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简介(王雱的性格)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5 06:47:11 浏览
1、王雱的性格

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叫王雱,才气过人,又喜得一子,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但王安石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要把儿媳妇送走。王安石位及人臣,梁启超说他是古今完人。但明代冯梦龙对他的评价是执拗、倔强,外号“拗相公”。王安石儿子王雱虽然智商高,但在精神方面异于常人,常常怀疑儿子不是亲生的,心生厌恶。他每天恐吓小儿,以致儿子夭折。作为孩子的母亲,敢怒不敢言(北宋时代女人地位相当低下),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王安石见儿媳倍受折磨,不顾家人反对,固执地要把儿媳送走,让她去寻找下一站幸福。家人都以为他脑子坏了:这人也太直了。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王安石的确值得表扬,他主张博爱平等,拒绝纳妾,爱护女儿和姊妹,是北宋的异类之一。不但如此,这个钢铁直男,在读书和诗词方面也很执拗。考中进士时,王安石才21岁,妥妥的学霸。大宋长达300年,共举办118次科举考试,录取20000多人,平均一次只有169人中奖,脑补一下王安石是怎么把学问钻研到底的,没有执着劲儿怕是没戏。还有众所周知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经典就是这个”绿“字,形容词被王大师用活了,亮点就是这意境之美。可王安石在创作时可费了大力气,第一稿用的是“到”,后又改为“过”,不行,又改成“入”,差点意思,改用“满”,怎么读都别扭,换来换去改了10几稿,才定为“绿”。终于,在王安石的反复推敲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千古绝唱。凡事都是相对的,老话说曲则全,枉则直 。那天上司包拯请客,司马光和王安石却滴酒未沾。包拯向两个才子示意,司马光心领神会,举杯就喝,王安石只说了一句话,让包拯的脸更黑了。那天天气大好,包拯一高兴大手一挥要请人吃饭,司马光和王安石均在场。上司包拯一番发言之后,发现两个才子都没喝酒,端起杯子示意。大家一见领导有所表示,立即行动,司马光也举起了杯子。唯有王安石不发一言闷头吃饭,假装看不见,心中还一万不愿意:这该死酒桌文化。包拯有点不开心了,点名道:小王,走一个。王安石又假装不懂:为什么要喝酒呀?立马包拯的脸色不对了,再也不喊他喝酒。王安石就这情商,一根筋。@遇见陈澄就连苏东坡、司马光作为他多年同事,也这样评价: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大意是说他太轴,一条道走到黑。但王安石作为出色的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历来无人否定他的才识,但就其邋遢生活习性和业绩褒贬不一。(当然我在前一文讲过,有人说他邋遢实属泼脏水)在黄山谷眼里他是“伟人”,朱熹则把大宋没落归咎于变法失败,说他是千古罪人。不过啊,做人有多个面,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在王安石妻子眼里, 她痴情暖男,因为王安石一辈子不纳妾;在苏东坡看来,王安石让他又爱又恨,爱他敬业,爱他有才,爱他救过自己的命,也恨他太顽固…………言而总之 ,看人只看优点,才能宽恕别人,温暖自己。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们怎么看王安石呢?参考资料:《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与王介甫书》#中华文化传诵人#

2、王雱个人资料简介

#中华文化传诵人#王安石是他所在的时代极具理想主义和执拗性格的“怪人”, 胸怀富国强兵的理想大刀阔斧地在全国推行新法的信心和决心正来自于他二十多年在基层做官 ,走访田间地头,给农民发展农业的政治实践。抛开因政治立场不同与昔日好友同僚反目不谈,王安石勤勉且无私,他的品格称得上高洁,两个故事可以佐证。有一次,王安石的老婆给他买回家一个小妾,王安石回到家吓了一跳,问这是啥情况?那个女人就说,她丈夫因欠债把自己卖了凑钱。王安石就问,卖了多少钱。女人说卖了九百贯。王安石找来她的丈夫,命令女人跟他回去,并且不必还钱。另一个故事与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有关。王雱天赋异禀堪称文学神童,正因为这样,他过度敏感精神有些异常。王雱的妻子旁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本来是好事,但王雱觉得这个孩子跟自己长得不像,怀疑不是自己的孩子不仅天天跟老婆吵架更要把这个儿子给杀了,王安石打算报官把儿子抓起来,被老婆阻拦,无奈之下,王安石亲自给儿媳物色了一户人家将庞氏改嫁。21岁那一年,王安石在宋朝好的皇帝宋仁宗执政年间高中进士,直到46岁应年轻的神宗皇帝召唤入朝为相主持变法,王安石的才学在当时北宋文豪阵容里颇受瞩目,如果不是因为变法,王安石和他所在的北宋文学天团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曾巩等人一定会有更好的结局。

3、王雱是什么样的人

王安石当政的时候,喜欢谈农田水利。有人对他提议,可将梁山泊的水排干,可得良田几百里,王安石听了颇为心动,准备施行,可又不知将水排到哪里,就去问刘攽,刘攽回道:“这件事啊,是杨蟠无齿。”刘攽离开后,王安石对“杨蟠无齿”百思不得其解,就把儿子王雱叫来,问他此语什么意思,出自何书,王雱回道:“我也不知道,还是把他叫回来问问吧!”等到刘攽回来后,王雱问他此语,刘攽笑着说:“杨蟠是杭州人,善作诗,自号浩然居士,您父亲和他也是老相识,现在想要将湖水排干以求良田,这事浩然无涯(无牙),完全不能实现啊。”一时间,听到这话的人都哈哈大笑!这则故事出自杨《诚斋诗话》。另在邵伯温《邵氏闻见录》里,对于水排往哪里,刘攽的回复是:“可在旁边再挖八百里泊,将水排往那里即可。”王安石听了后笑笑,将那人的提议作罢。#王雱简介#

4、王雱为什么没有子女

今日背诗眼儿媚王雱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烟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简介#

5、王雱之死

香艳词曲——王安石“扒灰”故事之三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名叫王雱,王雱是个傻子,32岁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儿媳妇守寡。王安石见儿媳妇年纪轻轻的就守寡,心中可怜儿媳妇,再加上自己妻子也去世多年,于是就有心勾引儿媳妇,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后来王安石发现儿媳妇每天早上会为死去的儿子烧香,于是心生一计,就写了一首诗,埋在了儿媳妇每天烧香的香炉里。第二天儿媳妇又照例去烧香,发现香灰里有东西,于是翻开一看,发现一个纸包,儿媳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五更早朝日西斜,看见床上玉琵琶,有心上前弹一曲,还怕别人说闲话。王安石儿媳妇是个很聪慧的女孩子,看了以后,马上明白了王安石的心思,于是也写了一首诗,埋在了香灰里。儿媳妇走后,王安石扒开香灰,找到儿媳妇的诗,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你孤独来我守寡,凄苦伶仃度年华,双起双落何不为,别人闲话莫管他。翁媳二人心有灵犀,王安石见到儿媳妇写的诗,知道媳妇有意,当天晚上两人就成就了好事。由于两人开始通信是扒开香灰找信的,所以后人称公公和儿媳妇有私情为”扒灰。

6、王雱诗词

淫词艳曲——王安石“扒灰”故事之一“扒灰”是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相传这个说法来自于北宋著名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据传说,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名叫王雱,王雱是个傻子,仅仅活了32岁就去世了,留下一个年轻漂亮的儿媳妇。儿媳妇一个人独居在一个小楼中,王安石儿子早亡,觉得儿媳妇可怜,就时常去看望儿媳。时间长了,儿媳妇觉得王安石对自己有意思,就在自己的墙上写了一首诗 其中有一句:“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看到后,心时高兴,但害怕别人看见,于是赶紧“以指爪扒去壁灰。”所以后来人就称公公和儿媳有私情为“扒灰”。原文:王荆公子王雱,早逝,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盖仿于是。

7、王雱轶事

北宋年间,王安石的小儿子王旁,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一天,王安石对儿子说:“儿啊,我准备将儿媳改嫁,你觉得呢?”王旁听后,脑袋嗡的一声:我爹这是疯了话说,王安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雱,小儿子叫王旁。王雱聪慧过人,学富五车,24岁考中进士,人称“小圣人”小儿子王旁也很有才气,能写诗作赋。只是性格上有一大缺憾,疑心病很重。因有一个有才华的哥哥,他的压力很大,无形中老是拿自己和哥哥比,觉得自己低哥哥一头,久而久之疑神疑鬼,觉得人人瞧不起他。也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后得了失心疯,导致了不可弥补的悲剧。这年,在两家长辈的撮合下,王旁娶了同郡庞氏之女庞荻。庞获貌美如花,婚后夫妻恩爱,很快,两人便有了爱情结晶,庞荻为王旁生下了一个儿子。初为父母的二人,满是喜悦。王安石有了孙子,他是高兴,孩子满月时,在家中办了满月酒,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热闹。可是,让王安石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王旁却独自一人在一旁唉声叹气。这时,有个朋友端着酒杯,祝贺到:“二公子,真是好福气,不仅娶得美娇娘,还生了个这么俊秀的大胖小子,足矣!”众人随声附和,王旁却勉强露出笑脸。是夜,待宾客散尽,王旁又开始细细打量儿子:儿子长得一点都不像自己,只像妻子,这是我儿子吗?其实,之前他就有疑惑了,所以一直唉声叹气。于是乎,他只要看见儿子,就怀疑儿子不是他的亲骨肉,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妻子庞氏给他戴绿帽子了。之后,他一见到孩子就吓唬,小孩子哪经得住他这般折腾,经常被他吓得生病。妻子对于他的行为很纳闷,为了孩子的事,两人经常干仗,她本以为王旁是个厚道人,嫁给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想到,事与愿违,丈夫疑心病太重,这往后的日子还咋过?终于,一天,悲剧发生了,王旁趁妻子不在孩子跟前,活活把孩子吓没了。(《东轩笔录》卷七载:“王荆公之次子名旁,娶同郡庞氏女,逾年生一子。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竟以悸死。)儿子没了,庞荻跟丢了魂似的。这还不够,王旁还动不动对妻子拳打脚踢。庞荻被丈夫折磨得十分憔悴。她只能把情况如实告诉公公王安石,王安石请来大夫为儿子瞧病,原来儿子得了失心疯。此后,为了让儿子不再伤害儿媳,他劝儿媳搬至后院居住。孙子没了,儿子又疯了,这小儿子的家算散了,王安石心力憔悴,但他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媳受罪,没有盼头。他思虑多日,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这天,他看儿子王旁状况还算清醒,便提出:“儿啊,我准备将你媳妇改嫁,你意下如何!”王旁听后,脑袋嗡的一声:我爹这是疯了吗?不过,他很快又陷入不清醒状态。王安石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儿媳妇,儿媳妇感激涕零,她虽不想离开王家,可是她又必须面对现实。王安石为了不委屈儿媳妇,想了一个两全之法:其一,不写休书休儿媳妇,以免她抬不起头;其二,他认下庞荻为干女儿,并作主,选了一个好日子,将她风风光光的嫁出相府。(《东轩笔录》卷七载:“王荆公之次旁……又与其妻日相斗哄,荆公知其失心,念其妇无罪,欲离异之,则恐其误被恶声,遂与择婿而嫁之。”)(《渑水燕谈录》亦载:“王荆公子旁,少得心疾,逐其妻。荆公备礼嫁之。”)王安石这一做法,引起了百姓的赞誉,纷纷拍手叫好,之后广为传颂。不得不佩服,王安石宽广的心胸,他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其实,王安石做的还不止这些,还有一次,他将发妻给他买回的小妾,送走,还赠其钱财。王安石47岁那年,他的发妻得了重病,自知不能陪伴他了。于是,便为他买回一个小妾。谁知,待王安石回家时,见家中多了一个女人便开口询问,便问清女子的来历。原来那女子因家中欠债,无奈卖 身。王安石听后,不仅为她还清债务,还让她回家和丈夫团聚。(《邵氏闻见录》卷十一载:“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在王安石生活的年代,为官者,三妻四妾者比比皆是,但王安石却是一股清流。他舍钱退妾,成 人之美广为传颂。王安石,儿子生病后,他已经很难过了,但他还设身处地为儿媳着想,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止损,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他做人的格局和胸襟让人敬佩。而作为父母,能做到不偏袒自己孩子的,从古到今,又有几人?对于王安石,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关注我@凌云笔 把旧时光小故事说给你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