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弃了读研的机会,直接来到发射场一线。”这位90后小伙于新辰带着满腔抱负,来到了火箭发射场一线,从电梯接送员到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他已经参加了几十次发射任务,成了一名火箭专家!1991年9月,于新辰出生在亳州市涡阳县。因为成绩优异,2007年于新辰被清华大学提前批次录取,而录取的专业也正是他憧憬已久的航天相关专业。在校期间的于新辰,是班里的学霸,也是活跃在校园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他也是主持人之一。从工程动力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考研深造,迫不及待地奔赴了自己心中的“战场”——西昌发射场。西昌发射场位于大凉山深处,几乎称得上与世隔绝,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万家灯火的首都北京到大山深处的县城,习惯大凉山的寂静与荒凉,是个难题。而于新辰的难度又多了一码,除了环境氛围的落差,他的第一份岗位同样是个巨大的考验。这并非是因为工作太难,相反,是工作太简单了。他在这里的首份工作是电梯操作员,每天负责在电梯里接送上下塔架的工作人员到相对应的楼层。除此之外,便是在电梯里安静地站着。在西昌发射中心,从不缺少有梦想有高学历的年轻人,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坐得住的年轻人。日复一日地询问楼层,按下按钮,直到2012年5月,于新辰被安排到另一个岗位上,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岗位操作手,他才离开这方电梯间。这份工作是技术操作类的工作,跟于新辰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不大,但于新辰却从中看到了实操的价值,那就是从这些简单的操作中,牢牢记下各个技术状态,这样之后自己成为指挥员的话,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于新辰更加用心,一年后,他成为了该系统的专业负责人。工作期间,他写下上百万字的学习笔记,更是在十几个岗位轮转锻炼。每次遇到重要发射任务,需要精神集中八九个小时,还要各个繁琐细致的环节圆满完成。但于新辰总是精神抖擞,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眉头紧皱地盯着各个环节,确定发射项目的进度。因为对于各个接头位置熟记于心,闭着眼都能说出来,同事们就叫他“活图纸”,气密性检查的次数多了,于新辰甚至练习到了只听声音就能确定气密性状态的本领。在于星辰这些年的工作中,印象深的便是“嫦娥四号”发射时。那是在2018年年底,距离嫦娥四号发射还有两个小时,于新辰与自己的同事们奋斗在岗位上一点点的核查各个数据,但于新辰突然发现,有一个压力参数出现了异常!彼时,还有两个小时,嫦娥四号就要发射了!于新辰和同事们立刻展开紧张的排查,确定数据异常的原因,后在允许操作的时候限定的两分钟前,顺利解决故障问题。看着嫦娥四号的顺利升空,于新辰松了一口气,但眼角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一刻,他早已和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他知道,像他这样默默耕耘在岗位上的同行们还有很多,有些甚至从还没有见过真正的火箭。“再小的工作我也会用心完成”,于新辰面对荣誉与鼓励,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念头。
于新辰简介(于新辰新消息)
1、于新辰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