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村_因窑而兴】碗窑村坐落于浙江省苍南县境内桥墩镇,位于玉苍山南麓,古村距离苍南县县城直线约二十公里。碗窑,因其制作瓷碗而得以村名。明朝时期,碗窑村地属南港归仁想第三十七都,又因为碗窑村村口溪床多产礁石,故又得名礁滩碗窑。明代万历年间及1575年,由福建汀州连城县巫人迁徙至此开始建窑生产瓷器,到明清时期达到为鼎盛,制瓷业规模大,有古龙窑十八条,制瓷作坊数以百余间,人口规模众多。碗窑村原址按其发展时间分为上窑、下窑、半岭三个部分组成。上窑是整个碗窑村发展的起点,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聚落空间沿山坡向下发展为下窑、半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兴建桥墩镇水库,碗窑村下窑部分约占整个村落三分之二的建筑物被拆除,仅存上窑与半岭的一小部分村落遗存,然而整个碗窑村制瓷聚落形态被完整的保存下来。整个碗窑村依山傍水,集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宇、古民居、古戏台为一体,并完整的保存有明清商品经济萌芽时期手工业工厂为核心的古村落形态。雍正年,碗窑因其制瓷业的发展兴盛,得名“碗窑”。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碗窑村归属于腾珜乡管辖,至民国29年即1940年改属平阳县腾步乡。1949年平阳县增设汀步乡,下属碗窑。1952年平阳县进行土地改革划乡制。桥墩地区增设包括碗窑在内的8个乡,至此碗窑提升为乡建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平阳县实行人民公社化,碗窑作为大队归属于桥墩公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苍南建县,碗窑以公社形式归属于桥墩区。1992年苍南全县撤区扩镇并乡,碗窑划归为行政村,归属于桥墩镇碗窑社区管辖。作为以制瓷业为主要的碗窑村,是一个多姓氏居民移民而形成的移民村落。碗窑村居民姓氏多达50个,其中主要有巫氏、朱氏、余氏、江氏、夏氏、胡氏、话氏、郑氏等等。碗窑民俗活动丰富,戏剧文化在碗窑盛行,在上窑和下窑都有戏台设置,各种宅院厅堂常常有布袋戏、提线木偶、渔鼓演绎等活动,碗窑人尚有自己的业余吹打乐和马灯戏班。解放后,上窑的吹打班因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在平阳县地区小有名气。碗窑的庙宇文化同样发达,这也因碗窑制瓷业有关,碗窑上窑就建有三官庙,下窑则建有水尾宫、五显爷庙、翼然亭等庙宇,用以迎奉由闽南等地迁来的五显、三官等神明。尚武也是碗窑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碗窑依山而建,整个聚落与周围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碗窑人数门台、造石桥、引水流、植明树。到解放前,碗窑全村枫树、樟树、楠木、松柏数量众多,其直径皆巨大,冠幅数十米,树龄与村落的历史一致。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炼钢时期被大量砍伐,八十年代为新修桥墩水库时又砍伐部分,到目前为止仅仅剩下石壁脚西边雨半岭王厝等两处有二古樟树。碗窑村制瓷工艺发展的自然条件:一是原材料,碗窑村所在的玉苍山山脉,储藏着丰富的高龄山土壤,即制瓷胚所需要的瓷土。二是燃料,玉苍山山脉层峦叠嶂,树木繁密,为制瓷烧窑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三是动力,碗窑村村东侧有源自玉苍山的跌水瀑布——三折瀑,碗窑人通过凿渠引水入村,为水碓运转提供动力,为瓷匠工陶泥沉沙提供水源。此外,水源经水渠流经碗窑村人们房前屋后,为碗窑人们的生活提供水源。四是水运,村镇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碗窑制瓷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便利的水运交通运输,碗窑村距离近的桥墩镇也有数十几里,单靠人力运输很难促进碗窑村制瓷业的发展。碗窑村地处玉龙湖河谷上游,顺溪而下直达横阳支江汇入鳌江,从碗窑村沿溪至南水头或经桥墩镇陆运之外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即可。便利的水上道路为碗窑村运送制瓷原材料或运送货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五是地形,碗窑村坐北朝南,向阳坡地为阶级窑的兴建提供适宜的环境,顺风就势使得窑内温度提高快又节省燃料。同时向阳坡为碗窑居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冬暖夏凉可提高生活生产环境的舒适度,加快瓷胚的风干速度等等。
2、植明书法作品和达庆,植明兄诗:秦玉成春至飘洒玉蝶舞,俏枝蕾动春渐浓。寒去冰融沃土润,植绿草醒万物苏。
3、邢植明和达庆,植明兄诗:春至飘洒玉蝶舞,俏枝蕾动春渐浓。寒去冰融沃土润,植绿草醒万物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