此画收于末代皇帝溥仪手中。1945年溥仪被俘,致使不少珍贵文物散落民间,《游春图》被北京古玩商马霁川从东北所得。1946年马霁川为《游春图》寻找买主,张伯驹建议故宫博物院出面收购,以免国宝流失。但故宫方面迟迟没有答复,张伯驹担心夜长梦多,便决定个人出面购买。但是,张伯驹刚以110两黄金收购了范仲淹的《道服赞》,此时囊中羞涩。于是,张伯驹将自己住了十年的豪宅似园卖给了辅仁大学。这座园子很有来历,原来是大太监李莲英所有。马未都曾经估算过,这个宅院要是放到现在,光拆迁就值一个亿。卖了似园的钱,依然不够买回《游春图》。潘素又继续变卖首饰,勉强凑够了钱。拿到《游春图》,快50岁的张伯驹像孩子一样开心。1941年6月,张伯驹被绑架,绑匪向潘素索要200万赎金,否则撕票。但一直凑不够钱,绑匪要潘素用张伯驹收藏的《平复肌》换人,可张伯驹却“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多方奔走近八个月,绑匪把赎金降到40万,张伯驹才获救。为了不让国宝流失,张伯驹就这样不停买买买,从初的富二代到后来负债累累。1956年初,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号召大家以带动全市人民购买公债券支援国家建设。张伯驹夫妇有心支持,但因为购买古玩真迹,已经债台高筑。经过深思熟虑,张伯驹决定从自己多年的珍藏中挑出8件,捐献给国家。这8件藏品包括:晋陆机《平复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宋范仲淹《道服赞》卷、宋蔡襄《自书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卷、宋吴琚《诗帖》卷、元赵孟颍《草书千字文》以及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些藏品成为故宫博物院“珍宝中的珍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张伯驹后来被调任吉林省博物馆,出任第一副馆长。他看见馆内陈列稀少,再次决定把自己的藏品无偿捐献出来。这次捐赠的文物,大大小小共计几十件。朝代划分久远,跨越元代、宋代、明代和唐代。张伯驹夫妇前前后后为国家捐献了大量文物,总价值超过千亿。张伯驹先生常讲:"人生在世,爱国是大事,决不能糊涂,小事满可不必计较。"张伯驹夫妇放弃私利,只为将古玩国宝留在国土之内。他们为中国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将永世流芳!#张伯驹# #我为祖国比个心# #收藏##文化传承#
2、平复帖原文及释文1936年,张伯驹看中溥儒收藏的《平复帖》,他很喜欢,想花60000银元买,不料对方放下狠话,不卖,真想买,就拿出200000银元。不死心的他,又请好友张大千当说客,对方还是不松口。岂料两年后,对方竟然主动出价40000银元买给张伯驹。张伯驹是清末直隶总督张镇芳之子,是“四公子”之一。《平复帖》长23.8㎝,宽20.5㎝,全文只有短短9行84个字,而且至少有4个字是缺漏的。两个巴掌大的纸上,盖满了历代名家收藏的印记,是现存现存的古老的一件名人纸本书法墨迹,是传世墨迹的“开山鼻祖。”有1700年的历史,并且比王羲之的手迹早至少七八十年。看到《平复帖》时,张伯驹就写下“晋代真迹保存至今,为惊叹者久之”,来表达他的心情。此后,张伯驹对《平复帖》念念不忘。两年后有一天,张伯驹意外得知溥儒的母亲项夫人去世,他现在正在凑钱,你想买《平复帖》现在赶紧去收购。不愿意趁人之危,他决定先借10000银元给溥儒,让对方将《平复帖》作为抵押。次日,朋友就抱来《平复帖》,而且还带来一个好消息说,溥儒觉得抵押太麻烦了,愿意以40000银元买给张伯驹。张伯驹实在太高兴了,他立马给对方送20000银元,并约定剩下的20000银元,分两个月付清。有人不解,为啥张伯驹非要购买《平复帖》呢?是他想转手出去换取更多利润呢?事实上,是之前他与唐朝韩干的《照白图》失之交臂,而此图当时也是归溥儒所有。此画溥儒以10000银元转让给英国古董商人,接着英国人又转让给日本人,日本人转让给美国人,现在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听说这事后的张伯驹心痛不已。他购买《平复帖》,就是不想《平复帖》和《照白图》一样流入国外。张伯驹把《平复帖》看得比命还要重要。1941年,张伯驹刚调任到上海,连人带车都被绑了。绑匪打电话给张伯驹的妻子潘素,要想赎人就拿出300万台币,绑匪的目的不是钱,而是价值连城的《平复帖》。一边是张伯驹不愿妻子交出《平复帖》换自己的命,他开始闹绝食。另一边是潘素为救丈夫的命,到处奔走向亲友借钱。绑匪得不对想要的,又不愿意什么都捞不着,只好同意潘素拿40万大洋赎张伯驹。就这样被关8个月的张伯驹放出来了。获救后,张伯驹举家迁移,为不让《平复帖》落入他人之手,潘素把《平复帖》缝入衣服,一刻不离身,《平复帖》才得到保存。对张伯驹来说,他刚开始出60000银元,还请朋友当说客,别人还不卖,他心里有点难过,不过他也没有在别人困难时趁人之危,说明他心地善良,我想对方也是看中他这种品质,才会低价买给他吧。张伯驹看到好的文物,都会不惜倾家荡产都要收藏,他收藏的本意并不是,想去倒卖文物,获取高利润。而是不想国家的文物流失到国外,他一生都在做这件事,他去世后,他把这一生收藏的文物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馆,价值高达上亿元。#寻找故事家#
3、平复帖视频每日读书分享上海小史~仲富兰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迄今为止被推为流传早的存世墨迹,这决定了《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至高为上的地位。1938年除夕张伯驹不顾时局艰难以四万元巨款买下,并将自己斋名起为平复堂。后一奸商勾结七十六号汪伪特务,在1941年春绑架张伯驹,开出赎金200根大金条,意在逼张家出卖《平复帖》。张伯驹宁死不从并绝食抗议铁骨铮铮,在被绑架八个月后,在友人帮助下,终其妻潘素先生以20根金条将其赎出,张氏珍藏的《平复帖》终于躲过一次大劫,为中华民族保卫了一大慧宝。2023-3-25
4、平复帖的真实故事唐代孤本草书真迹,被日本皇室珍藏了400年,回国展览后震惊书法界,原来这才是大唐的浪漫!由于年代久远,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可谓是凤毛麟角。西晋的作品只有一件陆机的《平复帖》可以确定是真迹。要论唐代的草书,怀素的《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这是都是经典的作品,但它们到底是不是真迹,学术界一直在争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作品就是真迹。目前我们能确定是唐代小草真迹的只有一件:贺知章的草书《孝经》。贺知章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诗人,谁没有吟咏过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呢?这是埋在我们心中故土情结的第一颗种子。和陆柬之等人一样,因为传世作品少,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书法家的身份。其实在唐朝时,人们就将贺知章的草书、薛稷画的鹤、秘书省的落星石以及郎馀令绘的凤并称为“四绝”。贺知章的书法功力不容小觑。《孝经》是贺知章传世的书法作品,这件作品著录于北宋《宣和书谱》,之前一直流传有序。在十七世纪,《孝经》流入日本,由日本近卫家进献给日本天皇,由皇室珍藏了大约四百年,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因为远在东瀛,这件作品也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直到2006年,中日双方为促进文化交流,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一场“中日书法珍品展”,《孝经》时隔四百年重回祖国,震惊了整个书法界。《孝经》可谓是拉开了中唐草书的浪漫序幕。这件作品通篇酣畅淋漓、结体章法随势而就,充分展现了贺知章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浪漫情怀。其字形大小均匀,在小小的界格之内,点画的提按顿挫、俯仰虚实、轻重疾徐变化异常丰富,整体运笔偏于迅疾。贺知章在其中加入了些许章草、又融入了些许隶书的笔意,魏晋风神和唐人严谨尽在其中,这才是大唐自信与包容的浪漫。《孝经》对后世草书创作风格和笔法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我们领悟盛唐气象、寻求书法变化意趣的重要范本。我们将这卷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5、陆机平复帖临陆机平复帖。
6、平复帖为什么那么珍贵临陆机icon平复帖。
7、平复帖高清《平复帖》——中国现存墨迹第一帖《平复帖》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平复帖》纵23、8横20、5厘米,共九行、八十四字,首句因有”平复”二字得名。书写年代距今己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皆有参考价值,无比珍贵。陆机(261一303年),字士衡。上海松江人(秦汉时期,松江隶属娄县,即昆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