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五窟简介(昙曜五窟第17窟主尊)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4 20:37:26 浏览
1、昙曜五窟第17窟主尊

大同云冈石窟赞北魏留胜迹,大唐继其踪。西北有三窟,中华大不同。武州列灵岩,曇曜五凿名。浑朴大气象。威严壮佛声。祖孙执朝纲,二佛一龛中。佛有庄严相,护法各奇形。菩萨有露齿,走光仙人萌。佛祖打领带,菩萨露酒坑。我佛来東土,自带西域情。入乡渐随俗,欣然沐汉风。头多智慧大,臂多力量能。飞天传佛语,力士拒魔听。无数奇技巧,不尽妙思通。雕凿塑描绘,粗巧情自生。灵岩列长阵,佛洞叠数层。数窟千千百,查佛五万零。虽历无数祸,众佛多从容。佛之损坏者,亦是因果成。万佛示万果,万果各有踪。毁佛护佛者,佛国自记明。佛传千百载,拓拔有奇功。我慕大云冈,日夜佛号称。今谒万佛洞,不负仰佛名。宿愿终得偿,自是佛光明。2017.7.1#以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浮躁的社会需要有颗沉静的心 #快乐与年龄无关快乐就这么简单 #每一个幸福瞬间都值得被记录

2、昙曜五窟在哪里

我好喜欢这个字体工作室设计的“山西”字体,“山”字的中央有五台山出名的大白塔,塔院寺内的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西”字的中央是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的主像,位于大同城西的武周山南麓。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保留至今,造像气势恢宏,内容丰富多彩,真乃是佛教雕刻艺术的宝库。

3、昙曜五窟怎么读音

我在大同的第一站,便是云冈石窟。从市中心乘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到达云冈石窟。.说到云冈石窟,现在几乎已经成了大同的标志。这是佛教文化东传中土后,第一个举一朝之力,历时64年雕凿而成,具有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佛像,都见证了北魏王朝的兴衰。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云冈石窟中有些洞窟还在维护当中,但是开放的基本上都是精品洞窟。比如第6窟佛母塔洞,五华洞,以及昙曜五窟。.在诸多洞窟中,有一个洞窟被称之为“云冈第一伟窟”,那就是第6窟,佛母塔洞。第6窟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是孝文帝为其祖母祈福所造的洞窟,所以又叫佛母塔,精美绝化,堪称艺术宝库。.由第9窟到第13窟组成的五华洞,因在清代晚期时,被重彩修复,色彩特别艳丽,被称为五华洞。除了主佛之外,五华洞精彩之处,便是洞窟前内室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绝伦的佛龛,美轮美奂中带了一丝希腊,印度佛教文化。.✔️昙曜五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云冈石窟的评价是:“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纪到6世纪,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昙曜五窟指的是第16窟到第20窟,由高僧昙曜亲自主持开凿的五个洞窟,也是云冈石窟早的石窟。5个石窟的五尊佛像,分别象征了北魏的五位皇帝,所以看的是佛,其实彰显的是北魏至高无上的皇权。.✅第16窟又叫立佛洞,主佛是释迦立佛,象征道武帝,拓跋珪。✅第17窟称为弥勒三尊洞,主像是交脚弥勒菩萨,象征明元帝:拓跋嗣。✅第18窟为立三佛洞,主佛身披千佛袈裟,象征太武帝:拓跋焘。✅第19窟为宝生佛洞,象征景穆帝:拓跋晃,✅第20窟被称为白佛爷洞,是整个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和象征,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造像遗风。象征了文成帝:拓跋浚。.?地址: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交通:市中心3路公交车直达?门票:120元?友情提示:云冈石窟很多石窟都在维护当中。里面导游很多,方便蹭听!#美好旅行地# #大同头条# #大同# #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打卡# #今日头条微头条#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日签# #佛# #艺术# #旅行# #旅游#

4、山西大同云冈昙曜五窟

今天去大同的云冈石窟,真的被震撼了,那种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不是光看照片和视频可以体验的。来山西之前,我已经看过三遍央视的6集纪录片《云冈》,还有《千年一窟看云冈》,对于云冈石窟的修建背景和精华窟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今天实地参观结合讲解有了更深的印象。云冈石窟是从北魏第五位皇帝拓跋濬时期开始修建,由高僧昙曜主持修建,先修建的就是16-20窟(也被称为昙曜五窟),据说是对应着北魏的历代皇帝,其中出名的20窟(裸露在外的佛像)就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以此类推。五窟中第18窟的佛像身披千佛袈裟(袈裟上雕刻了很多小佛像),特殊,据说对应着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他曾下令灭佛(灭佛诏),杀了很多僧人,而代表他的佛像身披千佛袈裟,是不是有点讽刺?云冈石窟中还有两个窟出名,那就是五窟和六窟,前者是孝文帝拓跋宏为他的父亲献文帝修建的,是云冈大的佛像,高17米,六窟是孝文帝为他的祖母冯太后修建的,是云冈精美的石窟。很多佛像都有很多小洞,为什么呢?因为北魏之后的朝代为了保护佛像,给它们塑泥,打孔固定,所以现在看到有孔的石像就是北魏时期的真正佛像面目,而彩绘的没有孔的都不是它本来面目。云冈石窟的精华部分就是5-20窟,大部分人参观时间是半天,不过我用了一天,从上午进入一直到景区关闭,反反复复进入各个洞窟,总觉得看了还想再看,有时就站在角落安静待一会也觉得挺好。PS:云冈石窟里面不能拍照,但是昙曜五窟可以在外面拍。另外,景区不能航拍(我向景区申请得到批准才航拍的)。#大同头条#

5、云冈石窟中昙曜五窟解说词

古代雕刻艺术宝库: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选自《民主》2011·4陈广明山西大同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北魏建都(当时称平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云冈石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堪称是一部北朝佛教史;又可谓是北魏历史博物馆;又是一部鲜卑民族志;它又是一部平城风俗通。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千米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气势恢弘,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大的17米,小的2公分。石雕面积18000余平方米。石窟规模之宏伟,雕刻艺术之精湛,造像内容之丰富,堪称公元5世纪后半叶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陈列馆”,被誉为世界伟大的古代雕刻艺术宝库。云冈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公元四世纪末期,控制了黄河流域以北大部分地区的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王朝。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从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到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八年(494)又从平城迁都洛阳,大同作为北魏封建统治的中心近一百年之久。云冈石窟即是在北魏王朝的中期开凿的。随着北魏都城的南迁,全国的佛教中心也随之南移。即使这样,北魏以后的各代都曾对云冈石窟进行开凿与完善,据《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唐贞观十五年(641)守臣重建。”辽代也对云冈石窟进行过大规模的修整。但可惜的是这十座巍峨壮观的木构建筑于辽末毁于兵火。康熙皇帝于1697年“行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四字,可惜的是匾额毁于“文革”期间。1973年9月15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当场作出要“三年修好”云冈石窟的指示:“不管怎么样,云冈石窟艺术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二云冈石窟从东到西绵延一千米,在这绵延一千米的石窟群中,雕像大至17米,小至2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里仅将有代表性的几个石窟略作介绍:第3窟位于云冈石窟东部,又称灵岩寺。洞窟崖面高25米,宽50米,窟内可容3000多人,是云冈石窟大的洞窟。洞窟平面呈凹字形,分前后室,前室顶部是洞窟外部的巨大平台,长50米,宽7.5米,平台东西两侧为山体斜坡立壁,壁上开龛造像。第5窟为大的佛像窟,称“大像窟”,形制与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高17.4米,宽18.7米,进深13米。从第16到20窟称为“昙曜五窟”,是开凿早的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位于石窟群西部,这些洞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佛教石窟造像的精华。昙曜五窟主像形体高大,气势磅礴,高度都在13米以上,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形象,占据窟内主要空间,洞窟平面呈穹窿顶,马蹄形,一门一窗,外壁满雕千佛。16窟主像释迦牟尼高13.5米,赤脚站立在莲花台上,波状纹发髻,面貌俊逸,象征当时下令开凿石窟的文成帝拓跋濬。17窟主像交脚弥勒菩萨高15.6米,是石窟群中大的一尊交脚弥勒菩萨像,高肉髻,面部丰满,形体魁伟,象征还没有继位就死去的景穆帝拓跋晃。18窟主像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牟尼立像,高15.5米,面颊丰圆,眉眼细长,鼻梁高挺,右手下垂,左手持衣角执于胸前,象征北魏灭法的太武帝拓跋焘。19窟主像释迦牟尼高16.8米,结跏趺坐于洞窟的中央,是云冈石窟的第二大佛像,象征北魏第二个皇帝明元帝拓跋嗣。20窟前立壁已坍塌,佛像显露在外,称“露天大佛”。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三民进著名老前辈郑振铎、谢冰心夫妇等都对大同情有独钟。1934年7月,郑振铎和谢冰心夫妇等作家一行,从北平到包头旅游时,在大同逗留了六天,先后游览云冈石窟等许多名胜古迹,沿途写了《西行书简》一书。他写道:“过大同的人,没有一个不熟于云冈石窟之名。这是北魏时代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宝窟。我憧憬于兹者已有好多年,到大同的目的,大半游云岗。”冰心在《大同日记》中写道:“(云冈石窟雕刻)万亿化身,罗刻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迹,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民进中央现任副主席冯骥才在刚刚出版的《大同雕塑全集·总序》中写道:“自北魏至清代长达一千年的岁月里,大同雕塑是一册厚重的艺术史,代无空缺。”

6、昙曜五窟都是谁

【原创】《云冈石窟的秘密你知多少?》我在游览石窟时,总似云里雾里的感觉,只覚得古人石匠了得,钦佩!似懂非懂不知道如何欣赏。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听旁人议论才知道)我居然稀里糊涂地游览了三个,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次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参观时 ,(为保护好古迹,窟内严禁拍照)细听讲解,略会了些欣赏趣事。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代。前后共用了64年时间,為专门供奉佛教创建的。据记载:公元460年,来自凉州的高僧昙曜得到北魏文成帝的支持,在山西大同市武州山南麓的一块幽静之处开凿了五个石窟,并在每个石窟中央雕刻了象征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五座巨大的如来佛像。奇称石窟造像中的巅峰之作。随后,逐步依山开凿了200多个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概有59000余尊大佛,(其中大的佛像17米高、小的佛像2公分左右)。东西绵延1公里左右。為中国规模大古代石窟群之一。其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西式设计,中式技艺。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木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它经历了1500多年的沧桑。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微笑的释迦摩尼”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木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云冈石窟是石窟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木中国化的不断深入。这是一副立体长卷画廊,历史的缩影及佐证。值得代代相传研究 和保护式欣赏!#寻找光影之美#

7、昙曜五窟代表五个皇帝

《山西自驾游》第一站 云岗石窟因为听了一位资深驴友的介绍,由此萌生了自驾游山西的想法,也就有了这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山西自驾游)。2023年5月6日早晨七点从北京出发,直奔云冈石窟。北京至云冈石窟距离为380公里,车程约4.5小时,加上充电(吃饭)时间1小时,下午1点就赶到了云冈石窟。当晚,住在了大同市。中国有四大石窟,按照石窟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国家5A级景点,现有40多个洞窟,主要洞窟为第一窟至第二十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昙曜大师主持开凿的“昙曜”五窟。昙曜,北魏僧人,更是云冈石窟的创始人。“昙曜五窟”是指第十六至第二十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打卡山西美景# #自驾游山西##昙曜五窟简介#

8、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

山西云冈石窟第19尊佛像上,菩萨的头不翼而飞,成为一桩悬案。2007年,一位老人突然发现一尊头像,面含笑意,栩栩如生,似乎隔着千年光阴,在告诉他:送我回家。这位老人名叫王纯杰,是一位海外华人,自幼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07年,他受邀到拍卖行担任顾问,忽然见有人送来一尊菩萨头像。他心下一惊,忙走近细看:只见这尊头像面相椭圆,颈部光滑,眉眼细长,鼻高直,唇较薄,嘴角微翘,面含笑意,长耳下垂,他一眼看过去,便深深陷了进去。只觉这尊头像在隔着千年的时光,与他对望,一瞬间,他心里闪过无数的念头,却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这尊头像是哪里来的?她来自何方?王纯杰心里反复问着自己。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乍现,想起之前见过的云冈石窟,那石窟里的佛像,好像就与眼前这尊相似。同样的头戴鲜卑大头垂裙帽,同样的雕刻精细,这很可能是云冈石窟里丢的那尊头部。他心想。果然,来人很快开始介绍,说自己是某位收藏家的后人,据其介绍,这尊佛像很可能来自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王纯杰听后,细细对比手中的云冈石窟造像图录,按图索骥,确认这尊头像即便不是云冈石窟的,也应该与云冈石窟同期,于是马上建议拍卖行老板收下这尊菩萨头像。回到家后,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眼前总是浮现着这尊头像望着他的样子。妻子问他怎么了,他将情况告诉妻子,夫妻二人商量决定,若真是云冈石窟缺的那个头部,二人倾家荡产也要买下来,送菩萨回家。正当二人想进一步确认时,拍卖行却突然做出决定,要把这尊菩萨头像当成主要拍品。王纯杰瞬间紧张得彻夜难眠。“这一推向市场,你不知道会被谁拍走,别人拿走的话,你也没办法探究它是否出自山西,是否出自云冈石窟。”于是到了拍卖前夜,王纯杰和夫人下定决心,由夫人出马,代他拍下这尊造像。拍卖当天,气氛十分凝重,当王纯杰的夫人亮出价格时,其他几位收藏家纷纷竞价,将这尊头像的价格抬得很高。王纯杰和夫人攥紧了拳头,与一位藏家拼命抢拍。几番竞价后,王纯杰夫妇终于成为了这尊头像的赢家。菩萨头像拍下了,接下来王纯杰就想着——该送它回家……几经周折,2016年,王纯杰夫妇带着这尊菩萨头像,飞跃千山万水,跨越太平洋来到中国,经专家检验,发现这尊头像果然是云冈石窟缺了头部的那尊。王纯杰夫妇心下一松,他们真的为菩萨找到了家!于是二人将头像捐赠给了山西博物院,并写了一句话:“丙申三秋二次造访云冈石窟,欣悉昙曜五窟之编号第十九窟右壁菩萨头得归原位,此谓二次升天非天意而何。”或许真如王纯杰所言,似乎一切都是天意,他是被菩萨“选定”的守护人。两年后,夫妻俩又带着另一尊高达26cm的鲜卑装人物头像不远而归。这一次,他们准确的找到了头像的躯体:云冈石窟第7窟。在这尊造像旁边,还有一尊造像,同为鲜卑人物,样式与风格别无二致,应该出自同一位师傅所凿,人们称这是一对“孪生兄弟”。原本,它们在北魏时期一起“出生”,在风吹雨淋中共同陪伴和成长,却没想到被迫分离近百年,一尊在大同遥望,而另一尊则在海外漂泊,是何等的悲凉。好在他们遇到了王纯杰夫妇,一对漂泊海外却心系故土的华人,他们宁愿千金散尽,也要将属于华夏的国宝,带回家。在2018年的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王纯杰笑着说:“是两尊菩萨自己想回家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王纯杰说,他出生于1947年,自幼受父亲熏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远赴海外后,一直从事书画和篆刻研究。“我从小就喜欢石头,遇见了我一定会多看一眼。”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让他被海外拍卖公司聘为顾问,以帮助梳理收藏家送拍的中国文物。让他邂逅了这两尊佛像,从而带着“他们”回家。邀月历史阁是的,回家,属于华夏的珍宝,无论相隔千山万水,相距千年万年,也终将回家。而在回家途中,这些为护国宝,不计个人得失、无畏艰险的人们,也终将为我们铭记。如中国侨网所评:因缘际会,他两度遇上云冈佛像;匹夫之责,他送国宝踏上回家路;他是国宝守护人举民族之大义尽担当之责任国宝劫后完璧印证了拳拳的赤子心彰显了澎湃的民族魂!愿爱国之芳香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