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弘历简介(历史上四阿哥弘历的妻子都有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7 10:08:31 浏览
1、历史上四阿哥弘历的妻子都有谁

乾隆对叔叔说:见朕不用跪拜!叔叔晚年懊悔不已,不该当真清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十三,雍正皇帝驾崩,遗诏令四阿哥弘历继任为帝,也就是乾隆皇帝。按照古代的规矩,皇帝在死之前一般都会为继任者留下几位辅政大臣,用以襄赞政务,辅弼新君。雍正为乾隆留下的辅政班底其构成是这样的:大学士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允禄(康熙第十六子)和允礼(爱新觉罗•允礼,康熙第十七子)。能够辅政者必是之人,这位允礼为什么能够跻身辅政大臣之列呢?既然已经身居高位又为何在41岁就撒手人寰?这一切还要从允礼的身份说起。提到康熙的儿子,我们熟知的莫过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故事了。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四阿哥胤禛终脱颖而出,成为了雍正皇帝。而雍正即位后,对自己的兄弟们颇为刻薄,管束甚是严厉。然而有些阿哥在雍正登基之后不但没有被废,反而逐渐得到了雍正的重用,成为了雍正一朝的股肱之臣,十七阿哥允礼便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能够崛起,主要是因为当年九子夺嫡之时,允礼年纪尚轻,直到康熙驾崩他才25岁,完全被排除在争夺帝位的行列之外。再加上允礼的生母勤太妃出身汉军旗,身份低微,使得允礼自小便知道自己不是储君的佳人选,也乐得清闲。于是他饱读诗书,修身养性,逐渐养成了谦虚谨慎的性格,正因如此,雍正登基之后才逐渐打消了对这位弟弟的疑虑。在权力争斗你死我活的封建社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懂得以退为进,往往能够在争斗双方的夹缝中生存,不失为一种求生之道。于允礼而言,他没有竞争的资格,先天不足,由此也导致了他与世无争的后天优势。忠于职守一路升迁雍正之所以重用允礼,与即位初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不无关系。经历了激烈的夺嫡之战后,留给雍正新朝可信任的贤臣良将并不多,雍正急需培植自己的势力来巩固帝位。此时的允礼年轻、有活力,更为难得的是与任何派系都无瓜葛,自然得到了雍正皇帝的青睐。然而初雍正也只是让允礼做一些修葺宫殿陵寝之类无关紧要的工作,让允礼远离权力中枢,其实也是对允礼的一种试探。而允礼本人也比较上进,很好地完成了雍正交给他的各种任务,终赢得了雍正的信任,被封为果郡王。自此以后,允礼的仕途在皇帝的重用下一路绿灯,从掌管理藩院事到管理正黄旗中的蒙、汉军旗,他都始终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而从不邀功。这一切都被雍正看在眼里,将他从果郡王升为果亲王,终任命为辅政大臣,继续为大清的统治发光发热。跻身中枢却因乾隆的一句话郁郁而终,允礼虽为乾隆的叔叔,但叔侄年纪相差并不大。因此允礼在署理户部期间就与还是宝亲王的弘历建立了比较良好的私人关系。在雍正晚年,有一次允礼协助处理西藏军务的工作,不小心被山上的毒草弄伤了脚,因为感染落下了脚疾,这件事让乾隆很是挂念。乾隆即位后,允礼作为辅政大臣,经常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和决策。由于脚疾行走不便,允礼经常在重大会议上姗姗来迟。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允礼按照规矩向乾隆行跪拜礼,因为腿脚的问题差点摔倒,乾隆皇帝看见后,心里十分担忧。事后,出于对自己这位小叔叔的体谅以及多年辛劳忠君为国的敬佩,乾隆下旨,爱新觉罗•允礼在朝见自己时可以免去跪拜并赐座。乾隆还亲自和允礼说:“17叔年岁长于朕,又患腿疾,日后见朕大可不必跪拜”。这种礼遇对于臣子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天子隆恩了,允礼对此也颇为感激。但他不知道的是,天子的隆恩是优待,也是危机。所谓高处不胜寒,真正聪明的人身居高位,行事往往更加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因为稍有不慎便会坠下万丈深渊。自从得到了乾隆皇帝“御前免贵”的礼遇后,允礼每次参加朝会和重大决策事务时都坐在椅子上。时间长了,一些大臣难免心生不满。一站一坐的对比,让皇帝也很不爽,毕竟一室之内只有皇帝才可以随心而坐,允礼作为臣子却与皇帝争辉,难免有冒犯天威之嫌,也渐渐让乾隆心生不满。乾隆虽然对允礼的放肆心生不满,但碍于情面始终隐忍不发。直到乾隆二年十月,乾隆皇帝因为西北军务甚是烦恼,在一次内廷会议上与张廷玉、鄂尔泰等军机大臣就西北军务吵得不可开交,而允礼不但姗姗来迟,进门还直接坐在了椅子上。此时的乾隆正在气头上,眼见允礼如此无礼,内心积蓄的不满终于爆发了。乾隆指责允礼无君臣之礼,言语甚是犀利,完全忘记了允礼的“嚣张”来自自己的恩赐。允礼见状心生恐惧,深知自己犯了大错,第二天便上书辞职。而乾隆不但不予挽留,反而剥夺了赋闲在家的允礼一切的荣誉和俸禄,丝毫不念叔侄之情。虽远离庙堂处江湖之远,允礼依然心系国家,呕心沥血著成了《世宗宪皇帝上谕》一书,本想借此重回朝廷,没想到乾隆依旧不予理睬,没有给予任何奖励。此时的允礼内心悲愤交加,心中苦闷竟抑郁成疾,及至乾隆三年二月,年仅41岁便撒手人寰死前允礼才幡然醒悟,对自己的福晋说道:“一切皆因礼数,身为臣子却疏礼违制,终因天真而铸大错,悔之晚矣”。

2、四阿哥弘历是谁的孩子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子。乾隆帝弘历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主要的原因是得到了他的祖父康熙帝的喜爱和赏识。据说,弘历10岁那年,康熙微服私访雍正府邸,看到弘历,觉得他长相跟自己很像,又看这个孩子懂礼、乖巧,于是就把弘历接到宫中,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这样的恩宠使得弘历日后继承宝座有很大的优势。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西域,同时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在文化上,令大臣纪昀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成为我国至今为止规模大的一部丛书。在外交上,弘历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却对西方国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弘历在晚年时期注重奢靡享受,曾经六下江南,大肆修建宫殿、园林,致使国库衰竭。为了加深对汉人的思想统治,又大量地焚毁文物古籍和大兴文字狱。同时宠信大贪官和珅,使得整个清朝出现吏治贪污腐败的情况,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直到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弘历才于圆明园的勤政殿宣布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当年的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后,改年号为“嘉庆”,自己退位做太上皇帝,平时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公元1795年,乾隆禅让皇位。他说:“我24岁时即位,曾起誓,如果能在位60年,就一定自行传位给皇太子,不敢与皇祖的在位年数一样(指康熙在位61年)。现在我在位已经满60年,不敢食言,决定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他如一时难以处理朝政,由我训政。”次年正月初一,乾隆在太极殿举行禅位大典,自称太上皇,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即位,即清仁宗,年号嘉庆。乾隆帝虽然退位,但并不甘心退居二线。对于寻常事件,他会交由皇帝处理好,但遇军国大事及官员任免,他还是要插手干预。此外,皇帝每天都必须面见他,并接受他的“训谕”。因此,年逾花甲的乾隆又做了3年握有实权的太上皇,成功超越了他的祖父康熙帝(在位61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于养心殿去世。已经36岁的嘉庆终于名副其实地做了皇帝。#四阿哥弘历简介#

3、四阿哥弘历富察氏小说

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为何“见即惊爱”?或许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清史》记载中康熙是对乾隆见即惊爱,然后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进行教导,作为生父的四阿哥身份也自然水涨船高,很难让人不认为康熙能对乾隆这般喜爱是一场被策划出来的见面结果。一、九龙夺嫡的背景乾隆名弘历,是四阿哥胤禛的第四子,他出生的时候正值九子夺嫡开始,他父亲雍正彼时韬光养晦、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弘历虽然是他的第四个孩子,但其他孩子均已夭折,除了第三子弘时没有其他儿子在世了,雍正自然是对弘历万般喜爱,这种喜爱到了弘历五岁就学时转变成了惊喜,只因不同于弘时的平庸,弘历在读书上天分颇高、过目成诵。彼时皇子们为了争夺皇阿玛的欢心使尽了花样,雍正知道帝王老来多疑,自己去讨好皇阿玛不如叫自己的儿子去,既占了天伦之乐又不会叫皇阿玛提防。皇子们对没多大存在感的四阿哥不甚在意,毕竟康熙都不大记得起这个深居简出的儿子。后来雍正称自己园子修得齐整,邀请康熙来自家院子逛逛,由此有了历史上的见即惊爱的那一幕。二、凭子而贵为了引出小弘历的出场,雍正特地把自己所有的儿子都叫上了,其他的儿子不过平平,更能凸显出弘历的聪慧。要知道康熙儿女众多、皇孙更是不计其数,如果不能让他第一眼就喜欢上弘历,那就没有任何特殊了,在雍正的精心准备下,弘历正式面见了康熙。正如他预想的那样,问完他其他的儿子后康熙都不太满意,问到小弘历时,这个孩子的聪敏和学识让康熙惊喜,转而对身边的人夸赞弘历,才有见即惊爱的说法。见皇阿玛满意,雍正立马提议不如由皇阿玛来教养这个孩子,在兴头上的康熙自然是应允了,自此弘历成了所有皇孙里一个待在康熙身边的人。阿哥们牟足了劲地在皇上面前表现,后来也有学着四阿哥把儿子送进宫的,但康熙面对这些只觉得厌烦,自从废太子的事后他对这些过于活跃的儿子没了耐心。小弘历的陪伴,满足了他对于亲情的需求便不大爱搭理这些儿子,后期基本上不愿意再掺和儿子们的事情了。三、波折传位有了弘历在康熙面前,四阿哥更加去苦心经营,与八阿哥他们的拉帮结伙不同,他私下结交大臣,在明面上是独来独往只听皇上命令,渐渐的康熙更加倚重他。但是若论宠爱,还是与四阿哥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四阿哥明面上和弟弟兄友弟恭,实际上早就厌烦了这个绊脚石,要不然也不会在上位后,处置了自己这个同母的兄弟。康熙年事已高,从前又为废太子的事情伤透了心,那些疾病就找上门来,没过几年就病重去世了,临死前传位给四阿哥。众阿哥自然是不服气,纷纷在民间传言四阿哥是谋逆上位,其实皇上是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是四阿哥私自改了诏书名不正言不顺。但雍正作为铁血帝王根本不在乎这些,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个一个的整治有不臣之心的人。除了曾经共患难过的十三阿哥,其他兄弟一概是不放在眼里的。而为他带来皇阿玛的看重,又深得皇阿玛喜欢的弘历成了他心中的储君人选。四、并称康乾弘历的嫡子出生雍正特意赐名永琏,这个字的意义就是在暗指继承大统的意思,果然不久后就把弘历的名字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后,弘历也成为了宝亲王。雍正殚精竭虑的处理政事,结果继位没几年就因劳疾去世了,弘历正式登位是为乾隆皇帝,拉开了历史上康乾之治的另一幕,离他第一次见康熙爷爷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乾隆登位一切从仁,他父亲留下的严苛弊端被他一一改掉,开始施行仁政缓和了父亲在世的剑拔弩张。他学着父亲教导孩子,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给他和富察皇后的孩子永琏,同样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放进了永琏的名字,没想到永琏小小年纪就去世了。后来富察皇后生下了永琮他欣喜若狂,同样想要立他为太子,没想到永琮也夭折了,在年老时乾隆才做出储君选择,传位给了十五阿哥。五、总结清朝大的一场皇子争夺皇位就是九子夺嫡,他的落幕在四阿哥的成功,年幼的弘历成为这场落幕的催化剂,后来清朝的皇位交替再没有这样动荡。四阿哥取得了皇位成为了终的胜利者,后世对于他皇位的猜测大多数都是不正确的。乾隆继位后,在雍正皇帝的基础上开创了盛世,一时间大清民富兵强,但后期的好大喜功也为衰败埋下了伏笔,他在位时的闭关锁国更是为中国的落后增加了隐患。这场九龙夺嫡的落幕主要不是因为乾隆帝为康熙帝喜爱,但期间带来的深远影响是在的,雍正皇帝能够想到用孩子来争夺帝位也是城府极深。乾隆皇帝应当是在这中间学到了后来的政治手腕,后来哪怕传位也把持朝政多年,只能说不愧是年幼时就见证过九子夺嫡的人。

4、四阿哥弘历真实历史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乾隆皇帝突然大发雷霆,以皇后丧期内违制剃头为由,赐湖广总督塞楞额自尽。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封疆大吏,竟因为剃了个头而丧命,这不符合乾隆皇帝的性格呀!塞楞额是三朝元老,康熙四十八年进士,被康熙亲授内阁中书。雍正年间,他任工部左侍郎,兼内阁学士行走。乾隆即位后,外放为山东巡抚,兼管提督。不久,又擢升为湖广总督。封疆大吏、三朝元老都被皇上赐死了,于是各省文武官员谁还敢再不守丧。于是,从这天起,各级官员纷纷摘除冠上的红缨,一个个趴到办公场所,那是嚎啕大哭呀!全国各地官员,接连哭了三天。有光哭不落泪者、哭时面无戚色者,一经被举报,轻者罢官,重者掉脑袋。这还不算完,这些官员还得在百日内持服穿孝,如丧考妣。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在职官员甚至不可以夫妻同房。这样的安排,莫说清朝,在历代都属空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乾隆皇帝挚爱的女人去世了!这个女人就是孝贤皇后富察氏。据《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乾隆二年,册为皇后。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恸,兼程还京师,殡於长春宫,服缟素十二日……”连皇帝都亲自穿孝十二天,何况天下臣民!当富察氏九岁时,雍亲王奉康熙之命拜访富察府。恰好,这个小姑娘正于书房练习书法,回避不及,被雍亲王撞见。雍亲王见书房格为整洁俭朴,满桌皆是手抄经文,便信手拿起一张查看。只见此字写的精楷,笔力刚劲,就赞小姑娘道:“哈,此字有欧阳询之骨,柳公权之风呀!”姑娘的父亲连连道谢。雍亲王想亲眼看看她的功夫,便命她再当面写一幅字。在父亲的默许下,富察氏含羞答应。只见她挥笔娴熟、字字流畅、结构严整,提笔敬录圣祖康熙一首五言绝句《古北口》:“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这一首《古北口》,雍亲王本就熟悉,于是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回府后,雍亲王将她的书法作品带了回去,让儿子们都过来欣赏,以勉励弘历、弘昼等勤练书法。这个时候,雍亲王已对富察氏中意,只是她年龄太小,只好让她暂时待字闺中。雍正五年,在遴选秀女中,雍正帝凭借当初的记忆,一眼就看中了富察氏。不过,他没有留给自己,而是把她赐给了宝亲王弘历为嫡福晋。这一年,四阿哥弘历与家世显赫的名门之女、年方十六的富察氏喜结连理。父亲慧眼识珠,为他挑选的妻子十分符合心意,小两口婚后情投意合,恩爱有加。富察氏虽出身名门,却毫无大家闺秀的骄矜之气。她崇尚简朴,不喜金银珠宝之类的俗气装扮,很令弘历感动。同时,她还善解人意,性格贤淑,跟所有嫔妃相处和谐,对各宫子女也都视如已出,疼爱有加,以致后宫内外人人钦服。除了能很好的统御后宫,富察皇后对乾隆日常的生活起居,也是关心备至,事必躬亲。比如,有次乾隆身上长了个疖子,医生说百天之内,需天天换药。富察皇后担心宫女太监照顾不周,便自己搬到乾隆寝宫的侧室,每天亲自给乾隆换药,直到三个月后乾隆完全康复才搬回自己住处。再者,富察皇后还极具孝心,对太后的照顾可谓事无巨细。太后吃饭,只要她在身侧,必亲自伺候,从不假宫女之手。太后生病,更会夜以继日,守在榻前端茶递水。可以说,富察皇后是个堪称的女人!可惜情深不寿,正如《清史稿》中所述,乾隆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皇后突然薨逝,带给了乾隆皇帝无法承受之痛。二十多年的夫妻,乾隆还没有过够,转眼已阴阳两隔,让乾隆的精神随着爱妻的离去彻底崩溃。他身着缟素,一次又一次地走到皇后棺前,抚摸着棺木,嘴里喃喃自语,别人都不知他说的什么。他一改从前的温文儒雅,变得脾气暴躁,动辄就拿太监宫员出气。当然,官员及皇亲也成了他的出气筒。首先中枪的是大阿哥永璜。乾隆听说永璜哭得不够伤心,以永璜“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为由,对他大加训斥,并将其师傅和亲王弘昼、来保、鄂容安等各罚俸示惩。这就暗示着,永璜已被取消立储资格。其实当时永璜只有二十岁,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得呼天抢地,豪哭流涕。在莫名其妙地丧失承继大统资格后,永璜郁郁寡欢,没多久便于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申刻卒逝。而湖广总督塞楞泰,比永璜还冤!他由于居京城遥远,压根儿就不知道皇后薨逝。等到廷寄到时,他已经理过发了,于是就稀里糊涂丧了命。为此,乾隆下谕:“皇后大事,竟有剃发之人,本朝丧礼,剃发之罪重。今若详查,必有拿获,即将此等人正法。”因孝贤皇后的丧葬事件,使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突然掀起了波澜,乃至人人自危。

5、四阿哥弘历是甄嬛的儿子吗

弘历的心机从幼年选择嫡母时就显现出来,他的首选并不是甄嬛,但事实证明他同甄嬛是一类人。弘历的出身在清朝是极上不得台面的,他的生母是一个打杂的宫女,是皇帝醉酒后意外宠幸后的结果,生母既不受宠又无名无分,而皇帝对这次事件更是充满鄙夷,若不是生的皇家子嗣又恰好是个阿哥,这段往事只怕无人敢提。所以四阿哥弘历一出生就被忽视,不仅远离朝堂,就连皇帝都懒得见他一面。弘历读书刻苦认真,因为从小受尽冷落白眼,所以做人做事很谨慎小心,又有志气,他必要有朝一日成为明正眼熟的阿哥,走入父亲眼中成为真正的皇子,享受到万人敬仰的殊荣,于是,他奋发图强,一方面用实力吸引人注意,一方面寻找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大的短板弥补上——不光彩的身份。想堂堂正正,弘历就必须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受宠且娘家可靠的妃子当自己的嫡母,在当时的后宫,三足鼎立,他的选择一共有三个。首位是皇后,皇后膝下无子,他若成为皇后的嫡子,那么将来承继大统指日可待。皇后的乌拉那拉氏一向出皇后,出皇太后,弘历第一眼就瞄上了宜修。一众妃子闹闹哄哄的来给皇后请安,四阿哥弘历就躲在树后静观其变,待人群散去,他央求剪秋让自己去向皇后娘娘请安。剪秋是个老人了,一眼就看穿了弘历的小心思,她也明白皇后的顾忌,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弘历打发了去。皇后是看不上弘历的出身的,她自己的庶出就常常被人诟病,她必须要找一个出身好的阿哥来给自己撑门面,于是,她处心积虑的干掉齐妃,为了把三阿哥骗到自己身边来,为此,弘历的第一个算盘落空了。于是,这后宫之中跋扈嚣张的自然是华妃,年羹尧志得意满,华妃宠冠后宫,虽然没有皇后之名,但却将皇后都视为无物。弘历本想投靠华妃,但是华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能生孩子,弘历当然也不知道。他要考虑日后华妃诞下子嗣,他这个养子必然尴尬,尤其是华妃的那个性子,一看就是护犊子的,定对他不会太好。四阿哥在向皇上请安时遭遇了闭门羹,此时正好甄嬛路过。甄嬛这个阶段还是一个中央空调,逮谁暖谁的阶段,她是后宫里一个没有因为弘历的身份而轻视他的人,反而还给他出了主意,告诉他别人轻视你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自己轻视自己。这一番话说中了弘历的心,他立刻向甄嬛抛出了橄榄枝。“听闻宛娘娘有勇有谋,连华妃娘娘都不怕,我敬佩这样的人。”于是,甄嬛和弘历第一次达成了共识,也为日后弘历寄养在甄嬛名下埋下了伏笔。

6、四阿哥弘历是哪个皇帝

他是雍正城府深的儿子,一辈子装疯卖傻,连女儿也送给了乾隆。却只因写了一首诗,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小命,更是保住了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果然,大智若愚才是古代宫廷佳生存技能啊。他就是雍正皇帝的第五个皇子弘昼,乾隆皇帝的弟弟。雍正就是靠着九子夺嫡、手足残杀上的位,因此他的儿子们也是有样学样。不过,雍正的儿子只有四个安安稳稳长大了,跟康熙的24个皇子压根比不了。当时,雍正的小儿子弘赡还未成年,所以只剩下三个皇子争皇位,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以及五阿哥弘昼。弘历从小就聪明伶俐,招人喜欢,还康熙接到宫中抚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弘历肯定是继承人。而且雍正给儿子们的封号也是暗藏深意,弘历被封为了宝亲王,弘昼被封为了和亲王,一个"宝"不就是荣登大宝吗?不过,弘时并不受雍正待见,就算他和弘历公开争宠,雍正还是向着弘历。弘时只能被剥夺了皇籍,后只能郁郁而终。这样一来,皇位的佳竞争者就剩下了弘历和弘昼。然而,大家都知道雍正对弘历有一种莫名的偏爱感,不然乾隆也不会成为皇帝。这不,在雍正驾崩的前几年,细心的弘昼就已经看出父亲对哥哥弘历的偏爱,他深知皇位与自己无缘,还是保命要紧。于是,弘昼自此开始装起了纨绔子弟,整天装疯卖傻,戏演的足足有余,表现出我不争了的样子。可他知道光是装疯卖傻还不能让弘历放松警惕,于是他便写下了一首《金樽吟》:"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酒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这首诗字里行间表达出了自己对皇位毫无想法,只想饮酒作乐,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哥哥无限的敬仰之情。因此,这首诗也被历史学家戏称为"救命诗"。果然,有了这首救命诗和长时间抗打的装疯卖傻的演技。乾隆上位之后并没有对这个看似毫无威胁的弟弟赶尽杀绝,反而把父亲亲王时期的老宅子和全部财产全赏赐给了弘昼。而乾隆还让弘昼管理内务府和御书处,可以说是优待至极了。不得不说,不装才是傻子。乾隆对这个装疯卖傻的弟弟可以说是十分溺爱了,弘昼也是十分不客气,做事张扬无比。有一次上朝,弘昼因为一件小事和军机大臣讷亲发生了口角争执,弘昼压根没有鼎报乾隆,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场暴打讷亲。而乾隆只是呆呆的坐在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人一看皇帝对弘昼这么纵容,也不敢上前阻拦,可怜的讷亲只能白白挨了顿打。弘昼做出的事情总是让人啼笑皆非,他喜欢葬礼,总是喜欢为别人举行葬礼。他一般都是坐在中间,嘱咐家人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哭泣祭拜,还会邀请文武百官前来吊唁,自己则躺在棺材里哈哈大笑。更让人费解的是,他还喜欢做些冥器放在自己床边。弘昼不止一次为自己办葬礼,搞得文武百官都怕了他了,一看弘昼又要办葬礼,忍不住破口大骂,还得乖乖的准备礼物,弘昼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发财的好路子。弘昼的女儿和婉,小小年纪就被送到了宫里,可弘昼却从来没有去看望过自己的女儿,甚至后来女儿年纪轻轻去世了,他也是一滴眼泪也没掉。其实,细细品来,弘昼可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在假装糊涂,拼命掩盖自己那该死的光芒,疯狂展示自己娇纵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不再猜疑他。毕竟关系再好,只要涉及到权利地位,乾隆肯定也不会放过他。就像他著名的诗《金樽吟》所说,能和几个好友及时行乐,好过和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打交道。他不愿意看到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争皇位的流血牺牲。估摸着他要不是皇子,早就跑到深山老林去了。弘昼没有加入皇权斗争,乾隆才能安心治理天下。这么看来,弘昼一辈子装糊涂真的是机智,不然他的后代性命都难保,又怎么能世袭爵位呢?公元1770年,弘昼结束了装疯卖傻的一生,离开了人世。而乾隆更是悲伤不已,不但赐了他恭的谥号,还亲自写了篇文章怀念弘昼,由此可见,乾隆还是挺宠爱自己这个装疯卖傻的弟弟的。在外人看来,弘昼装疯卖傻,荒唐至极,但其实只是为了自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