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简介(管宁简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6 20:56:08 浏览
1、管宁简历

罗贯中骂他,陈寿夸他。他是一个敢把皇后从后宫中拖出来勒死的人,但却被曹魏始终尊为座上宾,一切都是从年轻时一个故事开始。割席断交,大家可能略有所闻,讲得是管宁和华歆的故事,两人曾经是同桌,管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华歆听到外面有高官路过就出去观看,回来后,管宁一气之下,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一分为二,你华歆竟然是这样的浮夸之人,从此断交!这事一直藏于华歆的内心深处。华歆是个什么人?我只能说他同样是个牛人,他是卢植,郑玄的同学,这两人应该如雷贯耳吧?刘备是卢植的学生,那么按辈分,华歆就是刘备的师叔。相当于华歆一代是三国早时期的大学本科学员,是老一代的高材生。咱们接着说,早期汉灵帝当政,很多人不满,冀州刺史就找到华歆想要废立,这种可是天大的事情,也就董卓,曹操干过吧?虽说华歆后来没有参与,但是能找到他,说明是对他能力的信任。华歆一生在很多人手下待过,早是跟着何进,然后是袁术,还在孙策手下待过一段时间,要不是孙策死的早,估计张昭的地位肯定会动摇,因为孙策死了,华歆觉得孙权没前途,所以就北上投靠曹操,不然,张昭只能呵呵了。孙策为什么这么看重华歆,因为自从刘繇被孙策干掉后,几乎整个扬州(古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百姓都拥戴华歆做刺史,这么震撼的场面,小霸王孙策即便再能打,他也不敢违背民心啊。华歆北上到了曹魏地界不断升官,也是名声在外,无可厚非,很短的时间内就升任副丞相的职位,可见其众望所归。在曹操死后,曹丕篡汉自立,禅让仪式还是华歆作为总主持人进行,可见曹丕对华歆的尊敬,之后华歆作为曹魏第一代司徒登上相国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那么该享福了吧?华歆童年的记忆犹新,管宁的离去始终是他的心病,所以即便华歆高官厚禄,他总是把曹丕的赏赐救济穷苦百姓,还有犯官家的女眷,华歆也不要,全部为她们找到婆家嫁走。曹丕也为华歆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并把自己衣服赏赐给华歆。(皇帝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臣子,是高荣誉)华歆也算长寿,一直活到75岁,到了魏明帝曹叡时代,华歆真正做到百官之首的太尉,可惜管宁呢?管宁在哪?带着无限的悲痛,华歆离开人世。

2、管宁华歆

曹操多次征召名士管宁,均被拒绝。曹操大怒,认为他不给面子,但又派连使者去聘请。等了许多年,竟连使者都没回来复命。为什么曹操会三番五次地征召管宁为官,但管宁都对曹操爱搭不理呢?原来管宁乃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名士及儒学大家。管宁表字幼安,是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管宁自幼丧父,长大后身长八尺,仪表出众,是当时的美髯公。他与好友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而管宁为“龙尾”。当然,这并不代表华歆的才名高于管宁。管仲与鲍叔牙有“管仲分金”的美名流传后世,而管宁与华歆也有“割席断义”的故事形成对比。管宁与华歆一起种菜锄地时,发现了地里的黄金,管宁视钱财为粪土,不为所动;而华歆手舞足蹈地捡起黄金观察,却瞥见管宁鄙夷的眼神,慌乱将金子扔到一边。两人同席读书时,门外有高车大马经过,华歆丢下书籍就去凑热闹,而管宁手不释卷。华歆回来后,管宁割断草席,与华歆绝交,痛斥:“你不再是我管宁的朋友了!”世人常以此故事来判断管宁与华歆的优劣。面对钱财与荣誉,管宁是面不改色的“真名士”,而华歆流露本性也无可厚非,却偏偏在意管宁的眼色而不够坦率,所以被人认为是“伪君子”。在古代,像管宁华歆这种儒学名士,一般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学而优则仕”,接受朝廷征召,当个大官;二是专心儒典,推行教化,当个桃李满天下的隐士名儒。两人因性情与志向不同,在绝交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华歆接受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入朝担任尚书郎,开启仕宦生涯,而管宁则与邴原、王烈等人北上辽东,躲避战乱。辽东太守公孙度知道管宁前来,特地空出馆舍等候,想以此收留他们。管宁与公孙度相见,却闭口不提世事,只与他谈论儒家经书,也不愿待在馆舍,自顾自地前往山中隐居。与其他装假避难,实则想出任一官半职的人不同,管宁没有定居于热闹繁华的郡南,而是选择偏远冷清的郡北,以示不愿出仕。渐渐地,也有许多人跟随着管宁,不远千里地在他周边定居,几个月后,管宁的草庐周围便形成了一个小村落。既然躲不开众人,管宁索性开设学堂,推行教化,讲读诗书礼义,安心躬耕于田亩。附近的村民都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而村民争抢水井、公牛等琐碎事务,也在管宁的调解下,一一解决。管宁隐居的村落俨然成为一个世外桃源,管宁也因此深受人们拥护爱戴,贤名远播。公孙度乐见其成,也不敢打扰。196年,曹操迎奉天子迁至许都,升为司空,权势大增。曹操久闻管宁大名,多次派人前往辽东征召他入朝为官。管宁醉心于儒典,无心出仕,每次都予以拒绝。曹操大怒,认为管宁是在摆架子,自己已是三番五次请他出山,礼贤下士的戏码也已演够了,但管宁却是蹬鼻子上脸。群臣知道管宁性格如此,并非摆谱,便让曹操再试一次,曹操无奈,又派了一批人去辽东找管宁。只是这次的使者却在半路,被公孙度之子公孙康扣下来了。公孙康早有自立为王的野心,本想让管宁辅佐自己,只是碍于管宁的名声,不敢开口也不敢下手。公孙康自己没得到的人才,哪容得下曹操来挖墙角。公孙康咔咔就把使者全斩了,朝廷的任命也被撕碎扔到一边。因此,管宁没有见到诏命,未书面拒绝曹操,而曹操望穿秋水,也不见使者归来。后来,在曹操统一北方,中原逐渐平定下来,许多逃到辽东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不忘初心,依旧安贫乐道于草庐之中。曹丕称帝后,华歆已经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他不计前嫌地向曹丕举荐昔日好友管宁。曹丕知道管宁是连父亲都没能得到的人才,立刻就派出安车去辽东征召他。此时公孙康已死,其弟公孙恭执掌大权,管宁担心公孙家内乱,也不愿答应曹丕的征召,便向公孙恭告辞。公孙恭不敢阻挠,反而加倍地赏赐衣物器具给他。管宁在辽东30余年,前后收到公孙度、公孙康和公孙恭的诸多赏赐,实在无法拒绝的,他都打包封存起来,临行前,管宁将这些一一归还。管宁从辽东坐船渡海返乡,曹丕又继续下诏任命他为太中大夫,管宁依旧没有接受。曹丕死后,曹叡继位,华歆称病请辞,表示愿意将太尉一职让予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征召管宁为光禄勋,依旧被拒绝。而司空陈群继续上疏举荐管宁,曹叡便派青州刺史强行依礼遣送管宁到京赴任,管宁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曹叡也有点搞不清管宁到底是守节自高,还是年迈萎顿,询问下臣才明白,管宁既是淡泊超脱,也是老病谦逊,实在是习惯了隐居生活,无心仕途。后来曹芳继位,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管宁,诏命还在路上,却不知管宁已然寿终正寝,享年84岁。管宁一生怀宝遁世,就闲海表,几十次无视曹操四代人的征召,因而倍受后人推崇。苏轼认为管宁比荀彧孔融贤明得多,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以“或为辽东帽,情操厉鬼冰”赞扬管宁的情操,国学大 师钱穆也说“但论三国人物,管宁必屈首指”。素材来源:白泽异述

3、管宁简介资料

官箴之十六管宁在庐山躲避战乱,邻居家的牛踩坏了他家田里的庄稼。管宁就把牛牵到阴凉的地方,喂牛吃草,牛的主人感到很惭愧。乡里男女共用一个井,争先恐后的,时常发生争斗,管宁就给他们买了很多打水的工具,放在井边上让他们用。乡民听说了管宁的这个行为,都后悔和自责。平日里,管宁给乡民传授文化,教他们懂礼仪、知谦逊。所居住的地方,邻里之间有谁有困难,管宁都会救济。和为人子的人说孝道,和为人弟的人说敬重兄长,和为人臣的人说要忠心。他的样子很恭敬,言语很和顺,名望和德行都很高,看起来似乎高不可攀,和他接触了就会发现他很平易近人。能够根据一件具体的事情引导人向善,渐渐地都能得到教化。管宁只是一一个读书人,就能有这样转变风俗的能力,现在种种不好的风气,地方官的引导占了十分之五,士大夫的表率也占了十分之五。如果能在某个地方,选择良善的士人劝导风俗,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就摒弃不用。这些士人自身也要严守礼法,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处处为人先。这样不出十年,风俗就会大变。官箴之十七乡绅,是国家的希望,在家要与人为善,能够感化郡县,可以引导州里的风气,可以培育后生。他们对于教化的功劳,比士人要多一百倍。所以说,能够亲近贤良,弘扬善行,主持一地的风俗,这是上等之人。即使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能够端正自己的身心,做众人的榜样,能恬静自守,算是次一等的人。再往下一等,就是求田问舍之辈,没有远大志向。再下一等,则欺凌弱小者和少数人。风俗的鄙薄,真不忍心说啊!俗话说:“刀趁利,炉趁热。”这两句话误人不浅。刀利和炉热,如果用它们来做许多好事,那么这样的光阴当然不可错过。还有“争体面”,这三个字误人。现在什么东西算是体面呢?比如说低声下气求助于官府,这是没有体面的。官府即使暂且从了我的要求,但是心里肯定会轻视我的为人,这是很隐秘的没有体面之事。如果一旦得势,就横行乡里,人们背地里指着说,这是长了翅膀的老虎,不可冒犯,这样难道算是得到了体面吗?知道什么才是真的体面,就不会去争着要体面,这样的话,所有好事就都齐全了。

4、管宁新消息

世说新语小故事《华歆与王朗》:华歆对待晚辈很严格,即使闲暇在家,也像在朝堂上参加典礼一样庄重。陈纪兄弟之间则无拘无束亲善友爱地相处。但华家和陈家各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却又不失和睦安乐之度。管宁与华歆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照样挥锄,视金子如同瓦片、石头,华歆却把金子拾起来扔掉。 管宁和华歆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看书,有官员乘坐华丽的马车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跑出去看。于是管宁割开席子与华歆分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常推崇华歆的见识肚量。华歆曾在年终祭祀百神期间,召集子侄一起宴饮,王朗也学着做。有人向张华说起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外在的皮毛,所以他与华歆的距离反而更远了。”华款、王朗一块儿乘船避难,有一个人希望搭船跟从,华款拒绝。王朗说:“船上还有宽裕的地方,能够带上他。”后来,贼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舍弃那个人。 华歆说:“我开始犹疑,正由于担心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今既已收留,怎么能够于急难中不顾呢?”于是依旧收容那个人。世人就依据这件事来判定华、王二人道德的高下。

5、管宁的一生简介

《管宁割席》是《世说新语》里有名的一则故事。话说东汉末年有这么两位年轻的好友,一位叫管宁一位叫华歆,他们怀揣梦想,同窗苦读,作息相伴。一日俩人在园中锄地,见到地上掉有片金一块,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停下锄头,俯身捡起审视片刻,扔到一边。又有一日,两人在屋中静坐读书,突然闻得窗外喧嚣,有一辆豪华马车路过。管宁依旧不闻不顾,而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到门外看个究竟。等到华歆回到座位,管宁竟一刀剪下两人间的坐席,言道:"子非吾友也。"世人皆言管宁境界之高可为万世读书人之表率,而华歆相较之下区区一俗子尔!然则,华歆是三国曹魏重臣,以德性品格名重天下,虽然因是曹营中人,后世贬损颇多,但因曹操而恨屋及乌,则大失公允了。反观管宁,一生拒绝入仕,终生为隐士,谈经典谈礼教,为时人所敬仰,在若此之乱世逝于八十四高龄。正如山林之秋菊,孤芳高洁,但却绝了人间气,只堪远观称羡,难做世人之榜样。身处乱世,是积极入世还是归隐山林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本无优劣可言,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无可选择的。如竹林七贤的嵇康,拼命想躲终还是躲不过,留下广陵绝唱,博得后世哀叹。毕竟人无法切断与社会的关系,切断了就不能成其为人了。中国的传统自古重积极入世的思想,归隐只是士大夫们追寻的精神层面的慰藉罢了。所谓大隐隐于市,求道何必高山远水。《世说新语》还记有华歆的一则故事。话说华歆和王朗乘船避难,遇一人仓皇跑来依附,华歆面露难色,而王朗却爽快答应了。等到贼人追至,形势危急,王朗便意欲抛下那人,却被华歆制止。华歆道:“当初此人来投奔,我有所犹豫,正是担心会有这一出。但既然我们已经接纳,就算形势紧迫,岂能反悔抛弃?”苟活于俗世却能保持高洁品德,不以功利心应物,这比单纯归隐遁世难得多吧!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华歆的境界实际比管宁高呀~

6、管宁人物分析

华歆不配当“龙头”,管宁不该是“龙尾”!在《魏略》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华)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意思是东汉末年有三位名士,合称为一龙:其中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而这三人本身也是好友。但其实对于三人的顺序,历来存在很多争议,比如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认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华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当为尾。魏略此言,未可以定其先后也。”意思是说邴原不应列于华歆之后,管宁道德高尚,也不应该列为龙尾。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则感叹:“当时头尾之论,盖以名位言也。呜呼”在胡三省看来,华歆在曹操授意下,迫害伏皇后,邴原也接受曹操的征召,只有管宁坚持自己的志向,隐居不出,才是真君子!《世说新语》里记载的“管宁割席”的故事,更是让人感觉,华歆贪慕富贵,而管宁坚守德行,华歆不配当“龙头”,管宁不该是“龙尾”!#管宁简介#

7、管宁的个人简介

管平湖原来和管宁同名同姓,都叫管幼安#管宁简介#

8、管宁个人生平简介

#三国有影响力的人物是谁#应当推崇管宁,因为管宁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保存、延续、发扬和践履华夏文化所作出的努力!管宁﹝158—241﹞,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讲学,不慕名利。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社会动荡不安。他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度热情招待,多方资助他。在辽东,他经常给人“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颇受人们爱戴。223年﹝黄初四年﹞,经司徒华歆推荐,魏文帝曹丕下诏,召还他。在辽东居住达37年的管宁,于是携全家乘船还乡。临行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并归还。回来后,在山坡上建起一座小楼,整日闭门攻读,勤奋著述。文帝诏封他为太中大夫,他托病不受。魏明帝曹睿即位,太尉华歆让位给管宁。明帝下诏,说他“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百可以当世”,欲授为光禄勋,但他上书委婉陈情,说自己德、功、才都不行,不能担负“栋梁之任”,又加年老身弱,恳求还乡。眀帝只好让他返归故里。《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183年(东汉光和元年),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有一次,二人一起“锄园得金”,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还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他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面露慕色,跑出去看。华歆回来后,他把席割开,与华歆分开坐, 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即传为佳话的“割席断交”、“锄园得金”。东汉重视儒生,推崇名节,标榜忠义。但在这个王朝末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骇人听闻的“d锢之祸”严重打击了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使他们对朝廷极其失望和厌恶。黄巾起义后,那些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军阀如袁绍、刘表、公孙瓒等,其实都是当时的名士,但却没有一人出来匡扶汉室,他们都只为各自的利益争权夺势而已。政治的腐败,人心的浇漓,导致道德规范的严重失序,传统的儒家文化摇摇欲坠。那个著名的魏武三诏令,其唯才是视,不论道德品行的用人办法,就是明证。在这里我们也能窥视到,不仅是儒家文化,而且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在这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人民大众悲惨生活固然令人唏嘘不已,而从历史的长远来看,中华民族危若累卵的精神文化世界更令人揪心。所以,在这个“礼崩乐坏” 的时代,管宁一生旳立身行事就具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中囯传统的士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超过了为一家一姓而“忠君报国”的理想。1233年,当金朝的首都汴京被元军攻破后,身为金朝士大夫的著名大身为金朝士大夫的著名大诗人元好问曾写信给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请他保护资助54名金朝儒士,酌加任用。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他首先想到旳是中原文化的存续。他虽誓不仕元,却为了保存金朝史实和撰写金史,不顾他人诟病,而与元朝一些达官贵人交往。所以后代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称“多本其所著”。无独有偶,明朝遗老著名史学家万斯同,拒绝应清政府的博学宏词科的征召,也坚决不要清朝给的七品俸的纂修官官衔,但却以“布衣”的身份参与了撰修《明史》。他们与管宁虽身处不同的时代,心中怀抱的却是同样的历史责任感,无论何种境况下,都把文化的存亡视为华夏民族的头等大事。作者 语.雀2023.1.28#《三国演义》中霸气的一句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