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琳个人资料简介(三国陈琳是谁的后代)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7 10:37:06 浏览
1、三国陈琳是谁的后代

【曹操为什么留陈琳而杀孔融?】陈琳为袁绍作檄文,辱及曹操父祖,众人劝操杀之,曹操却怜其才赦之。小人郗虑向曹操诬陷孔融,曹操便将孔融全家尽诛。同属“建安七子”,又都“骂”了曹操,但陈琳和孔融的结局截然不同。各为其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陈琳所以得曹操赦免。而孔融刚正不阿,直言正谏,锋芒毕露,屡屡触怒曹操,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做人,可以恃才但不可傲物,可以耿直但不可露锋。#三国演义#

2、三国中陈琳被谁杀死的

《三国演义》中“杀人诛心”的七大“毒舌”语言是一门艺术,有时比刀枪剑戟更管用,因为兵器只能杀人,语言不仅能“杀人”,还“诛心”。七 陈琳陈琳虽然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人物,但出场很早,他文笔极好,是七大“毒舌”中一个不用嘴说而靠笔写的。他从曹操做太监的干爷爷“扒”起,到曹操的父亲买官,再到曹操,把犯了头疼病的曹操骂出一身冷汗,却意外的暂时止住了头痛。曹操本身的文学水平就很高,加上爱才,所以在大败袁绍后并没有难为陈琳,陈孔璋也因此捡回一条命。六 马超马超相貌英俊,武艺不俗,属于“兵形势”的代表人物,所以多少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马超的嘴皮子不行,葭萌关援救刘璋,诸葛亮先是用“激将法”激得张飞斗志昂扬,又以“疲兵之计”消耗了马超半日。等到时机成熟,张飞出战时傲娇地喝问马超可认得燕人张翼德时,马超竟然口吐金句——“俺家世代公侯,不识山野匹夫!”张飞其实是很在意出身的,不然也不会敬士大夫而轻士卒,所以马超短短一句话对张飞而言可谓杀伤力满满。五 张飞演义中的张飞给人一种大老粗的印象,实际上张飞确实性格粗鲁,平时也比较粗心,但不代表他少智。细数书中所有武将,张飞是独自设计胜敌多的一位,所以严格来说,张飞比多数人都要“文武双全”,是一个粗鲁的“文化人”。尽管张飞曾被马超怼得哑口无言,但是早年他也是一位“强力嘴炮”。虎牢关,吕布追击公孙瓒,眼看公孙伯圭命悬一线,张飞飞马而出,一声“三姓家奴”直接将仇恨拉满,使得吕布放弃追击公孙瓒,转战张飞。“三姓家奴”通俗易懂,侮辱性还极强,就不在这里过多解释了。有人质疑说刘备也投了不少人,张飞骂吕布时怎么没想想自家大哥呢。其实吕布和刘备完全是两回事,刘备投袁绍和刘表都是类似客卿的身份,就像当初的吕布投刘备,重要的是刘备没随便认爹。四 祢衡祢衡是一个纯粹的喷子,与其说是有傲骨的汉室忠臣,不如说他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鹤立鸡群,有意给曹操难堪,这种事他口中的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玩得也都挺溜,当然后都把自己搭进去了。在这七个人中,祢衡骂人其实是没水平的一个,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说了什么。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除了叫“海盗船长”夏侯惇“完体将军”算是讽刺满满的高明骂人话,其他太过牵强,根本不会有人放在心上。而祢衡之所以屡次惹得群情激奋,主要是因为他太狂,让人不爽。三 关羽关羽的毒舌不出自口与脑,而是源自心,或者说是他狂傲性格的一种宣泄。河北士卒称之为“土鸡瓦狗”,颜良称之为“插标卖首”,如果关羽在这里打脸,后面结局也不会那么惨,可惜他成功了,于十万人中阵斩颜良而回,名动天下。用很多网友的话说,此后的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动不动就问对手比颜良、文丑如何。后来随着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总镇荆州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后,关公更是狂得无以复加。认为黄忠不配与自己同列,庞德不配死在自己刀下,杀于禁掉价,并屡次侮辱讽刺诸葛瑾,后甚至在孙权提亲时说出“虎女岂能配犬子”之语,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败走麦城后,关公陨落,即便如此依旧不消停。在孙权为吕蒙设宴庆功时,关公附身吕蒙,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之后离去。不得不说由心而发的语言攻击,杀伤力往往都很惊人。二 张松张松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作为益州别驾,不想着如何帮助主子奋发图强,却天天拿着地图打算改换门庭。同时他可笑的自尊心要求这所谓的明主要礼贤下士,那么何为礼贤下士呢?就是我糟践你你得听着,骂你你得忍着。可惜天不遂人愿,曹操确实是人杰,但人家手下本来就不缺人才,你张松除了记性好,其他的在曹操这根本不够看,加上人丑嘴臭,曹操自然不待见他,甚至差点把他杀了。“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于天下也!”揭短揭到这种程度,无疑是把曹操的伤疤一层层掀开,能全身而退也算不错了。说起来刘备如果不是听了诸葛亮的话,从一开始就带着目的,他对张松的态度怕也不会好过曹操,想想庞统开始的经历就知道了。一 诸葛亮诸葛亮博学,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同于单方面的怼人,诸葛亮擅长的是辩论,而且从不设条条框框,全是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却从来没在语言上输过一星半点。同时,诸葛亮还是一个在两军阵前将对手骂死的“大神”。江东舌战群儒,北伐怒骂王朗,诸葛亮特别擅长转移话题,在不知不觉中将对手带进自己的节奏,而且还能不顾身份拉下脸面破口大骂,总体来说,天下第一“毒舌”,诸葛亮实至名归。

3、三国陈琳后来怎么样了

三国故事——荀彧评袁绍。曹操准备征讨徐州刘备,刘备找袁绍求救。袁绍让陈琳起草伐曹檄文,陈琳大笔一挥,写出气势磅礴的檄文,袁绍览毕大喜,传檄至各州郡,遂起马步精兵三十万进驻黎阳。曹操看了檄文,毛骨悚然、冷汗浃背,头风病竟突然就好了,遂聚谋士商议迎敌。孔融听说了,前来劝谏曹操。孔融说:“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彧说:“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说:“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彧笑说:“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曹操大笑说:“皆不出荀文若之料。”曹操遂唤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引军五万,打着丞相旗号,去徐州攻刘备。曹操自己却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以拒袁绍。荀彧对袁绍谋士的认知,几乎就是他们后续发展的预言。袁绍的谋士不乏智谋之才,但却只是战术谋士而非战略谋士,缺乏大局观和高格局。领导不用自己的计谋,就怨恨,就消极。团队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再正常不过之事,而团队一旦做了决定,就要形成统一意识,共同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哪怕你认为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也可以做一些准备,以减少损失。没有谁能自己的计谋万无一失,若因团队若没有采纳自己的计谋,就撂挑子不干,这是不行的。若按照此逻辑,团队采纳谁的计谋,谁就努力干,没被采纳的就消极怠工,这就不是团队了。决定是团队做的,责任就得团队承担,这才是团队,而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就需要统一意识、大局观和高格局。参考资料:[1]罗贯中《三国演义》(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4、三国陈琳有什么代表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成语典故【小巫见大巫】三国时魏初的文学家陈琳,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当过曹操的记室(秘书之类的官),人称“陈记室”。他所起草的文件公告,都很出色,诗歌辞赋,也极有名,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东吴的谋士和文学家张纮,字子纲,也是广陵人。他同陈琳互相敬慕,友谊深厚。虽然那时魏吴两国处在敌对地位,但是他们俩仍经常通信联系。据《三国志•吴志•张汰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载,张纮写了一篇《楠榴枕賦》(楠榴,即楠瘤,长了瘤的楠木,或者可以叫做楠木疙瘩吧。用它做成枕头,那盘曲交错的木纹,十分奇特有趣。张纮“爱其纹,为作賦”。)陈琳在北方,读到这篇文章,高兴地向人介绍,说:“这是我同乡张纮作的。”后来张纮见到陈琳的《武库赋》、《应机论》 两篇文章,也推崇备至,并写信给陈琳表示赞赏。陈琳回信写道,“我在此地很少与外界接触,见识不广。只因这里写文章的人不多,所以我就比较容易受人注目,其实是很不够的。要是跟你和子布(吴国大臣张昭,字子布)相比,那真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巫〔wū〕,即巫师,旧时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小巫见大巫”,语出《庄子》,本意是:小巫师作法骗人的本领比不上大巫师,因此,小巫见大巫,他那套有限的巫术就不敢拿出来了,只好甘拜下风,主动退避。《庄子》有关此语的原篇已经失传。在宋人李昉等所辑的《太平御览•方术部•巫下》和淸人翟顓所编的《通俗编•艺术•小巫》中都摘有这句原话,并注明出处为“《庄子》佚文”。“小巫见大巫”这句成语,后来一般都用来比喻两者相形之下,显见髙下差距甚大,往往还带有讽剌和幽默的口气。不过有时也可用于自谦,例如上述陈琳自比小巫而把对方张纮比作大巫,即是谦逊之词。这句成语,也不限于指人与人双方能力高下的悬殊。茅盾的《子夜》五:“那时,他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双桥王国’来。他亦未始没有相当成就,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计划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5、三国陈琳死因真相揭秘

陈琳不愧是文豪,一张口就文采斐然。他说:“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烘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三国不演义》#三国陈琳个人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