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历代国君简介(赵国历代国君顺序列表)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3:16:44 浏览
1、赵国历代国君顺序列表

赵悼襄王,赵国第九位国君。前245——前236年在位。嬴姓赵氏,孝成王子;前245,继承王位。前244,派出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两城。前242,派出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前239,得魏邺地;前236,派兵伐燕。秦将王翦,趁机攻赵;夺取邺地,悼襄王逝。#赵国历代国君简介#

2、赵国历代国君监考

战国七雄国君世系传承秦国立国563年,传33位国君;楚国立国810年,传43位国君;齐国立国825年,传40位国君;燕国立国822年,传45位国君;韩国立国177年,传11位国君;赵国立国181年,传11位国君;魏国立国178年,传8位国君。

3、赵国历代国君妻子

战国七雄中赵国如何灭亡的[what]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几经变迁,前497年,赵简子定都晋阳(太原),公元前451年,赵襄子迁都邢(邢台),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前355年,赵国在邢地建檀台,修信宫,邢地成了赵国的别都,称信都。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疆土达到极盛,囊括了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4、赵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中国历史名人之秦始皇。秦始皇姓赵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秦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出生于战国时期的赵国,是赵武灵王的第二个儿子。他在十三岁时即被封为赵国的亲王。后来他在赵国内部斗争中被迫流亡到了韩国。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在李斯的帮助下回到了赵国,并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先后担任了赵国的丞相和军事将领,帮助赵国击败了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统一度量衡推广汉字修建长城等,统一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然而秦始皇也有一些不好的方面,他的暴政和高压统治使得民众的生活困难。他也曾大肆焚书坑儒,以及派遣大批人手修建长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享年50岁。他的死亡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内部争斗。然而他所建立的秦朝却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赵国历代国君画像

赵幽缪王,赵国第十位国君。前235——前228年在位。赵氏名迁,悼襄王子;前235,正式即位。品行不端,接连失地;前229,秦兵压境。听信谗言,杀害李牧;自毁长城,宗室代之。赵军大败,国破家亡;被俘入秦,发配深山。作品《山水》,传之于世;谥号幽缪,警醒后人。

6、赵国历代国君名言

公元前403年,时任天子的周威烈王发布命令,封晋国的三位大夫为诸侯,其中魏斯为魏国国君(魏文侯)、赵籍为赵国国君(赵烈侯)、韩虔为韩国国君(韩景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一般来说,“三家分晋”被认为是战国的开始,《资治通鉴》就是从战国开始讲历史的。不过啊,同大多数的大事件一样,辉煌耀眼的是爆发的那一刻,可在爆发之前,却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铺垫,“三家分晋”也不例外。这话说来就长了。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晋国一直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不敢跟晋国嘚瑟,晋国就那么挺着腰板看着齐国从强盛到衰落;楚国崛起以后,偶尔跟晋国扳扳手腕,可整体上来说,楚国还是讨不到太多便宜。晋国之所以能这么牛气,除了一直有比较厉害的君主,比如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等等,还有一大批能臣名将,比如赵家赵衰、赵盾、赵武等等。在晋国,基本上是君臣共治的局面,顶多是哪方面倾斜多一点的问题,国君强一些,君权就大一些,国君窝囊一点,大夫们就管的事多一些。国君这一块,都是一脉相承的往下传,大夫这头比较复杂,数量比较多,质量也不太稳定,基本上是以一家为主执政,其他家辅佐执政,有时候你家上来,有时候他家又下去了,走马灯一样的变换着。等到了晋定公做国君的时候,在晋国掌权的有六家,分别是智家、赵家、魏家、韩家、范家和中行家,执政的是赵家的赵简子(赵鞅)。虽然是执政大夫,可范家和中行家同赵家一直有矛盾,终于借着一个由头,范家和中行家在晋定公的支持下跟赵家撕破了脸皮,发兵包围了赵家的大本营晋阳(今天的太原)。按理来说,赵家不是两家联军的对手,可赵家人缘好,韩家、魏家和智家都都发兵前来相助,这么一搅和啊,不知道怎么地,把范家和中行家给整反叛了,站到了国家的对立面上,结果这两家被逼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地盘也被另四家给瓜分了。现在的晋国,变成智家、赵家、韩家和魏家掌权了,臣子的数量减少,质量却相对上去了,晋定公说话越来越不好使。除此以外,因为没有了威胁,这四家的关系也不太和睦了,具体一点说,就是智家同另三家不和谐了。若干年之后,晋国的国君是晋出公,四家的掌舵人分别是智襄子(智瑶)、赵襄子(赵无恤)、魏桓子(魏驹)和韩康子(韩虎),这时在晋国执政的,是智家的智襄子。智襄子这个人啊,怎么说哪,本事很大,野心更大,为了能让智家长久的在晋国掌权,甚至达到更高的目标,他决定削弱其他三家的力量。智襄子很聪明,他以扶助国君的名义,要求四家各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人口上交国家,而且表示自己会率先落实的。这会的四家,单独拉出来溜的话,哪家也干不过智家,而且另外三家还没好到可以联盟的程度,没逼到一定份上,谁也不想跟智家翻脸。于是乎,韩康子和魏桓子先后交出了土地和人口,然后眼巴巴的等着赵襄子反抗。作为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没有让他们失望,他果断的回绝了智襄子,然后,智襄子就发兵攻打赵家,韩家和魏家也许是为了表示清白,也许是有其他的打算,也一同发兵前往,赵襄子就这样被围困在了晋阳城中,这一年是公元前455年。到了公元前453年,经过了两年多围困的晋阳城还是固若金汤,智襄子有点犯愁了,有一次他巡视阵地,发现了晋阳城外的汾水,他愁中生智,派人开凿水道,把汾水引向了晋阳城,随着水势一天天的升高,晋阳城马上就要守不住了。有一天,智襄子高兴的指着汾水对魏桓子和韩康子说,到了今天我才知道,这水也是可以攻破城池的。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说来也巧,魏家和韩家的根据地外面分别有一条大河,两个人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就这么一眼,擦出了火花,彼此有了某种同病相怜的默契。就好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晋阳城内的赵襄子也想到了韩家和魏家,他派人连夜爬出城墙,摸进了韩家和魏家的大营,同这两位讲了一番唇亡齿寒的道理,这要是换在往日,两个人也许还惦记着破城之后瓜分赵家的土地,现在他们刚刚受到了刺激,再者来说,刮分智家的土地,跟瓜分赵家的土地也没有区别啊,而且还更无后顾之忧,于是双方达成了协议,约定了时间。几天之后,赵家军冲出了晋阳城,韩家和魏家也把枪头转向了智家,终智襄子被生擒活捉后杀掉,智家惨遭灭门,土地和人口也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被赵魏韩三家把持。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赵魏韩三家继续瓜分尚在晋国国君手中的土地,也渐渐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认可,还经常派出使者,以平等的身份同其他诸侯国往来互通,就这么又过了五十年,瓜熟蒂落时机成熟,周威烈王顺水推舟封三家为诸侯。就这样,赵、魏、韩三国,跟另外的四个大国,秦国、楚国、齐国、燕国,并列在华夏大地之上,战国七雄联袂登场了!

7、周朝赵国历代国君

秦始皇嬴政的一辈子是如何度过的呢?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嬴政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秦王,同时尊吕不韦为仲父、相国14岁,嬴政修郑国渠,任李斯为郎22岁,嬴政亲政,同年平定嫪毐之乱,并将赵姬幽禁23岁,嬴政罢免吕不韦,正式执掌秦国大权,两年后吕不韦服毒酒自尽22岁——29岁,嬴政重用李斯、尉缭等人,同时积蓄秦国的国力。30岁,吹响灭六国的号角,同年攻打韩国,韩国灭亡,设颍川郡31岁,派王翦攻打赵国。同时收买郭开,用反间计让赵王杀李牧32岁,秦军攻克邯郸,赵国灭亡,设邯郸郡33岁,遭遇荆轲刺秦,派王翦攻打燕国34岁,秦军攻克燕都,同年派王贲攻打楚国35岁,王贲带兵攻打魏国,水淹大梁城,魏国灭亡36岁,令王翦倾全国之力攻打楚国,项燕兵败自杀。37岁,秦兵攻破寿春,楚国灭亡38岁,王贲攻打燕国,燕国灭亡,同年王翦平定百越。39岁,王贲攻打齐国,齐国不战而降,齐国灭亡,秦国一统天下。嬴政自称始皇帝,设三公九卿,同年统一文字、度量衡、田亩制、钱币,车同轨。40岁,修建五条通往天下各地的驰道41岁,迅游泰山并进行封禅43岁,下令连长城44岁,派蒙恬北击匈奴47岁,修阿旁宫,发生焚书坑儒49岁,巡游天下途中沙丘病逝,结束了一生!秦始皇嬴政的青少年是充满坎坷的,出生在赵国,然后又回到秦国,虽然继位秦王,但是又有吕不韦、赵姬专权,后面还有嫪毐叛乱,然而当嬴政亲政后,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面将秦国内部的问题一扫而空,开始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终仅仅只用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天下,而且统一天下的举措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但是奈何病逝沙丘,没能妥善处理身后之事,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不得不让人唏嘘!

8、赵国历代国君陵墓

赵国灵王是如何让赵国强大起来的,成为和秦国争霸的主角?赵武灵王不愧是赵国的一代霸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争之世,而战国时期又比春秋时期更为残酷,战国时代不像春秋时期以称雄争霸为主,而是以吞并对方土地的灭国之战为主。经过春秋时期的大浪淘沙,在战国初期,形成了以秦、齐、楚、燕、韩、赵、魏为主,战国七雄的势力格局。战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也是以这七个战国互相之间武力征伐、崛起称霸为主导而进行。这些“战国”(七雄)之间或合纵、或连横用来对抗或是自保,实际中又采用庙堂之策应对,或是刀兵武力来对敌,各种激烈碰撞交融中,风云激荡的精彩对决不断上演。雄主谋略天下、将士驰骋战场、谋士纵横敌国,七国之间互相尔虞我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遍地纷争的时代,注定是历史上为精彩的一段,也让人们神往不已。平民百姓为家为国,君主王侯为国为民,七国君主都不想本国被乱世淹没,都想带领自己的国家在这乱世之中屹立不倒,今天我们所说的就是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他是如何让衰败的赵国成为超级强国?赵国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国君,嬴姓赵氏,本名赵雍,因死后被追谥“武灵”,后世之人尊称为“赵武灵王”。赵雍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年仅十五岁时便继位国君,赵雍刚继位时就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在当时,只要一国君主故去,诸侯列国便会借吊唁之名,伺机采取行动,从中讨取便宜。赵雍之父赵肃侯刚刚驾崩,而新继位的赵雍才年仅十五岁,在此内外动荡的交替之际,正是各国对赵国采取行动的好时机,而各国也利用了这个时机,魏、楚、秦、燕、齐等国以吊唁之名,各派遣数万精锐之师参加赵肃侯的葬礼。对于十五岁的赵雍来说,父亲赵肃侯的葬礼不可谓不凶险,一个不小心,赵国很可能就会被多国联合兵力灭国,而赵雍并没有因此而惧怕,而是命令赵国全境戒严,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居心叵测的吊唁者。并联合韩国和宋国,构成品字形结构,使这些心怀不轨者处于被动局面,又重金贿赂越王、楼烦王,牵制楚国、燕国、和赵国境内的中山国,后使赵国精锐陈兵国都邯郸,终就挫败了各国阴谋,使赵国度过了这次危机,而赵雍也正式即位。赵雍虽然度过了这个危机,但面对正处于衰落的国势,赵国依然危机四伏,除了各强国的征战攻伐,连中山国这样的小国还会经常侵扰赵国,除此之外,赵国边境东北、西北的胡人和北边的匈奴也经常进犯赵国。赵国的周边可谓是四面楚歌,赵雍为此犯了愁,赵国没有强有力的军队在和敌方对战中吃败仗是常有的事,为此,赵雍看到胡人服饰方面的特别之处:胡人窄短的衣服不仅在生活起居方面比较方便,连军事作战都方便快捷。胡人作战的骑兵比起中原诸侯国的步兵更具备强大的机动性,赵雍心想,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怎么能有不取胜的道理呢!为此,胸怀大志的赵雍,决定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在赵国境内实行军事改革,赵国这次军事变革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意思就是采用胡人穿戴的服饰和骑兵作战方式。但“胡服骑射”的政令还没下达,便遭到各贵族的反对声,军事改革还未开始便遇到重重阻力,终赵雍顶着巨大的压力,说服了一些贵族,用强硬手段在服饰上做出了彻底的改革,从此“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开始推行。胡服骑射的政令在全国下达,军事变革得以开展,为此,赵国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体的军队,赵国这次军事变革,也标志着汉族历史上第一支独立的、庞大的骑兵部队的诞生,而骑兵也成为封建时期重要的兵种之一。由于轻装骑兵的速度迅捷、作战灵活、攻击性强,特别适用在内地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作战,赵国骑兵的威力也显现出来,经过军事变革后的赵国,第一个就拿就近的中山国开刀,在公元前296年,中山王被俘,国灭。除此之外,赵国又西攻胡地,逼迫林胡王献马求和,出击北方的匈奴、西边的楼烦,可以说,赵国在经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后,成为山东六国中国力强的国家,也成为七国中敢和秦国全方面“掰手腕”的强国。赵雍的雄才大略让赵国从衰败中再次强盛起来,也用实力结束了那个徒有王之名,而无王之实,四面受敌的赵国时代,经过赵武灵王的努力,赵国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王。衰败中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重新塑造下,成为战国后期的超级强国,成为和强秦对抗的主角。赵武灵王波澜壮阔又绚烂的一生,无疑不是在给那个时代增添了几许光彩。@历史紫陌阁,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