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献计夺冀州简介(许攸献计夺冀州概括)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1:38:35 浏览
1、许攸献计夺冀州概括

公元204年,曹操平定了冀州,兴高采烈地带着将士入城,没想到许攸突然当着众将的士面,大声喊着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要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眼见许攸如此无礼,曹操笑嘻嘻地说:“你说得对。”然而,实际上他内心却已经起了杀意。许攸是河南南阳人,年轻的时候曾跟袁绍、曹操是好朋友。当时是汉灵帝在位,宦官和外戚轮番专权,朝政腐败,东汉王朝一片风雨飘摇,很多人心里都有各自的小九九。就比如许攸,当时,他和王芬、周旌等人密谋策划,想要废掉灵帝,立合肥侯为君,然后自己借着这份拥立之功就能青云直上。许攸把这事告诉了曹操,想让他一起干,但曹操判断这事儿成不了,就拒绝了。果然,许攸等人终没能成功,许攸不得不东躲西藏,日子过得很不容易,并因此和曹操疏远了。前文提到,许攸跟曹操和袁绍都是好朋友,现在和曹操疏远,于是就决定跟着袁绍混。后来,董卓进京把持朝政,袁绍还是个热血青年,不愿意屈身事贼,和董卓当场闹翻,因为担心被董卓所杀,于是离开洛阳到了渤海。许攸一听袁绍要走,也没有多考虑,当场决定跟着他一起离京。很快,袁绍凭借袁家世代累积的威望和名声,就站稳了脚跟,后来又组织诸侯联军讨伐董卓,势力一天比一天大,很快就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成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另一边,曹操也没闲着,他跟袁绍一样,不愿意屈从于董卓,在袁绍组织诸侯联军时,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与袁绍意见不和,本来交好的两人,逐渐生了嫌隙,分道扬镳。后来,随着董卓被除,袁绍和曹操逐渐成为了天下大的两股势力,一山不容二虎,原本是好朋友的两人,顿时反目成仇,成了敌人,都想消灭对方,然后独霸天下。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开始互相攻伐。此时,许攸正是袁绍手下的谋士之一,然而,他给袁绍出谋划策,让袁绍先攻占许都,把汉献帝接过来,再以天子之名讨伐曹操,必能势如破竹。然而,此时的袁绍因为实力强大,人也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正面击溃曹操,根本不采纳许攸的意见,许攸因此有些失意。就在此时,许攸家人犯了法,被审配逮捕了,许攸一怒之下,干脆直接投奔了曹操。得知许攸来投,曹操高兴坏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原来,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想到突然来了个对袁绍一方了解很深的许攸,这样一来,胜算大大增加了!果然,许攸投奔曹操之后,立刻献上了“火烧乌巢”之计,烧了袁绍的粮草,然后一路势如破竹,大破袁绍。不得不说,许攸改变了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如果没有他投奔曹操,官渡之战的胜者很可能就是袁绍了。许攸自己也因此居功自傲,觉得自己是曹操的大恩人,再加上当年他和曹操是好朋友,因此心里对曹操并不是特别尊敬。那之后,曹操又花了不少时间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终于,在公元204年,曹军攻入了袁家的核心地区冀州,许攸竟然当着众将士的名高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曹操一愣,此时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堪称当世第一人,岂容人如此轻薄?当下心头火气,但许攸确实是他打败袁绍的大功臣,也不好当面发火,于是笑嘻嘻说道:“你说得对。”但其实,内心已经对许攸动了杀心。许攸也是真的膨胀了,如果他从此开始低调行事,对曹操毕恭毕敬,曹操未必会真的杀他。但许攸丝毫没发现曹操对自己的不满,依然我行我素,一次,他从邺城东门出城时对旁边的人说:“这家人(曹家)要是没得到我,怎么可能进得了这个门!”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曹操,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曹操彻底怒了,直接让人把许攸一刀咔擦了。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许攸是曹操下令杀死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曹操进行了些许美化,改成了许褚见许攸对曹操无礼,自作主张杀了许攸,然后向曹操请罪。曹操听说许褚杀了许攸,十分生气,狠狠斥责了他,并下令厚葬许攸。但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许攸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作死,不过如果我们代入一下许攸,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的心情。打个比喻,就好比你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闹矛盾关系恶化,谁知这同学混得特别好,你不得不去他的公司给他打工,还帮他把公司做成了全球第一。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会心里失衡,对你这个同学没其他人那么尊敬,心想叫一叫他的小名也不算什么对吧?许攸错就错在,他被心里的不平衡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的老板越来越讨厌自己了,居然还变本加厉,这真就是取死之道了!#历史##历史趣聊##三国#

2、许攸献计以何水淹冀州

许攸刚立下大功,下一秒就引来杀身之祸。苍天助曹不助袁,父帅父帅,主公主公。袁绍的官渡大营被曹军偷袭后,他再也没有逆风翻盘的希望,只得带领残兵败将逃往冀州。不料许攸在半途挡住了去路,袁绍恍然大悟,乌巢被焚大营丢失,定是这个贼子害的。许攸对此不以为然,站在高处大放厥词,高览张郃及诸位将士,汝等且听我一言。你家主公袁绍生性优柔寡断刚愎自用,贤愚不分忠奸不明,似这等庸主,安有不败之理乎。许攸指责袁绍的三个儿子贪婪自私胸无大志,为了争夺大位经常勾心斗角相互算计,早晚必定会反目成仇自相残杀,所以奉劝袁绍的部将择良木而栖,效仿自己悬崖勒马弃暗投明。袁绍气得咬牙切齿,当即命令仅剩的数百将士冲杀。不料四周忽然涌现出大批曹军,一时间箭如雨下巨石滚落,袁绍仅剩的一些兵马也遭到重创,等到逃出重围清点兵马时,才发现自己的七十万大军仅剩下不足百骑,这叫袁绍心如死灰,不愿苟活于世。本想自裁却被众人拦住,随后一口千年老血喷涌而出,昏死过去。当刘备得知袁绍战败的消息后,刘备当场傻眼,七十万大军所剩不足百骑。可曾听过这等奇闻,此时的刘备还不知道自己以后也会创造这一项奇闻。刘备想带着三千兵马投奔刘表,可又担心刘表不肯收留自己,于是派出孙乾先去打探刘表口风。孙乾见到刘表后,明公给刘表分析天下局势,指出曹操下一个目标必是荆州。而刘备愿意率领一众猛将,协助刘表守护荆州。刘表被孙乾说动,刚想答应收下刘备,不料却被手下大将蔡瑁阻止,蔡瑁觉得刘备是个扫把星,认谁当大哥谁就不得好死。公孙瓒吕布袁绍都是先例,所以蔡瑁建议刘表杀掉孙乾,将人头送给曹操。如这样就能和曹操结盟。不料儿子刘琦立刻反对,表示刘备与父亲同为皇亲,血脉相连。如果除掉刘备,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他?刘备投吕布则吕布亡,投袁绍则袁绍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吕布智小性贪,袁绍贤愚不分虚有其名。吕袁都是败给曹操而不是刘备,父帅非但不会被刘备所用,相反却能用刘备。刘表思来想去还是无法下决定,只能喊来孙乾,把蔡瑁想杀他的事情告诉孙乾,想听听孙乾有何看法。不料孙乾丝毫不惧,表示自己的头真能换来荆州太平,便甘愿被砍去。可是曹操何许人也?曹操能为这区区薄礼而动心吗?如果在下是曹操,看到这颗头颅一定会开怀大笑,我还没向荆州用兵,刘景升就吓得送颗人头来。如果我挥师东进,刘景升还不吓得开城乞降吗?所以刘表砍下自己的头颅非但不能保太平,反而会引火烧身,使曹操肆无忌惮的进攻,也会得罪刘备多出一个强敌,一番话叫刘表顿时刮目相看,于是答应邀请刘备入驻荆州,将新野划分给刘备,帮助自己抵御曹操。与此同时曹操已经攻陷了冀州,醉酒的许攸自恃功高,竟然惹来了杀身之祸。你不是就想要许攸这颗头吗?今天姓许的,就把脖子给你伸在那儿。匹夫有本事你就砍了去。

3、三国演义许攸献计夺冀州简介

公元204年,曹操平定了冀州,率领部将入城时,麾下心腹谋士许攸当着诸将的面,喊着曹操的乳名洋洋得意地说道:曹阿瞒,如果没有我许攸,你能进得了这冀州城吗?你可要好好请我喝场酒啊!曹操听后,表面笑脸相迎,心中却是杀心尽起!许攸是何人,为何敢如此无理的对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许攸也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有名的谋士,在当时“得人才者的天下”的时代,许攸也是一个被众人争相争取为自己谋事之人。于是这样有才华、有理想的人自然和当时另外两位极富盛名的大才人走在了一起,那便是曹操和袁绍。没错,闹得十分僵的曹操和袁绍两人在开始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许攸本人也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他也心怀远大的抱负,有着自己的理想。于是在当时东汉末年混乱时期,他也不甘心在谁的手下屈服做事,于是他便开始招拢人手,想要将皇帝踢下台,将自己看好的人捧举上位。而开始,他肯定是会想到自己的好友,曹操和袁绍两人,并且以他们两人的实力,一定会给他们的队伍带来十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当时仅有曹操在京中,于是许攸便也只通知了曹操。然而,曹操却十分的看得清,认为此次的行动是十分危险,并且按当时的情况来看,简直是毫无胜算。他不懂为什么许攸会在这件事情上十分的执着,他劝说了,但是许攸仍然坚持。于是终便是许攸带着他所招揽的人士前去实施计划。不出所料,他们的行动确实是失败了。随后,许攸便落荒而逃,四处寻找藏身之处。而因为当初曹操拒绝和他一起,于是许攸便开始疏远曹操,虽说算不上恨,但是内心总还是十分的膈应。于是他便前去投靠了远处的袁绍,成为了袁绍身边的大谋士。众所周知,在后来的时期,董卓已经掌握了大权,但是他的位置却是来之不正,于是袁绍和曹操均不屈服于他,纷纷离开,自立门户。两人本可以一起执掌天下,但是由于两人的意见并不相同,于是由此开始展开了矛盾。而许攸对于自己的两个好友闹矛盾,仍然选择了袁绍。随后,两人便各显神通,将自己的势力大化,于是在董卓倒台以后,曹操和袁绍便成为了大的两股势力。随后,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已经是开始破裂的状态,于是终两人还是走到了敌对的状态。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开始了正式的相互讨伐。此时的许攸立在中间,十分的无奈。对于自己的两个朋友如此刀戎相见,实在是十分的痛心。然而此时的他已经站在了袁绍的麾下,所以理所当然的他需要给袁绍出谋划策。许攸在此后也是一直都在为了袁绍出谋划策,也为袁绍在和曹操交战之中取得了一些优势。但是好景不长,袁绍和曹操的战争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而此时的袁绍在此前的一些“胜利”之中变得的高傲,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正面和曹操争斗。然而许攸却十分的清楚,此前的一些“胜利”全然是因为曹操的“放水”,所以他看到袁绍如此十分的忧心。在随后的作战谋略时,许攸便一直提出保守的作战方式,然而袁绍却并不采用,而两人也因此有了一些隔阂。真正让两人决裂的是因为后来不久,许攸的家人因为犯了错误,但是袁绍也因为谋略之事想要给许攸一点惩罚,于是便逮捕了他的家人。许攸对此十分的愤怒,于是他转身投靠了曹操。曹操对于许攸的投靠十分的欢迎,因为他内心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胜袁绍,但是现在许攸这个了解袁绍的谋士来了,那他取胜的机率必然是大大的增加。曹操对许攸的好,许攸自然明白,于是许攸便开始全然为了曹操出谋划策,而曹操也凭借着许攸对袁绍内部的了解,对于攻打袁绍十分的“轻松”。在公元204年,曹军攻入了袁家的核心地区冀州,成功拿下袁绍势力。但是就在攻破冀州时,许攸却好似高兴过了头,他竟然当着诸将的面,喊着曹操的乳名洋洋得意地说道:“曹阿瞒,如果没有我许攸,你能进得了这冀州城吗?你可要好好请我喝场酒啊!”众人一听都认为他疯了,属实是大胆,然而曹操却僵硬着脸回以微笑。但是此时曹操的心中已然已经起了杀心。随后,曹操立稳地位以后,本想对此就此过去,毕竟二人也是好友一场。然而许攸却是再一次作死。就这样,他多次触犯曹操的底线,并且在众人之前踩低曹操,曹操忍无可忍,直接下令赐死许攸。参考文献:《才华是如何毁掉许攸的?》#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4、许攸是如何攻破冀州城的

204年,曹操攻下冀州,谋士许攸一身酒气质问曹操:曹阿瞒,没有我,你们这群废物哪里进得了邺城大门呢!曹操尴尬陪笑,虎卫许褚大怒:卖主求荣之辈,胆敢小觑我等!手起刀落,便送许攸归西。曹操心中暗爽:干得漂亮!许攸,字子远,乃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谋臣,也是一个敢于投机的狂妄赌徒。他年少时便看出曹操、袁绍日后成就非凡,因此与两人交好,终日在洛阳城里斗鸡走狗,混帐度日。许攸的未来也与这两个少年时的狐朋狗 友纠缠不清。许攸为人机敏狡诈,野心颇大,一心只想干票大的,博取功名利禄。他的一生之中有三次豪赌。第 一次豪赌便是谋划废除汉灵帝。公元187年,大汉当家人汉灵帝昏庸无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黄巾贼寇四起。胆大包天的许攸便有了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的不臣之想。他找来了冀州刺史王芬、沛国豪杰周旌等人暗中谋划。此时的曹操因大破黄巾军而被升迁为济南相,颇具名声,许攸等人邀曹操入伙。但曹操一眼就看出王芬不成气候,众人所谋之事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果断拒绝了他们。而后王芬和许攸便想趁着汉灵帝北巡河间,以剿灭黑山贼的借口,起兵举事。只是汉灵帝因星象不吉,停止北巡,命王芬罢兵,又征召他入京。王芬以为事情败露,便自尽身亡。许攸此番谋划不成,只能避迹藏时,隐匿于洛阳城中。第 二次豪赌便是投靠袁绍。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废除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刘协,开始独揽朝政,倒行逆施。老朋友袁绍和曹操都因不满董卓而先后从京城出逃,曹操往东,袁绍北上。此时,许攸认为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而曹操为宦官之后,虽颇有家世,但哪里比得上袁绍。于是果断跟着袁绍到冀州,成为他的心腹谋士之一。在许攸的牵线下,袁绍和曹操结为同盟,各自专心发展势力。此后10年间,身为袁绍的谋主,许攸和田丰、荀谌等人一同辅佐袁绍打下了青、幽、并、冀四州。袁绍得以统一河北,兵强马壮,地广粮足,成为当时的 具实力的头号诸侯。而许攸在家大业大的袁绍手下,小日子过得甚是滋 润,还将一家老小都接到了邺城之中。只是许攸自恃劳苦功高,愈加不修行检,贪婪自大,经常放纵家人为祸乡里,因而与审配、逢纪等人摩擦不断。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交战。眼光出众的许攸立马为袁绍献上奇谋:“曹贼兵少,他举大军来与我军对峙,许都必定空虚。主公无需正面强攻,可迅速分出一支奇兵,轻装简行,连夜奔袭许都。攻下许都后,我们也可‘奉天子以讨不臣’,即便不能活捉曹贼,也可令他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这条计策虽说大胆,但成功率却很高。只是袁绍脑袋进水,坚持要正面决战来活捉曹操。许攸大怒,开始觉得之前看走眼了,袁绍此人优柔寡断,估计难成大事。恰巧,留守邺城的审配因许攸家人犯事,将他们关押下狱,许攸更是怨恨不已。第三次豪赌便是投靠曹操。许攸自思无法在袁绍那立足,索性调转枪头,南下投奔曹操。曹操正因军中缺粮而烦恼,听说老朋友到来,光着脚跑出来迎接,兴匆匆地说:“子远来了,大事可成!”走投无路的许攸也被曹操这一番礼贤下士的举动所感动,两人一番寒暄后,许攸便将袁绍的家底一五一十吞个干净,又为曹操献上“火烧乌巢”的妙计。曹操大喜,按许攸之计假装成袁绍兵马,顺利地溜到乌巢放火烧粮,大破袁军。曹军俘虏了守将淳于琼,割下了他的鼻子,将他带到曹操面前。曹操因为淳于琼是以前同为“西园八校尉”的老同事,有意放他一条生路。许攸连忙小声劝谏:“阿瞒,他每日照镜子时看不到鼻子,必定回想起今日的耻辱仇恨,要斩草除根啊!”曹操一听有理,就狠心杀了淳于琼。火烧乌巢后,袁军全面崩 盘,一路败退。到了公元204年,曹操攻下了袁军的大本营邺城,占领了整个冀州。此时的许攸居功自傲的毛病又发作了。他整日饮酒享乐,不顾场合,动不动就叫曹操的小名“阿瞒”,曹操也只能讪讪一笑,心中却颇为不爽,但又无可奈何。之后,许攸又经常指着邺城大门,大呼小叫:“曹阿瞒,若不是我许攸,你们进得了这邺城的大门吗!若不是我许攸,你们能打得下冀州吗!”曹操的虎卫爱将许禇哪受得了这酒疯子日日呼喊主公小名,又视曹军将士为无物,也不顾众人制止,一刀就将许攸给咔嚓了。曹操听说后,心中狂喜,大感痛快,但面上却是泪流满面,令人将许攸厚葬,又将许褚责备了一顿。许攸胆大谋深,眼光毒辣,他敢于谋划废立皇帝、分兵袭取许都、趁夜火烧乌巢,这都说明他善于谋险计、谋奇计。许攸的智谋有一个很好的对标者,便是“毒士”贾诩。两人均是以奇谋见长,均是从敌军投奔而来,但两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贾诩入曹营后小心谨慎,得以位列三公,在77岁寿终正寝;而许攸入曹营后却居功自傲,大放厥词,引火烧身而命丧邺城。只能说,做人还是不能太狂啊。。素材内容来自白泽述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许攸献计夺冀州简述

曹操破邺城,许攸恃功傲物。曹操嘴上笑嘻嘻,心头起杀机,找个机会把许攸喀嚓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三个职场铁律。说起来许攸和曹操、袁绍还是发小。他年轻时也豪横过,曾干过谋刺灵帝的的大买卖,失败后成功脱逃。董卓进京,袁绍与其闹翻,出京奔渤海,许攸跟着一块北上。后许攸成为袁绍谋主,在吞并冀州、攻灭公孙瓒等事中多有谋划。袁曹官渡之战前夕,许攸曾建议趁许都空虚连夜奔袭,但不被袁绍采用。许攸有个毛病——贪财,贪到闻名敌我双方的程度。他这毛病,让袁绍一帮手下都看不起。官渡战中,许攸随军在前线,后方留守的审配偏偏是个耿直boy,趁机打击贪墨,把许攸家人收监。许攸一怒之下,前线投敌,进了曹营,而且一不做二不休,献计曹操,火烧袁军粮仓乌巢,从而扭转战局,使袁军全线崩溃。之后,曹操占邺城。许攸自恃功高,多次叫着曹操的小名说:“阿满啊,没有天哪有地,没有我你可得不了冀州啊。”曹操嘴上说“是是是”,实际心里已生嫌隙。偏偏许攸不知进退,一次出邺城门,又对曹操左右炫耀:“老曹家要是没我,哪有能力进得此门?”左右向曹操报告,曹操就收许攸下狱,并将之杀掉。许攸的经历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关系再好,上下级就是上下级,尤其在员工面前,你要给足大哥面子,而不是揭人家短。二、居功不能自傲。“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千古之真理。三、老大即使可容你贪,但不会容你狂。曹操能容丁斐不能容许攸就是正反面例子。#头条创作挑战赛# #说战国聊三国# #历史开讲#

6、许攸献计决漳河的故事

许攸是曹操的少年好友,后来投靠袁绍做了幕僚。官渡之战时,许攸背叛了袁绍,投奔曹操,为曹操打败袁绍献策献计。许攸仗着自己与曹操以前的交情,以及自己为打败袁绍立下了功劳,居功自傲。曹军破冀州之后,他喊着曹操的小名,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我,这冀州城恐怕你难打下来。”曹操听了,不高兴,但又不好为这一句话而治他的罪,便强笑道:“说得是。”后来,许攸随曹操离开邺城,出门的时候对别人说:“这个家伙如果不是因为我,怎么能出入此门呢?”一个“校事”立即把他的话报告给了曹操。这一次,曹操不再客气,假许禇之手将他杀死了。明朝的东厂、西厂实在是太出名了,殊不知在三国时期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类似明朝东厂、西厂的一个特务机构。曹操有很重的疑心病,他广布耳目,以便及时了解并掌握民间和大臣对他的忠心,刺探他们的隐秘。第一任“校事”头目是卢洪、赵达,史料里记载当时的军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这说明曹操“特务”的可怕之处。当时的高大法官高柔,曾经向曹操进谏,“校事”对朝政与体制有严重的破坏性,曹操却回答说你们都是贤良,做不了这些刺探情报的事,我为了掌握大小的事,只能依靠这些“特务”了。数年时间,官吏、民众深受其害,“校事”制造了数以万计的案件,并秘密抓捕了很多人。到第四代曹芳继位的时候,“校事”权力更加膨胀,他们上能威慑大臣,下能鱼肉百姓,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等到司马氏专权,他下旨将“校事”一职撤销。“校事”的这些特务真是为制造悲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过分夸大,吹毛求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生怕找不到别人犯错,表不了忠心。

7、许攸献计决漳河情节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此时,许攸叛袁投曹,曹操得知后倒履相迎。而后曹操凭借许攸计谋夜袭乌巢,扭转战局,平定冀州。怎料之后许攸却因一番话,人头落地、丢失性命。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两军僵持不下,期间,许攸屡次献策袁绍,出兵痛击曹军。但此时袁绍因许攸一家贪腐问题已对其产生防范之心,便拒绝他的计策,并把许攸一家老小抓了起来。许攸一看这情景,便知袁绍这里待不住了。于是趁着夜色,直奔曹操军营方向而去。曹操在床上休息时,一听是许攸来投降,便高兴地鞋子也来不及穿。一边小跑,一边拍手叫好,因为他知道,许攸就是他扭转战局的关键棋子。之后,曹操凭借许攸的计谋,亲率精锐部队,一鼓作气攻入乌巢,到处放火,使得袁绍的粮草库损失严重。而曹操也是凭借这一战后,全面占据战局的上风。到了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平定冀州,此时的许攸自恃有功,屡次轻慢曹操。不管有多少人在场,也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总是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根据《三国演义》记载,有一次,许攸当众直呼曹操小名,说道:“阿瞒,若是没有我许攸,汝等可进得了这冀州城,你可不能忘了我的大功啊。”曹操哈哈大笑道:“先生乌巢之功,我等岂敢忘记,如若没有你,我们当然进不了这冀州城。”此时曹操虽然表面上嘻笑,也赞同许攸的话,但是心里却不痛快,心中已对许攸极其不满。又有一天,喝醉酒的许攸在邺城东门处与身边之人,当众揭曹操的短,调侃曹操喜好人妇的癖好,正巧碰上了当街巡逻的许褚。许攸便对许褚说道:“如若没有我许攸,尔等这帮匹夫粗汉,安能进得了这冀州城内。”许褚听后怒斥道:“你再敢胡言乱语,我便砍了你。”怎知许攸听后仰天大笑,说道:“即便是把你们丞相曹阿瞒叫来,不敬我一尺,也得让我三分,你不就是想要我的头颅吗,今天我就把脖子给你伸在这,匹夫,有本事你就砍了去,到你们丞相阿瞒那去请功。”边说还边把脖子伸过去,许褚闻言,双眼微眯,拔刀右手一挥,许攸人头落地,周围之人见此场景,均吓得拔腿就跑。曹操知道此事之后,却只是嘴上责怪许褚办事轻率,没有深究,厚葬许攸了事。有人说,杀害许攸的是曹操,而不是许褚,是为了美化曹操而杜撰的。诚然,根据魏国史书《魏略》记载,许攸在曹操平定冀州后,因其立下的功劳,总是在曹操面前大呼小叫,还经常在曹操面前大放厥词。曹操看似赞同许攸的话语,但早已记恨上心。有一天许攸出行,从邺城东门出城,对身边随从说,曹阿瞒若是没有我,怎能进的了这道门。他的这些不敬之语,很快就被人告发到了曹操跟前,曹操大怒,下令逮捕许攸,在狱中处死。许攸之死,怨不得别人,古人言:“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从他开口轻慢曹操时,他的结局便已注定。曹操是个喜欢猜忌的人,更曾是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经典名言。许攸可以因为不满袁绍对待他的态度和方式而叛投曹操,未来也可以因为不满曹操而另谋高就,这一点曹操肯定已然想到,所以许攸的结果早已注定。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许攸是公司中的一名职工,他狂妄自大,说话不顾及场合,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公司的高管肯定也会将他扫地出门,不会让他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只是这样的人,在现代,没的是工作,而在古代,丢的却是性命。从许攸被杀,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发,一是做人要谦虚谨慎、切勿狂妄自大。二是说话、做事要分清场合。三是做人要讲良心,不能当养不熟的白眼狼。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许攸献计夺冀州简介#

8、许攸献计是什么计

公元204年,三国魏国谋士许攸被杀;208年,当年让梨的孔融在魏国全家被杀!许攸足智多谋,孔融名动天下,何以接连被杀?许攸当年投奔曹操以后,献计火烧乌巢,断了袁绍粮草,为曹操灭袁绍、取冀州立下头功,曹操也很器重他。时间一长,许攸就有些翘尾巴。有一次当众称呼曹操小名“阿瞒”,并且说没有我你能取冀州吗。曹操当面称是,内心坚定了杀许的决心!孔融是三国名士,让梨的故事至今流传。但他仗着自己的名望几次戏弄曹操,并且和击鼓骂曹的祢衡勾肩搭背、过从甚密,后连累老婆孩子一同被杀!古人曾说,满招损,谦受益。苏东坡有首《洗儿诗》这样写道:世人养子盼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当然是苏轼的游戏文字,但也表达了盛名之下的牵连和无奈。有了好东西别人没有,谁都愿意拿出来秀一下,有才华也一样!但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同时也不要过分。才华是谁都希望有的,但才华的反噬也应该心里有数。引用主席的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与有才华的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