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岑简介(张伯苓个人简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06:08:56 浏览
1、张伯苓个人简历

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公布,首批15人中没有姚明!入选的15人名单中,张伯苓是中国奥运第一人,董守义是中国体育家,钱澄海是中国篮坛的传奇人物,等等。他们都是对中国篮球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中国篮球名人堂明显是仿着NBA名人堂设置的,大家不要酸,“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的精华要学,学会了就是我们的进步。中国篮球名人堂可以大大激励年轻的篮球球员。姚主席加油!中国篮球加油!#中国篮球名人堂设立#

2、张伯岑资料简介

1949年,老蒋两次亲临张伯苓家,劝说他去台湾,正当张伯苓犹豫不决时,一封无名氏的来信,让他毅然留了下来。张伯苓,是南开大学创始人,曾是周总理的恩师。他年轻时就立志教育救国。1904年,在天津创立了南开中学。1913年,考入南开中学。当时的校长就是张伯苓先生。中学时期的家境比较贫苦,但是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校长张伯苓十分喜爱,对他十分的照顾。在张伯苓的授意下,学校免除了上学期间的学杂费,同时还让协助老师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发给一些报酬作为的伙食费。不仅如此,张伯苓还经常邀请到家里为他做天津的名吃“贴饼子,熬小鱼”。在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张伯苓对的照顾让铭记在心。对这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校长充满了感激敬重之情。1914年,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的创办并主持出版了杂志《敬业》,用笔名“飞飞”经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先进的思想,流畅的文笔很快被学校的师生们关注。同时,校长张伯苓对这个晚辈的进步也十分的欣慰,的笔名“飞飞”也被张伯苓一直记在心间。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了1934年,在国家遭受危难之际,张伯苓抗日态度十分的坚决,在社会各界呼吁“团结一致对外”。因为张伯苓校长的鼓舞,南开的学生也纷纷举起“勿忘国耻”的旗帜纷纷走上街道游行示威。张伯苓的行为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记恨。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军队不顾社会舆论向南开大学开炮。一瞬间,南开大学被日寇的炮火夷为平地。张伯苓看着自己几十年的心血被日寇破坏,悲痛万分。即使如此,他在对学生演讲的过程总依然高喊“敌人所不能毁灭的,是南开的精神”。这次事故之后,张伯苓重整精神,在重庆将南开大学重新创办起来。继续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1944年4月17日是南开创办40周年的校庆,这天同时又是张伯苓的寿诞之日。许多从南开毕业的学生纷纷从世界各地前往南开为张伯苓庆祝,其中就包括中国共产d政治部长与国民d政治部副部长张厉生。校庆开始之际,两人搀扶张伯苓上台讲话,一众师生无不被老校长的爱国情怀感动的热泪盈眶。抗战胜利后,张伯苓返回天津,不久,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大学,张伯苓任校长,他慷慨激昂:“我要为南开再努力干15年。”1948年,国名d当局邀请张伯苓出任考试院院长。张伯苓本想推脱,但是想到南开大学的经费迟迟未见拨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政府索要经费,就答应了下来。但是,张伯苓仅在南京工作了短短一个月就匆匆辞职而去,因为他看到了国名d官方腐败程度已经深入骨髓,他不想再去趟这趟浑水。这件事情过后,张伯苓对国名d心灰意冷,就回到重庆定居下来。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战争频频告捷。国名d已经是强弩之末,开始想着前往台湾躲避。在此期间,国名d当局找到张伯苓,希望他能与国民d一同前往台湾。面对不停骚扰的国民d当局,张伯苓一家犹豫不决。就在这个时候,张伯苓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上面写着“老同学飞飞写,校长不要动”。张伯苓看到飞飞二字一下安心了,因为他知道这是对他的关怀。张伯苓随后断然拒绝了国民d当局的要求,毅然决然的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后来,留在大陆的张伯苓向写信,希望回到故土天津。在细心的安排下,派专机将老校长从重庆接回了天津。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在天津病逝,周总理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张家进行吊唁,向张伯苓的遗体默哀致敬。1986年,中国教育委员会在南开大学为张伯苓敬塑铜像,纪念这位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1989年10月16日,张伯苓铜像迁入南开大学校园,张伯苓及其夫人的骨灰移葬于铜像后侧,张伯苓终于与他心心念念的南开融为一体。#张伯岑简介#

3、张伯岑资料

坚守承诺。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二日,张伯苓校长为张伯苓拟任四川大学校长一事,复函教育部部长王世杰称:苓所以始终不愿脱离南开原因,委以在先与。严范孙先生有誓约,愿终身办理南开。区区苦衷,自不能不请求公谅。张校长曾向严修先生表态不为利诱,终身从事教育,不为官。严修先生于一九二七年病逝,在南开被张校长尊称为校服。无论在他生前还是身后,张校长都严守对严修的承诺苦心经营南开系列学校,张校长也曾经谈起过坚守这份诺言的艰涩。他说每每雨中走到南开校园里,看到雨水滴答在树上就感觉像自己的落泪。张校长的学生黄钰生先生曾说:张校长这个人机警而天真,急躁而慈祥,不文而雄辩,倔强而克己,他能从辛苦中得快乐,能从失败里找成功。点赞关注!

4、张伯苓简介

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校长幼子是抗日英雄!

5、张伯岑简介及相片

在天津有这样一座著名的学府,就连天津市的一个区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由私人创立,却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起走向了巅峰。#天津常走走#在1919年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在创建了私立南开大学。选址就建立在了城区南边的一片开洼地,故起名南开大学。具体位置坐落于一个叫八里台的位置,至于天津市南开区来说,恰恰是因为先有了学校,而后有了一个区的得名。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说:“知中国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里台,知八里台者必知南开。”学校建立于民族危亡之际,以爱国救国为目标。 因爱国而闻名的南开大学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1937年11月,由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私立的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遭日军轰炸继续南下,迁移到昆明,1938年改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巅峰,我们熟知的理工科的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黄坤,朱光亚、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等都出自于这里。1946年8月,清华、北大和南开北返复校,西南联大8年的历史告一段落。短短的8年,大师云集、星光璀璨,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来天津旅游一定要记得去天津市的名片——南开大学,那里矗立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还有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墓碑和故居。#天津头条#

6、张伯苓生平事迹

1937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接到儿子张锡祜的阵亡通知书,沉默良久后,突然连声说:“死得好,死得好!”家仆慌忙去请医生,却被张伯苓当场喝住。亲生儿子去世,为什么张伯苓还叫好呢?这事还得从张锡祜投笔从戎说起。张锡祜出生于1911年,是张伯苓的第四个儿子,一表人才,乖巧懂事,深得张伯苓和夫人疼爱。被称为“南开之父”的张伯苓,主张教育兴国,他创办南开,培养了无数人才。张锡祜从小在南开长大,在父亲张伯苓的耳濡目染下,爱国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种下。九一八事件之后,张锡祜与8名同学成立了自行车通讯队,在军训教官的带领下,奔赴长城前线参加抗战活动。一路上他看到许多难民,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苦,也坚定了他投笔从戎的决心。高中毕业后,张锡祜考进了中央航校,成为第3期的学员。当时能进入航校的青年非富即贵,有的是名门望族的子弟,有的是留学归国的少年英才。但无论你是谁,入校后都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学校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员们不畏牺牲,勇敢杀敌的精神,这从他们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彈,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就能窥知一二。对于儿子的选择,张伯苓夫妇既高兴又担心,毕竟空军这一高危职业,注定他们疼爱的小儿子随时都有用生命去保卫国土的可能。毕业典礼上,张伯苓作为家长代表发表讲话说道:“今日外患深重,我们这些家长应效法岳母刺字,毕业学生应学习岳飞精忠报国。如果将来御敌失败,各位也没必要回到家里去了,这就是我教育儿子的理念。"虽然张伯苓说“没必要回家”,但他无数次都渴望儿子能再次敲开家门,但他心里明白,延绵的战火不断,儿子恐怕不能回家了。1937年8月14日,日本对我国南京进行狂轰乱炸,南京岌岌可危。张锡祜所在的部队接到急令,必须以快的速度支援南京。临行前,他写下一封家书,薄薄两页笺纸,记录下这位26岁青年视死如归的爱国热忱,及对家国孝义的探讨。不幸的是,信件寄出后没几天,张锡祜就奉命与战友马兴武由江西吉安飞赴南京,参与对日作战。由于当时气象测报不成熟,两人又急于炸敌,冒险飞行,不料在途经临川上空时,飞机遇雷雨失事,张锡祜以身殉国,年仅26岁。几天后,家书和阵亡通知书同时交到了张伯苓的手中,他沉默许久后,突然连声说:“死得好,死得好!”管家和仆人见状,大吃一惊。他们以为张伯苓承受不住丧子之痛,以致精神失常,连忙前去请医生,却被张伯苓当场喝住。面对众人的不解,他解释道:"我早就认为这个孩子会以身许国,如今他真的以身许国了,也是意料中的事。这就是求仁得仁,没必要太伤心。"但他迟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妻子王淑贞,怕她经受不住沉痛的打击。被问及时,他会以孩子去美国培训搪塞过去。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张伯苓觉得再也隐瞒不下去,才把事情的真 相和盘托出。王淑贞早有预感,当消息从丈夫口中说出时,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哭了一天。哭完之后,她再也不提此事。张锡祜牺牲时,恰好是他与未婚妻张乐民订婚的第7个月。得知爱人飞机失事离世,她强忍悲痛,千里迢迢赶到张锡祜的出事地点,找到了张锡祜的遗骨,亲手安葬了自己的爱人。张乐民再嫁选择的丈夫还是空军军官,她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南开。后来张乐民移居国外,但回国都会去祭奠张锡祜,有情有义。@汀风语张伯苓创立南开,教育兴国,培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我国的教育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阵中无勇非孝也,意思是说上战场没有胆量为不孝,张伯苓曾用这句话激励张锡祜。民族危难之时,面对重重困难,张锡祜挺身而出,没有退缩,践行了为国尽忠的孝道。自古忠孝两难全,失去儿子的张伯苓虽然很痛心,但他是深明大义的爱国人士。那个年代,众多家长和他一样,支持子女抗战,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