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完长征路的毛主席,干瘦脱相,满脸憔悴,宽大的棉衣包裹着瘦弱的身体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苏区进行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历经湘江血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天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于1935年10月终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物资武器奇缺的情况下,还要与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作斗争,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没有顽强的意志不行!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更不行!可以说走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这张照片应该是红军刚刚到达延安时拍摄的,时间大约是1935年,照片上毛主席瘦骨嶙峋、满脸憔悴,宽大的棉衣下包裹着瘦弱的身体。与我们在影视作品上看到的毛主席形象完全不一样,原本高大的身材,此时只剩一副高大的骨架,颧骨高出,双眼凹陷!让人看了心酸泪目。在这里,毛主席运筹帷幄,同等一起作出了抗战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指挥八路军、新四军等和各地敌后抗日武装杀敌,打了一场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漂亮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1938年,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队,徐州失守、武汉告急.....抗战形势十分被动!中国会不会亡?能否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迷茫和焦虑在全国各地传播蔓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持久战》,以高屋建瓴的缜密分析得出极其重要的结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在这里,面对国民d和日军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一场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力的支持了抗日前线!在这里,毛主席率领中央昼夜转战于陕北的崇山峻岭间,有时和敌人擦肩而过,有时受到敌人东西夹击,但他坚持不过黄河,留在陕北,还发出“不打败胡宗南,绝不过黄河”的豪迈誓言!他要以自己为诱饵,与胡宗南的20万国民d大军展开周旋,以减轻其它解放区的军事压力!在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奋笔疾书,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将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一直到1948年3月21日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毛主席在这里生活了13年!13年间,毛主席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吃着陕北人民种的小米与黑豆,与陕北民众呼吸与共,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情厚谊!在渡过黄河后,毛主席回望黄河西岸,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此后来到河北平山县一个叫西柏坡的山村,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打败了国民d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
2、红军四渡赤水电影历史上的今天;1月29日;1886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诞生。1906年,《官场现形记》出版。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1941年,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1979年,中央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红军四渡赤水简介#
3、红军四渡赤水的详细过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红一方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战役。战役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开始,到5月上旬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地区的时候,已由出发时8万多人减到3万多人,而且面临的敌情严峻。蒋介石调兵遣将,纠集反动武装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合围而来。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危险局面,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形成合围前,指挥红军由遵义地区向南前进,准备经赤水,从江安、泸州间或宜宾的长江渡江,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反攻。1月20日,军委下达了《渡江的作战计划》。1月29日,红军分别在土城、元厚场渡过赤水河。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渡长江,急调重兵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进行围堵,并严密封锁了长江沿岸。红军按原计划渡江已不可能。中央军委当机立断,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命令部队向云南东北部敌人设防空虚的扎西(现威信)集结。蒋介石仍错误判断红军北渡长江,命令敌军穷追不舍。当敌人重兵逼近扎西时,中央军委乘黔北敌人比较空虚,指挥红军挥戈向东,于2月18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红军为了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决定在遵义、仁怀地区寻机歼敌。蒋介石误认为『红军徘徊于此地,乃系大方向未定的表现』,命令敌军加速向红军逼近。中央军委立即命令红军乘虚占领仁怀,于3月16日经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地区。此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又调整部署围截。红军将计就计,以一个团伪装主力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西追,当敌人重兵奔集川南时,红军主力突然折而向东,于3月21日晚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秘密、迅速,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敌人几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5月上旬,红军在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4、四渡赤水红军大桥贵州赤水边的丙安古镇!明末清初起古镇横骑赤水居黔川。四渡传奇发此地,岸边住过一军团。注:丙安古镇坐在贵州赤水县,再往西几十公里就是四川省的叙永和古蔺两县。1935年初,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期间,红一军团曾在镇上驻扎。镇上有军团长的指挥所及住处开放参观。2023.6.19
5、红军四渡赤水片段♦️不到茅台镇,还真不知道,茅台酒与红军的故事。当年红军四渡赤水,地点就在茅台镇。四渡赤水战役中,负伤的红军不仅用高度茅台酒消毒,还可以喝茅台酒镇静止疼。在这次战役中,茅台镇和茅台酒立下了功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不到茅台镇,还真不敢想象,一个小小的茅台镇,竟然有几千家酒厂和制酒作坊。据说正规厂家仅有十分之一,所以想买酒的朋友要注意了!
6、红军四渡赤水诗词1950年4月,四川叙永,这个红军“四渡赤水”曾经两度到过的小县城,一个15岁的省中初三的女学生跟着15军文工团“跑”了。半路被母亲追上,她死活不肯跟母亲回去。挣脱后,一路狂奔,一直跑不动了,才感觉疼,才发现脚已经磨破了,血已经染红了鞋子。#开心做好事# 她的想法很简单,年轻人活着的意义在哪?参军卫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上光荣簿,就涂烈士碑。一个女战友搀扶着她一起往前走,一个中年男军人牵着马路过,问女战友她怎么了?然后便让她骑自己的马。骑了一天马,她笑着对女战友说:“这个马夫是个好人。”结果引起一阵大笑:“你叫他马夫?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15军的头号人物军长,军长默默地替一个15岁的新兵牵了一天的马。“哪里有战士,哪里就要有歌声;哪里艰苦,就要到哪里去。”这是当年一个文艺兵的基本要求。由于她扎着两个小羊角辫,所以战友都管她叫“小辫子”,她是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去朝鲜前线的女兵之一。歌声的背后,是战场上九死一生的酷烈。刚进入朝鲜战场,由于没有制空权,被飞机追着炸,桥面硝烟弥漫,到处是被敌机炸出来的大洞,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然而桥下的工兵都半个身子泡在冰冷的江水里,随炸随修。落到江心的炸弹,溅起一个个粗大的水柱。“小辫子”拼命地跑着,跑到桥尾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粮食袋子挣脱开被甩了出去,从桥面的大洞上掉了下去,差一脚就是她连人带粮食袋一起摔下去。她趴在桥面上,大口喘着粗气,顿时觉得一丝轻松,她已经没白天没黑夜跑了很久很久了,她实在太累了,她多想歇一会,平复一下砰砰乱的心跳。一位护桥战士跑上来,一把薅住她的脖领:“你还没死,趴那干吗?快跑!”那仿佛就是一道命令,她继续跑了起来,刚跑一分钟,就在她刚才跌倒的地方,一发炮弹炸开了花。就差那一分钟,“小辫子”的故事差点就结束了。“小辫子”跟着文工团慰问过很多受伤的战士,战士们的英勇与乐观也彻底打动了她,很多因为烧伤而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战士,给她看自己曾经帅气的照片。而也因为这些,让15岁的她思考了男女生命的平等问题,让她成为了130团一个深入前线阵地的女兵。在前线的磨练,就是时刻与生死、离别较量。无数个血与火交融的战场,她不但学会了如何仰着头躲飞机轰炸;如何冒着炮火冲锋;如何打枪;如何丢手榴弹;如何战场救援包扎、止血、打针。在寒冷的冬天,徒手刨掩体,她的手上的皮、脚上的趾甲都被冻掉过;没得吃的时候,知道哪种野菜能吃,哪块树皮能啃。“小辫子”对自己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都是平等的,男战友能做到的,自己也一样能做到。后一刻,随时准备拉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也绝不做俘虏。”“小辫子”的后一刻没有到来,但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上甘岭战役,她是亲历的,炮声不断,平均一秒钟有6发炮弹倾泻在她所在的阵地上。团里原本要求她撤离战场的,可是她要留下来帮助战友在衣服后面写上名字、年龄、家庭住址,因为战友如果牺牲了,只有这些能证明他们为祖国做了什么?“小辫子”刚走进2连爆破班在敌人鼻子底下掏出来的防空洞,一发炮弹便击中了防空洞,洞口一下就被埋住了,刚刚热情接待“小辫子”的副排长,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当场就牺牲了;另一个战友大腿被炸断,血汩汩地往外流血,用了三个止血包,才勉强扎住。由于有“小辫子”这个女兵在,男人么,都要强,不希望在女生面前展现自己痛苦脆弱的一面,所以他们整整被困了一天一夜,受伤的男战士就咬牙坚持了一天一夜,一声痛苦呻吟都没有发出。坑道里安静极了,只有“小辫子”哼唱的志愿军军歌声。等他们被救出后,借着坑道外的光,那个男战士的嘴唇都被咬了紫得发黑,那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坚忍?!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小辫子”荣获三等功。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随军回国。1955年,脱下军装,转业河南省供销社。在商业干校组织了一个业余文宣队,1960年获全国冠军,应邀至人民大会堂表演。1991年退休后,一直奔走于公益爱国教育事业。2015年,81岁的“小辫子”不慎摔倒,全身三处骨折。都说老年人怕摔倒,一摔基本命不保,保住也不能下床。然而“小辫子”毕竟是从上甘岭走出来的“花木兰”,她不但没趴下,还拿出当年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坚持康复训练,终重新站了起来。如今88岁的“小辫子”依旧精神矍铄,曾创下10天宣讲3场爱国教育故事的记录。把当年的故事讲出来,讲给更多后人听,让下一代记住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把英烈精神传承下去,这是“小辫子”的毕生夙愿。“小辫子”名叫柳岳继(图1中间,在上甘岭右翼西方山主峰阵地),是当年无数英雄儿女之一。点击下方“老兵关怀计划”,了解一下这个公益项目,支持一下。
7、红军四渡赤水地址伟大毛主席,四渡赤水小伙儿挺俊的视频#红军四渡赤水简介#
8、红军评价四渡赤水今天的人看“四渡赤水”,那是用兵真如神,但是当年的局内人,却不这么认为,甚至持有相反的意见。1935年5月9日,红军刚刚渡过金沙江,结束了三个多月的“四渡赤水”战役,三天之后的5月12日,就在四川会理县,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会议起因,是给中央的一封语出惊人的来信,信的原件已经不可考了,大意是,对红军飘忽不定的行军路线表示了不满,认为红军不应该“走弓背”,而应该找捷径、“走弓弦”,不然部队会被拖垮,更“大逆不道”的提出,让同志交出军事指挥权,让彭老总来担任前敌指挥。爱写信,爱提意见,这是有传统的。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给写信提过意见,毫不掩饰地说:“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还喊出了这样的问句——“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来二去,反而引得摆开阵势,写了洋洋洒洒几千言的回信,这就是彪炳史册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次,牢骚大王又来了。当然,这些牢骚也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用金一南将军的话说就是——就如井冈山时期,怀疑红旗能打多久代表了一种普遍情绪一样,四渡赤水后怀疑()的指挥也是一种普遍情绪。四渡赤水大开大合的战法,忽东忽西、南来北往,大踏步行军,反复的爬山渡河,甚至来回走了许多老路,长时间不得休整,调动敌人的同时,部队的艰辛也是可想而知的。比如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就回忆说,那期间他实在是太疲劳了,只要得空就能睡着,有一次行军,居然走着就睡着了,直到踏进一条溪流,才被冰冷的水惊醒。曾经的“太上皇”李德都是如此,基层指战员的状态,就不难想象了。而且在基层看来,毛主席指挥的战略意图不明,总走回头路,走冤枉路,连个根据地都定不下来,大家难免会有牢骚。如今带头发牢骚,这不是他的历史污点,恰恰相反,多年之后,当他亦步亦趋,山呼万岁的时候,反而走到了历史的反面。那些超时代的战略大师,总是格局宏大,眼光超前的,即使是同时代那些优秀的人,往往也很难理解。就像当年,史蒂夫·乔布斯要搞苹果智能手机,埃隆·马斯克要搞低成本可回收商用火箭的时候,业界也是一片漠视、质疑甚至嘲笑的声音。对于的质疑,伟人根本不辩解,只说“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会理会议上,只要摆一摆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三个月前四渡赤水刚开打的时候,红军被困在一个极度狭窄的战略空间内,步步惊心,跑路虽然辛苦,如今却已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此时此刻,即使距离红军近的滇军,也有三天的路程,可以说,红军已经跑出了一片新天地。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的被误解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要让这些人中龙凤口服心服,只是靠一次会议,喊几句口号是不行的。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只要他说有希望,没有方向的时候,只要他说有方向,然后坚定地走,就能打赢,只有这样,这些龙凤才能服,才坚决地拥护他,跟着干下去。用冯唐的话来说就是——这种仗只要打三次,这个团队就接近于了。今天是9月9日,这位大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5年了。我们不能苛求先人,能帮我们解决今天乃至将来的所有问题,后面的路还很险,还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走下去。#同志逝世45周年##历史冷知识##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