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鼎简介(子龙鼎拓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6 15:27:11 浏览
1、子龙鼎拓片

2004年,一个日本人举办了私人文物展。其中竟然有中国丢失多年的子龙鼎。我国文物局欲收购此鼎,不料日本人开出了上亿人民币天价,实在是买不起啊。没想到,一年后,转机出现了。上世纪20年代,文物胜地的河南辉县出土了一尊商代青铜大鼎。因为体型巨大,制作精美,当时就轰动一时。鼎内部铸有铭文“子龙”,因此被称为子龙鼎。这是早的带有“龙”字的青铜器。子龙鼎高103厘米,宽37厘米,重达230公斤。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可想而知,对于被誉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来说,这只鼎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福小猫可是,子龙鼎出土后不久,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此后80多年的时间里,只能从文献中查找到这座大鼎的蛛丝马迹,无论文物专家们怎么寻找,它都不见踪影。2004年,日本大阪举办的一次私人文物展览会上,子龙鼎竟然突然出现了!原来这只鼎出土不久,就被日本的山中商会看中了,随后辗转流落到日本。中国的文物专家得知消息后,激动。立即组织了一批人奔赴日本,准备索回本属于我们的历史文物。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日本人得知我国有意收回此鼎。竟然开出了上亿人民币的天价,这个价格实在让人难以承受,我国不得不放弃这次收购。眼看着这只珍贵的青铜器就在眼前,可是却无法让它重回祖国怀抱,这不由得让人痛心疾首,沮丧。随后,这只鼎再一次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可是,这一次它消失的时间不长。2005年底,这只鼎出现在香港,被一个私人收藏家收入囊中。文物专家们立即与香港收藏家联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香港收藏家同意低价4800万出售此鼎。在异乡漂泊了80多年的子龙鼎,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福小猫鼎,是古人用以烧煮肉类和存放肉类的器具。《史记》中这样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也就是说,大禹用天下九州贡献来的铜,铸成九鼎。所谓九州,是指豫州、冀州、梁州、雍州、青州、兖州、徐州、荆州、扬州,涵盖了整片中原大地。《左转》中也有记载,大禹在制造九鼎之时,将鬼神刻在上面。祈求人们分清鬼和神,供奉神明,远离鬼怪。一向牵挂老百姓的大禹,感动了上天,将天下交给他掌管。因此在古代,来自九州的材料制成的”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统一昌盛的国家。直到现在,我们也常常用”鼎“来形容一些”尊贵“”显赫“等意义,比如:大名鼎鼎,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鼎“对中国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个远古时期的文物而已,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国家统一昌盛的美好向往。@福小猫子龙鼎铭文上的“龙”字,很像一个象形的简笔画,它竖立着,卷曲着后尾,弯着脖子,张开巨口,瞪圆双目,头上还有硕大的角。这个形象化的汉字,让龙的样子显得软萌可爱。中国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感情,历史上第一件刻有“龙”字的青铜大鼎,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星辰流转,江山兴衰,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件子龙鼎,诞生于3000年前的铜炉中,经过烈焰灼烧,如一条青龙腾空出世,威风凛凛,斜睨千百年岁月。这件子龙鼎,曾经寄人篱下,流落异乡。却终归叶落归根,依旧如往昔般巍巍屹立,保佑着中华之龙再度腾飞于世界。

2、子龙鼎怎么回国的

1925年的一个深夜,病重的苏州富豪潘祖年,单独叫来19岁的孙媳,说道:“你嫁进来就守寡,潘家实在对不住你,只是现在有一件大事还要托付给你,还请务必答应。”孙媳愣了一下,随即紧张地咬了咬嘴唇,做出重大决定一般,郑重地点点头说:“爷爷,您放心吧。”不久,潘祖年就过世,潘家的当家人成了这个不满20岁的小媳妇。一时间,各种传言满天飞,怎么说的都有,但是大家始终搞不清楚潘老到底教给了孙媳什么秘密。潘家是苏州的名门望族,当地有“吴中贵潘”之说。潘氏家族除了根基大,还官运亨通,清朝时,潘家出过的状元、探花、举人两只手都数不清,家族中出了诸多朝廷官员。李鸿章当时还送过潘家一块匾额,上书“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生动地描述了潘家家世显赫的景象。然而如此繁盛的大家族也有失意之处,潘家到了潘祖荫、潘祖年兄弟这一代,子嗣上竟然出了问题。两兄弟这边不论是亲生的还是过继的男丁,都没能活下来。直到后来,潘祖年过继了年龄稍大的潘承镜,作为孙子。并且给他迎娶了门当户对的丁家小姐丁素珍。本以为这下子嗣魔咒破除了,然而两人成婚才3个月,潘承镜突然病死。潘祖年眼见自己这一脉就要凋零,竟然做了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做主给孙媳过继了一儿一女,并将她改名为“潘达于”,认作潘家女,写进族谱,将家业全部交她掌管。临终前,潘老更是将孙媳叫到跟前,托付了一件家族秘密。原来,潘家不仅家世显赫,潘祖荫其人还是一个金石收藏大家,他收藏的文玩字画数目惊人。潘祖荫从北京告老还乡回苏州时,用了四条大船都装不下这些藏品,一些笨重的只能忍痛送人。而在这众多收藏中,有两件青铜器尤为突出,当时的收藏界流传着“海内三宝,潘有其二”的说法,“二”指的就是潘家这两件青铜器。它们便是“大盂鼎”和“大克鼎”。两件宝鼎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和“子龙鼎”合称为西周三鼎,属于极其重要的文物,当之无愧的国宝。两件宝鼎都是经历重重波折才辗转到了潘祖荫手里,不少人都打过它们的主意,潘祖荫更是费尽心力才得以保全它们。后来潘祖荫过世,全部藏品便交到了弟弟潘祖年手里。潘祖年临终,又将这些宝贝交给了孙媳潘达于,他嘱托道:“你一定要好好看着这些宝贝。”潘达于当场立誓:终身绝不再嫁,守护宝鼎,鼎在人在。而潘老在当时的这个力排众议、惊世骇俗的决定,几十年后证明,他没有看错人。潘老过世后,打宝鼎主意的人就更多了,年轻的潘达于立刻陷入险境。先是国民政府的人,借着盖大楼剪彩庆祝的由头,向潘达于提出,要把宝鼎“借过来”摆一下,撑撑脸面。潘达于当即装糊涂,表示不知宝鼎下落。后来,不少文物贩子轮番上门,提出购买,潘达于只能左右周旋。再后来,潘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一个洋人提出600两金子加一栋洋楼,买下大盂鼎,潘达于还是毅然拒绝了。转眼到了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烧到了苏州,日军的飞机猛烈轰炸苏州城,潘达于一家随着苏州百姓连夜往城外逃去。可刚到城外,潘达于忽然想起,两尊宝鼎还未藏起来,便完全不顾城内危险,带上心腹马上赶回城内。潘达于指挥着,把后厢房的地板起开,挖了一个大坑,将两尊宝鼎装入一个大木箱,又将几百件小铜器装入。大木箱埋在地下,然后按原样铺好地板。果不其然,她的担心是对的。日本人进城后,为首的军官立刻打听到潘家地址,带了一队兵进入潘宅,展开地毯式搜索。原来军官早就听说了苏州潘家二宝的故事,打定主意要将二宝夺到手。幸亏潘达于出色的判断力和聪慧果敢,这才再一次保住了宝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护着一家人,平安活命已是不易,保护好这些国宝又何其艰难。多年后,潘达于的女儿回忆起母亲时,曾感慨地说道:“妈妈真是一个伟大的人,那么多年,她跟谁都没说过。一个人把东西保存下来,多难啊。”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潘达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这时候她竟然做了一个令全家都惊诧的决定,1951年,她给政府写了一封信,要将大盂鼎和大克鼎交给国家。两尊宝鼎立刻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两件宝贝具有高的考古价值,它们的意义是非凡的。国家为了表示对潘达于的感谢,除了给她颁发奖状,还奖励给她2000万元(旧币),可转身潘达于就把这笔钱全部又捐给了国家。潘达于淡然地对儿孙们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是国家的,我们应该还给国家。”后来,她又陆续将家中的3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国家。素材内容来自奇韵历史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子龙鼎价格

国博商周青铜鼎特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上海博物馆推出“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以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三尊商周时期大型青铜圆鼎为切入点,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展示青铜鼎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三鼎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圆鼎的经典之作,更是早期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重要物证,而且它们在近代出土、流转和归藏的颠沛命运,也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历程。#子龙鼎简介#

4、辉县文昌广场子龙鼎介绍

子龙鼎据传于 20 世纪 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出土后流人日本。2004年,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私人收藏品展,子龙鼎在展览中露面。2005年底,子龙鼎流入香港,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联合开展征集工作,并于 2006 年4月底,将子龙鼎征集回国。该鼎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图片为新乡中原博物院收藏的复制品

5、子龙鼎的简介

2004年6月,上博前馆长马承源造访日本。在一个日本人家里,有只神秘大鼎让他觉得不对劲,刻了2个字像甲骨文,其中一个更是第一次在青铜鼎看到。马老心下大奇,仔细又辨认了一遍:左上角应是阴刻的“子”,商朝甲骨里见过。而另一个字则像简笔画:它竖立着卷曲的后尾,张开巨口,瞪着圆目,头上还突出着硕大的瓶形角。如此观察,这个陌生汉字,像是一条龙。大鼎鼎身也有潜龙出没。和后母戊鼎这样的方鼎不同,这个大鼎为圆形,高达1米左右,装饰着精美的龙形兽面纹:卷角宽阔如云朵舒展,尾巴下卷富有节奏,而大鼎上腹的纹饰,也刻着同款的瓶型犄角,像一条飞龙驰骋天际。@史徒行者阿伦说,风,起于青鼎之末。作为国内研究青铜器的泰斗,马老想起,此前国内曾出土一件西周初年的“子龙壶”,如此联系这两个甲骨形制的铭文,原来这是一件刻了“子龙”的商朝青铜鼎!千古青史,江山兴亡,这件子龙鼎威风凛凛,正如一条盘踞的青色巨龙。它冷冷地注视今人,藏着无数未解之谜。首先,“子龙”究竟指的是什么?回到商朝,子某是一种固定称呼,往往用来指王子级别的贵族。子龙鼎必定曾属于商朝王子或地方部族,按此推断,在商朝国都附近,应有一支以龙为崇拜的氏族。在迷雾重重的祭祀里,为了祈祷部族繁盛,他们虔诚地铸造了子龙鼎。这种推理,部分可以被考古证实。在距离殷墟不远的辉县,就曾发现带有“子龚”铭文的青铜器,字形与“子龙”近似。此外在记载里,龚地(也写作“共地”)贵族妇女常与商朝王室联姻,比如甲骨文曾出现“妇龚”,级别比肩著名的商朝王后妇好。如此看来,子龙鼎极可能出自这里。不过,3千年前的历史如雾里看花,3千年后的现实却颇为残酷。就当马老念念不忘时,没多久在日本大阪,一场“中国王朝之粹”展览拉开帷幕,赫然陈列着这件子龙鼎。日本人如此描述这件文物:收藏人为富商千石唯司氏,1920年代出土于中国河南,经山中商会流入日本。虽寥寥几笔,背后却是中华的心酸血泪。这个山中商会,近代以来靠抢夺和低价,劫掠了无数中国文物,甚至连恭王府的乾隆文物都未能幸免。乱世车轮下,昔日的华夏荣耀散落异国他乡。回国后,马老立刻向文物部门反映,日本惊现失传的子龙鼎!这一消息迅速引起重视,很快便委派文物专家赴日,与藏家商量回购意向。见到中国专家,日本人拿出了子龙鼎资料,同时内涵地来了句,现在有买家跟得紧,假如中国能以高于买家价买入,我们可以优先谈。现在买家出价多少?虽然没明说,但有一条传言令人咋舌:1个亿!尚未见到子龙鼎实物,也没进行真伪鉴定,面对如此天价,怎能轻易募款购买呢?可就在大家商量之际,没有任何征兆,子龙鼎竟从日本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它去往何方、流落何处。眼见国宝再度泥牛入海,专家们无不深深遗憾。所幸的是,1年后从中国香港传来消息,子龙鼎现身香港,被一个私人藏家收入囊中。而紧急的是,目前藏家有意将子龙鼎脱手,已被几位美国买家锁定,就等一锤定音的时刻了!事不宜迟!于是,包括李学勤等多位青铜器泰斗赶紧南下,经历了一番曲折后,见到了子龙鼎实物,进行了鉴定:首先,子龙鼎时代应为商朝末年,此前的考古里,此类圆鼎已有出土。比如1990年殷墟M160的圆鼎,以及1956年后冈祭祀坑的戍嗣子鼎,器型纹饰都与子龙鼎基本相同,只是形制偏小。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现存的商周青铜器里,子龙鼎如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绝唱,开创了多个第一:它是商代规模大的圆鼎,与同为巨无霸的后母戊方鼎如“一方一圆”,交相辉映。更令人惊叹的是,它是早出现“龙”字铭文的青铜器!铭文中的“龙”字具备甲骨文到金文过渡的特点,历经3千多年岁月,足以证明久远的华夏文明。专家组按捺不住激动,给出后鉴定结论:商代青铜器罕有的珍品,属于重点珍贵文物!曾经漂泊,几度沉浮,它依然如昔日般屹立,就等尘埃落定、叶落归根的那天。很快,在与持有人见面晤谈后,专家组反复与其沟通“国家征集珍贵文物”的重要意义。而在几番艰苦谈判后,持有人决定终止与其他意向,以大幅低于报价的价格,将子龙鼎转让祖国!几经辗转后,这件国宝于2006年4月抵达北京,从此入藏国家博物馆,与后母戊鼎齐肩而立,并列入永久禁止出国文物。至此,在@史徒行者阿伦看来,3000年前,一支商朝部族用铜炉火焰,把一件恒久流传的国之重器留在人间。而星辰旋转山河,山河蔓延时光,记录龙之传人的子龙鼎,虽历经无尽曲折,但终于伴随华夏复兴而巍峨站立,璀璨星光熊熊燃烧,照亮了历史天空!我是@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每件宝藏文物,都有一段走心历史。#博物馆故事#

6、子龙鼎相关历史背景

青铜食器(三)鼎鼎是是中国古代为重要的青铜礼器,在各种青铜器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祭祀、朝聘、宴飨、丧葬香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用器。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依用途的不同,鼎又分为镬鼎、升鼎和羞鼎。镬鼎是烹煮牲肉的特定炊具;升鼎用于盛装从镬鼎中取出的煮熟的牲肉;羞鼎又称陪鼎,用于盛放调味的羹汁。其中代表贵族身份的是升鼎,因此升鼎又称正鼎。从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里,鼎一直是常见和神秘的礼器。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青铜鼎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商周时期,青铜器由注重酒器向注重食器转变。到了西周中期之后,在祭祀和宴飨时配合使用鼎与簋的制度更加具体,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青铜鼎由此成为集王权与神权于一体的国之重器。后母戊鼎(图123)是国家之大器,《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1939年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规格:高133cm/高65cm/高33cm/高23cm/高19cm/高14cm。后母戊方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因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方鼎,然后运出。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多次勒索和强购,当时恐怕被日寇掠取,便把方鼎又重新埋在地下。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方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方鼎出土后,先存放在安阳县政府,同年10月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又将方鼎运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大重的。鼎重832.84公斤,鼎大得可以做 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清代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毛公鼎(图456),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通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千克,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该铭书法极其饱满庄重,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以至于出土以来,清末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国家博物馆藏的另一件子龙鼎(图7)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重达230千克。子龙鼎,相传于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 2006年4月,在中央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支持下,国家文物局将其征集回国。大盂鼎(图8)和大克鼎(9),在抗日战争时期,收藏者潘氏家族将双鼎装入木箱安置于潘宅地下,躲避日寇劫掠。1951年,潘氏后人将双鼎献于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后藏于上博。大盂鼎、大克鼎和子龙鼎不仅是早期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重要物证,而且它们在近代出土、流转和归藏的颠沛命运,也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历程。

7、子龙鼎的来历

2004年6月,上海博物馆长长马承源在日本,发现了一只神秘的大鼎,竟然是重量级国宝“子龙鼎”。日本人要价1亿元,如此高的价格,马承源立即有些慌了,但又不愿意就此让国宝流浪海外。这天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造访日本,来到一个日本收藏家中做客,日本人家中一只青铜大鼎,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大鼎三足鼎立,挺着一个圆圆的大肚子,旁边还有两只大耳朵,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二类六组浮雕式兽面纹,下衬三周凸弦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兽面纹。乍一看,竟和国宝大盂鼎极为相似,就像亲兄弟一样,连鼎耳和鼎足的造型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区别在于鼎颈部云雷地子上的兽面纹,略有些不同,但仍然看出其纹饰是一脉相承。马馆长虽然见多识广,但在异国他乡见到如此国宝青铜器,瞬间就不淡定了。又仔细观察一翻,在青铜器的左上角,竟阴刻了商朝甲骨文中的“子”字,另一个陌生汉字竟像是一条龙。只见汉字竖立着卷曲的后尾,张开血盘大口,怒目圆睁有神,头上还突出着硕大的瓶形角。看着眼前的青铜器,马馆长想到了商周出土的一件“子龙壶”,而此鼎也是一个“子”字,以及刻画了一条龙的像形字,不如就叫它做“子龙鼎”吧。马馆长连忙询问子龙鼎的来历,日本人骄傲地说:“此鼎出土于1920年中国河南辉县,日本商人以称铜的价格,就几个大洋即可收入了囊中,后经山中商会流入日本,后日本富商千石唯司收为已有。”日本人说得眉飞色舞,马馆长的心却在滴血。1912年,山中商会在恭王府库藏“包圆儿”后名声大操,又在北京开设分店以抢夺和低价,掠劫了中国无数的奇珍异宝,直到日本投降结束。河南辉县自商朝开始,便是京畿要地,自古就生活着皇亲国戚,当年的子龙鼎,便是从商代王爷墓中发掘出来的,然而青铜重器刚出土,在战火纷争的年代,便被日本人以几个大洋的价格,直接购回了日本国内。如此败家的行为,真让人心酸泪流满面。回到祖国后,马馆长马上向文物部门,反映了日本惊现商代重量级青铜器。重磅消息立刻引起了重视,文物部门随即委派文物专家赴日,向日本藏家提出有购买意向。日本藏家见是中国专家专门回购青铜鼎,竟然狮子开大开口,提出要价1亿的巨款。尚未进行真伪鉴定,面对如此巨额的天价,中国专家怎敢轻易回购回国。正当专家们正在商量之际,子龙鼎竟然被日本人出手了,没有人知道子龙鼎被卖了何处,又是何人购买了它?眼见重量级青铜器不知所踪,专家们无不心痛万分。2005年,香港方面传来了消息,有几个美国人想要从香港藏家手中购买一只青铜器,疑似是子龙鼎。专家们听到后,马上派出多名青铜器泰斗,亲自前去确认。经过专家们的鉴定,果然是子龙鼎。香港藏家得知祖国需要子龙鼎后,马上拒绝了美国人的购买,而是以很低的价格,4800万卖给了祖国。至此,流浪将近80多年的国宝子龙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6年4月,子龙鼎抵达北京首都,专家们进一步对子龙鼎进行研究鉴定,专家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出后的鉴定结果是:3000多年前,商代青铜重器罕见珍品,属重点保护文物。鉴定发现子龙鼎通高103厘米,鼎宽37厘米,器身饱满,体型巨大,而且保存品相完整,是已发现商代圆鼎青铜器中大的一件,也是已知带有“龙”字早的青铜器,子龙鼎的出现足显珍贵,历经3千多年风霜岁月,足以证明久远的华夏文明辉煌。子龙鼎作为中国商代青铜器的魂宝,其高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与大的方鼎司母戊鼎并驾齐驱,一圆一方相映成辉,堪称中国国宝中青铜器的绝代双骄,被列为国家永久禁止出国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博物馆,一睹青铜重器子龙鼎的绝世风彩!

8、子龙鼎

国博文化盛宴 【原创/手机摄影】 1,国礼重器,子龙鼎(商,长期流落海外), 大盂鼎(周,国博宝物),大克鼎(周,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齐聚国博, 带来饕餮文化盛宴; 2,长城内外展,展示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将我们带回了那段金戈铁马的时代。 3,南越王文物展,了解到秦汉时期中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大屏风及银缕玉衣生动震撼! 4,书画院的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5,两弹一星,科技力量展(航天,核能),尽显大国实力,看得激情澎湃!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欣赏一脉传承的历史文化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