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赞化简介(潘赞化的真实照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09:00:28 浏览
1、潘赞化的真实照片

从青楼女子到艺术大师她是青楼妓女,后来做过小妾,但她却成为近代著名的女画家,她是第一个被卢浮宫收藏作品的,中国画家,法国还规定,不允许携带她的作品出境,可见其珍贵程度。张大千称她为玉良姐,徐悲鸿说在国画的发展上,男子没有做到,而她一个女子做到了,她就是潘玉良。她出生于1895年,一岁丧父,八岁丧母,14岁被舅舅卖到了青楼,这个期间备受凌辱,晚年时她回忆这段往事,说了一句话“公狗都好过男人”。直到17岁,遇见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男人,叫潘赞化,他有老婆孩子,潘玉良成了她的小妾,潘玉良不识字,潘赞化买来小学课本教她认字读书,发现潘玉良很有美术天赋,就送她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成了批美术女学生。她为了画人体素描,在家里对着镜子描画自己的身体,引来人们对她从前时妓女经历的谩骂,后来她考取了法国里昂美术学校,潘赞化为她提供了出国的学费,1921年,在上海黄浦江码头,潘赞化和潘玉良告别,他送给潘玉良一个爱心吊坠项链,打开发现时两个人的合影,结婚八年没有子女,当初在青楼的时候,老鸨就给她为了绝育的药,让她丧失了做母亲的机会,潘赞化把她赎回家里面,从不图她任何回报,而是尊重她,培养她,潘玉良在法国期间,潘赞化不停地给他寄生活费,学成归来,她回到上海没话专科学校,受校长刘海粟的邀请,担任西画系的主任,但是她还是受到了世俗的偏见,因为曾经做过妓女,当时有人嘲讽她: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潘玉良直接走上去给那人一个耳光,她对上海的母校绝望了,她告诉潘赞化说还想去法国求学,潘赞化坚决支持她的决定,再次送她出国。从此两个人余生都没有见过面。在法国期间,潘玉良有三个原则:第一不谈恋爱,她无法接受任何男人的求爱,心里面只有潘赞化;第二不改国籍,说自己生是中国人,永远不加外国国籍。第三不和画廊签约,说自己是独立的,不会为卖画去讨好和应酬。1959年,潘赞化病逝,潘玉良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两个人合影的照片上题字,意中人的心时刻在你身边,1977年,潘玉良在法国逝世,临终遗言是托好友将当年潘赞化送给她的吊坠还给潘家后人,她穿着一身旗袍下葬,不允许法国处理她的作品,叮嘱好友一定要把她的画全部送回祖国,一直到1983年,在多方努力下,潘玉良的三千多幅作品被完整地送回了故乡安徽。潘玉良的故事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还有一次是灵魂的觉醒。#潘赞化简介#

2、潘赞化的简介

1908年,潘玉良13岁,亲舅舅把她卖到青楼。误入烟花之地的潘玉良,实在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因长得丑,没有人愿意在她身上花钱,她也因祸得福保住了清白之身。17岁那年,她认识了人生中的贵人潘赞化,潘赞化为其赎身,还为她买了白色婚纱,两人的婚礼,证婚人与的宾客只有潘赞化的同学陈独秀。尽管她22岁才开始学画画,但是,她接下来的64年,为了报答丈夫,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改变人们对她的身陷青楼的历史,她全身心扑在绘画上。1977年,潘玉良因病在法国去世,临终前给朋友提了三个要求。一是,她要穿着中国的服饰旗袍下葬。二是,将潘赞化留给他的怀表转交给他的后人。三是,有朝一日,把的作品带回国,就等于她回到了祖国。

3、潘赞化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1969年,京剧样板戏风靡全国。当时,安庆西区成立了一支红小兵宣传队。贺同学,陈同学和杨同学(为叙述方便,姑且以此称谓)分别来自三所小学,先后被选拔入队,年龄十岁左右。教音乐的徐永昇老师主抓京剧排练,杨子荣,郭建光,阿庆嫂,常宝,少剑波等主要角色,均由贺、陈,杨三人出演,始建立师生关系。小升初后,三个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贺同学身材比例匀称,腿长腰节高,选择男子舞蹈。陈同学扮相甜美,嗓音清亮,迷恋京剧初心不改。杨同学选择乐器手风琴,进入乐队。徐老师多才多艺,对三个同学都给予了十分专业的指导。徐老师调入一中后,贺,杨二同学,在校文艺宣传队培训长达五年。(当时高中学制只有两年)打下较为扎实的艺术根底。贺成为上市公司华茂集团的文艺台柱子。陈同学从小学到高中,都不在徐老师任教的学校读过书。即便如此,徐老师还是利用休息时间,给陈同学讲解京剧。这一教就没中断过,退休后更是老师兼琴师。陈同学本就天资聪慧,又有老师指点,几十年潜心钻研下来,如今她的京剧艺术水平已颇有造诣。仅粉丝已有四万多人。受益多的是杨同学,徐老师不仅教拉手风琴,还教乐理。既有中国的五声调式,也有西洋的大调式小调式。从和声配器到作词作曲。当时书店买不到音乐专业书籍,徐老师就以他多年积累的学习笔记和自己创作的作品当教材,对杨同学进行系统的讲课。令杨同学感激的是小升初时,徐老师以特长生的名义,帮助杨同学进入安庆一中。这是主席视察过的全国一所中学。也是具有百年校史的知名学府。进入一中,意味着受到更好教育。这对杨同学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徐老师的精心培养,三位同学的家长都心存感激,碍于家境贫寒,没有礼品赠送更别说付培训费。三个同学只是经常去老师家,也许他们认为这是的感谢方式。日积月累,师生彼此之间的感情逐步升华。徐老师的妻子潘老师和蔼可亲,也是三个同学喜欢去的原因之一。提起潘老师这里多说一点。她出身名门世家,祖父潘赞化是民国安徽文化名人。他与潘张玉良的传奇爱情故事,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潘张玉良》反映后,不知感动了多少国人。(其实,潘张玉良在画作都是以潘玉良署名)身为潘赞化长孙女,潘老师从小在祖父和父母身边长大,深受优良家风的传承和熏陶,加上中学教师父亲的言传身教,潘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她教数学,对学习跟不上的学生从不放弃,因此,常看到放学后,她带着学生回家。在低矮的平房里,一边做饭,一边辅导学生。在别人眼里不像老师和学生,更像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毕业后的几十年里,三位同学都忙于工作、家庭,生活,相互联系不多,但都知道彼此的境况。因为,他们在看望老师时,都会说一些自己的事。不管是工作的还是家庭的,有些不解的问题还向老师请教。奇怪的是,时间那么久,三位同学竟然没有一次聚齐。直到2012年得知徐老师仙逝,陈同学从上海,杨同学从广东赶回,与在安庆的贺同学,第一次在师母家聚齐了。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恩师安排,那天,三人事先没有联系,竟然半小时内先后都来了。此后,陈同学定居上海,杨同学常住北京,两人只要回到安庆,一定会上门看望师母潘老师,贺同学在安庆更是经常看望。光阴荏苒,三个同学再次相聚,已是今年五月潘老师精心安排的酒席上。那是杨同学和陈同学先后回安庆后,潘老师特意安排的。深居简出多年,已是八十多高龄的潘老师,那天是坐着轮椅,带领安庆的所有家人参加的。三个已过花甲的学生共同举杯,恭敬的向师母敬上一杯,感谢徐老师和潘老师几十年的培养。这是五十多年来,三个同学第一次共同向师母表达由衷的谢意!潘老师高兴的笑道:“我们就像一家人,不必言谢。”三同学顿时醒悟:自己认为的师生关系,其实在恩师和师母的心中,早已看成是一家人关系,不知从何时起,早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了。三同学一时激动无语……。#十年义务教育#

4、潘赞化后人

她出身青楼,却成为一个的画家,法国官方甚至还限制她的作品流出,可见其珍贵程度。1岁丧父,8岁丧母,14岁被嗜赌的舅舅卖到了青楼。直到17岁遇见潘赞化并成为他的妾室。在潘赞化的支持下,他开始接触艺术,并远赴法国留学。先说下潘赞化。他同盟会出身,《新青年》的撰稿人,陈独秀的好朋友,和孙中山谋过事。是个有理想,有作为的进步青年。可以说潘赞化是他的贵人。一直以来无论在世界艺术史上或者是在中国艺术史上。记录在册的女性艺术家都寥寥无几,少有被看到的机会。为什么潘玉良能被世人、被世界所看到了呢?答案也许就藏在他的自画像中。自画像是创作者用于审视自我,重视自我的标志。在艺术史上,女性长久以来都是被描绘的对象。而今天当有一个女性艺术家站出来,他眼中的自己又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公认的潘玉良所有自画像中美的一幅是画于1940年的自画像。画中她穿经典的黑色旗袍,右手搭在桌上,左手放在身前,摆出了一个富有女性魅力的S型。姿态极为优雅,而她眉头舒展,眼神有一点迷离,神情略带忧郁。如果是熟悉潘玉良的人看到这幅画,第一反应一定是这谁呀?因为现实中的潘玉良跟优雅和美丽压根儿就没半毛钱关系。与潘玉良有交往的朋友都说她性格豪爽,说话大嗓门。能喝酒会划拳不拘小节。明明画的是自画像,画出来的却分明是别人眼中的潘玉良。这时候,潘玉良的自画像是为了别人而画。直到1945年潘玉良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会长。获得了法国金质奖章。来自业内和官方的认可和肯定。可以说给了她莫大的力量。这时候的自画像可不再是之前温柔的姑娘了,她扬起了眉毛。眼神也不再迷离,而是斜眼直勾勾的看着我们。看这表情我甚至毫不怀疑的,她会突然把花瓶砸向那些对他嚼舌根的人。当潘玉良不再刻意美化自己,做那个别人眼中娇滴滴的柔弱女子。潘玉亮才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咱们再看她后期的作品。连背景也没有,直接就只给你一张脸。而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头发干净利落的别在后头,脖子直挺挺地杵着,嘴唇紧紧的抿着,面无表情。后让我们把目光落在他的眼睛。她画自己上调的眉目,把眼睛拉成了一条线,显得整个人更加犀利了。这一次她不再需要在乎任何人的目光,她为自己而画。告诉所有人,我是谁?我潘玉良究竟是什么样的。总结潘玉良的一生,大概就是拿了一手的烂牌,却终打出了一个“王炸”。

5、潘赞化个人资料

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扬州一个贫民家里。不到1岁,她父亲去世了,两岁时,姐姐去世,8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不幸离世。孤苦伶仃的潘玉良住进了舅舅家里。可惜,她的舅舅是一个烂赌之人,在她13岁那年,为了还债,竟把她骗到芜湖,准备卖给青楼。但是老鸨嫌潘玉良长得丑,无论如何都不收。潘玉良不想再回舅舅家,所以就跪求老鸨收下她:“我会刺绣、会干活,就算是当烧火丫头也可以。”老鸨后就以两担米的价钱,收下了潘玉良。进了青楼的潘玉良,这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她怎甘心做一个低贱的女子呢?逃跑是活下去的动力,潘玉良不断逃跑,但又被抓回来,绝望的她选择上吊自杀,但又被人救了下来。后潘玉良选择了向现实屈服,但是她心里还有后一丝信念:我会离开的!一定会离开这里的!17岁那年,脱俗清秀的潘玉良,被带到了一个宴席上,宴席的主位上,坐着当时海关总督潘赞化。面对着一大桌献媚谄笑的富商和官员,她坐在角落,拨响琵琶,唱了一曲《卜算子》。把这首歌唱得辛酸悲凉的女子,打动了潘赞化,他曾经留学东洋,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他仔细看着17岁的潘玉良,问她:“你唱的是谁的词?”潘玉良答:“南宋天台营妓严蕊。”潘赞化暗暗赞叹眼前的歌伎,不但人长得清秀,歌唱得不错,还懂点学问。当晚,潘玉良被急切想巴结总督的老鸨送进了潘家,但是第二天,潘赞化出人意料地约她出去走了走,然后礼貌地把她送了回去。分别之际,潘玉良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她流着泪,恳求潘赞化留下她。可能连她自己都不清楚,那一跪,将如何改变她的一生。她的这一跪,她流泪的样子,打动了潘赞化。那天,潘赞化留下了她,并且让她睡在自己的卧房,自己住在了书房。从此,她不用再回青楼了。1913年,潘玉良和潘赞化结婚了。婚后不久,潘玉良和潘赞化来到上海定居。他们的邻居,是当时上海美专的教授洪野。有一天,洪野去潘家做客,见到了潘玉良的画,他激动地睁大了眼睛:“这可是一个完全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人啊!怎么能画出这么好的东西?”从此,天资聪慧的潘玉良开始和洪野学习绘画。1918年,潘玉良忐忑不安地报考了上海美专。专业考试,她名列前茅,但是学校放榜的时候,她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原来,学校的人知道她的出身,不敢录取她。洪野知道后,愤怒地拿着她的画去找美专的校长刘海粟,他激动地说:“艺术,不应该用出身作为取舍准则啊!”刘海粟听完之后,立刻拿起一只笔,来到榜单前,在上面写下了“潘玉良”三个字。进入上海美专后,潘玉良刻苦地学习,可是在画人体素描的时候,遇到了瓶颈,因为坐在课堂上的模特,总是让她找不到感觉。有一天,她到学校浴室洗澡,在雾气腾腾的浴室里,看到女同学影影绰绰,她马上跑回宿舍拿来纸和笔,在哗哗的水声中作画。那一刻,她灵感飞舞,下笔如有神助。但是,她在浴室作画,被一个女生发现了,大家一拥而上,要抢掉那张画,她狼狈地逃出了浴室。这件事情,在学校闹开了,校长不得不召见了她。面对她的才华和大胆,刘海粟真的不忍心批评她,想了半天,才开口说:“玉良,要在国内画西画,受到的限制很多,毕业后,你去欧洲吧!”1922年,潘玉良从上海出发,坐船去法国了。在法国,她认识了徐悲鸿、邱代明,他们一起在巴黎参观博物馆,在塞纳河边散步。两年后,潘玉良得到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康罗马蒂的赏识,成为那里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毕业之后,潘玉良回到上海,在上海美专任西画系主任。她在上海举办了“个女西画家画展”。这次画展热闹空前,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很多参观者慕名而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36年,她在自己的第五次个人画展中,展出了大型油画《人力壮士》,一个裸体的中国大力士,双手扳掉一块压着小花小草的巨石。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画展闭幕的那天晚上,《人力壮士》被人划破了,边上还贴了张字条:“妓女对嫖客的颂歌!”她的展厅也被破坏得乌七八糟。干这件事的人,据说是潘赞化的原配夫人。悲哀涌上潘玉良的心头。不管她取得怎样的成就,她的过去,永远是别人指责她的理由!1937年,潘玉良选择了离开中国,她再次去了巴黎。这一次,她在那里生活了40多年,一直到死。1960年,潘赞化在安徽病逝,她悲痛欲绝,但她没有回国去。她只是又一次在心里默默感谢那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去世了。临终前,她嘱咐朋友:她在巴黎的作品,将来一定要运回中国去。1983年,潘玉良在法国巴黎博物馆保存的3000余件艺术作品,被完整地运回中国,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6、潘赞化简历

民国妓女回忆:老鸨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跑到每个妓女的屋里,蹲下身去敲屋里的地砖,往往要敲上好一阵才肯罢休。这出自康素珍的自传《我的妓女生涯》,描写了民国时期妓女的真实生活。那么,老鸨为什么要在晚上敲地砖?地砖下暗藏什么玄机?自夏、商时代起,妓女就在贵族豪绅的需要中产生了,从此拉开了中国妓女心酸历史的序幕。而这些苦命女子,有的是遭逢天灾,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了,被父母卖了的;有的是遇到人祸,被拐子拐走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她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坠入了这个火坑。因此,她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逃。可不管去哪,都需要钱傍身。于是,她们会想方设法藏钱。而屋里的地砖下,正是她们藏钱的秘密基地之一。而康素珍回忆说,心机深沉的老鸨,竟然每天晚上都会检查屋里的地砖。如果发现有人试图攒钱跑路,便会狠狠地惩罚她们。女画家潘玉良也曾在回忆录中记载,她年少沦落青楼,曾逃跑不下15次。结果,每一次都被抓回。老鸨为了惩罚她,用了“打猫不打人”的阴毒手段:将一只活蹦乱跳的猫放在她的裤子里,迅速地把裤腰和裤腿扎进,让猫跑不出来。然后,龟奴开始鞭打那只猫。猫在裤子里四处乱抓逃窜,直抓得人伤痕累累!幸运的是,潘玉良后来遇到了贵人——芜湖盐督潘赞化。潘赞化不仅为她赎身,还送她去学画画,终成就了一代画魂潘玉良。相比之下,其他没名没姓的青楼女子,命就没这么好了。一个新买来的或者即将长大的青楼女子,必须经过“祭鞭”。这种鞭用皮条编制而成,内插钢针一百多根,针芒露出来大约两公分左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龟鸨令妓女焚香,跪在五大仙牌位前,然后对她们“晓以大义”,试图让她们断了逃跑的心思。如果有人敢违抗,被抓回来就会被悬挂在梁上,被这种鞭子抽打。有时,竟然抽打一百鞭以上,直打得人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惩罚叫“笋敲肉”。即用又宽又长的板子,抽打这些可怜女子。据说,毒打数十下身体就发红,一百下身体就发肿,二百下身体就发紫发黑,三百下就流血,四百下就皮开肉绽,五百下就血肉横飞……可见,旧社会这些女子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成功取缔妓院和妓女。当时,各级政府一边坚决打击老鸨、龟奴、逼良为娼者、压迫和剥削妓女的人,一边为妓女开办习艺所,为她们提供转业后的出路,为她们适应新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然后彻底取缔了妓院。从那以后,风风雨雨两千多年的娼妓文化终于被消灭了,那些坠入火坑、任人蹂躏的女子,终于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