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家庭成员简介(苏轼家庭背景简短)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1:29:17 浏览
1、苏轼家庭背景简短

【苏东坡在历史上特殊地位的原因】苏东坡为什么能做到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是这样说的:“一则是由于苏东坡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苏东坡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父亲苏老泉文才过人,母亲程氏大家闺秀出身,读过不少书。不然,在那个年代,有几个女人会劝自己的丈夫好好读书,又有几个女人会在家给自己的孩子做启蒙教育?苏母曾在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们讲范滂的故事,对孩子们从小就进行爱国教育。苏东坡当即向母亲表明心志:孩儿以后也要学范滂,母亲同意吗?苏母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对儿子说:“吾儿有做范滂的志愿,我就不能做学做范滂的母亲?”能说出这种话的,自身的修养和见识本身就要高于平常人很多。父亲本身是个有主见的人,母亲也不俗,关键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以身作则,那么养出的孩子自然也就差不了。可见,父母的个人修养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苏东坡出自书香门弟,虽然祖父大字不识一个,但品德过人,这样苏东坡在大事大非面前能头脑清醒,知道什么是对的,对于正确的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苏东坡一边继承了祖父的品德,一边继承了父母的高智商。这让他很容易变成众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样的人,他在看待事情的时候,总能洞悉到事物的本质。看清了事物的本质,让他再去坚持错误的观点是很难的。另外,苏东坡自身的见识不俗,那么,在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也会远高于其他人。这都源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父母,孩子会受益终身。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苏父苏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他们在努力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给了苏氏兄弟良好的教育。我们可能做得不是很,但这不是我们的借口,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变成优秀的父母。点击下方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2、宋代词人苏轼的家庭成员介绍

苏东坡的一生竟然经历了三段婚姻,别说放在古代了,拿到现代来看也是相当多的,而且三个女人对他都是真心实意,同甘共苦,实属难得。苏东坡的第一任夫人叫王弗,十七岁的苏东坡按媒妁之言迎娶十五岁的王弗,她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在苏东坡的仕宦生活与处理人际关系中给予提醒和帮助,夫妻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地生活了十一年,可惜天命无常,王弗病逝时,年方二十六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首缅怀的千古悲词,就是为亡妻王弗而作的,那种真挚的情感、沉痛的悲伤、深切的怀念,无不令人随之洒下“泪千行”!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东坡小十一岁,她秉性柔和,遇事随顺,容易满足。在丈夫宦海沉浮的生涯里,任劳任怨的陪伴苏东坡走过人生重要的二十五年,经历人生坎坷与世间繁华,经济困难时,他们一起上山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东坡解闷。王闰之在苏东坡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中,认同他的人生价值观,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王闰之去世时,葬礼极为隆重,苏东坡亲自写祭文,表达对亡妻的依恋不舍之情。苏东坡的后一任叫王朝云,是从歌舞班买回来的丫鬟,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表达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王朝云与苏东坡共同生活了二十三年,但一直没有苏东坡妾室的名分,两人相知至深,可谓举手投足间皆能知晓对方的用意,王朝云称得上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精神挚友。苏东坡是幸运的,能遇到三个生命当中重要的女人,令世人羡慕!

3、苏轼家庭成员思维导图

笑不活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一个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一个却不是在捞哥,就是在捞哥的路上,甚至为了捞“犯事儿“的哥哥一路做到宰相。网友们都说:身为东坡的弟弟,苏辙简直太难了!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苏家三父子就占了三席,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包括小的苏小妹,那在文坛也是能排上号的才女。苏家的文学底蕴,简直可以称得上光芒万丈。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们一家人除了苏辙,真正“靠谱”的没两个。先说苏洵吧?虽然文坛上很出名,但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经常不在家,到处出去吟诗作对,可以说就是“混着日子”,对他几个孩子的关心程度完全不够,完全称得上是现在家庭中的“甩手掌柜”。苏轼呢,更是,活得恣意潇洒,随心所欲,性情耿直的他时不时的念几句诗,就因得罪别人被罚。而他的弟弟却屡次“力挽狂澜”,将他哥哥又给捞回来,虽然被贬官,但是却成功保住了性命。所以说苏辙才是苏家清醒的人,也是苏轼强的“保护伞”。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但是当时新法的内容顾此失彼,加上改革一派又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后引得很多百姓日子过得艰难。刚刚变法的时候,苏轼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但却不顾自己人微言轻,直接激烈的反对变法,还写了类似《山村五绝》等诗句来反应当时百姓的疾苦。因为苏轼在文坛的地位的高,早就引得很多人的眼红,因此,有心之人就将苏轼写的一些诗句挑挑拣拣,添油加醋的将它们作为苏轼反对朝堂的证据,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当时苏轼直接被下了大狱,甚至有可能问斩。平时交好的人中大家都不敢出头为他说话,生怕引火上身。没办法,苏辙看着自己敬仰的哥哥被冤枉入狱,着急。苏辙和苏轼一同考上进士,一起做的官。于是他就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写下了感人肺腑的《为兄轼下狱上书》,向皇上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抵消自己的哥哥的罪。就这样,苏辙被贬官,苏轼也避免了被斩首的结局,成功出狱,但也被贬了官。这个时候,苏轼还是一根直肠子,不想着在官场上迂回一点。但苏辙却不同,他深知权利在身能有很多便利,而且自己的哥哥本来就是容易得罪人的性子,保不齐下次还会因为一些言语不当,遭受无妄之灾。于是,接下来苏辙就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升官和发财。并不是说他就开始走向贪官污吏的路子了哈,而是他到了地方上,开始励精图治,各种拼命的搞出好的政绩,这让后来的新皇看到苏辙出众的能力,很快就让他回到了权力中心。甚至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户部侍郎,深得皇上信任。没想到,之前的担心成为事实,哥哥苏轼果然三番两次被牵连,但每次苏辙都成功的将他救回来,所以虽然官职被一贬再贬,生命却没有受到威胁。甚至因为苏辙的俸禄很高,经常给苏轼转钱,还过得衣食无忧。还有一次,苏轼又因为躺着中枪被陷害入狱,苏辙想尽办法将他捞了出来。据说出狱的时候,苏辙第一反应是走过去赶紧捂住哥哥的嘴,就怕他又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祸从口出。苏家两兄弟的感情真的才能称得上手足情深,同气连枝。很多调笑说,苏辙就是苏轼的“保护伞”,一辈子的轨迹就是:升官、散财、救哥哥。但另一方面,苏辙之所以在官途上平步青云,除了自己用心的经营外,苏轼那在文坛强盛的地位也给了他足够的保障。他们一辈子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共同进退,困顿患难中友爱弥笃,甚至写出“与君世世为兄弟”这样感人的诗句。年老了甚至埋葬在一起,一母同胞,再回归同一处大地。传统文化中“孝悌”的“悌”的含义被他们体现得淋漓尽致。真的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你们觉得呢?@树龄#我要上头条。#

4、苏轼一家子简介

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逝,他的家人因生活窘迫,不得不由儿子苏麦带着去投奔隐居的瀛州叔叔苏辙。苏辙一生清廉,没有多少钱。我得帮助我死去的弟弟和他的家人。老家梅山路很远,要抬灵柩回蜀地必须付很多钱,无论是拜尚书几度官的苏东坡,还是曾经的高丞相、极人臣苏辙,都拿不出这能让自己灵魂归家的费用。苏轼一生征霸州,没有汝州。公元1094年,苏轼从定州南下,经汝州到颍州,苏辙回到了汝州。失散多年的两兄弟终于在汝州重逢。苏智带着哥哥游览了汝州的名胜古迹。汝州县素有富庶之地的美称,尤为黄帝的君顶。兄弟二人爬上君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玉脉往下,“似若柱眉”,酷似故乡峨眉山,商量百年后,作为归土。于是苏麦找到了他的叔叔,安顿好家人后,于1102年,按照他父亲的遗愿,将苏轼的棺木运到汝州安葬。十年后的1112年,苏辙死于应昌,他的儿子把他和苏轼葬在了同一个地方,叫做二肃墓。千百年后的1350年冬,贾市县城阴阳云眉山苏汾山,来祭奠他们,想起父亲和两个儿子在一起生活的少得多,死后仍分开,心中苦闷,并说:“二男学实出长者春先生教诲,亦为君眉之墓跨千里,但精灵之交,将降约相伴。”苏洵被安置在两个公坟的右边。从此,原来的二苏坟变成了三苏坟。个文人家庭也与汝州有着几千年的不解之缘。苏轼的兄弟死后不久,一个后人所崇敬的帝国就被埋葬了。但苏氏兄弟的坟墓并没有倒塌,无论谁占领了中原,无论他们多么蔑视自己,他们都尊重北宋两位学者的坟墓。尽管我忙得不可开交,军马还是长出了墓地。宋高宗赵构在去仓皇南渡的路上,批准了二肃墓旁边是广宁寺的建筑。僧人们守墓院四小时,每逢春秋节和苏轼兄弟忌日,僧人们都会在这里安葬苏轼兄弟。到了元代,随着政权的巩固,墓园的规模也大大扩大,从封树筑墙,立神道碑,到安置苏洵墓,都是元代的故事。三苏墓保存至今,历朝扩建。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的力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征服了所有朝代。死亡只是一种征兆

5、苏轼家族成员

做苏轼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网友调侃,苏辙的一生,只有3件事:升官,散财,捞哥哥。苏辙做官就是为了保住哥哥,甚至自己到70岁没买房,就是为了借钱给哥哥买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父亲苏洵一生官途不顺,前半生基本都在外面忙碌,对家人关心极少,苏轼和苏辙都是由母亲程氏照顾。后来,苏洵回归家庭,开始管教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小时候比较淘气,尤其是苏轼,从小心直口快,比较豪爽,总是带着弟弟在外打闹。苏辙从小性格比较内敛,沉稳。苏轼闯祸时,苏辙总能及时拉着他。虽然,苏轼比苏辙大2岁,但母亲总是笑称:“哥哥是弟弟样,弟弟倒成了哥哥样。”父亲回家后,兄弟俩开始统一战线,把各自的小聪明发挥出来智斗父亲。兄弟两人感情在一天天打闹,一天天陪伴中日益深厚,文化功底,在父亲的培养下越来越好。兄弟俩感情这么好,苏辙做官真的只是为了捞哥哥吗?苏轼和苏辙同年结婚。苏辙17岁娶史氏,生了5个女儿,终身未纳妾。婚后第二年,兄弟俩同时考中进士。1062年,苏轼在陕西做官,苏洵病重。苏辙为了不让哥哥影响仕途,写信给苏轼:“家里一切由弟弟照看,勿念!”。后来父亲去世,苏辙才接受朝廷的安排,出任官职,直到苏轼出事差点被问斩。苏轼平时喜欢写诗,性格豪放不羁,得罪了朝中不少人。苏辙也开始了捞哥之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苏轼和苏辙兄弟俩都不支持,甚至持反对意见。宋神宗后来自己大力推行,想有一番作为。他将苏轼,调离朝廷到湖州任职。到湖州的苏轼也没闲着,没事写几篇诗词,明里暗里表达对新法的不满。御史台大臣上奏神宗:“苏轼谢恩表中,名为谢恩,实则是讥讽朝廷新法有错,不能成功。”这不是明着打神宗的脸嘛,宋神宗一怒之下将苏轼被判入狱,随时可能被问斩。苏轼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曾经想写信给苏辙,托他照顾自己的妻儿。而此时远在南京(今河南商丘)任职的苏辙却毫不知情。眼看人马上要没了,跟苏轼关系比较好的驸马王诜急了,他立即派人,去通知苏辙想办法。苏辙知道后心急如焚,但是哥哥这次犯的可不是小事,而是得罪了皇帝。苏辙绞尽脑汁,既然不能来硬的,那就来软的。苏辙含泪写下《为兄轼下狱上书》。意为“臣与哥哥从小不离不弃,愿意为愚兄赎罪,家人每每听到兄长遭遇,都悲痛万分。哥哥只是性格耿直,爱发表议论,并无不臣之心。臣愿意辞去一切官职和厚禄,希望皇上能念及兄弟之情,放了哥哥。”宋神宗读完,对二人的兄弟情义大为赞赏。加上王安石众人,都来为苏轼求情,苏轼被关押一段时间,就被放出来了。苏轼被放出来后,兄弟二人被贬。没多久,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辙的官途就跟开挂一般,一路高速,升到副宰相,后又升宰相。苏辙虽因谨慎的性格高升,但也因过于谨慎被贬。公元1091年,西夏派兵攻打,宋朝的陕西,伤害周围的百姓。朝中大臣纷纷表示,要反击夺回失地。可苏辙却强烈反对:“出兵可以,先问问自己,有没理由出兵,没理由怎么出啊。”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哲宗也想推崇新法,不喜欢苏辙的守旧态度,剥夺了他的宰相权利,官途也在走下坡路。由此可见,苏辙做官并没像网传那样,单纯为捞哥哥,只是自身仕途发展的顺序变化。当然,兄弟二人的感情毋庸置疑,苏辙对哥哥也是掏心掏肺,苏轼一生,都在被贬的路上。每次都是苏辙费心思相救,兄弟俩一生都在相互扶持。说苏辙借钱给苏轼买房,也是传言。相反,从他们留存的书信中,苏轼前半生官位比弟弟高,文学名气也大,家里生活来源主要靠他,发而苏轼对苏辙的日常开销帮助更大。据苏辙的孙子苏籀在《栾城遗言》一书中记载,苏辙本来有7个女儿,夭折两个。5个女儿出嫁的时候,他卖了几百亩地,为女儿准备了富足的嫁妆。宋朝嫁女儿,讲究为女儿置办丰厚的嫁妆,这样女儿才能在婆家挺直腰杆。在《知否》中以宋朝为背景,也提到此事。华兰出嫁,大娘子为她准备十里红妆傍身,明兰出嫁,盛祖母为她添置了无数嫁妆珍宝。所以,苏辙只是因女儿多,花钱多,自己才没有钱买房,并不是把钱都借给苏轼。晚年,苏轼再次因为耿直被贬到海南岛。苏辙不忍哥哥一人独去,立即上书要求自己也被贬到海南,可是皇帝却没有同意。1101年,苏轼病逝于常州。苏辙得知哥哥亡故,悲痛不已,甚至不想做官去读书参禅。他交代后人,自己死后,要将自己葬在苏轼旁边。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苏轼和苏辙一生都在诠释和而不同。兄弟二人虽然文学,才情不相上下,但是性格迥异,这也成为二人仕途不同的关键因素。但两人并没有因为不同,而分道扬镳。反而竭尽所能,互相理解扶持,走过官场混乱的时光。

6、苏轼家庭人物关系

苏东坡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随苏东坡刚到密州任太守,正值天下大旱,蝗灾四起,百姓饥馑,民不聊生。苏东坡到任后马上投身灭蝗,接着扶困济危,沿着城墙捡拾弃婴,后与百姓一道挖野菜,度饥荒,几乎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因公事焦心,他偶尔会在家里发点脾气,对孩子说话声音大些。诗中的“小儿”就是王闰之在杭州生的苏过,当时年仅三岁,他见父亲从外面回来,就拉扯父亲衣裾。苏东坡又累又饿,身心俱疲,心头的火气难抑,差点责骂小儿子。“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是记述王闰之的话,大意是:“小孩子不懂事倒罢了,你怎么比他还任性?回到家就生气,为什么不找点乐于呢?”话中既有责怪,又有怜惜,还有对丈夫、儿子的双重关怀。接着她又给丈夫洗净茶盏,砌上新茶,用融融暖意让丈夫回到家庭的温馨之中。#苏轼家庭成员简介#

7、苏轼的家庭成员简介

拆字对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年少成名,官海浮沉说起苏轼的家庭,可谓是书香门第,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合称“三苏”,虽然他的父亲在文坛很有名气,却不是从小勤奋好学的那种人。在苏洵25岁时,才意识到刻苦钻研的重要性,而直到27岁才奋发读书,一直到了32岁这年,他才觉得自己的学问足够了,就开始教授年幼的苏轼、苏辙读书识字。等到苏轼二十岁时,他与弟弟苏辙同时进士及第,而苏洵的文章也备受欧阳修的好评。一时间,父子三人的名声远扬,还轰动了整个京城一带。不过,母亲与父亲接连去世,苏轼和苏辙不得不回家守孝。再回到京城时,欧阳修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京城的政治局势也浑浊不清,已经不是兄弟俩二十岁时眼中的和平年代了。苏轼当时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的新政,便上书议论弊病,王安石十分恼怒,就在皇帝面前数落他。就这样,苏轼见京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被迫离开京城。从此,苏轼便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每个地方都生活了不久便被调任。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令人沮丧的生活,苏轼却乐观积极地迎接未知的挑战。在徐州时,洪水来袭,他登上城墙,号召禁军、百姓与他一同抵御洪水。禁军首领大受感动,“太守您尚且还在与洪水抗争,我们这些士兵怎么可能逃走。”于是,军民官一同抗沙泄洪,保住了徐州城。在此期间,苏轼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也十分喜爱在徐州的生活,并写下了“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的诗句。只是,随着政局的不断变化,苏轼也不断在入京、出京之前“徘徊”,还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不断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但是苏轼对生活依旧充满热爱。洒脱豪放,广交好友从苏轼的诗词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豪放洒脱的人。不但结交了许多好友,而且为人处世也秉持着真诚的态度。苏辙对自己的兄长有如此的评价:“对待别人的优点,他会不吝啬称赞;对于别人的缺点,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他会不顾利害。即使多次被疏远、命运多舛,他也不记恨任何人。”苏轼的贡献之一在于,想到他的性格为人,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北宋的文化精神。文学影响到品格风气,这是其他文人很少能做到的事情。洒脱不羁的性格让他交到了不少朋友,这些人里有着当时的文人名士,也有着商贩农民,甚至有看管监视自己的官员。苏轼被贬黄州时,徐大受被任命为黄州知州。作为地方的长官和上司,徐大受理应对苏轼严加看管,但他却像一个热情的主人,每逢佳节,一定宴请苏轼和他的家人,他与苏轼一见如故,视之为亲如手足的密友。而同为黄州长官的孟震,对苏轼也十分敬重友好。三人一同出游玩乐、谈笑风生。对于刚犯了杀头之罪的苏轼而言,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佛禅因缘,喜爱对联连续的贬谪经历使得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中年之后的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喜爱的,便是禅语。而且喜爱将对联与佛禅结合,与好友佛印切磋,有时候还会带上苏小妹。苏轼曾在江北瓜州任职,和江南的金山寺只一江之隔,寺中有一禅师,名叫佛印。据说,苏轼刚听说佛印时,对他很是轻视,就来找佛印,与他谈天论地。说到尽情处的苏轼发现佛印一言不发,便更加觉得佛印是骗子。佛印就问他,“在先生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苏轼回答,故弄玄虚的骗子。佛印没有恼怒,而是回答道,“在我看来,先生是个有学识的人。”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所应,便是人表所形。从此之后,苏轼与佛印二人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悟道、吟诗作赋,留下了很多的佳话。一天,苏轼和佛印一起游览西湖,两人聊着聊着,苏轼就开起了佛印的玩笑,他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只笑了笑,也知道苏轼是在嘲讽他,于是他就把手中写有苏轼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接了下联:“水流东坡诗(尸)!”两人相视,哈哈大笑。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两人在对对子上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印和苏轼聊起了对联,佛印知道苏轼的诗词造诣极高,尤其善于对对子,就出了一个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这是个拆字对联,“良”与“犬”合起来就是“狼”字,而“狼”去掉一点,就成了“狠”,绝的便是“犬”与“狼”相近,“狼”的性格又与“狠”字有关。在场的小和尚们都纷纷叫好,然后看向苏轼,等待着这位大文豪给出自己的下联。苏轼不慌不忙,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片刻给出了下联:“岂玉石多少一块。”“夬”(残缺的)与“玉”合起来便是“玦”(形状不完整的玉),而“玦”少了“一”也就是“块”。而且同样的,三个字都有着联系,佛印一听,便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