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辉大师简介(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3:50:51 浏览
1、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

甘肃雕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民间技艺,主要用针在葫芦表面进行线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雕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甘肃三宝。坊间有:“雕刻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刻葫芦,融诗书画于一体,主要是以刀和针为工具,运用雕刻技法加以表现,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刻绘之线条多源自中国传统白描绘画,图案丰富,刻葫芦,凝集了历代雕刻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珍品,明国时期早刻葫芦为李文斋为出名,到20世纪40年代,甘肃兰州刻葫芦以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的作品为出名。50年代,兰州刻葫芦开始繁荣,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于1954年成立了兰州市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从事刻葫芦的制作。70年代刻葫芦所用的葫芦经过改良、培植的独特品种,如鸡蛋,小者如算盘珠,皮质细腻而光滑,略呈浅黄色。每到成熟采摘后,经过刮去外皮、晒干、磨光,尤见光亮。然后,艺人们在葫芦上设计、刻画各种人物、云山烟雨、花卉、诗文书法等。风格古朴典雅。传统以针浅刻,技法以工笔画为主。80年代以后,兰州葫芦艺术大家阮文辉以刀代针,并且创作出镂空刻葫芦、仿水墨画刻葫芦、彩画刻葫芦等,一改传统针刻线条的死板单薄的缺点。有的刻葫芦上端开口,配以盖,下端配以底座,有的可以悬空吊挂。进入80年代以后,兰州雕刻传入临夏,勤劳与智慧并存,成为现今甘肃雕刻葫芦发展人数多的地方,一年有几十万件雕刻葫芦销售到全国各地,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二十一人之多,正高级副高级及雕刻人员达到380多人,成为甘肃雕刻葫芦旅游文化产品的主力军,雕刻葫芦起源于甘肃兰州,发展于临夏,人才济济,高手如林,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成立了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现有380多人从事活动的雕刻及销售,雕刻葫芦作品十几万件,完成产值18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我是从小酷爱绘画,高中毕业后自学雕刻葫芦专业,已雕刻了将近三十年,喜爱这门手艺,立志把它学好学精,一直坚持,想着把这门手艺发展好,传承好。我是依靠传统的绘画手法,在葫芦雕刻上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雕刻技艺。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典戏剧、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代表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图》、《伟人肖像》、《千手观音》等。雕刻的人物形象活泼、栩栩如生,画面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繁琐细密。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以种植与葫芦雕刻为契机,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2005年成立了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现有320多人从事葫芦的种植、雕刻及销售,雕刻各类葫芦作品15万件,完成产值38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早进入雕刻葫芦行业,在敦煌看到震撼的石窟艺术是分不开的,这么宏伟的石窟壁画艺术,能在葫芦上雕刻出优美的敦煌艺术线条,让人们欣赏和收藏,哪是多么的幸事,今生足矣!“三分天才,七分努力”,只有全心投入,才能刻出好作品。多刻画、刻好画,只要尽力了,就会觉得不枉此生。雕刻葫芦艺术作品,首先选好周正的葫芦很重要,皮要细腻,经过凉干,刮皮,抛光,才能下手雕刻,才能雕刻出一件精巧的艺术品,是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分不开,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用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诠释工匠精神。纤毫方寸刻乾坤,雕刻艺术浓缩人生。雕刻技艺需要创作者全身心的投入,针具的游走、快慢、顿挫、游刃,精气神缺一不可,心手针浑然一体。面对纤毫方寸,每每以针代笔,都得屏息静气,吐纳、导行、静坐、思定、行气,如老僧人定,凝神专注。如此,才能排除干扰和杂念,达到旁若无人之超脱境界。一件雕刻作品,须得胸有成竹,凝神专注,凭借意念指腕间的感觉运针刃,以洗练、准确、流畅的针法,抑扬顿挫的节奏巧妙谋篇有局,一气呵成,其工艺复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需凭借心灵的感悟,意念的感觉方可为之。执针刀于指,容不得半点涂改,丝毫订正。借聚精会神这一成语来表述,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心力意向全得凝聚于针尖刃,不可有半点差池,稍有疏忽,一不留神,呼吸之理息之间,便可导致前功尽弃,故,行家称:微雕作品,不是用刀锋刻出的,是艺术家的心和痴情所为。

2、阮文辉有女儿吗

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魏晋起,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商人便接踵西行。到上世纪40年代,兰州刻葫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以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的作品为出名。阮光宇原本是河北省的一个民间画家,1938年移居兰州后,开始研究刻葫芦的技艺,并将他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引入了这一民间艺术。因而他的刻葫芦,题材广泛,刻功精细,凡诗词书法,南北派山水,以及西厢、红楼、聊斋人物,应有尽有,技法也日臻。及至50年代,兰州刻葫芦空前繁荣,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于1954年成立了兰州市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从事刻葫芦的制作。1959年出口海外,行销于英国、德国、匈牙利和苏联等国,年出口量达1100多件。兰州葫芦艺术界江永前葫芦雕刻作品功力深厚、造型准确、整体唯美,出神入画。以其在毫厘之间尽现艺术功底,以其微妙窥察珍品神韵。欣赏江永前的雕刻作品,“108罗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百子图”惟妙惟肖、神态各异:“观音送子”庄重多姿、灵动脱俗……其高深的艺术功底使各方艺术爱好者叹为观止,其作品不但被北京、香港、澳门、上海、大连、普陀山、广州、敦煌等地的各界人士收藏,进入2006年后美国、俄罗斯、丹麦、奥地利、韩国和日本的朋友也慕名收藏葫芦雕刻家江永前的作品。主要是那种质拙可爱的风格,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更加鲜活生动。作江永前的品不光是雕工好,看着那个雕刻的感觉,就像看兵马俑一样,能感觉到里面感染人心的喜悦和欢愉。美国造型艺术家杰西评论说葫芦雕刻家江永前是Tothefrontiercattlecountry,中文意思是“乡间来的拓荒牛”,民间的东西更质朴粗犷,更有灵气,作品很大气超脱,是收藏界的精品。目前江永前葫芦雕刻作品已作为出访的珍贵礼品,赠送给国内外政要。70年代刻葫芦所用的葫芦经过改良、培植的独特品种,如鸡蛋,小者如算盘珠,皮质细腻而光滑,略呈浅黄色。每到成熟采摘后,经过刮去外皮、晒干、磨光,尤见光亮。然后,艺人们在葫芦上设计、刻画各种人物、云山烟雨、花卉、诗文书法等。风格古朴典雅。传统以针浅刻,技法以工笔画为主。80年代以后,兰州葫芦艺术大家阮文辉以刀代针,并且创作出镂空刻葫芦、仿水墨画刻葫芦、彩画刻葫芦等。有的刻葫芦上端开口,配以盖,下端配以底座,有的可以悬空吊挂。阮文辉的书法和国画功底使他在葫艺的发展方面如鱼得水,他曾经把200多首唐诗刻在了一枚直径不到五厘米的葫芦上。当初,他是先把原稿写在纸上,然后在葫芦上分格划线,之后才开始雕刻。原来他准备刻210首唐诗,但在后为了留下落款,就少刻了6首,成为204首。这件作品现在也珍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下图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的作品。80年代末陈氏刻葫芦其创始人陈大师发明的三角刀刻,独辟蹊径,推陈出新,开创了陈氏刻葫芦之先河。陈氏刻葫芦后继有人他们打破以往刻葫芦只有单色的古老模式,大胆创出多彩葫芦,使用多种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这对葫芦猫戏图直径比1角硬币略大,葫芦上共刻有16只猫,神态逼真。进入90年代以后,兰州葫芦艺术界更是人才济济,高手如林。他们的刻葫芦,构图新颖,线条流畅,雕刻考究,技艺精湛,题材除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和山水、花草、动物外;还有创作的西方图案、雕刻欧美文化和人物。因而,他们的作品不但行销国内许多地方,有些作品还漂洋过海,被美国、英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菲律宾、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日本、加拿大、丹麦、法国、土耳其、埃及、瑞士、德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匈牙利、希腊、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保加利亚、挪威、波兰、罗马尼亚、沙特、伊朗等几十个国家的收藏家或博物馆所收藏。

3、阮文辉大师紫砂壶作品

亚太大师阮文辉一家五人合创作品

4、阮文辉近消息

敦煌影视城对联锦集(一)很多年前,我有幸旅游去了甘肃敦煌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影视城是1987年由日本人出资,由中国人设计并建造。据说,当年日本人在拍完《敦煌》后,原本打算要把影视城卖给敦煌市,可敦煌市政府对日本人说我不想买(因没钱),日本人说那么我就把整座城烧毁,敦煌市政府不同意。据说后由周总理拍板: 毁掉可以,但要求日本人用飞机将其垃圾全部运去日本(以上内容百度可知详情)。就这样,这座人工古城才完全保存下来。后来,我们看到的《新龙门客栈》、《黄河飞侠》……等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城里各个商铺门面两边都悬挂有对联,是我国著名的楹联大师阮文辉先生所撰写的,今特摘录部分与师友们分享,争取多做几期。有识得汉字行书的,请在留言区里评论…#阮文辉大师简介#