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作家简介(苏美青岛作家)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04:28:53 浏览
1、苏美青岛作家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结束托管的前一天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不过,还没等以色列人来得及高兴!1948年5月16日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军队4万多人,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大炮140门。便浩浩荡荡地向新生的以色列发起总攻,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由于以色列才刚宣布建国仅一天时间,全国军队总兵力仅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重型武器。因此双方战斗一打响,阿拉伯联军的攻势十分顺利,他们很快便占领了以色列过半领土,以色列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让整个世界都奇怪的是:阿拉伯联军并没有“一鼓作气”全面占领以色列,而是同意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提出的停火要求(苏联也表示支持)!也许阿拉伯联军知道:苏美两个超级大国自己都“得罪不起”!就这样,这次短短28天的停火成了以色列国的“救命稻草”:以色列得到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援,苏联方面碍于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虽然没有直接出面,但是通过第三方将很多军用物资运往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竟然取得了难得的“一致”!反倒是美国人的传统盟友:英法两国支持他们过去的殖民对象“阿拉伯人”。早在以色列复国之前,犹太复国主义者就和英国闹得“死去活来”!在二战时期,英国人甚至勾结轴心国来对付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中东战争爆发前后,英国不但给埃及、约旦、伊拉克提供大量武器、军事顾问,甚至还直接派出飞机监视以色列空军举动,在后面的和谈中,英国人也一直“变着法”向以色列施压。但英国的一切动作,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掺和下,都是“于事无补”的!在停火期间,除了大量军事装备涌入以色列外,还有大量二战犹太籍老兵“长途跋涉”来到以色列参战。这样,以色列无论是兵员,还是重型装备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奄奄一息”的以色列军队又满血复活了! 双方再次开打后,英国人也只能寄托于:中东联军凭自己的实力去击败以色列了。而事实上,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其实是比较团结的!当时阿拉伯各国推举约旦国王做盟主,在第一次进攻停火前,其实阿拉伯联军内部配合得还是很不错的。反观后来的几次中东战争,中东联军那才叫一个“糟”:君主国和共和国合不来,共和派方面,纳赛尔主义者和复兴社会d又合不来,左翼民族主义派、亲苏修派也在闹个不停……反正一句话,阿拉伯联军后面几次战争和以色列交手时,他们就根本没有“一条心”过!联军内部矛盾一直都是“没完没了”。相比之下,1948年时的阿拉伯联军确实要团结得多。而且当时以色列军事力量也是弱的时期,但结果却是:一共历时15个月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终还是以色列人艰难笑到了后!停火后“满血复活”的以色列军队,便不断针对阿拉伯军队的一些弱点,先后发起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而阿联军在以色列军队的一系列反击之下,逐步被赶出了巴勒斯坦地区。与此同时,以色列还抓住这一获胜机会,开始了聪明的外交斡旋:先后和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签订停战协定。就这样,第一次中东战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在“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以色列人成功利用宝贵的停火时间“起死回生”,从而避免了再次去世界各地流浪的恶果。不过在这次战争中,却有96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想起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不得不感慨一句:历史有时是“何其相似”,大家只不过切换了角色而已!文字作者:二战靓妞

2、苏美作者

1969年,美国报纸刊登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给我国提了个醒,却气坏了苏联。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提供了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在国际立场上,两国也一直互相支持与配合。所以,中国一直亲切地称呼苏联为“老大哥”。然而赫鲁晓夫上台后,就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政策,并于1960年,撤走了所有在我国的技术专家,单方面撕毁与中国的合约,两国矛盾逐步激化。后来,苏联更是在两国边境不断骚扰,顾念曾经的情谊,我国一直让步,谁知竟在珍宝岛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忍无可忍,我国进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取得小型胜利,这让苏联怒不可遏。一直以霸主自居的苏联,一直认为中不过就是小弟,在小弟这儿吃了亏,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于是,苏联便想出动中程弹道导弹,对我国的军事、政治重要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达到“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目的。但,担心美国“黄雀在后”,苏联便一直在寻找两全的办法。经过商议,苏联决定先去试探美国的态度。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勃雷宁向基辛格提及,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苏联的意思很明确,不求美方帮忙,但求他们保持中立。事情重大,美国高层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此事。当时,和越南的战争经过长期僵持,美国的国力也有不小损耗,在与苏联的大国争斗中,眼看苏联已占了上风。如果任由苏联打击中国,中国一定会报复回去,将会殃及美国在亚洲的25万大军,造成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苏联如果使用核武器,打败中国,整个世界都会被苏联威慑,“第一强国”的地位岂非被苏联坐实?后,美国政府决定,偷偷向中国通风报信。1969年8月28日,三流小报刊《华盛顿明星报》上,一条信息赫然醒目: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重要工业区域进行核打击。与此同时,苏联也发布了一条消息:如果现在爆发战争,使用毁灭性武器打击,那么任何大陆都无法避免。两则消息先后发出,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举世哗然。看到这两条消息,大家都很紧张,毛主席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核大战嘛,原子弹是很厉害,但是鄙人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国立即制定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方针,全民总动员,大挖防空洞和防空壕,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核打击。不但如此,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大批工厂也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1969年9月,我国更是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和轰炸机空投氢弹的爆炸实验。这也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制订的计策:我们“先声夺人”,先扔俩颗弹,让他们紧张起来!这还不够,英明的我国又提出一个“全民搬家”的策略。毛主席计划,把所有的野战部队、集团军,全部集结在中苏边境。只要苏联动用核武器,中国军队就迅速进攻苏联,随后所有武装力量跟进。只要中国领土被污染,那就占领苏联领土,全国人民搬家到苏联去。而我国的核武器,不打苏联,全部打到亚洲的美国基地上,届时,美国想报复,也只好将炮火射向苏联境内。做好决策后,时间将消息发给苏联,并很快传给了美国。美国将消息泄漏给了中国的行为,让苏联火冒三丈,而勃雷宁带回的消息,更是让苏联暴跳如雷。苏联没想到中国的态度如此强硬,面对威胁毫不畏惧,这让苏联征服打击中国的想法开始动摇。这时,苏联国内对华温和派也表示,虽然苏联核武器领域较先进,但中国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的报复苏联同样承受不起。理智回笼,苏联认识到和中国开战的危害,终,他们放弃了对中国进行核武器打击的想法,向我国表达了愿意“以谈判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当时,我国虽然不够强大,却以不惧强敌的姿态,取得了和苏美一起站在世界前方的资格,从而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如今,国际风云变幻,好在,我们已经足够强大,不再被他国随意威胁!参考资料:《1969年核危机,美国:若中国遭到核打击,将对苏联134个城市核报复》《1969年,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主席提出换家战术,美苏慌了》作者:邀月饮编辑:剩草#国际##苏美作家简介#

3、苏美作者照片

1961年,一名东德士兵,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冒险拉开柏林墙上的一道防线。谁料他的善举将给他带来一场灾难。臭名昭著的柏林墙,是苏美两国争霸的产物,也是德国限制百姓自由的标志性建筑。在这堵墙上留下了太多太多血色的记忆。那天,一名年轻的东德士兵肩背长枪,正在柏林墙四周巡逻。他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柏林墙前面,站着一个年龄大约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身上穿着一件图案精致的毛衣。两眼紧紧地盯着前面带刺的铁丝网墙。“他想要翻过去吗?”士兵越想越怕,于是加快了脚步。士兵清楚地知道,要想翻越这堵墙可不是简单的事。当时东德官员为了阻止百姓翻越柏林墙,每隔百米都设有瞭望塔和碉堡。中间还设置了百米宽的无人区,以便清楚地分辨逃亡者。小男孩随时都有被发现的可能。不仅如此,柏林墙每天都会有上千名东德士兵四处巡逻,还配上几百条警卫犬协助。对于那些试图翻越柏林墙的百姓,士兵们可以无条件地对其枪杀。然而,制度是冷酷的,但孩子是无辜的。士兵焦急地环顾一下四周,确认没其他人员后,这才侧弯着腰,悄悄来到小男孩跟前。他动作轻盈,小男孩并没有发现士兵靠近他。懵懂的小男孩哪里会知道这里危机四伏。他只是盯着铁丝网不停徘徊着。他天真地以为铁丝网上会有缺口,自己可以穿过去。士兵蹲下身子凑近小男孩轻声说道:“快回家,这里太危险了,爸爸妈妈会担心你的。”谁知,一提到爸爸妈妈,小男孩居然忍不住哭了起来。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小男孩弱弱地对士兵说:“叔叔,求求您把我放过去吧,我想妈妈。”原来在1961年8月12日那晚,一道连夜修起的柏林墙。将原本完整的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部分。修墙速度之快,让无数百姓猝不及防,大家都饱受着妻离子散的痛苦。小男孩的妈妈因为在西德工作,就这样被隔在了那边。可怜的小男孩,稚嫩的脸庞上淌满了乞求的泪水。这名士兵不禁心生怜悯,他望了望眼前这堵墙,心怦怦直跳……让人想不到的是,士兵居然动了善念。他鼓起勇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帮小男孩擦掉眼泪后说:“孩子别怕,叔叔帮你!”虽然,士兵曾经目睹过,那些翻越柏林墙的人,有的被东德士兵直接枪杀,有的被电网电死,被警卫犬咬死。无数惨烈的画面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知道假如自己放走小男孩,就是违抗上级命令。跟那些翻越柏林墙的人没什么两样,后果会很严重的。但是面对自己的同胞,面对这样可怜的孩子,他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他要帮助小男孩拉开铁丝网逃离这里。可是坚固无比的铁丝网上不仅布满倒刺,还带有高压电。要想拉开这段铁丝网,必须先要切断电源。士兵目视着远处,规划好路线后,连滚带爬,他敏捷地避开一道道关卡,趁人不备悄悄溜进了配电房。他大口地喘着粗气。通红的脸庞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淌到了下巴。士兵的心脏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了。他小心翼翼地拉下电闸便迅速离开。士兵从路边捡了一块小铁片扔向铁丝网,确认没电后。他瞪大眼睛,惶恐地看向四周。万幸的是,这里除了自己和小男孩外,并没有其他巡逻的士兵。他找到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前倾着身子,双手小心地把带刺的铁丝一根一根来回弯曲后直到弄断。铁丝网一点一点地被拉开了。期间他仍不停地朝四周观望,生怕被发现。然而带刺的铁丝早已把士兵的手刮破,他顾不上疼痛,只为快速地把网拉开一个缺口,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在铁丝网上拉开一个大大的缺口,把小男孩抱了过去。此刻,配电房那边拉下的电闸,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了起来。士兵朝小男孩挥了挥手大喊:“快跑,去找你的妈妈,千万别回头。”看着安全通过后的小男孩,就像是一只从笼子中放出的小鸟,轻盈地向前飞奔着。这名士兵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远处嘈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大群士兵赶来,把他狠狠地压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过后,他被众兵押走了,但他脸上依然带着灿烂的笑容。然而等待这名士兵的,将会是极其残忍的严刑拷打,和无尽的牢狱之灾,甚至会丢掉性命。在这样的部队里,虽然这名士兵违抗命令,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但是在正义和良知面前他却是一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当履行的职责成为一种罪恶,那么人类的良知远比这种职责更值得去遵守。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喜欢我们就关注我们吧!每天都有新奇的故事等着你哦!作者:蓝精灵编辑:天使参考资料:新知网:《一名东德士兵为何要冒生命危险帮小男孩翻越柏林墙》(2018.7.27)#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国际#

4、苏美作家

“不要对外声张。”1953年,美国在他们驻苏联大使馆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枚放置了8年的窃听器,可他们竟然不质问,不声张,硬生生吃了个哑巴亏。按理说,这不是美国的做事风格啊?这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吗?1933年,苏美两国开始建交,从这时起,苏联就不遗余力地设法窃取美国情报。一开始,苏联使用美人计,诱惑美国大使馆的门卫、工作人员等,也获得很多价值不小的情报资料。可是这些情报的密级还不够高,满足不了苏联的胃口,他们需要有更高层的情报来源。于是,斯大林命令克格勃情报部门,想办法监听美国大使卡里曼的办公室,以便获取更核心的情报。可美国大使馆一定是高度警惕的,那怎么才能打入其内部呢?这让克格勃特工们一下子犯了难。为此,克格勃绞尽脑汁,终于在1943年,成功研制出一套别出心裁的窃听设备,它由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又被称为“金唇”,是连接着天线的微型麦克风,像蝌蚪一样小巧,能接受300米以内大耗电量振荡器,所发出的微波脉冲。它的创新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就可避开一切反窃听设备的捕捉,这在当时,无疑是世界的窃听技术了。而接收器在一定距离内有人操控。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接下来要如何把它放进戒备森严的美国大使馆呢?为此,克格勃特工做了多次尝试。他们甚至制造火灾,想趁乱装成消防员混进去,但没得逞。显然,强攻是不行的,那为何不让美国大使“心甘情愿”地接受窃听呢?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克格勃又导演了一出好戏,一下子就让美国大使乖乖地把窃听器悬挂在办公室了。1945年2月,苏联在黑海边筹备了一个“少先队健身营”活动,活动中,他们以苏联全体少年队员的名义,诚邀美英两国罗斯福和丘吉尔参加。而那时,这二位正在参加雅尔塔会议,根本无暇分身。克格勃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才精心布局的。既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来不了,那谁会来替代呢?驻苏联的美国大使卡里曼,无疑是合适的人选。果然,卡里曼和英国大使欣然赴约。苏联少先队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和童稚的声音,感谢美英在战争期间对苏联的鼎力帮助,又用英语倾情歌唱美国国歌,这让卡里曼十分感动。之后,4名少先队员又抬着一个精美的美国国徽木雕,缓缓走来,它是精选红杉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精心制成,也是专门献给美国大使卡里曼的。看到这个巧夺天工的设计,卡里曼连连惊叹:“这么精美的礼物,我该放在哪里呢?”一旁的翻译立即建议道:“挂在你办公室一定很气派,而且英国人估计都会嫉妒你。”就这样,从1945年2月起,这个美国国徽,就被挂在美国大使卡里曼的办公室里。事实上,这个国徽在制作过程中,已经被苏联动了手脚,安装了一个名为“金唇”的窃听器。它先后历经了4任美国大使的更替,向苏联政府输送机密长达八年之久。直到1953年,美国才发现了木雕中小小的窃听器,这让他们感到十分耻辱;但好面子的美国,没有声张、没有质问,硬生生地吃了个哑巴亏。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美国再三对这个窃听器进行研究、仿制,都以失败告终。参考资料:快资讯:苏联送美国大使一座国徽木雕,8年后美国人却大怒:我们都被骗了作者:木棉编辑:池鸿#头条中国史##国际#

5、女作家苏美

1988年,美苏军舰黑海对峙,突然,苏联舰长操纵仅3000吨的护卫舰,朝着9500吨的美军导弹巡航舰全速撞去。一声巨响,美舰“鱼雷发射装置”被撞后爆炸起火。在很多时候比起直接开战,只要能够窥探到对方的技术核心就是大的收获,所以有很多国家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探听他国内政、干涉他国科研进度上。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在近些年才开始的,美国作为军事实力较强的国家,一直以来仗着自己武器上的先进做出过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伦号以享有海上“无害通过权”为理由,来到了苏联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南方向七海里的海域,堂而皇之的去窥探苏联海上军队训练情况。苏联海上军方正在执行正常演练,很快便发现有两艘不属于本国的军舰出现在他们的海域。苏联海上军方判断出对方身份后,立即对美方两艘军舰开始警告,要求他们立即撤离苏联海域,如果不能做到立即撤离,他们将对着两艘私自闯入苏联领海的美国军舰进行攻击。可是美国的这两艘军舰却丝毫不把苏联方面的警告放在眼里。他们认为苏联舰队的警告没有任何威慑力,于是,依旧悠哉地留在原地进行窥探,甚至还向前不断逼近。美国这两艘军舰的行为,在苏联的眼里看来和挑衅无异。多年来美国仗着自身实力强大,武器先进,经常插手干涉他国内政,这样的行为很快就惹恼了苏联。在多次警告未果的情况下,苏联的舰长派出两艘护卫舰向美军两艘军舰所在的方向前进,尽量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用这样的行为来表示,美方若不继续退后,他们则会开展正式防卫。此时,美军的两艘导弹巡航舰仍然认为,苏联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恐吓他们,并不会真正开战,他们还没有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是不可能轻易离开的。让美军觉得有恃无恐的一点是,当时他们所派出的两艘导弹巡航舰共重9500吨,相比于苏联方面在黑海中实行演练的护卫舰拥有极大的优势。哪怕两方当真交手,也不必担忧,美军仗着武器上的优势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全身而退,所以才有恃无恐。谁知,苏联方面并没有像美军想得那样隐忍不发。苏联的舰长不愿容忍美国几乎放在明面上的挑衅,认为美军能够做出此事不受惩罚,日后很有可能会对苏联的海上活动进行更加严密的监视。于是舰长干脆命令手下的海军船员们,操纵着只有3000吨的护卫舰,直接撞向了美军的导弹巡航舰,哪怕这一次撞击会导致他们全员牺牲,也依旧继续前进。美军才发现,苏联的护卫舰似乎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颇有要和他们同归于尽的想法,这时才意识到苏联方面是真的想要开战。两艘军舰连忙退出了苏联海域不再进行任何后续侦查活动,苏联方面则用直接动手的方式,来向美军表示无论何时都不会接受他们的挑衅和压迫。哪怕他们的武器先进,苏联也会选择正面开战。苏联的护卫舰并没有因为美军的军舰撤退就停止进攻,依旧加大马力全速前进。只听“碰”的一声,美军军舰上的鱼雷发射装置被苏联护卫舰撞击,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眼看着军舰上的火势越来越严重,苏联的护卫舰依旧没有停手的打算。军舰上的美国士兵们开始慌乱无措,他们特地派人站在军舰旁边,高声向苏联的护卫舰大声呼喊:“我们没有恶意,现在正在撤退中,请你们马上停止攻击!”了美国军舰不再继续前进,而是真的在撤退,苏联护卫舰这才停止了对美舰的继续撞击,但却依旧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跟随在美国两艘军舰身后。直到确认美国两艘军舰当真驶出苏联海域,他们才缓缓调头回去继续进行海上演练。美国方面用两艘军舰亲身试法,彻底确认了苏联政府和军方对于领海区域的态度,为了避免真的发生武力上的交火,他们再也没有踏足过苏联的领海。苏联方面也通过这件事情向美国以及全世界表明了他们并没有任何想要挑起争端的想法,但对于想要通过不合理手段窥探他国军事行动,插手他国内政的事情也不会置之不理。参考资料:《俄军火力驱离英舰,1988苏美军舰黑海相撞升级版?》环球网作者:小徐编辑:盛弘

6、青年作家苏美

1985年6月4日,“裁军100万”的决策,搅动了全世界的风云,流泪脱下军装的官兵,为中国经济腾飞作出了别样“牺牲”……在美苏还在不断扩大军演、对越自卫反击战尚未完全平息之时,邓公却要裁减中国部队的1/4,到底为哪般?而这举起的裁减之刀又要从哪下手?瘦身,给部队这个“虚胖子”减肥,给经济这个“小瘦子”增重,是裁军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中国军队,人员是苏美两国的三倍,而军费却只占人家的零头,啥原因?经济不发达呗!所以这样的军队,除了人多没有别的,更别提军队的四个现代化了;另外,当时的部队里,官兵比是1:2,两个士兵就有一个领导,这也是大问题。所以,时任军委主席的,十年磨一剑,剑指裁军,势在必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着曾经为五星红旗的升起,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这刀怎么忍心“砍”下?又该从哪下手啊?“自上而下,先后部队,后是院校和保障单位。”裁军顺序既定,“百万裁军”战役打响,两年半时间,目标基本达成。三总部人员平均裁员46%;军区由原来的11个裁减调整为7个;31个军级单位和4054个师、团级单位从此消失;各级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军队、部队的76种职务由军官改为士兵担任。此乃世界上的一大壮举!而在整个裁军中,占比大的要数铁道兵,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也正是因为铁道兵的集体转业,才使“百万裁军”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说起铁道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响当当的口号:“战斗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这是他们始终如一坚守的职责与信仰。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乃至对越自卫反击战,铁路作为弹药和人员运输的关键枢纽,都是敌人首先攻击的目标,而只要铁道兵将军领命、战士受命,都是生死存亡之际。多少战士在临危受命时,在枪林弹雨中,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毋庸置疑,这支部队是当之无愧的铁血部队,是中国战斗史中的荣耀!然而,时事变迁,战争没有了,工程部队取代了铁道工程兵,而铁道兵又存在着技能单一、编制庞大的劣势,国家用昂贵的军费开支,养着那么多无事可干的战士,怎么办?的出路——裁军,集体转业。面对将军装融入生命、将生命融入铁道的战士,总司令泪流满面,据理力争,但邓公“头头不通调头头”的一句话,表明了中央军委不可动摇的裁军决心。荣耀人民会记得,军装不脱也得脱。就这样,50万铁道兵脱下承载着荣誉与鲜血的军装,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为了是人民的幸福安康,他们作出了与战场上一样的牺牲!他们成为别样的敢死队!国家不会让英雄迟暮,铁道兵所属部队被改编成了铁道部的各个工程局,也就是现在的中铁十一局等十几个工程建设单位。铁道兵就是中流砥柱,战场上是,国家建设上依然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当年的铁道兵部队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为祖国从穷到富,从富到强,直至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当一天军人,神圣的使命便刻在了骨子里,100万军人,脱下军装时有多不舍,投入祖国建设就有多卖力,无论是抗洪、抗旱、抗震救灾,灾难就是号令,百姓就是责任,冲在前面的永远都是军人!百万裁军,裁出了一个干练强悍的中国军队,裁出了一个新兵辈出的各行各业,裁出了一个爱好和平与发展的大国担当!作者:追逐幸福的狐狸编辑:青草#历史故事##苏美作家简介#

7、苏美 女作家

6万人在深山隐姓埋名,秘密挖洞18年,打造了中国大地下核工程,足以抵御百万吨级氢弹爆炸,还能抗8级地震。即将建成却被突然叫停……毛主席与周总理定下此项绝密计划,对外保密35年后,科工委才对外公布真相,引起了国内外一片惊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让世人第一次目睹了核武器的威力与残酷。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惨重,胶着不下的战场形式令美国政府头痛不已,又萌生了使用核武器的邪恶念头,便在朝鲜半岛布置了原子弹,伺机而动。后来,由于其他同盟国的反对以及前苏联的存在,美军投鼠忌器,中道而止。这让我国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新中国要在国际政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想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被处处挟制,拥有核武器势在必行。可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这时候上马核武器工程,难度可想而知。高瞻远瞩,当机立断。于1950年5月19日,成立了个原子核物理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周总理亲自负责,吴有训、钱三强等国内核物理学家踊跃参加。不久,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越丰厚的物质待遇,相继归国,开启了新中国的核工业大门。正当中国核武器研制如火如荼进行之时,1954年爆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美国再次挥舞核大棒,又一次扬言要动用核武器。与此同时,苏联撤回了在华援核专家,停止向中国提供核武器方面的援助。苏美两霸同流合污,等着看中国的笑话。甚至直接断言道: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条件,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弹。多难兴邦。中国科学家们越挫越勇。他们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置身于原子弹制造工程之中。1964年,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世界各国震惊之余,也招来了个别国家的猜忌和忌惮。美国一直对中国的军事目标及防御基地进行偷窥,甚至扬言要对我国的核武器基地进行毁灭性打击。为了防备美苏两国的觊觎,有效保护我国研制的核武器不被破坏,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把我国的核工业建设全部转入地下,建立一个强大的核工业基地。于是,由全权负责的绝密“816工程”悄无声息地拉开了战幕。先期,专家组成员经过一年多的考察选址,后锁定在重庆涪陵地区一个名为白涛镇的地方。白涛镇高山密林、植被丰富,既有莽莽苍苍的金子山、乌龟背山等高山做屏障,山体构造坚固;且挨近波涛滚滚的乌江,水资源丰富。开工在即,白涛镇的群众一夜之间被秘密转移,此地名自此在中国地图上消失。这是一项国家绝密工程,代号816,对外宣称是建设化工机械厂,只设有一个重庆市4513信箱。前后共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人员都需经过严格的政审。当时的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只有先用炸药炸出缺口,工程兵仅靠人力用手中的工兵铲和铁锹刨石头,挖空了一座山。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工程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身患重病,留下终身残疾。还有76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安置在离洞体三公里外的“一碗水”处。那76块墓碑大多没有留下姓名,只写着“烈士之墓”四个大字,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那段艰苦卓绝的往事。从1967年到1984年17年间,挖出了一个总长超过20公里的庞大地下工程,共挖出岩石151余万立方米。816工程洞内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进深400米,顶部覆盖层厚度高达200米。共有大小19个洞口,各个洞室的隧道、竖井等多达一万多个,工程累计耗资7.4亿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冷战关系趋于缓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渐增强,列强国家再也不敢小觑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得到缓解。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境况越来越好,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此,国家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战争的威胁正在逐步减小,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两大主题。1979年,对外宣布了改革开放政策。同时决定大规模的军事工程暂停建设,全力以赴地发展国家经济。本着和平发展的原则,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1984年6月,中央决定:816核工程洞体整体封闭,立即停建。因此,816核工程并没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直到2002年这段历史解密,人们才第一次听说了“816”这个名字。2010年,816核工程山洞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以“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美誉展示在世人面前。816工程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伟大奇迹,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越来越强,正以豪迈的步伐和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作者:侃砍编辑:青草#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