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杨伯润巜文人风雅册》赏析杨伯润(1837年—1911年),字佩夫,一作佩甫,号茶禅,别号茶禅居士、南湖,浙江嘉兴人,清代书画家,海上画派名家之一。著《南湖草堂集》、《语石齐画》。杨伯润以山水名世,人物画传世甚少,此八开册页,凸显杨伯润人物画风流。2002年春购于杭州圆缘堂。2004年春呈请孔仲起先生审鉴,题:杨伯润文人风雅精品,并在扉页题:南湖外史笔底风雅甲申阳春孔仲起题一一 2022年仲秋琢线草屋主人记
2、杨伯润作品海派大家晚清名士杨伯润书法。几个朋友都说我拍照太不认真了……好吧我就再拍一次,他的画家太常见,反而书法比较稀少,难得佳品。杨伯润(1837-1911)字佩夫,号南湖外史,别署江东布衣、茶禅老人,浙江嘉兴人,画家杨韵子。幼承庭训,尽传家学。书学颜米,尤工行草。山水规摹董其昌,喜用长锋紫毫,自然高妙,骨秀天成。曾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亦工诗,著有《南湖草堂集》《语石斋画识》等。
3、杨伯润价格中国有个词叫寿终正寝。以前看这个词觉得稀松平常,等到人到中年才知道,一个人如果可以寿终正寝,那是多大的福气!不相信的话你看看身边的熟人,后能够死在自家床上的,有几个人?晚清书画名家蒲作英,书画双绝,性格独特,死的方式也离奇。《海上墨林》记载,蒲华,字作英,秀水人。善画,心醉坡公。花卉在青藤白阳间。精草书,自谓效吕洞宾白玉蟾笔,奔放如天马行空,时罕其匹。蒲作英妻子死的早,无儿无女一个人,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全靠出售自己的书画谋生,他把自己的房间取名九琴十砚斋。有意思的是,在这位老爷子住所周围,生活的全部是失足妇女,青楼女子,每天包围在莺莺燕燕之中,此老者独居中间,不为所动,整天拿着一管毛笔逍遥度日。确实有点另类。这位大画家有一个脾气,不喜欢别人打听他的岁数,而且特别忌讳别人问他岁数,如果有熟人打听,他就打马虎眼说自己五六十岁了。如果不是熟人贸然问他岁数,甚至会招来一顿臭骂。为了掩饰自己的岁数,这个老画家甚至一辈子不留胡子。一位书画艺术家不蓄胡须,这在清朝应该算是很有个性的吧。根据蒲作英的同乡杨伯润回忆,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蒲作英在当地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杨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所以大家推测当时蒲作英也有九十多岁。有人记载说蒲作英在宣统三年无疾坐化。这自然是一种说法。还有人说,蒲作英晚年牙齿不好,找西洋医生镶了金牙。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嘴里的金牙掉下来,堵塞在喉咙中窒息而死。孰是孰非,已经很难鉴别的。但是相比坐化之说,意外之说看起来意外,似乎更加可信一点。毕竟,你见过有几个人坐化而死的呢。这个故事,来自掌故大王郑逸梅先生的《艺林旧事》。#杨伯润简介#
4、杨伯润图片大全《晚清画家杨伯润的山水》
5、杨伯润绘画晚清著名海派山水画师“杨伯润”:山水画作欣赏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他们大多来自上海周边,带着吴门派、浙派、扬州派、金陵派、虞山派及毗陵派的遗风走进上海,如杨伯润传扬着虞山派脉绪,齐学裘则带来石涛的气息,张熊则把恽南田及吴门画挟风带雨进了上海,任伯年带来了陈老莲的风格,朱梦庐带来的是华新罗的气韵。 杨伯润(1837—1911),字佩夫,一作佩甫,号茶禅,别号茶禅居士、南湖,一作南湖外史(按海上墨林作名伯润,字佩甫非是,盖佩甫画用字行),室名南湖草堂、语石斋,浙江嘉兴人。工诗、善书、画,书近颜、米,骨秀天成,尤工行草;山水规摹董其昌。晚晴山水画20家之一。 杨伯润其父杨韵,山水画自然高妙,故禀承家学。咸丰时,在上海鬻(yu,卖)画养母。其画四十以后始立门户,喜用长锋紫须,点缀烟树,故出笔锋锐,气韵清邈,便格局不甚严谨,峰峦更少变化。曾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