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钟鉴简介(牟钟鉴日常生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06:16:19 浏览
1、牟钟鉴日常生活

毕业典礼致辞 感恩民大 不负韶华2020-07-09 08:00尊敬的张京泽书记、黄泰岩校长、尊敬的同仁和毕业生的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我以 中央民族大学91届毕业生和教师代表的身份祝贺大家顺利毕业!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我们通过云毕业典礼见证各位不同寻常的人生礼仪!分享大家来之不易的青春喜悦!感谢为你们成长成才付出辛苦的教师和家长!中央民族大学1991届毕业生和教师代表发言根植民大,感恩民大在母校受教,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求学无止境,永葆进取心;在民大治学,潜心教书育英才,立足讲坛铸师魂。数十年来,母校给我视野、平台和宝贵的资源,让我有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什么植根中央民族大学?因为这里有文化!我们的文化在延安时期播种,在新中国生根发芽,在新时代盛世繁华。我们的文化!艺术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滋养身体,陶冶心灵。语言消除隔膜,歌舞带来快乐,哲学让你智慧,史学教你明鉴。民大人的脚步总那么轻盈,民大人的身姿总那么优雅,是人文、社科、艺术、理学的全面教育,铸造了中央民大人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我们的文化精深博大!书记、校长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学术名家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牟钟鉴、杨圣敏等先生薪火相传。精巧灵动的楼宇,是梁思成先生的杰作。“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是费孝通先生的妙笔。我们的文化包容差异、尊重多元,以仁爱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温馨民大,团结如家中央民大是各族师生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幸福之家。家里的饭香,家里的人亲,浓浓师生情,不是家人胜似亲人的温暖,让你无论走到哪里,忘不了民大忘不了家。你带着梦想来到民大,课堂上求知,校园里成长。礼堂前有你灿烂的笑脸,操场上有你帅气的投篮,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咖啡馆,每个角落都有你的青春印记。在民大,辅导员、班导师是爱心满满的小姐姐大哥哥;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是学术引路人、人生好导师。中央民大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团结之家。56个民族的学子在这里朝夕相处,书写着的成长故事,在民族大家庭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一代代民大学人在这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诠释着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民大师生在这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各民族的智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负民大,不负韶华谱写新的历史华章,是时代赋予民大人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的智者知人知天,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爱健康,“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文言》)。新时代的仁者爱己爱人,爱亲友、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新时代的勇者将小我与大我、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理念,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实现时代精神的升华。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我们的国家,感恩父母师长,无论身在何处,向善、向好、向上。青年强则国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境到盛时须儆省,境当逆处要从容。”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坎坷,盛则泰然,逆则淡然,要学会宽容自己的不,也要包容他人的不。乐育桃李竟芬芳,笑看英才作栋梁。盛夏时节与同学们话别,充满眷恋与不舍。愿君常怀感恩心、进取心、宽容心,做新时代的智者、仁者、勇者,用你的才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伟业;用中央民大独有的文化,让你的君子人格、家国情怀不断升华。我在民大,等你回家!中央民族大学 杨桂萍 教授

2、牟钟鉴讲历史完整视频

010106美学   1.《古代汉语》(1-2册) 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版 2.《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订5版 3.《中国文学史》(1-3册) 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美学》 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10107宗教学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宗教学原理》 陈麟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5月版 4.《中国宗教通史》 牟钟鉴、张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0101Z1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哲学史纲要》 肖婕父、李锦全,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黄楠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020101政治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宏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或奥利维尔·布兰查德),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政治经济学》 张维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20201国民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宏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或奥利维尔·布兰查德),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 刘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财政学》 邓子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金融学》 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020202区域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宏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或奥利维尔·布兰查德),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经济学原理》(上、下) [美]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区域经济学》 吴殿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发展经济学概论》 何炼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产业经济学》 李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020203财政学(含税收学)   1.《微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宏观经济学》 黄亚钧等(或奥利维尔·布兰查德),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财政学》 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税收管理》 吴旭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国有资产管理》 刘玉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牟宗三与牟钟鉴是一家吗

晨读历史:明朝中期内阁首辅———高拱[gāo gǒng](接续3)所省大司农刍粟以钜万计。曹、沛、徐、淮间,数苦河决。公建请遣使者按视胶莱河渠,修复海运故道,又更置督漕诸吏,申饬法令。会河亦安流,舳舻衔尾而至,国储用足。是时方内乂安,四夷向风,天下歙然称治平矣。” “公虚怀夷气,开诚布公。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理;有所彰瘅,不我爱憎,一裁于法;有所罢行,不我张弛,一因于时。……身为相国,兼总铨务,二年于兹。其所察举汰黜,不啻数百千人矣。然皆询之师言,协于公议。即贤耶,虽仇必举,亦不以其尝有德于己焉,而嫌于酬之也;即不肖耶,虽亲必斥,亦不以其尝有恶于己,而嫌于恶之也。少有差池,改不旋踵;一言当心,应若响答。盖公向之所言无一不售者,公信可谓平格之臣已!”沈鲤:“余往守翰林,公与新郑,时同在政府。其初谋断相资,豪杰自命,即丙、魏、房、杜,固未肯多让也。……其实两公者,皆社稷重臣,未可轻訾也。近新郑公论大明,业已蒙恩追恤。而海内亦渐多思公功,有形之章奏者,可见直道在人心不容泯,是非未有久而不定者。”王世贞:“拱为人有才气,英锐勃发,议论蜂起,而性急迫,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辟易。既渐得志,则婴视百辟,朝登暮削,唯意之师,亡有敢抗者。”“拱刚愎强忮,幸其早败;虽有小才,乌足道哉!”郭正域:“嘉、隆之际,相臣任天下之重,行谊刚方,事业光显者,无如新郑高公。而先后处两才相之间,先为云间(徐阶),后为江陵(张居正)。云间善藏其用,笼天下豪杰为之羽翼,故唯唯于履尾之时,而扬扬于攀髯之际,善因时耳。彼方墨墨,此则蹇蹇,宜不合也。江陵负豪杰之才,其整齐操纵,大略用高公之学,而莫利居先。”马之骏:“隆、万间所称名相二:曰高新郑公文襄,张江陵公文忠。两公钟异姿,膺殊宠,履鼎贵之位,竖震世之勋,皆大略相埒。第不幸而以相倾之材,处相轧之势。以故袒文襄,则绌文忠;袒文忠,则绌文襄。然有识者恒致叹两贤之厄,何渠不涣枘凿,而埙篪之要,皆豪杰之致也。”李腾芳:“新郑、江陵两公皆负不世出之才,绝人之识。本以忠诚不二之心,遭时遇主,欲尽破世人悠悠之习,而措天下于至治。其所就虽皆不克终,然其所设施,亦已不可泯矣。”谈迁:“新郑始志,不失为社稷臣。”傅维麟:“高拱以藩邸腹心,得君行政,慨然以综核名实为己任。其所条奏,铨政边才,凿凿可施之当今。练达晓畅,救时贤相也。”孙奇逢:“公于诸边情形,无不熟谙而洞悉之,故边人有事来请,公辄为指示方略。政府不谙边务,而边人能立功于外者难矣。”“秉心易直,确有执守,夙夜惟以国事为念。自辅储至参钧轴,历三十年而田宅不增尺寸。”支大纶:“高拱当鼎革之日,居保济之任,开诚布公,周防曲虑,不阿私d,即古社稷之臣,何以加焉。”陈治纪:“且夫新郑公之德,允为治安良相。”《明史》:“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辄相寻,有自来已。”《明神宗实录》:“俺答孙降于塞,拱靖归之,遂入贡,因求互市,朝议纷纷。拱奋身主其事,与居正区画当而贡事成,三边宁戢。又广寇鸱张,辽东数与虏角一时,督抚剿除,拱主持力为多。”李永庚:“公与予乡太岳张公,同以名相,显重当时。其揆辅表见,勒在史册,皆所称贤豪大人也。仰典型者,莫不知曰江陵、新郑云。但江陵威重,新郑笃实,其心同正,……而进江陵者退新郑,进新郑者退江陵,均之不知江陵、新郑者也。”魏源:“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驰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孟森:“高拱亦政事才,不失为救时良相。”“隆、万间军事颇振作,高拱、张居正皆善驭将。”邓之诚:“高拱以招致俺答一事为成功,虽成于王崇古,而主持者则拱也。隆、万以后,鞑靼扰边之患遂减。”牟钟鉴:“隆庆三年到六年,在穆宗充分信任与重托下,高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一系列改革,在清整吏治、选储人才、安边强兵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使明朝多年因袭虚浮、积弊丛生的内政外交,有所改观,生出一股清明刚健的新风。”韦庆远:“高拱内恃皇帝的殊眷,外用本身的识见和魄力,叱咤风云于隆庆中期以后的政坛,进行了重要的整顿和改革,为其后的万历朝十年大改革奠下基础。”“高拱是有明一代有魄力、有识见、敢于改革旧制,而又能妥慎制定符合实际需要新规制的吏部尚书。他任职的两年半中,所谋划和推行的新法,实为明代人事制度掀开新的一页。”(待续4)#牟钟鉴简介#

4、牟钟鉴个人资料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③。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④。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⑤。【注释】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是由衷实在之言,诚实的真话。不美,指质朴无华。美言,指漂亮、华丽的巧言。不信,是不实在,不真实。此句警示:做人当言辞信实,贵其质朴本真。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圣德之人,有大德者。辩,有口才,爱巧辩、申辩。此句警示,做人要守拙讷言,贵其真诚。巧辩者非善类。③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有二解:一、知识,知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译为:“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二、知,同“智”,智慧。牟钟鉴《老子新说》解读为:“有智慧的人不炫耀知识,因此也不去乱看乱读,不甘于做一个书袋子,装了许多却不能消化。有些人博杂不精,什么事情都略知一二,但都不深不透,这样的人很难具有大智慧。”我觉得牟钟鉴的解读更符合原著本意。我们认真体会本章前三句话,特别是“信”、“美”、“善”、“博”,这些词都是形容词,都是如仁、义、礼、勇同类的德性展现,是道德之华。故,“知”亦作形容词“智慧”解,更为贴切。智慧的人不追求多与博,而专精于一,通于一则万事毕,一通百通。④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积,指积蓄,贮存,私藏,滞止于谋求满足一己之私欲。圣人不积蓄财物,物我两忘,广行德业以利益众生。既,穷尽、尽力、尽量。亦指终了、整个。为人,是以善德助人。与人,是以惠泽救人。愈有、愈多,指积善行德无损于己,反而德性福慧益增。教人明:物有尽而道无穷,愈为人、与人,则己愈有、愈多之道。⑤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不积,故其体至虚,四时运而不穷,利尽万物而不伤其体。不害,是既不伤己,也不害物。圣人法天道而行,其道为万物之典范、法则,不积不贪,广施为而不争荣利。【译文】由衷笃诚的话语不溢美,华丽夸饰的言辞不真实。盛德之人不巧言自辩,爱巧言自辩的人不一定有善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务求广博,卖弄广博的人不能专精于一。圣人不积蓄财物,他尽心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力施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善利众生而不伤己害物,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万物而不与之争名夺利。【边读边悟】上一章讲将无为思想用于治国,则虽小国寡民,亦可复太古之化,可为天下范式。本章总结整部《道德经》,谈立言之旨。《道德经》开篇从“道可道,道”开始展开论道,到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转而论德,再到本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把天道和圣人之道合参,道出了圣人之道的渊源,明确告诉后人:“利他而不争”的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老子一生的言行,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率先垂范,他言出肺腑而从不伪饰,讷言敏行而不逞巧辩,达于事理而不骛广博。所谓“信言不美”,“善者不辩”,“智者不博”,是简约其华、素朴其德而专精于一也,此乃圣人立言以济世也;而常人或好“美言”而“不信”,或好“辩”而“不善”,或骛“博”而“不智”,是舍本逐末、务其浮华而伤其本真也,此乃华众以取宠而失其自我也。老子体天之心而为己心,故能虚以合道,忘言任真,了无所积。不积,故能虚;虚,故能不穷,所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故尽心为人而己愈有、竭力与人而己愈多。老子“法天之道,利而不害”,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样一篇的压轴大作,既是对后世子孙的勉励与期许,也是对大同世界的期待!老子的五千言一问世,便点燃了人类社会趋向于文明发展的星星之火,老子相信会迎来天下文明的一天!一生为道治天下而修养道行,到了暮年仍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要把文明之星火传播出去;孔子也深信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终究会到来,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周游列国十四年,尽管四处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遍撒文明火种于神州大地,是何等的毅力啊!老子、孔子之后,数千载而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直传承到今天,我们以“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了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开通了中欧班列和海上航运,人类文明之火将照亮全球!当今世界尽管仍不太平,但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就有满满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大道之行,必化成天下!大同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

5、牟钟鉴

六月,南国学院学院的芒果树挂满了芒果。芒果,是在《文学》课本所选的泰戈尔的《两亩地》里得知的。《两亩地》写有这样的一段话:“我悲痛地徘徊着四处眺望,啊,那芒果树依旧贴近短墙,坐在树底下,痛苦在泪水中逐渐宁息,童年的往事一件一件地爬上记忆。忘不掉六月风暴中的不眠之夜,忘不掉清早起来高兴采烈地去拾芒果。在那宁静的正午,游戏的滋味是多么甜蜜!唉!从什么地方才能找回那样的岁月?忽然微风叹息着摇动了芒果树的枝桠,两只熟透的芒果落在我的脚下。噢,母亲,你毕竟认出了自己的儿子!捧出了这深情的赐予,我一再虔诚地叩下头去。”这《文学》,就是1956年文学与汉语分别编写的《文学》。可以说,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中编的好的教材。巢宗祺、陈四益、牟钟鉴、欧阳代娜等都对这套语文教材赞不绝口。后来,在文革时期有对芒果的宣传。记得那是收到外国人送的芒果,又把这水果专送给工宣队。为此,全国都宣传这事,当时我在东北的一个小城,看到的是汽车拉着一个巨大的芒果模型,敲锣打鼓宣传。那时,觉得芒果很神秘。再后来,来到广州的南国商学院,校园就有不少芒果树,年年都能看到挂在树上的芒果了。

6、牟钟鉴老贼

【“即”语录—552】1、中即“己不先定,牧人不正”。(鬼谷子语)2、中即“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语)3、中即“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同上)4、中即“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同上)5、中即“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同上)6、中即“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析愿禁捍而刑罚不过”。(同上)7、中即韩非子有:“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语)8、中即“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同上)9、中即“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同上)10、中即“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智去巧”。(同上)11、中即“和合学”思想核心。(张立文创学)12、中即“一分为三说”核心。(庞朴创说)13、中即“三合一论”核心。(汤一介创论)14、中即“新仁学构想”核心。(牟钟鉴创想)15、中即“情感儒学”核心。(蒙培元创学)16、中即“仁学本体论”核心。(陈来创论)17、中即“活的生命之存在”。(新儒家创说)18、中即“中国文化之神髓”。(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