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武汉大学校史馆正式开馆,再现武汉大学从1893年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至今的120年办学历程。校史馆由武汉大学地标性建筑老图书馆改造而成,校史馆一楼保留了举办“珞珈讲坛”的功能,负一楼、四楼和五楼为校史展区,再现了武大从1893年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至今的120年办学历程,并且通过专题的形式介绍了武大的名人校友、校园建筑以及当时设计建造武大特色建筑的建筑大师们。[赞]
2、校史馆简介文字稿《文化视界》【方志研究】康乐县高集小学校史馆资料征集启事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为了全面、真实记录我校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展示我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增强师生爱校情怀,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现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教师)和历届校友,各组织及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学校各历史阶段的校史资料。征集范围:学校自建校(1926年)以来各时期的重要相关史料、物品等。征集要求:1.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在集中征集时间之外,学校校史馆还将长期接收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广大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校史料。2.提供图片资料、实物的请附简要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主要人物姓名、时任职务、现任职务、联系方式等或实物的文字介绍。3.提供的文字资料,请在末尾注明作者和提供者的真实姓名、在校时间、时任职务、现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征集内容:文稿类1.反映学校诞生、发展及其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变化的文件资料(包括事迹介绍、媒体报道等);2.反映学校各个时期d团组织活动的各种资料;3.各个时期学校领导、知名教师的认命、授奖等文件材料;4.学校师生员工参加县级以上重大活动(包括社会活动、重要比赛等)形成的文稿;5.各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来校检查的资料文稿等;6.反映或记载校友各个时期的重要成就或当时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迹材料等。影像类1.各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在各个时期来访视察的照片。2.历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3.反映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建筑、校园风光的影像资料。4.学校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的有关照片、音像资料。5.反映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教学、教研实践活动的影像资料。6.反映教职工和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场景和文体娱乐活动的影像资料。7.知名校友的影像资料。8.各种获奖成果影像资料。实物类1.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历届毕业证书、校服、校徽、奖杯、锦旗、匾额等物品。2.反映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教育教学有关的材料(论文、考卷和教材等)。3.具有历史价值或代表性的教具学具、仪器设备、工具、工艺品、模型等实物。4.反映校园生活的各类师生自办刊物、笔记、印刷品等。5.学校师生员工参加县级以上比赛中获得的奖状、奖杯、奖牌。6.学校各个时期在重大活动中收到的题词、赠言手迹等。7.校友认为有校史价值的其他任何资料和实物等。征集方式:1.自愿捐赠:凡自愿捐赠的物品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建立档案,得到永久妥善保存。学校颁发捐赠证书,捐赠者今后如需利用所捐物品,学校将提供方便。2.代管复制: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实物,本人有保存意愿的,学校可代为保管,或复制、翻拍后将原件安全归还本人,对提供的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并为资料提供者开具收据。3.经双方友好协商的其他方式。联系方式:1.直接交送:请将有关校史资料及实物直接交送康乐县高集小学校史馆征集办公室。2.信函邮递:甘肃省康乐县高集小学校史馆征集办公室,收件人:李海明(邮编:731500),内附寄件人或提供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信封上请注明“校史资料”)。3.拜访征集:如因公务繁忙或年岁已高,行走、书写不便的,请通过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我们将登门拜访、记录整理。电子信箱:klhgxq163.com联系人:马校长(13519009001)李校长(15025901820)本期责编:马晓春本期编辑:莫 然
3、校史馆学校简介展板设计【参观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发现这也是“红砖”风!】今天来到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意外发现前几天刷屏的“红砖”设计也在这里复现了!不过参观后才知道,这座校史馆是2020年10月5日为庆祝工大75周年校庆开馆,校史馆所在地是当年屯溪路校区的老印刷厂,相信因为疫情进校不变,估计很多工大老校友也没能一睹真容吧!校史馆里陈列着工大历史沿革的许多重要物件,走廊上有工大历届知名校友的头像和介绍。竹子一边行行摄摄感受冬日阳光,一边听着讲解恍然大悟,原来“红砖”即意味着“红专”———又红又专,而且保留着老工业厂房的感觉,这种设计风格原来在工大有着这般意味!沿着校史馆走廊便一路文保遗址斛兵塘,玻璃房可以看到水面和竹林,偶遇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别有一番清幽。只是整个装修好像尚未结束,也有不少工人还在继续施工,相信许多细节还在逐步打磨中…以前只知道“吃在工大”,现在才知道,原来在繁忙的科研和学习之余,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感悟历史,体味文化,放松身心。有历史传承和三国遗址的高校,就是这样低调中显出它老派的沉稳与大气。#媒体人周刊# #合肥头条# #合肥工业大学#
4、校史馆介绍特色3月10日游常熟赵园时,赵园西北角有一座清风明月楼,左前方竖立着一个书有“校史馆”三个字的牌子,引起我的注意,原来这里竞是常熟理工学院旧址,清风明月楼就是校史馆。一楼入门迎面横放一匾,是常熟理工学院自1970年至2000年办院三十年的历史简述。从左侧木板楼梯转上二楼,大约有二十余平米的展室,用图片、书籍等实物详细介绍了办学三十年取得的成果,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其中一个名叫黄宏的优秀校友吸引了我的眼球,照片上搭眼一瞧,和著名小品演员黄宏还真有点像,细看文字介绍此黄宏先生,乃常熟籍人士,著名企业家是也。在校史馆东侧不远处,有-至高处,那就是园中由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名的山满楼,登此楼顶,全园美景可尽收眼底,可不负游园之乐哉!
5、校史馆讲解【湖北全方位支援新疆博州职业教育发展——鄂博连心共写职教高分答卷】走进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历历在目:2012年,学校被批准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由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当地第一所高职;2022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新疆高职院校第二……在湖北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自2005年选派首位教师援教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开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位谋划,逐步推进,以办学分院式、联席推进式、人才组团式、管理移接式、分段衔接式一套“组合拳”为抓手,汇聚湖北多所知名职业院校资源,交出了湖北职教援疆的高分答卷。心连心,建好职教援疆“一号工程”回忆起职教援疆初期,时任博州职院副校长的冉新成感慨万千。2012年,湖北省推动武汉职院在博州创办“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以名校带动战略,为博州职教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同时,助力建成博州湖北职教园,把湖北高职院校与当时的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行分院政策的基础上,鄂博两地采取联席推进模式,签订了《深化对口支持推进博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协议》等结对支持与交流合作协议书,建立实施两地多方的长效协同合作机制。10年来,湖北省把办好武汉职院博州分院作为职教援疆的“一号工程”,先后筹措援疆资金1.25亿元用于博州职院软硬件建设。在湖北的对口帮扶下,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跨越式发展进程:在校生由2012年的665人增长到2022年的13026人;教师由2012年的119人增长到2022年的487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012年的1432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1334万元。走出去,精选干将接力援教博州秉承着鄂博连心的信念,2021年10月11日,武汉职院教师蒋永业二度援疆,随同第八批湖北省147名援疆轮换专业技术人员再次踏上博州大地。在博州职院,蒋永业担任该校旅游专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带领学校开展旅游专业示范性建设相关工作,帮助该校旅游专业建设成果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两级示范校验收。“在武汉职院的总体协调下,第八批援疆人员逐步将湖北优秀的管理模式移接至博州,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助力博州职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成功获批7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蒋永业介绍,他牵头申报的湖北博州职教园获批自治区第三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该校另一名援疆干部徐圣牵头申报的电子商务骨干专业群,也于2022年6月获批自治区“双高”骨干专业群。学校发展关键在人才。博州职业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湖北省坚持选优配强援疆教师,10年先后通过人才组团模式,从58所院校选派援疆教师310人次到博州职院支教,通过移接湖北有体系、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全面参与当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了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人才对口援助机制。引进来,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热思汉·帕提汉是武汉职院2022届优秀毕业生,2020年从博州职院来到武汉职院学习。除了完成学业外,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2021年湖北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获得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组“优秀运动员”称号。除了不断向博州职院输智输才外,湖北还将新疆师生引进来培养。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组织武汉职院等5所高职院校与博州职院6个中职专业联合办学,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构建了“读博州中职,上湖北高职”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机制,3年共招生700人。目前,湖北又积极谋划推动湖北高校与博州职院开展“3+2”专本衔接培养,以“读博州高职,上湖北本科”继续提升博州职院的办学竞争力和吸引力。2015年以来,武汉职院与博州职院联合开展师资培训40多人次,引进2名纳入博州青年科技计划培养的专业教师到武汉职院挂职。博州职院年轻教师王禄来校不到3年就成功主持了一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他说:“每一位援疆教师都像是一盏明灯。湖北的援疆教师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和理念,这种‘授渔’的过程让我特别感动。”“湖北10余年对口支援博州职教发展,应博州所需、尽湖北所能,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选派、高质量推进,实现了博州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第八批湖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d组书记、总指挥方向荣说。《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8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彭凌丽 尚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