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轩简介(杨如轩生平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10:18:05 浏览
1、杨如轩生平简介

在红军时期,革命队伍的简称是朱毛红军。可见,同志在红军中的作用与地位,举足轻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称为红军之父。名符其实。,四川仪龙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与滇军将领朱培德,范石生,金汉鼎,唐淮源是同学。与朱培德,被当时的讲武堂并称为模范二朱。被红军称为两只羊的滇军师长杨如轩,杨池生,也是的讲武堂同学。从戎时间很早。在护国军时,就任少将旅长。后任滇军宪兵司令。位高权重,待遇好。但放弃了这一切,专门的跑到上海,面见陈独秀,要求参加共产d。但被陈独秀拒绝了。又远赴欧洲,寻找救国真理。经介绍入d。八一南昌起义时,的地位不高。仅仅是个公安局长,没有多少兵力。排名在叶挺,,之后。在三河坝战斗后,面对南昌起义军失败,军心大乱的关键时刻。同志挺身而出,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说服了官兵。稳定了军心。带着仅剩的八百人,开赴赣南。组织了著名的赣南暴动。军队扩充至万人。,,粟裕,萧克等著名的将帅,当时都在这支队伍里。上井冈山时,的部队达万人,远超过了带领的千余人队伍。但d性相当强,没有丝毫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军阀思想。立即提议同志担任d代表,自己坚决听从同志的领导。这是相当难得的。经过江西几次反围剿斗争,尤其是井冈山八月分兵失败的惨痛教训。对同志的雄才大略,从心底里敬佩。坚定的认可了同志的领导地位。可以说,在d内,早发现同志统帅能力的,同志,算是一个。自此后的革命岁月中,始终是同志的坚定支持者,朱毛二人从没有分过家。这与井冈山岁月中,两个人的相识相知,经历了艰难岁月的长期考验,关系很大。丰富的阅历,宽阔的胸怀,质朴的性格,练就了同志意志坚如钢,度量大如海的性格特点。对权力淡泊,对事业火热,对同志温暖,是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在井冈山时,身为军长的,就经常与普通战士一道,挑米上山。八路军时,身为总司令的,经常与官兵打篮球,沒有一点架子。不仅仅是与,,,任弼时等同志关系好,而且,与性烈如火的关系乜很好。两个人是棋友,经常一起下棋。临终前后的愿望,就是见一面。文化大革命中,别看会上多次炮轰。但私下里,很敬重。始终是毕恭毕敬的。即使是对待d外朋友们,也以真诚待人,广交朋友,多结善缘。在红军时期,奉命围剿红军的滇军将领,朱培德,金汉鼎,都看在的面子上,或多或少的给予红军方便。对蒋介石的命令,阳奉阴违。特别是范石生,为了帮助,偷偷的收留红军,补充根弹与军饷,让极度困乏的红军队伍,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赣南暴动,奠定了基础。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对中共多出恶言。唯独对,有所称赞。富有大智慧。长征中,,与红四方面军在一起,面对张国焘分裂d与红军时,既勇于斗争,又讲究策略。团结争取了陈昌浩等大多数人,加入到反对张国焘错误的路线斗争中,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为红军大会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庐山会议时,力图调停与之间的关系,会上竭力为讲话。但私下里,批评,只把当兄弟,没有把当领袖。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多次批判,并被下放外地。但泰然自若。冷静对待。挺过了政治风暴。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央。生活俭朴,从不搞特殊化。的儿子,团级干部转业,当了一名火车司机。为儿子,没有说过一句话。在中南海中,家是有名的困难户。侄儿侄女十几人,都靠一个人的工资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谈起一生大的遗憾,竟然是,革命几十年,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听了,令人既感动,又难过。革命元勋,伟大的名字永载历史。

2、杨如轩新视频

1928年6月中旬,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才过去一个多月,湘赣两省军阀便调兵遣将,大举扑向井冈山。赣军部队是杨池生、杨如轩两个师,加上一伙狐假虎威的地主“挨户团”和“靖卫团”,兵力接近红军的十倍,机枪迫击炮应有尽有,而红四军除了28团、31团两个主力团,其余近半人马是挥舞大刀、梭镖等冷兵器的农军。话说杨池生、杨如轩这“两只羊”是在云南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杨池生望着手下浩浩荡荡的人马,得意洋洋地对杨如轩说:老朱的打法我是晓得的,这回准叫他插翅难逃。龙源口村位于井冈山正北方向,是赣军进剿的必经之路。村中横亘着两座青翠的山岭,分别叫做新七溪岭和老七溪岭,山上各有两条蜿蜒小路,是连接宁冈与永新的咽喉要地。红军和白军的战斗便在这两座山打响。杨池生部一马当先,首先和担任正面阻击的红29团交手,红29团由湘南农军改编,是个“梭镖团”,在国民d军的凌厉攻势下,风车口阵地很快失守,关键时刻,前线总指挥亲自提着机枪亲自救援,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终于夺回风车口,稳住了阵地。红28团和杨如轩部几乎同时赶到老七溪岭,对红军不利的是,杨如轩抢占了制高点百步墩,占得先机,和红军之间隔着一条窄窄的山涧。王尔琢团长下令强攻,敌人居高临下,加上山涧狭窄,无法展开兵力,几次进攻均被击退。午后,战场沉寂下来,炎热的气候和一上午的苦战让敌军士兵们恹恹欲睡,哨兵们打着哈欠,应付公事般望向红军阵地,还好,风平浪静,突然,几条身影跃上阵地,枪声响了,原来王尔琢组织了敢死队,趁敌人松懈之际,悄悄接近阵地。一番白刃交锋后,敌人仓惶逃窜,扼守新七溪岭的红军也发动反击,敌军兵败如山倒,乱哄哄地奔向龙源口,红28团早已迂回至此,张网以待,赣军大乱,杨池生喝止不住,只得混入溃军中,逃命要紧。龙源口之战后,井冈山民谣有云:“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此战后,红军乘胜攻克永兴县城,使得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杨池生和杨如轩这两位的老同学落了个灰头土脸,战后被罢去兵权,去南京做了有名无实的参事,从此退出军界。#费话历史##杨如轩简介#

3、杨如轩为何能善终

1972年元旦刚过,的旧病便发作了,伴随着腹部抽搐,一阵阵剧痛刺骨而来。坚强的强忍下来,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掉落在被单上。尽管妻子张茜屡屡劝说,他还是不肯打扰组织,直到周总理发话,他才去往北京301医院医治。不久,他被确诊为肠癌。每日呆在病房里面,被人伺候着生活,这位生性豪迈的诗人元帅如何能够接受?终日闷闷不乐,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思。后来,女儿打电话给叶帅,几位革命老帅也前来探望,他才舒展了眉头。半月后,病情恶化,癌细胞弥漫全身。1月2日,他更是陷入昏迷。弥留之际,进入房间,他拿出一张纸条,郑重地说道:“陈老总,我知道你在等什么,毛主席已经给你答复了。”究竟在等什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复的?1919年,被老师推荐去往法国勤工俭学,更结识了一批进步青年。留法期间,他和、等人住在一起,亲眼目睹了欧洲的工人运动。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加入其中,踊跃行动,可惜工运失败,他被武力押送回国。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了地主的剥削、欺辱。身为农家子弟,决心勇敢反抗。1922年,他在四川与蔡和森取得联络,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一段时期,第一次听到了的名字。彼时,《湘江评论》热火朝天地兴办着,一批有志青年争相投入革命宣传。在蔡和森的介绍下,广泛阅读,思想豁然开朗。在青年中,他对尤为钦佩。1924年,北上深造,并在中法学校(北京)筹建了d组织。短短两年,他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一个普通团员,变为d的核心骨干,能力出色,指挥有方。在学生、工人群体里,他深受欢迎。1927年,和、叶挺、、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无产阶级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不久,带队南下,毛主席发来电报鼓励,二人正式有了联系。面对国民d人的疯狂围剿,南昌起义部队打得艰难而悲壮。一路上,队伍缺医少药,物资匮乏,人员散落。当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异常高兴地说道:“革命还在继续,在继续干,我们也在干,八方英雄都还在!”也就是这个时候,心中有了迫切想要见到的想法。1928年4月,和上了井冈山,并住在了龙江书院里。听闻消息,毛主席立刻动身迎接。他三步并作两步,主动伸出右手说道:“同志,你们辛苦了。”伟人谦逊有礼,又富有热情,这让落魄的感动不已。一个月后,当带队击退江西军阀杨如轩后,他立刻汇报了战果。毛主席则给予了高赞赏,并说道:“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三个“相字”说明了伟人的诚恳,又包含对挚友的感情。这一刻,两位革命先驱紧紧团结在了一起。后来,二人又互相赠送诗篇,一同讴歌革命,欢声笑语传遍了井冈山。1931年,王明、博古左倾派上台,毛主席遭到打压、排挤。此时,则果断支持,与左倾的“留苏派”战斗斗争。性格刚直,不怕得罪人,坚持正义和公理。当着许多人的面,他经常嘲讽道:“我也读过几年洋墨水,可还不是失败了好几次,要是没有他(伟人),我还不知道在哪打游击了。”因此,被当作刺头,也受到牵连、打击。直到遵义会议后,才能重新出来工作。抗战时期,领导了新四军,在皖南、苏北敌后区进行英勇抵抗。1946年,他成为华野司令员、政委,可又豁达地让出指挥权给粟裕。提携后辈,总是竭尽全力。在他的推荐下,粟裕被委以重任,这才有了辉煌的战绩。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元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在离开部队后,他担任了第一任上海市长。国民d败亡之际,上海人民的财富遭到洗劫,生产资料被尽数毁坏。为了抓起这个烂摊子,奔波四处,不断呼告。在他求贤若渴的礼遇下,一批知识分子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上海又恢复了安定繁荣。上世纪六十年代,升任副总理,成为了周总理的左膀右臂。在外交、内政方面,他做出了突出贡献。谁知,却也成为了反动集团攻击的目标。1967年2月,反动集团公然对他进行污蔑。性格刚硬,一点也不怕反动势力,他大声争辩,引起了敌人的反复攻讦。以他为首的四帅三老们勇敢发言,讲出了真正的事实。敌人眼见阴谋露馅,只得对抓紧报复。为了保护他,周总理把他调离北京。一生坦荡,可唯独这一次受了委屈,没有发泄出来。他担心毛主席看错自己,一直把这当成心结。1972年,身体病重,他自知等不了太久了,心中愈加烦闷。幸运的是,在反动集团破产后,正义的声音终究得到了肯定。在回复中,毛主席对他做出评价:“是一个好同志。”同年1月6日,他因病逝世,享年71岁。4天后,追悼会在八宝山隆重举办,毛主席亲自参加。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后,毛主席鲜少公开露面,出席追悼会更。这便是毛主席对的认可。

4、杨如轩儿女

#纪念井冈山会师# 我们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几个词,大家可以很难区分,即什么是“会剿”、“进剿”、“围剿”?乍一看,大家可能觉得这几个词的意思一样,其实放在那一段历史中,意义完全不同。那今天我就跟大家首先讲一下什么是“进剿”。其实,国民d在“会剿”井冈山之前,已经对井冈山开展过四次“进剿”。“进剿”中唱主角的是盘踞江西的滇军军阀朱培德,战场总指挥前三次是敌第27师师长杨如轩,第四次是第9师师长杨池生。“进剿”从1928年2月打到6月,红军先后在宁冈新城、遂川五斗江、永新草市垇和永新龙源口取得四次大捷,将号称江西狠的部队杨池生的第9师和杨如轩第27师基本全部击溃。“进剿”的失败,不仅使国民d损兵折将,还为红军送去大批俘虏和武器弹药。红军趁此机会,将根据地广泛扩展,“割据区域计有宁冈全县,永新全县,莲花全县,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乡,酃县之东南乡一部,横直数百里”,面积达到720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井冈山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物质上为根据地打破“会剿”积蓄了力量。#井冈山的斗争# #怀念领袖毛主席# #朱毛会师# #毛主席思想学习#

5、杨如轩的简介

日军轰炸昆明,酿造多起惨案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日战争时期,昆明遭到日机长达5年的狂轰滥炸,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设立防空机构并规定警报信号七七事变爆发,当时云南虽然还是抗日大后方,但地方当局已考虑到防空的重要,1937年8月10日成立了由高级军政官员参与的防空协会,开始对昆明市民进行有关防空的宣传培训工作。10月14日,云南省成立防空司令部,云南省宪兵司令杨如轩兼任防空司令。1939年4月,上述二职由禄国藩接任。防空司令部制定了昆明发布防空警报的办法。初的防空警报,设空袭、紧急、解除三种,报警工具使用兵工厂中午报时的音响器,即昆明市民所称的“烟囱”。防空司令部考虑到日机可能投放毒气,也制定了相应的警报:白天,城楼上悬挂出黄旗,并三下三下地击鼓,连击两分钟;夜晚,则钟鼓齐鸣,连续敲打两分钟,还在六座城楼上同时悬挂红灯,同时对全城进行灯火管制。1937年10月30日和11月5日两天,昆明还举行了“防空联合大演习”。1938年,防空司令部为检查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决定于9月22日下午5点试放警报。然事有凑巧,当日清晨,防空司令部得知广西南宁发现敌机5架,其中3架于8点45分已飞临到云南东部边境的贵州兴义上空,因此推测日机有可能空袭昆明,便立即发出空袭警报。突然响起的空袭警报把昆明市民惊得晕头转向,不知是真是假。正当市民惊惶失措之际,防空司令部发现这3架日机已经转向他去,又忙发出解除警报。虚惊一场的昆明市民以为防空司令部玩忽职守,既提前了预定的演习时间,又搞错了报警的程序,因此抱怨。几个小时以后,人们才逐渐知道了事情的原委。1937年至1941年,昆明的防空报警装置虽然较为完善,但1939年以前的昆明,能与日机空战的飞机还不到10架,高射机枪防空部队仅有两个营(每营三个连)。我是@刚子聊历史,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喜欢的记得关注我哦——摘自抗日战争纪念网看了这段记实,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悟。抗日战争我们虽然取得了终胜利,但远不是如神剧般的轻松。而这本《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则真实还原了日军的残暴行径,以及革命先烈的艰苦抗战。这本书从1931年开始,一直记录到45年的胜利;每一年发生的大事件都有真实照片记载。战争的伤痕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历史的印记却不应该被任何人遗忘。扪心自问,你真的熟知这段伟大的战争吗?有多少英雄老兵被我们遗忘。史学家李继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是南京大学一位十分优秀的博士。他在创作《中国抗日战争全纪录》时,搜集了大量宝贵而罕见的图片和资料,通过编年体抗战纪实的方式,让所有读者更加清楚的了解抗日战争的始末,更加真实的呈现那段血与火的过去。对于当年日军的残暴行径,本人的态度是不回避历史、不夸大史实、不鼓动大家仇视日本,但作为曾经受难的华夏儿女,我们必须了解这段历史!!!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作为华夏子孙,都该好好了解真实的抗日战争状况,正视那段屈辱的历史,并以此来警醒后人!!建议朋友们都买一本此书看看,了解那段真实的抗日史。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获取。

6、杨如轩活了多少岁

1928年五月,朱毛红军刚刚在井冈山会师,国民d军队认为此时红军脚跟未站稳。敌人抓住先机迅速向我红军根据地进攻。拥有装备精良的国民d军队却未曾想到,战争发动的快,失败也是十分迅速。1927年10月,率领的工民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次年四月,由、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赶到。在井冈山与军队顺利会师。朱毛红军会师的消息传到南京后,仿佛一个响雷在国民d头上轰响。蒋介石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向湘赣两省发出急电命令“克日会剿朱毛”。5月初,接到命令后江西国民d军第三十一军第二十七师杨如轩率领79团、81团两个团的兵力,兵分两路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一路从永新城推进到龙源口,企图穿过七溪岭进攻红军根据地的中心宁冈。一路从拿山、五斗江向遂川的黄坳方向进攻,企图进入茨坪。此时杨如轩正洋洋得意的坐在永新城中,他认为装备差、战斗力不足的红军怎会是国民d的对手。殊不知一场失败正在等着他。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d军队,立刻做出战局部署。决定以“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首先歼灭向遂川方向进攻之敌。由、率领第28团、29团担任主力,迎击遂川方向的来犯之敌;而、何挺颖则率第31团在七溪岭阻击进攻宁冈国民d军队。5月5日,由湘南暴动农军编成的第29团,首先在黄坳与国民d军队发生遭遇战。29团将士奋力拼杀,并歼灭敌人一个营,初战告捷。紧接着,第28团在五斗江歼敌一个团的大部分敌人,其余敌兵向永新城败退而去。为了不失战机,红军第28、29团乘胜向永新推进。在永新北岭歼敌后卫一部后,继续进攻永新。位于龙源口的敌人得知情况后,慑于被歼,仓皇向吉安逃去。至此国民d的第二次“会剿”失败。这是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为此也感觉高兴,就在5月5日黄坳激战的次日,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写了一份简短的信,表示:“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从这封简信中可以见出喜获革命将才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了他自己所说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军事历程,开始了从“挥斥方遒”的书生到全军统帅的过渡。他不仅从胜仗中也从败仗中学习经验。此后还总结出适合当时红军作战的十六字方针,也正是在他的正确指导下,中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7、杨如轩简介资料

元帅在近代军界资格相当的老,朋友很多。在井冈山的时候,带红军打的对象就是老同事、老部下。那时江西省主席是朱培德。带队来打井冈山的金汉鼎,当年是的好朋友。“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的两只羊是杨如轩和杨池生,是朱总在滇军时的直接部下,当混成旅长,他们是下面的团长。而当时让红军吃了不少亏的李文彬,更是在云南讲武堂当学员队长时候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