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上海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5 10:21:49 浏览
1、上海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今天抽时间听了下君和堂潘总举办的青年中医上海论坛,各位专家教授谈到中医AI时,基本上判断一致了,就是行业的未来和主流,甚至有些专家说可以替代医生95%的工作内容,剩下5%是因为人性情感之类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其实这个5%所谓由医生带来的人性情感温暖能否站得住脚也是要分场景的。如某人得了个某个病,通过手机里的AI软件诊断,知道吃某个药,这个时候真需要医生或者药店服务人员的人性关怀吗?甚至患者都不去药店,直接网上下单快递上门,这个时候只关注快递员的速度了,其他的都是乌云。假如AI的诊断临床能力超越医生成为事实,药品也跟的上,商家再通过宣传推广强化客户心智,这个时候,从AI诊断到买药调节,患者真的还会去追求下医生的人性关怀吗?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对于患者来讲,跟医生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很重要,但也不是每个医生都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更为重要的别忘了普通人的普遍“人性”,如追求更低成本、简单省事,去除繁琐和情感枷锁,也是人性伟大的需求之一。说白了,AI跟医生其实除了融合外,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在AI越来越强的时代,医生更加需要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价值。

2、上海君和堂沈医生

再聊一下医馆的事情。其实在基层诊疗中,中医诊所真的可以发挥很强大的作用。如果每个大的小区,都有一间中医馆,住户数量完全可以支撑一间医馆的营生。我始终觉得这个才是中医医生未来真正的归宿。因为我见过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医医院了。说是中医院,其实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尤其是住院部,几乎不用中医。也就是在门诊,有中医的特色。那么既然中医特色主要是在门诊,还办那么多中医医院干啥呢?直接鼓励那些优秀的中医医生,下基层,进小区,开医馆,办诊所,这就相当于把中医院的门诊拆分进社区基层。中医西医各有特点,中医真的不太适合办住院部。所有的年轻中医都在住院部成长,思维完全被西医洗脑,影响中医的发展。中医纯靠信念和自觉,那哪行?学而不思则惘,学了中医却用不上,一定会迷茫!我个人并不反对西医,我鼓励中医一定要懂西医,但是你不能从研究生到毕业前十年,全都在做西医的项目,那你区区五年的中医本科学习,根本支撑不了你的中医信念和思维。其实我们中医是越来越弱的,水平越来越差的。为啥呢?从教育到培养到临床,可能多多少少都有问题[笑哭][笑哭][笑哭]我们给中医的投资,多数是投给中医院。某种程度来讲,中医院把中医学生毕业后宝贵的十年,跟真正的中医临床(门诊)分开,死死地和西医(住院部)绑在一起,不断把中医学生西医化。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3、君一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终于找到一家便宜的中医科。早就想着给老公用中药调理一下身体,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中医,我以前好去的一家中医馆老公不愿意去,一是他那里药太贵,二是老中医的年龄太大了。十几年前来找他看病的人,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上午要是去的晚了就捞不上看。去年我又去了一次真是跟从前大不一样,不用排队不用等号,到那直接就看,就是药太贵了,拿了五天的药花了我大几百。前几天在楼下遇到六楼的大叔大婶子,大婶子阳了后遗症在用中药调理。我问大婶子效果啥样,大婶子说行好多了,大叔也说你大婶子一有病我光着急上火,我也跟着吃了几付,心里舒坦多了。我给老公说不行明天咱也去品品脉抓几付药,第二天真就去了。去的这家中医科就在我们社区医院,在挂号处一问说不用挂号直接去中医科就行。大夫给老公号脉问了一些身体状况,说老公就是湿气太重,属于痰湿体质,给开了四天的药。在这里有医保直接可以报销四天的药才花了28块钱。今天又去拿了四天的药,老公嫌自己熬药太麻烦,从那里熬好下午再去拿,这次比上次更便宜花了二十一块五,熬药居然是免费的。吃了四天的药还没有啥感觉,调理身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吃一段时间再说吧。

4、上海君和堂中医馆创始人

张淑珍医师南阳张仲景石像街,在张仲景石像往东100米的路南边,便是张淑珍中医馆。张仲景石像街,原来是南阳张仲景医院地址,现在搬迁到了雪枫大桥西南方向。原来石像街留下来一大批中医馆和药材加工集散地。张淑珍中医馆就是众多中医馆之一。前几天我经过她的门市,看有人在她那把脉就诊。我本来在北边一家中医馆开了药,但这家福寿堂医生可能是技艺高超,没有把脉,一问什么病,就直接开了方抓了药。但没有认真把脉,我心里毛毛的。出门后往南走,便经过了张淑珍中医馆。我进去让张医生给我把脉,看看我有啥病。经过左右脉相诊断,她开口说出的病因症状真是太准确了。原来福寿堂开的药吃完后,我便豪不犹豫地来找张淑珍医师了。经过诊断,觉得她把脉认真,病看得透。待病人和蔼可亲。她的工作室内悬挂医圣张仲景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在她的工作室,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的是;“本馆及张淑珍医师已经东方新闻及河南青年报及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及转载过"。我已经前后换过六个中医了。有病乱投医。十个中医同时看一个病号,各抒已见,将开出来十副不同的药方。但愿这次我找对了医生,能及时调节好我的病。#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5、河南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一早起来打开头条,结果推送了王德峰教授的一个视频《中医追问功能性的病变,西医则追问实体性的病变》,一看,原来是君和堂创始人潘总的号。前几天我还评论过他们10周年的这次活动,所以认真的看了下。潘总总共发了6个视频,高视频播放量7.2万,高点赞数5196个,6条视频总计点赞数6488个(平均每条点赞量1081次),总计播放量97582次(平均每条播放量16265次),总评论量209条(平均每条评论量35条)。从数据上看,播放量和点赞量还过得去,评论量不乐观,不清楚私信量大不大。从新媒体平台考核君和堂这次活动的效果,重要的就是看活动跟君和堂建立了什么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在受众心里对君和堂产生了什么影响和感受,但从评论里面可以看出,这次活动除了说中医好、王德峰教授水平高、说的好之外,没任何一个粉丝提到君和堂。这意味着什么?我在前面文章也提到过,当一个活动或者事件营销,不能精准传达自己的品牌主张、产品卖点,并且跟目标客户的价值需求和情绪共鸣又没有什么关联时,这个营销活动基本上就意味着瞎花钱了。看着到处是国学大师、哲学教授谈中医,我们一些连锁医馆老板附庸高雅踩节奏,缺乏对市场、对客户需求的基本认知和理解,造成大众对中医和医馆的认知曲解,对中医和中医馆来讲,都是双输。#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6、南京君和堂中医馆医生简介

挂号费300跟50的医生区别:因为自己常年痛经,之前看过很多医生也做过很多检查,都没有彻底解决。后来找了中医院名中医馆里的医生,想用中医调理。其中有一个医生年纪很大了,是研究生导师,挂号费300。我想挂号费这么高,应该比较厉害。他给我把了脉,说我体寒,每月吃七天中药调理就好,坚持几个月就没问题了。开了七天的药,八十多块钱。第二个月再去看病,那个医生没有出诊,他的号很难约,我就挂了另一个医生的,也是研究生导师,挂号费50。把了脉,开了一堆检查,检查费一千多。我说之前给那位老医生看过,开了药确实不疼了,他让我连续调理几个月,先吃中药看看。那个医生看着我说,你不检查,我怎么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中医居然需要靠器械才能做诊断,真的蛮可悲的。后来给我开了五天的药,200多块钱。吃完后还拉肚子,因为药性比较寒。次月肚子又疼了,看来并没有什么效果。有些医生挂号费表面看起来挺高,但其实才是省钱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