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22日,泸州古蔺县太平镇,大雨哗啦啦下个不停。黄昏时分,赵家船老大冒雨领回家一个有脚伤的男孩。这个男孩说着他们听不懂的方言,看样子不过十五六岁。男孩没有说自己是谁,从哪来,但赵家船老大心里已经清楚了七八分。怕他的身份暴露,赵家船老大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他在渡口撑船时捡回来的,并且让他学做哑巴。上世纪三十年代,太平镇人口不到百户,兵荒马乱的年代,赵家突然多了个哑巴孩子,虽然赵家船老大声称是捡来的,但是镇上的人们还是多了些议论。就在这天晚上,匪兵过境,镇子上人心惶惶,赵家船老大将这个大男孩藏在船底,躲过了搜查。匪兵一走,赵家船老大就将男孩转移到了离镇子不远处的一间偏僻的小屋,每天送水送饭,直到将他的脚伤养好。随后,他跟着船老大开始了赤水河上的跑船生活,练就了一身撑船本领。他在这里安定下来,直到1997年,因衰故去。这个大男孩就是当年因伤掉队、流落在太平镇的小红军姜银万。姜银万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1931年参加红军时只有12岁,在贵州茅台渡口,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向四川转移时,被国民d的炸弹炸伤了脚。高强度的转移运动战,对他来说变得更加艰难。1935年3月22日,当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时,他不得不留在了太平镇。1935年的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上绝妙的运动战,三万红军跳出了国民d四十万军队的前后堵截。其中二渡和四渡,都是在古蔺县的太平镇太平渡渡口完成的。这场战役以少胜多,折损了国民d大量兵力,从此由被动走向主动,而红军能够迅速转移,离不开当年赤水河两岸百姓的生死相助。小镇上的老宅留下的门板,就是那段往事的见证。当年,红军想要渡过赤水河,但一只船只坐得下20个人,几千人起码要好几天才能走完。船老大们商量说把自家门板拆下来,利用船只和门板搭成浮桥,让红军从桥上过。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八十四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纪念日,同样因伤掉队、流落在太平镇的红军胡道财,他的后代、已经78周岁的胡敬华,一大早拿出珍藏的红军服,催老伴做好饭。他将要担任新d员入d宣誓的领誓人。在太平渡渡口纪念碑下,他带着预备d员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共产d,随时准备为d和人民牺牲一切。不远处,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和纪念衣物,每年都有大批游客赶到这里参观,感受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奇勇。其实,整座太平古镇都保留了大量红军生活、战斗过的遗迹,在这座小镇上,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近百家之多。高低错落的建筑背后,处处彰显着红色基因,静待有心人的翻阅。#泸州头条##泸州风物正当红##泸州旅游#
姜银简介(姜银画家)
1、姜银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