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1512 第十八篇 微子第三章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2、齐景公生平简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二章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钱穆先生试解有马千驷:千驷,四千匹。即谓有千乘之国.无德而称焉:德字或本作得,就下而字语气求之,当以作得为是。饿于首阳之下:首阳,山名。夷、齐居首阳,采薇而食,故曰饿。夷、齐让国而饿,齐景公踞位而富。然民之所称,在彼不在此。其斯之谓与:或曰:斯字即指上德字,世之称夷、齐,即称其德也。或曰:本章当连上章读,故章首无子曰字。斯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夷、齐即其人也。或曰:其斯之谓与以前当有阙文。或曰:《论语》第十二《颜渊》篇“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两语,当在此章之首。言人之所称不在富,富亦只是有异于人而已,不足称也。或曰“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两语,当在“其斯之谓与”语前。章首应脱子曰二字。今按:《论语》文例,举古事古礼,章首皆无子曰字,至下断语始著子日。若序而不论,则通章可不著子日字,非阙文。“诚不以富”两语移“其斯之谓与”前,为谛当可从。钱穆先生试译先生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到他死之日,人民对他没有可称的。伯夷、叔齐饿居首阳山下,但人民直到今天还是称述他两人。(《诗经》上说:“为人称述,并不在富呀,富亦只是有以不同于人而已。”)就是说的像这样吧?”
3、齐景公个人简介中国历代名将之三:司马穰苴司马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军事家,他曾留下古代第一部兵书《司马法》,里面阐述了比较成熟的军事思想。他原名田穰苴,是齐国田氏家族的支庶后代。齐景公的时候,晋国发大兵进攻齐国的阿城和鄄城,燕国也趁机攻打齐国的黄河南岸,齐国军队双线作战,结果分别被打得大败,齐景公担心不已,寝食难安。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出身不高的田穰苴,说:“田穰苴虽然是田氏门中偏室所生,但是他这个人,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慑敌人,希望大王能试试他的才干。”齐景公召见田穰苴问计,对他的见识欣赏,封他为将,即日出征。田穰苴向齐景公禀告说:“臣本来出身低贱,大王从平民中把我选拔出来,放在大夫之上,士兵们不能向我靠拢,百姓们不能对我信任,人卑微,权力也就会受到轻视。希望能有大王所宠信的大臣、国家所尊重的人物,担任监军的职务,这样才行。”齐景公答应了他,把宠臣庄贾派出当监军。于是,田穰苴前往庄府,与庄贾约定:第二天午时在营门集合出发。可第二天午时,庄贾与送行的朋友们告别宴饮,竟然迟迟未到。田穰苴集合了几个方阵的士兵,排列整齐,整装待发,却一直不见庄贾的人影。他派副将三次前往庄府,喝醉的庄贾才晃晃悠悠地乘车进了大营。田穰苴勃然大怒,喝令将庄贾拿下,准备当众正法,并告示三军,三军的将士都吓得发抖。而齐景公听说宠臣庄贾获罪,忙派使者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使者为了赶时间,进了军营大门后仍一路鞭马急跑。田穰苴拒绝了齐景公的赦令,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还吩咐把在军营中鞭马急跑的使者也拿下治罪,并说:“按律应当斩首。但君王的使者不可以处死。”于是,他命人当众斩了庄贾,还斩了使者的随从,并砍断了车厢左边的一根木头,并告示三军,然后打发使者回去汇报,军队开始出发。由于田穰苴军令严明、铁面无私,让部下敬畏,将士们都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行军时显得行伍整齐。晋国的军队听说后,不战而退。燕国的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则连忙从黄河南岸退到了黄河北岸。田穰苴带领齐军乘胜追击,很快收复了所有的失地。凯旋回朝后,齐景公带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并封田穰苴为大司马,让他执掌齐国的军政大权,他子孙后世从此就以司马为姓。司马穰苴治军严明、很有军事谋略,但因为田氏家族的势力在齐国不断发展,引起了大夫鲍氏、国氏、高氏的不满。不久,齐景公听信谗言,司马穰苴被罢黜后,抑郁发病而死。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设置了武庙,以兴周的军师吕尚(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武功卓著的十位名将跟随其侧,司马穰苴也是这十大名将之一,被称为“武庙十哲”。到了宋代,宋徽宗追尊司马穰苴为横山侯,为七十二位古代名将设立武庙,司马穰苴也在其中。
4、齐景公后面是谁继位文光读《论语》每天学一句(444)“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译文: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但到他死的时候,老百姓没有人感恩戴德而称颂他。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可老百姓直到今天仍在称颂他们。他就是这样了吧?齐景公活的很舒服,但他的生命毫无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他和普通人无异,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平台与资源。为什么身为一国之君的齐景公,都不能有所成就呢?就是因为他没有造福社会的正向志向,没有这种志向,就没有成就事业的目标,就形不成自己的正向价值观。我们要找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找到自己代表的价值观。这就是人该有的志向,以及他该行驶的使命!#论语#
5、齐景公在历史上有什么名气齐景公和先祖齐桓公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在位时间都足够长,齐桓公执政四十二年,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齐桓公有贤相管仲辅佐,齐景公同名臣晏子相得益彰。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春秋,齐景公虽然没有让齐国成为霸主国家,也让齐国有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齐桓公晚年没处理好继承人问题,让齐国陷入了混乱,齐景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却导致齐国改姓了田。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景公晚年的时候,太子先他一步去世了。齐景公有一个宠爱的芮姬,芮姬生了个儿子姜荼,就想把姜荼立为太子。本来嘛,齐景公的公子很多,有德有才的也不少,这个芮姬出身低微,姜荼年纪还小,很不适合做接班人。大夫们害怕齐景公犯糊涂,纷纷进言,希望从年长的公子里选一个做太子。这个时候晏子已经去世了,齐景公习惯了芮姬的温柔乡,一心想里立姜荼,又觉得大家都不同意,不好开口,就打起了太极。你们不要操心这个了,好好过眼前的日子,这么大个国家,还愁没有国君吗!当年秋天,齐景公就不行了,临终之前,他还是把姜荼立为太子,让国氏和高氏两大家族辅助他。也是害怕后面出乱子,又还下令把其他公子赶出了国都。齐景公一死,姜荼就继位了,后人称他为晏孺子。公子们看看小弟弟继位了,后妈掌权了,害怕被迫害,就纷纷逃到了其他国家。其中,公子阳生逃到了鲁国。齐国有个大夫叫田乞,跟公子阳生关系一直很好,田乞很有野心,齐国有两大常盛家族国氏和高氏,田乞想让田家跟他们一样有地位。国氏和高氏的当家人分别是高昭子和国惠子,田乞很有心计,他在高昭子和国惠子面前总是一副恭敬的姿态,还经常给他们打小报告,你们两位尊贵的大人这么尊贵,很多大夫都很眼红,你们要小心提防一点。那头刚撒了谎,田乞转过头来又换了一副面目,他跟大夫们在一起咬耳朵,高昭子这个人太可怕了,他想把你们都除掉,先下手为强,我们还是联合干掉他们吧。众大夫听田乞这个门里人都这么说了,就信以为真了。一个合适的日子,田乞和另一个有势力的鲍牧动手了,他们带领众大夫的军队攻击在宫里的高昭子,晏孺子的军队跟大夫联军就打成了一团。国惠子听说以后,赶紧带兵来救援,不久以后分出了胜负,国惠子逃到了莒国,高昭子被杀掉了,两大家族就这样被踩平了。田乞并没打算放过晏孺子,他偷偷把公子阳生从鲁国接到家里,然后请众大夫到家中吃饭。大家正喝的尽兴,下人抬进来一个大口袋,放到宴席中间。大家很纳闷,这是要添一个什么菜哪?就看见口袋里钻出一个人,正是公子阳生。田乞站了起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啊,这是我们的新国君。大伙顿时就明白了,原来酒是这么喝的,现在田家是老大,你说是谁就是谁吧,就打算提前向新国君下拜。田乞一激动,又撒了一个谎,这是我和鲍牧一起商量决定的。鲍牧刚放下酒杯,吓的一口喷了出来,他斜着眼睛看田乞,颤巍巍的说到,你忘了景公的遗命吗?这下子尴尬了,田乞酒精进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公子阳生害怕了,他赶紧上前给鲍牧磕了一个头,您要是想立我,我就干,你不同意,那就算了,算了!这个头把鲍牧给磕的有点醒酒了,不对啊,冲动了,他赶紧改口,冲着田乞说到,哎,都是景公的儿子,没什么不可以的。就这样,田乞和众大夫盟誓,承认公子阳生为新国君,这就是齐悼公。齐悼公马上进宫,杀掉了晏孺子,赶走了后妈芮姬。田乞坐上了相国的宝座,田家成为齐国有权势的家族。从此,田家牢牢的把握着齐国政权,几代以后,田乞的后代田和赶走了姜氏齐国的末代国君齐康公,田氏代齐了。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从齐景公没有选好接班人开始的。其实,关于田氏代齐的事迹,远没有这么简单,下一次就详细讲一讲田氏代齐的来龙去脉。#齐景公简介#
6、齐景公简历范仲淹大灾之年为何大兴土木……真高明!别人开仓放粮,他却带着富豪吃喝玩乐,搞旅游,拉动经济,大兴土木……范仲淹的这个方法并不是第一次,“以工代赈”,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过。齐国灾荒,晏子上书齐景公,想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齐景公不愿意,计划修建一座宫殿,能不能两全其美。他不仅扩大规模,还雇佣当地的灾民,宫殿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灾民们不愿意干活怎么办呢?很简单,加钱就是了。宫殿建好了,饥荒也差不多过去了这就是,大基建!
7、齐景公成就简介鸲鹆,是八哥鸟。在鲁昭公去世后,季孙意如立公子姬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因为季孙意如和晋国中军将荀跞关系不错,鲁国听晋国的而不听齐国的,加上鲁国季孙意如不给齐国面子,齐景公便大怒,三番五次派兵侵犯鲁国,鲁国干瞪眼瞅着,也没力量报复。不久,季孙意如去世,他的儿子季孙斯接替了他的上卿职位。——《春秋战国(全三册)》
8、齐景公简介与大事孔子:君王要尽好责任与义务2000多年前,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老夫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八个字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收录在《论语•颜渊》 里的这句话,经常被人误解为孔子提倡无条件忠君的愚忠之道。其实,他的意思是说,当君王的必须要尽好统治者的责任与义务,然后才能要求臣子尽忠职守。同样的,父母也必须尽好抚育子女的责任,才能要求子女尽孝。后来,孟子把孔子的这个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了名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就更加明确了。所以,在亲子关系之中,是没有所谓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父母若想子女对他们好,首先就必须善待子女。换言之,只有那些得到父母善待却不善待父母的子女,才是真正的不孝子女。鲁哀公曾经问孔子:有人说,管理国家的人完全可以在屋子里就把任 务完成了,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离谱啊?孔子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管理国家要树立个人威信,做大事要从自身做起。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胜人者必先自胜,知人者必先自知。天下大事都是从自我管理开始的。管理天下要从自身做起,注重德的修养,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式领导理论中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儒家尤其强调这一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一个管理者要靠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保持自己的管理地位,有德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只要在那个位置上,满天的星斗自然就会围着他转。也就是说,有了德才能有位有权,没有德的人不会有人去拥护和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