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故事简介(刘邦胯下之辱故事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7 10:18:18 浏览
1、刘邦胯下之辱故事简介

“大丈夫能屈能伸”说的便是忍辱负重。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朱元璋在取得基本胜利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忍耐而出《史记》;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忍耐。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就是忍道的好体现。当他被吴国打败,困于会稽山上时,他忍了下来,自己成为夫差的马夫,妻女沦为侍婢。后来终于麻痹了敌人,使夫差放他回去。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一举灭吴。“忍字心头一把刀”,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机会存在于忍耐之中,对于垂钓者来说,好的进攻方式就是忍耐。大机会往往蕴藏在大忍耐之中。大丈夫志在四方,岂可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乱了大谋!忍不是停止,不是逃避,不是无为,而是守弱、蓄积,迂回前进。当命运陷入无可掌控之时,就要心平气和地接纳这种弱势,在守弱的基础上累积实力,发奋图强,适时出击,争取赢得新的成功机会。忍耐是一种执着,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意志,一种修炼,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若欲取之,必先予之。

2、胯下之辱的故事概括简短

前196年,萧何和吕后以计擒杀韩信,看着惨不忍睹的韩信尸首,萧何说了一句话,让他得以善终,也让他被骂了两千多年……韩信的死,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寻死路的结果。可以说韩信在军事上有多高的天赋,在政治上就有多大的不足。韩信年轻时情商就不高,性格随意,吊儿郎当。没有谋生手段,终日在腰间别着一把破剑在街上晃悠。当时有个派出所所长赏识他,让他在自己家蹭饭,他一吃就是几个月,压根没有换地方的意思。女主人看着气恼,就给他点气受,韩信倒不受气,再不与这家来往。在人家蹭吃蹭喝没个谢字,还受不得气,谁会喜欢这样的人?讨厌他的人越来越多,就开始有人想拿他开涮,就有了胯下之辱的典故。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实在没什么值得借鉴的,对于一个到处蹭饭的人来说,尊严这个词实在有些缥缈。钻个裤裆有什么大不了的,会被人瞧不起?钻裤裆之前他人缘也不咋地。项氏叔侄起事后,他投奔麾下,史书记载他多次向项羽献策未被采纳,愤而离楚,投奔刘邦。这也怪不得项羽,一个保镖(执戟郎)不好好站岗,天天往首长身边贴,还要给首长指点江山,想想就招人烦。到了刘邦军中,韩信也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亏得做了个粮官,遇见了顶头上司萧何,算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萧何闲着没事跟他聊天,逐渐发现这人的长处,多次向刘邦举荐,刘邦依然不当回事。韩信又耍起了小性,不用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后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要不是遇到萧何这样的好领导,凭韩信动不动跳槽的任性劲儿,想必混不出什么出息。韩信确实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在刘邦麾下他屡出奇谋,脑洞之大令人不可思议。他的功绩以及他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在此不予赘述,总之用古今第一名将评价他,实不为过。展示了军事奇才的韩信,情商却完全不成正比,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个纯技术性人才,完全没有从政的才能,具体请看他的作死之路。当他攻下齐国,竟然不顾刘邦被困荥阳的生死危局,向主上索封齐王。这件事简直是昏了头。他当时颇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可但凡有点脑子,要么割地自立,要么鞠躬尽瘁,怎么也不能做出以救驾讨封的愚蠢之事来,这让刘邦作何感想?我不赏你你还见死不救?所以刘邦赏是赏了,但想必也有了杀人的心。这方面,韩信实在应该向一千多年后的施琅学习,收复台湾是多大的功劳,康熙要封他个靖海侯,结果施琅呢?拒绝封侯,只请了个单眼花翎,韩信要是有施琅一半的脑子,也不至于死的那么惨。项羽死后,韩信理所当然被削了兵权,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刘邦还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底下看着,可到了这时候,韩侯爷依然趾高气昂,毫不收敛。有一次韩信从舞阳侯樊哙家门口路过,樊哙出门跪迎曰:“大王光临寒舍,真是我的荣幸啊!”韩信不仅没跟人家客气,回头还到处跟人说:“我怎会与这屠户为伍,当真觉得羞耻。”他不想想这屠户是谁,那是吕雉的妹夫,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兄弟,你是瞧不起樊哙还是瞧不起刘邦吕雉?退一万步讲,已经被主上忌惮,还不知道与同事处好关系,继续到处得罪人,这不是作死是什么?在樊哙面前趾高气昂的韩信,还是那个能忍胯下之辱的青年吗?越混越没人理的韩侯爷,突然感觉到危机四伏大难临头了,开始在刘邦眼皮底下策划谋反。这时候他再一次展现了与其军事才能极不相符的政治谋略。在刘邦任命陈豨为赵国丞相时,他策反了陈豨,要跟他里应外合谋取天下。说这话的时候,韩侯爷既没有行动方案,也没有兵马粮秣,凭一张嘴就想里应外合,亏得陈豨敢信他。等到陈豨真的起事,韩信动员了他能动员的所有人——府中家丁,打算召集点囚犯到宫中杀了吕后和太子。未曾想这漏洞百出的计划泄了密,被他手底下一个待斩的门客听了去。结果可想而知,吕后与萧何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拥兵30万,有三分天下的资本时他不起兵。却在无一兵一卒,沦为砧板之肉时想起来谋反,很多人说他是被逼的,这不是被别人逼的,是被他自己逼的。他死前还把手下的谋士蒯通给卖了,说了一句:“悔不用蒯通之策……”蒯通早就劝过他谋取天下,现在才想起来后悔,晚了。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惨不忍睹的尸首,说了一句:“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因为这句话,萧何被后人数落了两千年,这实在是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杀一个韩信,于苍生何干?韩信对萧何是充满感激和信任的,结果萧何却利用他的信任,置他于死地。说那句话时,萧何一定心怀愧疚,在他心里,他想说的是另一句话吧?我杀了对我毫无防备的韩信 ,也算是对得起你刘邦,对得起汉家天下了!韩信临死之前应该相信了宿命的存在。没有萧何,他韩信永无出头之日,没有萧何,他的绝世谋略无处施展。没有萧何,他的性命也不会终止于那一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认为韩信是自寻死路还是被刘邦设计陷害的呢?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吧!#头条创做挑战赛# #历史#

3、胯下之辱典故解析

我的一位老前辈跟我说过,人的境界就看他怎么定义自己的尊严。有的人被别人看一眼就觉得被触犯了尊严,这就是流氓的境界。有的人受胯下之辱也没觉得怎么样,这就是韩信的境界。境界越高的人,就越看似没什么尊严,但那往往是因为你看不到他真正看重的东西。——罗振宇听朋友讲起他前同事的故事,便想起罗胖的这段话。这位暂且叫林的同事,他和老婆都在一家业内头牌公司做了10来年业务,老婆2年前离职,林去年年底也离职。令所有人侧目的是,林这些年偷偷摸摸地将前东家的所有优质大客户资料全部搞到手,年后自己另起炉灶开起了贸易公司,以7折的优惠条件与老东家打擂台抢生意。朋友以前很不解,说林背后对老板咬牙切齿,总说前老板骚扰他老婆,为什么一个男人还能忍这些年,现在终于搞清楚,人家受辱背后是对尊严的理解不同…苏东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翻译过来就是“天下有这样勇敢的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害怕,不管怎么说他他都不生气,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只有匹夫遇到耻辱,才会拔剑而起,能忍奇耻的人,内心一定有比此辱或自己尊严更大的目标,或者他有让痛恨的人痛不欲生的把握,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也!

4、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300字

身材高大的韩信,自谋生路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他既不经商也不种田,成天游手好闲,到处晃荡,还喜欢佩戴刀剑晃荡。要知道佩戴刀剑是贵族的特权,不从事生产,也是贵族的本性。吃不起饭还端架子不干活,活脱一副落魄贵族子弟的形象。韩信是一个孤独的人,都没听说过,他在家乡有什么朋友。他不好酒色,不管是一介平民,还是后来高居庙堂,都没有听说过他有酒色方面的传闻。哪里像刘邦,婚前养外妇生子,发迹后更是性趣盎然。韩信一生待人接物拘谨矜持,既不洒脱,更缺豪气,完全不是游侠社会中的人。因为他的孤独,常受人欺凌。但他好像也丝毫不在意。有名的故事就是受胯下之辱了。对侮辱自己的恶人,韩信是这么想的:我当然可以一剑杀之,但那样做并不能让我扬名立万,还会让自己陷入毫无意义的纠纷。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他将这位曾经欺凌自己的恶人,提拔为楚国的中尉,负责都城的警卫。苏东坡著《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东坡的这段名文,本是针对张良说的,不过,将这段话用来解说韩信,也许更为合适。韩信正是这样的大勇豪杰,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羞辱,他之所以如此能忍,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抱负。他自视甚高,展望甚远,他舍小求大,忍辱负重。正所谓:将军赶路,不追小兔。韩信后来做了刘邦的大将军,汉帝国的江山,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其中精彩的一战是,汉中反攻关中成功,这是刘邦集团由沉沦走向光明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军事史上,由汉中还定关中,韩信是的成功战例。四百年后,诸葛亮五次由汉中北伐,试图重演当年的历史,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这也从反面印证了,韩信用兵之巧妙,和这场战事的不易。没有这一战的成功,中国历史上怕是不会有汉帝国,而是多了一位蜀王刘邦,多了一首《蜀中乐,不思归》。#韩信# #刘邦# #战争#

5、韩信胯下之辱故事简介50字

观点收集者。二零一二年王朔被邀请观看,未删减版一九四二。看到结局时他脸色突变,当场要求冯小刚重拍。现在我们看到的结尾是失去全部亲人的老东家,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认养了一名孤女,两人从此相依为命。而原结局是老东家遇到孤女时鬼子的坦克。恰好经过为替孤女讨口饭吃,她央求鬼子鬼子兵故意刁难,逼她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钻之前老东家拿出布条蒙住孤女的眼睛,孤女闭眼。画面黑掉只听见跪地爬行,嬉笑辱骂的声音。随着老东家一句我辱没先人呐。画面再度亮起,老东家递给孤女一个饭团,拉着她走向远方。对这一充满戏剧性的设计,冯小刚感到很满意。王朔却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并列出两点原因。·一是鬼子兵可以残暴,但不能无聊,他没有理由非让老东家攥胯。·二是老东家代表的是我们民族。观众在情感上肯定无法接受这种胯下之辱。在王朔的据理力争下,冯小刚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决定听从他的建议。他不是怕王朔,而是想起一件往事。当初他拍天下无贼时,因主角是一群毛贼,所以电影迟迟无法过审。眼看几亿的投资就要打水漂,情急之下冯小刚向昔日大哥王朔求救。王朔看了一眼剧本,轻飘飘地甩下一句让女贼怀孕就行。冯小刚心有疑虑但只能照办。结果这一轻微的改动,让电影立马顺利通过审查。因此这次冯小刚也决定都听王朔的二话不说,就改了一九四二的结局。虽然后一九四二票房失利,但总算赢得了好口碑。真按原结局拍,冯小刚恐怕会被全体观众吐槽。这大概就是圈内大导都爱找王朔审片的原因吧。他总能一针见血的点出事物的本质,用寥寥数语,就解开别人解决不了的困局。王朔之所以有这样敏锐的观察力,是因为他前半生经历的事情太多。年少成名,风光无限,却在鼎盛时期遭人排挤打击,被惯上流氓作家的称号,狼狈落魄的远走他国。蛰伏数年后他又王者归来,连续发表几部市场反响不错的佳作。还在二零零六年以五百万的版税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六位。但就在二零零七年他突然宣布隐退一隐就是整整十五年。就在所有人都猜测他究竟在憋什么大招时?二零二二年八月他带着一部长篇剧作起初纪年强势回归,开售当日就登上抖音微博热搜榜,不但现货被读者一扫而空加印的二十万册也很快卖光。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消失的十五年里王朔一直在不断自我审视与沉淀。他总结前半生闯荡社会的全部积累与经验将其倾注进这本起初纪年里,借讲述汉武帝的故事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理念。透过这本书你能知道该怎样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学到解决生活难题的正确方式。橱窗有售:《起初·纪年》,《起初·竹书》。

6、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秦末汉初时期,淮阴县有一个穷困孤苦的年轻人,自幼父母双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祖上也没有遗产,过着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因与一个小官有交情,于是常去家里蹭饭,小官的妻子很是嫌弃,故意提前吃饭,等他来时就没有了饭菜,后他干脆和小官绝交。为了活下去,他就到当地的淮水钓鱼,一位经常在水边洗衣服的老太太看他可伶,便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他很是感激,说:“将来我一定报答您”。谁知,老太太反呛他:“你这么大个人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说报答别人的话,真是可笑!”他听了后羞愧难当,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墙倒众人推,一天,一个少年看到身材高大的男子便想要调戏调戏他,便把他拦在闹市里,说:“你要是有种,就拿剑来刺我;你要是没种,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男子一言不发,低下头想了好大一会,就从少年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拍手大笑。这就是后来流传的“胯下之辱”,而这个“男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韩信。韩信为了稳定的一日三餐,就投身到项羽的旗下参加反秦大战。韩信足智多谋,准备将一身的才能都献给家国大略上,几次给出项羽作战计划,但是均未被采纳,看到这样的情形,韩信决然抽身,转投刘邦麾下。韩信到了刘邦的军营中,只给了他一个够不到自己的小军官开始做,中间还因为犯了军规差点被处死。没被重用,还差点送命,韩信很是郁闷。免死后,让他管理粮仓,一天韩信刚好从粮仓处出来,迎头就碰见了萧何,此时的萧何已是刘邦器重的谋臣,在刘邦面前说话很有分量,阅人无数的他一眼就看出韩信的器宇不凡,若被重用,必定是个人才,于是,他把韩信带进自己的营帐,一番交谈,两个人在战术和很多看法上不谋而合,不知不觉聊到了天黑,萧何认定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正要将他推荐给刘邦。但是,没过几天,韩信却跑了,原因是:刘邦的军中大多是徐州一带的人 ,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今天的陕西省西南部,元朝之前属于四川),地区偏僻,物产匮乏,因此,很多部下因为思念家乡成批成批的逃走了。韩信也望不到自己的出头之日,干脆也跟着跑了。得知此事的萧何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连夜策马追赶,终于把韩信带了回来。而刘邦并不知情,他很是生气,一则没有告知自己,二则因为自己器重的重臣竟亲自去追赶一个无名小卒,回来后大骂他是小题大做。气喘吁吁的萧何还没来得及调整呼吸就对刘邦说:“如果你的志向只是个汉中王,这个人大可不用,如果你想夺取天下,必须要有此人的帮助。”刘邦看萧何对这个人如此推崇,心里不敢轻待,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军,命人选择良辰吉日,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自此,韩信走上了历史舞台,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和历代的皇帝一样,开朝的帝王总是要做一些“释兵权”的事,尤其是比自己功劳还大的将军们,此时已坐上皇帝宝座的汉高祖刘邦,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降职、逮捕、赦免、圈养,还不放心,后——杀。当年,因为韩信的功劳,刘邦赐予了韩信几个特殊的承诺“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器不死”。后来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心中按耐不住的愤怒,企图起兵谋反。吕后得知后与萧何合谋将他骗到长乐宫中,由御林军抓获,萧何设计把韩信装到麻袋里,悬挂在长乐宫的一个悬垂上,然后让一个宫女拿着削尖的竹竿,生生地把韩信扎死,当时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吕雉和萧何的计谋既没有违反刘邦的“三不死”,又将韩信置于了死地。此时的萧何对着断了气的韩信说出了12字:“成也是我萧何,败也是我萧何!”不禁让人唏嘘。纵观韩信的一生,起点极低,成就却高,他是个军事天才,但却是个政治蠢材。功高盖主的时候不懂得及时抽身,反而拥兵自重,在权利的高峰没有选择叛变,却在兵力被严重削弱的情况下要造反,自寻死路。局中人总是看不清真相。像这样的故事资治通鉴里面记载了很多,小编建议大家有时候都去读一遍,资治通鉴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和历史典故,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原著的资治通鉴是文言文,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很难读下去的,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小编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是由27位国学大家历时3年,合译而成,这版的翻译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著,逐字翻译,绝不夹杂任何个人的见解,给大家呈现的是原汁原味的资治通鉴。喜欢的读者请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资治通鉴 全套四册 文白对照

7、胯下之辱的故事讲解

宁愿失去女朋友,也不要受胯下之辱。

8、胯下之辱成语故事

《史记》中有个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说的是韩信微时很落魄,整天背着一把剑在街上晃,一天一个杀狗的泼皮拦住他,要跟他单挑,不敢的话就让他从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想了想,没有拔剑,钻了过去,众人纷纷讥笑韩信懦弱。后来韩信被封楚王,衣锦还乡,找到这个杀狗的泼皮,没有杀他,反而封了一个官,跟属下解释说,当年我是可以杀他的,但我没有杀,我不想跟他一般见识。这里就有个问题需要探讨,如果韩信真的跟此人单挑,他能打得过吗?刘邦手下也有个杀狗的,就是樊哙,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子。樊哙是刘邦麾下第一猛将,刘邦没起事之前,他就跟着刘邦混,是刘邦的铁杆小弟,刘邦起事之后,手下除了樊哙,几乎没一个能打的。后来鸿门宴上,项羽要找刘邦的麻烦,樊哙冲了进去,吃了半个生猪肘,就把刘邦救出来了。樊哙之勇,就连项羽也是佩服的。如果跟韩信挑衅的屠狗少年就是樊哙,跟韩信单挑,韩信能打得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韩信后来跟着项羽打了好几仗,并不以勇武见长。到了刘邦军营,也没有显示出多么厉害,还差点被误杀。所以照常理而言,韩信是打不过这位挑衅他的屠狗少年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史家第一书”,耐看。这套岳麓书社版的《史记》,融合了各家的注解,《史记》原文五十万字,这套书有二百万字,佳品。喜欢的朋友赶紧买一套吧。#胯下之辱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