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简介(何怀宏教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6 07:32:19 浏览
1、何怀宏教授

上学时,我喜欢读两位伦理学老师的书,一位是刘小枫,一位是何怀宏。当时我把两位老师的书全部读了一遍,尤其是何怀宏老师,在网上能找到的文章我都读了。给我印象深的,是何老师发在北大哲学系网页上的一篇长文,叫《一个学术的回顾》,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关注他,也开始喜欢上了伦理学。不过相对于何老师的论著,我更喜欢读他的随笔集,因为他的文字有一种“宁静的美感与温柔的力量”。这种美感和力量更是一种气质,我在《一个人的阅读史》里,也大言不惭地写到自己跟何老师的这份气质有点像。在柳叶刀丛书《比天空更广阔的》里,在文章《面壁十年不破壁》里,我读到这种气质,在新书《生活与忆念》里,也有它的影子。其实这本《生活与忆念》读起来更轻松,它更像一位爱读书的前辈,或者说是一位文化导游,带领读者走进他的阅读世界,浏览他与书的过往,让人感觉很舒服。我在读这本小书时,竟有一种感动,可能是这么多年来为生活奔波,每天忙忙碌碌,虽然也经常读书,但是已经没有像何老师这样的心境了。因为我读的书,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即使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书,也是为写作之用。所以在读到这本书时,竟有一种羡慕感。尤其读到《读书、写作与游历》这篇文章里的这句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幸运,有过几年单纯闭门读书的好时光。」这样的幸运,指的是一个文化学者出道之初的前几年,不用考虑写作,只专心读书。当年傅斯年也规定进中研院史语所的年轻人,头三年可以不发论文,安心读书。哎,闭门读书几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了。书读完了,即使不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快速读完这本书也是有收获的。且不说那些质量颇高的书评、序跋和题记,单单读后30页的书单,也让人收获满满了。我们可以从他介绍的托马斯·索维尔、雅克·巴尔赞、弗朗西斯·福山、史蒂芬·平克等大师的著作中寻找到一条探索伟大思想的路径。我前两天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一位同样喜欢文化散文的朋友。她说在一边读一遍把其中提到的书一一列出来,当作一份阅读书单。假如你没时间从头到尾一直不差读完的话,把里面提到的书列出来,也是一大收获吧。#读书#

2、何怀宏新评价

没有上帝,又没有道德,人还能剩下什么?思考这个之问,可以读一读何怀宏老师的《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对中国影响大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之一,尽管今日与陀翁所生活的“混乱”时代已大为不同,但他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却丝毫不过时。何怀宏老师以伦理学的视角,从“道德、上帝与人”着手,切入陀翁作品,不仅帮助中国读者更深入理解陀翁,也更加深刻理解当代中国人的观念困境。◎ 陀翁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对道德问题的探讨,它们围绕一条“不可杀人”道德禁令展开:这样一条道德禁令是的吗?个人是否因为其优秀和卓越可以杀人?集体是否能因其崇高的社会理想而杀人?陀翁剖析了人们为什么不再有道德敬畏感:首先是极度膨胀的欲望与欲望的合理化与公开化;二是人们不再有“怕”,不再怕天、不再怕神、不再怕鬼、也不再怕法……约束的力量几乎在无限制的减少。◎ 这个世界似乎不必再以上帝的存在为前提,但却为何依旧有人苦苦寻求上帝。在陀翁的笔下,他通过联系人的罪恶和痛苦来谈论上帝,极具现实感和社会关怀。上帝是否存在,如何可能存在,或已不再被人们所关心。上帝与他所造的世界、与他所造之物的关系,却成为人们的普遍关切。假如上帝是善的,为何这个世界充斥着罪恶和血泪、存在着种种残酷的景象?假如没有上帝,人是否仍会对前景充满希望?……如何认识道德、上帝、人的本质、运动、革命、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正义、博爱、人权、法治、权力、传统等诸多观念?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思想界,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又一个危机。除了对陀翁笔下的种种问题进行精准透析外,何怀宏老师还介绍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赫尔岑、普希金等诸多俄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也可看做是俄国作家的思想导游图。当下的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伦理的碰撞更加激烈,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何怀宏老师的书,是有建设性的思想资源之一 [祈祷]

3、何怀宏沉思录

#京妈荐书# 丨?《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每一颗颖悟得小小心灵 ,都渴望关于生命的交谈。这是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老师写给孩子的生命启蒙书,我们少年时无处问寻得问题,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生命和死亡,每个人都会经历。也自然会引发孩子的好奇,但是怎么和孩子解释呢?? 这本书里说到,死亡就像爱默生的那一不朽的诗句:如果我的小船沉没,它是到了另一个海上。这样一想,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那如何化解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呢? 书里有一句说的特别好:我们好不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这世界上zui大而又zui令人恐惧的秘密。我们要与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要让孩子至少能有一个对他可以说出自己一切zui隐秘的事情、zui 害怕的事情的亲人。孩子和大人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们问清楚孩子害怕的缘由,然后握着他的手,或者拥抱他,表示我们已经理解到这个问题的真实和重要,且无论是什么重负,我们都可以共同分担。孩子也就不再那么害怕了。利用一周的碎片时间看完这本书,昨天又看了老师的新书直播分享,还是很受益的。? 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一直追求让孩子做个“的孩子”?但其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何怀宏老师说:我们并不是不追求,而是要慎求。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限度。看完之后,也特别想把这些感悟分享出来,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书中用一个个人生小故事,娓娓道出生命的真谛,和孩子一起探讨生命的本质,让孩子敬畏生命,珍重生命。#萌娃成长记#

4、何怀宏讲座视频

这些天在看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的《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读到一段关于平淡日常的文字深有感触:对或多或少有些单调的生活的忍受能力,应该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现代的父母已经给孩子提供了过多消极的娱乐活动,却可能没有认识到,过着日复一日外表相同但精神专注的生活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他们也可能忘记了启发孩子从平静的生活体会快乐。当时有如一道光在脑海中闪现:孩子此时对钢琴的练习毋宁说是练习对单调的承受,对专注这一重要能力的持续训练。她全神贯注于此,就是在过一种有力量的精神生活。

5、何怀宏简历

何怀宏.美国大选背后的价值冲突(下)[J].探索与争鸣,2017,(第3期).摘 要 : 美国独立之后:平等自由的扩展与幸福的物化人们对《独立宣言》中楬橥的新的价值观念的反应是有些滞后的,当时的一个异议是将谴责英王奴隶贸易的一段删掉。尽管杰弗逊、华盛顿等独立领袖们从理念上并不赞成奴隶制度,但为了尽量消除分歧,共同面对迫切的独立大计这样重大的政治问题,他们做出了让步。而对像“平等”“自由”这样比较抽象的价值原则,当时参加大陆会议的人们反而

6、何怀宏正义论第一次出版时间

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典藏版)》文言泉语 2021.9.11今天,我们面对知识分子的中年早逝、职业精英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广泛的社会心理疾病,不能不认识到修身和养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应该认识到,古人博大精深的修养学问并未过时。古人认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专攻什么领域,都不能不学修身这门功课,并且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学习,永不废弃。所以《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文言泉语 2021.7.4当我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躯壳去上班,带着深刻的焦虑下班,感情、婚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问题,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哀叹为什么活得这么累时,也许该问一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教会我们一门生活的艺术,让我们从小学习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把握正确的生活方向,创造精神的幸福和快乐?推荐语: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深入浅出的修身范本,精心集锦的诵读宝典。忙碌、疲惫的现代人必读的修身入门书。(汪荣祖、何兆武、李学勤、何怀宏联袂推荐)

7、何怀宏沉思录好的版本

晨读悟语。今日11月10日,农历十月十七,星期四。双十一还没到,网购的新书陆陆续续的到了:《我心归处是敦煌(青少版》《我也有过小时候》《仅此一生》《隋龙藏寺碑》《耕耘记》《江湖仁慈》,迫不及待地都给开了封,读前言、后记,翻看全书目录,寻找书中有意思的先读上几页,樊国宾著《江湖仁慈》里有一篇“大江 大河 大酒”写得真是豪放豁达,文中写到:“边喝边想,等有钱了,就把我喜欢的人统统养起来,让他们想干嘛就干嘛!”何怀宏著《仅此一生》写到:“人生哲学就是以人为中心,思考人活着的意义的哲学,思考人应该如何良好地生活,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自己一生的哲学。”夜里读着读着外面就来了雨,家里的暖气也来了(放空后才有的),一早醒来,屋里暖暖和和的还有一点燥,外边温度低了一些,这冬日里萌生了猫冬的想法,花生瓜子往火炉边一摆,再烧上一壶水,磕着瓜子喝着茶水……又一周快过完了,时间紧着呢,读书走路一样不能少。#何怀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