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夹江千佛崖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城西3公里处,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380至820米,属亚热带温润气候。这里风景如画,依山傍水,被称作“青衣处”。大观山和依凤岗对峙,青衣江从中蜿蜒而过,形成“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旖旎风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夹江千佛崖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文物风景区。主要景观有:唐代摩崖造像,金像寺,宋代紫府洞题刻,全国首家手工造纸博物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一一东风堰总干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古栈道遗址,点将台遗址,聚贤街民居,关帝庙,金龙寺等。夹江千佛崖因摩崖造像而出名。密集分布在铁石关下栈道右边临江陡峭的崖壁上。162窟石刻造像共2470尊佛像,所以称作“千佛崖”。这些摩崖造像比乐山大佛还早,开凿于隋,兴盛于唐,延及明清。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形象更加多姿多彩。这些佛像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技艺精湛,绚丽多彩,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其中的弥勒坐佛、净土变龛、天王龛及多窟观音像龛,都是盛唐造像的精品。造像中大的弥勒像龛,佛高2.7米,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姿态与乐山大佛相似,二胁侍菩萨服饰华美,衣纹流畅,肌肉丰硕,立体感很强。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是“文革”时期破“四旧”、开山打石,竞使100余窟、1000余尊佛像荡然无存。到夹江千佛崖游玩,大家一定要认真的看一下东风堰总干渠,这个小看不得,乐山只有三大世界遗产,东风堰便占有一席之地。2014年,东风堰成功申报成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原名毗卢堰,位于夹江县青衣江左岸千佛崖景区内,始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连续运行已达350余年。景区内建有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集中展示了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的历史沿革、工程体系、工程管理、工程文化、价值效益,引导大家知水、节水、护水、亲水。夹江县是“千年竹纸之乡”,在千佛崖景区的西面,修建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1996年建设,投资50多万元,是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8平方米。以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艺术手法,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的悠久历史及其对文化的贡献。为丰富拓展夹江千佛崖旅游,夹江县还投资9亿元,在景区大门外相距约1000米的地方,新建了夹江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孵化文化创意型精品,已建成彝族服饰馆、藏族唐卡馆、羌族刺绣馆等11个展馆。这里环境好,人员少,逛一逛也挺舒服的。大哥因为在夹江县工作过一年,去千佛崖游玩的时候很多。过去这里是免费的,2021年开始收费了,每个人30元。这里山清水秀,耍的吃的一应俱全,周末和节假日,约上三五家人,去千佛崖转转山,看看佛,喝喝茶,打打牌,也是挺惬意的。
2、千佛崖介绍视频千佛崖,千年佛,崖上千佛传千年。万佛洞,万尊佛,洞天福地万代传
3、广元千佛崖唏嘘不已!梁思成拍下的千佛崖VS我拍下的千佛崖这次五一去广元千佛崖,特别留意到梁思成1939年来此拍下的石窟照,与我现场拍摄的照片来个对比,变化还是蛮大的,真是不胜唏嘘啊!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39年,内迁四川的营造学社正在酝酿一次大规模建筑调查。同年秋天,梁思成、刘敦桢等营造学社同仁从李庄出发,考察了成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建筑,尔后又在嘉陵江、青衣江、岷江流域进行诸多寻访,耗时半年之久。千佛崖石刻摩崖造像开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梁思成所著《中国雕塑史》一书中曾提及“广元县千佛崖,前临嘉陵江,悬崖凿龛造像甚多,多数为开元、天宝以后造”。这些当时梁先生等人考察千佛崖时拍摄的一组图片,是我们现在研究千佛崖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梁思成还写到,“千佛崖在县治北十里,嘉陵江东岸,大小四百龛,延绵里许,莲宫绀髻,辉濯岩扉,至为壮观。唯近岁兴筑川陕公路,较低之龛,剞削多处,千载名迹,毁于一旦,令人痛惜无已。”确实,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而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又有佛像被毁,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跟之前的照片差异明显。但也有很多人说,千佛崖相对来说已经算是保护较好的文化遗产了!华夏大地那些辉煌过的古建筑,有多少能熬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只有这些更古老的石刻,经历过一场场浩劫,却又如沧海遗珠般流传至今。先人们或许没有想这么长远,他们只是在做一件简单而执着的事。我也简单地希望,我们的后人能有幸看到他们!#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广元# #爆料#
4、千佛崖是哪里的广元千佛崖,川北一景,值得一看。#千佛崖简介#
5、千佛崖简介别名广元千佛崖——广元是四川北的一座城市。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